回答数
5
浏览数
7914
我不发光谁发光
之了回答:
我们在控制测试中,注册会计师确定样本规模应当考虑以下因素
可接受的信赖过度风险:反向变动
可容忍偏差率:反向变动
预计总体偏差率:同向变动
总体规模:影响很小
(1)可接受的信赖过度风险
可接受的信赖过度风险与样本规模反向变动。注册会计师愿意接受的信赖过度风险越低,样本规模通常越大。反之,注册会计师愿意接受的信赖过度风险越高,样本规模越小。
(2)可容忍偏差率
在控制测试中,可容忍偏差率是指注册会计师设定的偏离规定的内部控制的比率,注册会计师试图对总体中的实际偏差率不超过该比率获取适当水平的保证。换言之,可容忍偏差率是注册会计师能够接受的最大偏差数量,如果偏差超过这一数量则减少或取消对内部控制的信赖。
(3)预计总体偏差率
对于控制测试,注册会计师在考虑总体特征时,需要根据对相关控制的了解或对总体中少量项目的检查来评估预计偏差率。
在既定的可容忍偏差率下,预计总体偏差率越大,所需的样本规模越大。预计总体偏差率不应超过可容忍偏差率,如果预计总体偏差率高得无法接受,意味着控制有效很低,注册会计师通常决定不实施控制测试,而实施更多的实质程序。
望采纳,谢谢。
想让我抱你你直说站住别动我要抱你
1、误受风险是抽样风险的一种,通常在实施细节测试时要关注。是指注册会计师推断某一重大错报不存在而实际上存在的风险。
2、误拒风险是指注册会计师推断某一重大错报存在而实际上不存在的风险。与信赖不足风险类似,误拒风险影响审计效率。如果账面金额不存在重大错报而注册会计师认为其存在重大错报,注册会计师会扩大细节测试的范围并考虑获取其他审计证据,最终注册会计师会得出恰当的结论。在这种情况下,审计效率可能降低。误拒风险与误受风险相对应。误受风险则指实际上存在某重大错报而注册会计师认为不存在的风险。
3、信赖过度风险是将审计抽样用于控制测试时,推断的控制有效高于其实际有效的风险。
4、信赖不足风险是指推断的控制有效低于其实际有效的风险。信赖不足风险与审计的效率有关。当注册会计师评估的控制有效低于其实际有效时,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水平偏高。为了弥补注册会计师根据评估的控制有效而对重大错报风险评估的高水平,注册会计师可能会增加不必要的实质程序。在这种情况下,审计效率可能降低。
应答时间:2022-05-17,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说什么真爱无敌敌不过你
实质程序是指注册会计师针对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实施的直接用以发现认定层次重大错报的审计程序。
在确定实质程序的范围时,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评估的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和实施控制测试的结果。注册会计师评估的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越高,需要实施实质程序的范围越广。如果对控制测试结果不满意,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扩大实质程序的范围。
对于一项自动化应用控制,一旦确定被审计单位正在执行该控制,注册会计师通常无须扩大控制测试的范围。
对于控制测试的范围,其含义主要是指某项控制活动的测试次数。注册会计师应当设计控制测试,以获取控制在整个拟信赖的期间有效运行的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
确定控制测试范围的考虑因素:
当针对控制运行的有效需要获取更具说服力的审计证据时,可能需要扩大控制测试的范围。在确定控制测试的范围时,除考虑对控制的信赖程度外,注册会计师还可能考虑以下因素:
在拟信赖期间,被审计单位执行控制的频率。控制执行的频率越高,控制测试的范围越大。
在所审计期间,注册会计师拟信赖控制运行有效的时间长度。拟信赖控制运行有效的时间长度不同,在该时间长度内发生的控制活动次数也不同。注册会计师需要根据拟信赖控制的时间长度确定控制测试的范围。拟信赖期间越长,控制测试的范围越大。
凌乱美也只是一瞬间
鉴于特别风险的特殊,对于旨在减轻特别风险的控制,不论该控制在本期是否发生变化,注册会计师都不应依赖以前审计获取的证据。因此,如果确定评估的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是特别风险,并拟信赖旨在减轻特别风险的控制,注册会计师不应依赖以前审计获取的审计证据,而应在本期审计中测试这些控制的运行有效。也就是说,如果注册会计师拟信赖针对特别风险的控制,那么所有关于该控制运行有效的审计证据必须来自当年的控制测试。相应地,注册会计师应当在每次审计中都测试这类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