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会计实务如何做思维导图

最初多美
  • 回答数

    5

  • 浏览数

    4938

首页> 中级会计> 中级会计实务如何做思维导图

5个回答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好歹说句爱我

已采纳

思维导图是一种通过图形、线条、文字来构成逻辑性强、上下层级隶属关系清晰的图表。思维导图的形式多样,用以绘制思维导图的软件也很多,而MindMar则是其中出类拔萃的一款,其拥有多款常用的模板可供用户快速构建思维导图。本文中,我们会结合MindMar思维导图软件来介绍8大常用思维导图。

一、圆圈图

圆圈图,采用两个圆圈的构图形式,用以进行事物的定义。中间的圆圈用以标示主题,外圈用以定义主题,可使用MindMar洋葱图制作。

比如,如图1所示,如需定义水果的含义,可在中间标注“水果”主题,在外圈上标注水果包含的主题,如苹果、香蕉、橙子等。

图1:圆圈图


二、气泡图

气泡图,是以主题为中心,向外延伸气泡的导图形式。气泡图用作描述主题的特征、性质等,适合用作词语联想。比如,如图2所示,以迪士尼为主题,会联想到唐老鸭、欢乐、梦幻等词语。MindMar的辐状导图可制作相似的气泡图。

图2:气泡图


三、双气泡图

双气泡图与气泡图相似,都是用以描述主题的特征、性质等,不同的是,双气泡图描述的是两个主题,是由两个气泡图构成的,两者连接的部分即两个主题的相同性质、特征。

比如,如图3所示,迪士尼乐园与环球主题乐园有各自的特征,但也有相同的特征,如梦幻、欢乐等。

图3:双气泡图


四、树状图

树状图是思维导图中较为简单的形式,其特征是以一个主题为中心,向外延伸二级、三级等主题,适用于展现事物的结构、分类等。

MindMar配备了专门的树状图模板,使用起来相当方便。比如,如图4所示,机遇预测可分为四个季度,而每个季度又可以向下分为三个单月。

图4:树状图


五、流程图

流程图,使用图形、决策、有方向性线条来展现一个事件操作的流程。简单的流程图如图5所示,可以看到,通过流程图可以快速知晓进入图书馆的步骤。

图5:流程图


六、多重流程图

除了图5所示的简单流程图,常见的思维导图中还包含多重流程图。MindMar的流程图模板可轻松实现多重流程图的制作。如图6所示,可以看到,多重流程图包含了更为复杂的决策主题,用以判断下一步的操作。

图6:多重流程图


七、括号图

括号图,主要用于展现整体与局部的关系。比如,如图7所示的总体待办事项可分为任务类别1、任务类别2与任务类别3,而各个任务类别下又包含了更加细化的任务。括号图可通过MindMar的右侧导图轻松构建。

图7:括号图


八、桥状图

最后介绍的是桥状图,相对于其他七种思维导图,桥状图较为少见。其主要用作类比关系,其中每组元素之间的关系是相似的。

图8:桥状图


九、小结

以上8种思维导图都是在日常工作、学习中比较常用的形式,大部分在MindMar思维导图软件中都可以轻松构建,大家可以借助MindMar绘制对应的导图形式,增强学习、工作的能力。

42评论

静听风声

是这套书的风格,封面是这样的。

我们在用一年级和三年级,之前老师也让做过思维导图,家长们都不知道从何入手,孩子参考书上的内容做出来的导图非常漂亮。这也是对整个单元知识的一个梳理过程,现在即使老师没要求孩子觉得有意思,也会做一下,复习效果很好。

46评论

夜空中最亮的电灯泡

思维导图的特点是顺时针用枝杈排列知识点。
参见:如何绘制思维导图(百度经验)
作者:影响劦
思维导图是一个简单、有效的工具,可以帮助我们进行发散性思考、结构化思考,通过文字、图画、线条、颜色,图文并茂地展示思考内容,帮助分析、记忆等。
这里介绍一种简单、实用的绘制方法,只需要4个步骤,……。
14从白纸的中心开始绘制,用一个图像表达你的中心主题。
24画分支,不同分支用不同颜色,用曲线而不是直线。
34在每条线上写上关键词,而不是一整段话。
44自始至终使用图形,思维导图就是要视觉化。

102评论

你别来我就无恙

1、画出中心主题

打开GitMind思维导图软件,新建思维导图后,界面会自动出现一个中心主题,我们需要将自己的中心主题填入其中。

2、画主干

中心主题确定之后,就要开始添加主干,主干是中心主题延伸出来的分支,支撑起整个思维导图的框架结构。

3、画支干

主干确定之后,可以开始加支干,支干是从主干延伸出来的,相当于主干的枝叶。

4、美化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的主框架、分支等都填写好之后,可以对导图做进一步美化,比如为不同的主干、支干添加不同的色调,观看更加直观;为主题添加图或者配图,让导图更形象,易于理解,方便记忆。

5、保存、分享、导出

思维导图制作完成后,即可直接保存在云端或者导出为本地图片,保存好的思维导图可以直接分享给他人查看和编辑,也可以邀请好友一起参与协作编辑思维导图。

146评论

年少总有装逼梦

1、概念的范围不同
  思维可视化(Thinking visualization)是指运用一系列图示或图示组合把本来不可见的思维(思考路径及思考方法)呈现出来,使其清晰可见的过程,是一种有效学习(工作)策略。而思维导图(Mind Mapping)是一种放性思考Radiant Thinking方法。
  从概念的范围上讲,“思维可视化”要大于“思维导图”,属上位概念,而思维导图属于下位概念,它也是一种思维可视化方法,但却不能等同于思维可视化,因为思维可视化还包括其它多种图示方法,如流程图、概念图、鱼骨图、逻辑关系图、模型图等,甚至可以说思维可视化是不拘泥图示形式的,任何可以呈现思考路径及方法的图示方法都可被称为思维可视化。
  2、概念提出的背景不同
  思维导图是由英国人东尼·博赞(Tony Buzan)在上世纪2022年代发明的一种基于放性思考的,图文并茂的笔记形式。而“思维可视化”概念是华东师大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思维可视化教学实验中心主任刘濯源提出来的,他同时带领研究团队构建了“思维可视化教学体系”,并在2022年以《思维可视化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为课题获得国家“十二五”重点规划课题立项。
  3、二者的侧重点不同
  思维导图以放性思考为基本形式,强调运用图像、色彩来提高记忆效率。思维可视化则不限定思考形式,发散思考、聚合思考、递进思考、辩证思考、逆向思考、侧向思考、抽具象思考等思考形式都可以涵盖其中,都可以运用思维可视的方式来呈现。另外,思维可视化不强调运用图像而强调运用图示,虽然“图像”与“图示”仅一字之差,但其侧重点却截然不同:强调“图像”是为了发挥大脑的感知性记忆能力,而强调“图示”是为了发展大脑的理解性记忆能力。也就是说思维导图更侧重提高感知记忆效率,而思维可视化则更侧重发展人的抽象思维能力(如概括、归纳、分析能力等)。

66评论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