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数
5
浏览数
11498
再看我就扑倒你
递延收益科目只是在资产的售后租回用到,不管是形成融资租赁还是形成经营租赁,售出的金额和资产的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都通过递延收益核算。它是一种尚未确认的收入或收益。如果售价大于资产账面价值及应交税费,它就反映在资产方反映,反之,则在负债方反映。售后再租回,实际是一种融资方式,把买的东西又抵押给别人的抵押融资行为。
递延所得税,在会计科目上分为递延所得税负债和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就是将所得税递延到后期了。所以,既然是递延,就是时间性差异。永久性差异是不会递延的,不交就不交,多交就多交了。
一般来说,按税法调整纳税申报表上有一个应交所得税额。该应交所得税是按税法中应纳税所得额计算的,其中包含了和会计利润的永久性差异和时间性差异,所以属于一次性确认收入。
不要他心
湖北武汉2022年中级会计资格考试。
按照《办公厅关于2022年度全国会计专业技术中级资格考试延期考试安排及有关事项的》(财办会〔2022〕 37号)要求,为统筹做好我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考试组织实施工作,2022年湖北省会计专业技术中级资格延期考试(以下简称中级会计资格延期考试)定于11月13日-14日举行。
注意事项
因考试延期不能参加考试的考生,可申请退费和2022年考试合格成绩延期,退费后2022年有取得考试合格成绩的有效期自动延长一年。申请日期为2022年10月17日至10月21日,申请登录“2022年度湖北考区中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不参加考试和2022年考试合格成绩延长一年申请”。
填写报名姓名和身份证号,按规定步骤完成申请。请谨慎选择退费申请,一旦提交申请,无法撤销,考试报名费按原路退还至本人报名时缴费银行卡。逾期申请的不予办理。
我性格孤僻无人靠近
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 区别
这两个 都是一级科目吗?
什么时候用递延所得税资产,什么时候用递延所得税负债
分作几点讲解:
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都是一级科目。企业的时间性差异引起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情形比较多的,可以下设二级明细。虽然现在教村上是按资产负债表法,根据期末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应有余额及上期实际余额作比较,进而确定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本期发生额。实际工作应用中可能并不方便和实用。所以有必要设置明细科目核算各种原因引起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如:递延所得税资产-A设备折旧,递延所得税负债-B设备减值,递延所得税负债-乙股票公允价值。
递延所得税资产(资产类,增加在借方,减少在贷方):借方记录因时间性差异引起应当在利润总额基础上调整增加应纳税所得额的各种情形,如多计折旧,计提减值准备,确认预计负债(各种引起资产账面价值减少或负债增加的情形),金额按对应增加的所得税额计算。如会计比税法多计了折旧100万,税率25%,则:借 递延所得税资产25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25。 做这个分录是在根据原利润总额且不考虑纳税调整情况下,出具正常分录基础上增加的分录,如原利润总额1200万,不考虑任何纳税调整,借:所得税 300万,贷:应交税费 300万),贷方记录上述差异的转回。
递延所得税负债(负债类,增加在贷方,减少在借方),贷方记录因时间性差异引起应当从利润总额中调整减少应纳税所得额的情形,如因投资性房地产、交易性金融资产等的公允价值上升等引起的企业资产账面价值增加(或负债账面价值减少)借方记录上述差异的转回。
时间性差异,是指会计与税法在资产,负债,收入,费用等方面确认时间不同而产生的(让利润总额与应税所得不一致)暂时性差异。从某个事项的全过程来看,结果却是一致的。如:一项资产,会计双倍余额折旧,税法只允许平均年限法折旧。则在资产使用早期,会计多折了,税法少折了,后期又相反。但从资产整个寿命期来看,折旧及折旧抵税的总额却是一致了。所以叫时间性差异。永久性差异(不会产生递延所得税问题)则是会计与税法的差异不会被回转。如:如罚款支出,会计进入费用(导致利润总额减少),但税法不允许扣除,不让其应税所得减少。如果没有时间性或永久性差异,会计上的利润总额绝对与税法上的应税所得完全一致。
在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存余期间,下期(如09将变为20%)将发生税率变动的,即使当期(2022年,25%)未进行任何经济活动(即所有资产和负债期初期末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都不变化,。企业也可能产生所得税费用(也可能是红字),并增减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
无论中级还是CPA教材上都没有一个完整的关于递延所得税处理的例题。真是为难众考友了。不日,本人将在百度文库中上传一个涵盖递延所得税资产和负债的发生、转回均含报表分析法与业务分析法)、税率变动、中途处置、减值、永久性差异,应税所得额的计算、应纳税额的计算、对企业的影响等方面的实例。届时还望各位朋友斧正。
南神经女神经
那如果我们交满了2022年,退休的时候能领多少钱?这是大家最关心的问题。
按照《社会保险法》第十六条的规定,到达法定退休年龄,养老保险累计缴费满2022年,就可以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
如果未到法定退休年龄而提前退休,养老金是不能领的。若未交满2022年,养老金也是没有的。
如果没有缴满2022年,大多数人只能申请延长缴费或者转入城乡居民养老社保了。
现在的退休年龄是是男60周岁,女55周岁。至于会不会延迟退休,这个问题嘛,我不做过多阐述。
现在全国统一的职工养老保险计算公式:养老金由“个人账户养老金”+“基础账户养老金”两部分组成。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储蓄额÷计发月数;
其中,计发月数由国家统一规定,55岁170个月,60岁139个月,65岁101个月,70岁56个月。
个人账户养老金这部分主要取决于缴费基数和缴费年限,自己缴的越多,储蓄额越多,每个月领的也越多。
基础养老金=(退休时的社会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工资)÷2×缴费年限×1%;
其中,本人指数化工资=(自己的工资÷社会平均工资)×退休时的社会平均工资。
基础养老金这块,涉及的概念比较多,计算公式比较复杂。
我们简单点说,退休后养老金领多少,与个人累计交费年限长短、交费水平高低、个人账户金额多少、退休年龄大小、当地职工的社平工资等都有直接关系。
有心病
国新办10日发布《中国的人力资源状况》白皮书称,2022年,我国2名纳税人供养1名养老金领取者。人社部官员表示,对是否延长退休年龄还在研究,需综合考虑人口结构和就业情况。
事实上,早在几年前,关于是否推迟退休年龄就曾引发过争论。眼下,“延退”再一次被提出来,立刻成为各大网站最热门的话题之一【今日话题:退休年龄应该被推迟吗?】。记者注意到,仅网,截止到昨晚9点,就有10万人关注此事。记者注意到,目前对延退的观点,很多网友和市民各持观点,形成力挺和反对的两大派,且多数网友表示反对“延退”。
拥护派
理由一:有些职业越老越吃香
[代表人群:技术人员、职业经理人]
“我们现在的退休年龄和其它国家比起来算早的呢,延迟退休年龄应是必然趋势。”有网友在网上罗列出多个国家的退休年龄。其中、意大利、法国、加拿大等国家,退休年龄普遍为65岁,都比中国长。
而现实中,有些专业人士确实不服“老”。上周日南京人才市场举办的中高级人才招聘会上,就出现了好几名中年妇女,应聘单位对其中一人还很欣赏。“我今年6月就退休了,闲下来没事干,就想再找份工作。我有高级会计师职称,当过厂长、当过公司老总、当过财务总监。”曾在南京某大型企业任职的王女士说,像她这样的人越来越吃香。
事实上,对于某些技术类或层人士来说,“姜越老越辣”。例如医生,患者到医院都希望看“专家门诊”、“主任医师”,但这些主任医师一般年龄都在五六十岁。可遗憾的是,当他们的经验和资历达到这个水平的时候,退休也如期而至。
理由二:弥补亏空,缓解压力
[代表人群:部分专家]
延迟退休是为应对人口老龄化。有专家测算,退休年龄每延迟一年,本该拿养老金的人不仅不用拿,还会继续缴纳养老金,从全国来看,这样做可以使我国养老统筹基金一年增加40亿元、减支160亿元,减缓基金缺口约200亿元。
记者了解到,从2022年起,江苏省就开始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从参保当月开始,为参保人员建立个人账户。但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多种原因,与全国其他地方一样,个人账户运行出现了一些问题。有关人士表示,最主要的是养老保险统筹基金出现缺口,有些地方挪用个人账户资金用于基础养老金的发放,从而导致个人账户“有账没钱”,是在“空账”运行。
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有关人士介绍说,目前南京市的平均退休年龄为男58岁、女47岁因为有因特殊工种办理提前退休,以及病退的情况存在,每年南京至少3万人办理新退休手续。该人士做了一个大概的计算,假设往后推迟一年,那么全市养老统筹基金至少可多增加3亿元。
理由三:“延退”养老金总量不少
[代表人群:部分在职者]
即使不是专业技术人员或者职业经理人等者,一些在职人员也会明白,“延迟退休”多工作几年,不仅将来的养老金总量不会少拿,相比而言,在职的时候工资拿得还更多一点。
南京的养老保险权威专家也表示,晚退休,并不意味着少拿退休金。就目前的养老金计算公式,你缴费多,基数就高,缴费时间多一年,就多一个点的系数。而且40岁退休和65岁退休的计发月数是不同的,比如你40岁退休,你的计发月数就是233个月;若你65岁退休,你的计发月数就是101个月。而个人账户养老金按照本人个人账户的累计储存额除以计发月数确定,这意味着分母越小,每月的养老金拿得就越多。因此,拿的养老金的总量并不会少。
反对派
理由一:老人不退,新人没位
[代表人群:待业者]
“现在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老员工不退休,新员工名额必然会缩水。”今年刚大学毕业的小刘说,他很想进国家机关或是事业单位工作,可是老人不退下来,就没有空缺的编制,新人想进也没法进。
小刘的想法代表了很多待就业者。无论是机关企事业单位,还是国企,在现有人力能够完成相应工作的情况下,老人不退,这些单位就很难添置新的岗位来给需要就业的“后备军”。
此外,一些精明的私营企业经营者也反对“延退”。一家私营单位的负责人表示,老员工的工资是新员工的两倍,高龄员工准时退休肯定可以减少支出,也可以节省高龄雇员较高的社会保障税费支付和企业年金缴费,何不腾出费用招更有创造力的新人?
理由二:等着早拿退休金享受养老
[代表人群:下岗人员]
“我前两年就已经失业了,现在每个月还要缴430元的养老和医疗参保费,本来再熬个几年就可以领退休金了,但如果延迟退休,那我岂不是还要再苦等下去?”现年55岁的南京下岗职工林先生表示,他们大龄下岗人员找份工作不容易,就盼着退休拿养老金过日子。
“过了65岁,人的寿命都差不多结束了,还能享受几年的退休生活?”市民赵先生说,现在家庭都是独生子女,生活负担重,老了以后主要依靠退休金生活。记者从省民政厅了解到,目前江苏人口预期平均寿命为74岁。赵先生的担忧也并非没道理。
理由三:“延退”缓解不了老龄化问题
[代表人群:部分民政官员]
网上有人总结,同意延长退休年龄的是:一、恋其高位者;二、工资福利优厚者;三、养尊处优者;四、专家。反对的是:一、被就业者;二、被工资增长者;三、自我缴纳养老保险者。 “也许这些说法不尽全面,甚至有偏颇之处,但这些都是的呈现。”南京市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向记者表示,延长退休年龄,可能减轻支付养老保险金的压力,但是却改变不了老年人口的社会结构。不管怎么划线,到了60岁,就开始迈入老年阶段了,因此,以推迟退休的办法来缓解社会的老龄化问题,这个设想是不切实际的。
第三方调查
快报民调:你希望早退休还是晚退休
退休年龄定在多少岁,关系到所有人的老年生活安排,也毫无疑问会影响到一个家庭的生活状况的变化。你觉得应该规定多少岁退休?
延伸·观点
推迟退休还需要什么?
相关配套政策应跟上
华先生大学老师:延迟退休年龄是把“双刃剑”,在解决问题的同时,相应的配套政策也应跟上,比如说养老保险政策的调整,最低生活保障政策的调整等。应看看外国人在退休的时候能够拿多少退休金。比如芬兰,65岁退休领取的养老金比60岁退休最高可多出40%;人到了退休年龄但仍愿意坚持工作的,每多工作一年就奖励10余个百分点的退休金,直至正式退休。
建立弹性退休制度
周小姐外企白领:延迟职工退休年龄,不应是强制性的,最好是征求个人意愿,愿意继续工作的就到65岁退休,不愿继续工作的就可以让他提前退休。
但是弹性退休制度应该怎么“弹”?在今年初,上海就传出新闻,或将柔性延长高技能人才的退休年龄
优质中级会计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