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数
5
浏览数
15194
折耳猫
摘要你好,不是的,没有重复,步骤是这样的1 、计算确定会计政策变更的累积影响数会计政策变更累积影响数,是指按照变更后的会计政策对以前各期追溯计算的列报前期最早期初留存收益应有金额与现有金额之间的差额。留存收益包括当年和以前年度的未分配利润和按照相关法律规定提取并累积的盈余公积。调整期初留存收益是指对期初未分配利润和盈余公积两个项目的调整。2022年1月1日起施行的新《中华人公司法》,取消了提取法定公益金的规定。2、进行相关的账务处理,即将累计影响数及相关项目记录到变更年度中。3、调整会计报表相关项目企业在会计政策变更当年,应当调整资产负债表年初留存收益,以及利润表上年数栏有关项目。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2-09-21追溯调整法下是把调账的会计分录先结账再调表吗你好,不是的,没有重复,步骤是这样的1 、计算确定会计政策变更的累积影响数会计政策变更累积影响数,是指按照变更后的会计政策对以前各期追溯计算的列报前期最早期初留存收益应有金额与现有金额之间的差额。留存收益包括当年和以前年度的未分配利润和按照相关法律规定提取并累积的盈余公积。调整期初留存收益是指对期初未分配利润和盈余公积两个项目的调整。2022年1月1日起施行的新《中华人公司法》,取消了提取法定公益金的规定。2、进行相关的账务处理,即将累计影响数及相关项目记录到变更年度中。3、调整会计报表相关项目企业在会计政策变更当年,应当调整资产负债表年初留存收益,以及利润表上年数栏有关项目。不太明白啊在调账时我们已经调了留存收益,做了分录,已经对留存收益的余额有了影响,为什么还要调报表期初数你好,请我为你查询调账的分录不是反映在当期吗?调账的会计分录不是已经调回了政策变更后的数据?调账的分录我都会,只是不明白调整分录做了,为什么还要调报表期初数,感觉重复了假设以前是用成本模式计量,成本模式是不是有减值和折旧,那就有资产减值损失和其他业务成本等损益类科目,可是这些科目到年末就结转至留存收益了,那我们今年本来调整的时候是要把这些科目都冲销掉的,但是这些科目在账上都不存在了,怎么办?那我们就去调整他们的去处,看他们去了哪里就调整哪里,所以他们去了留存收益我们就调整留存收益
童稚
会计政策变更是指对相同的交易或事项由原来的会计政策改用另一会计政策的行为。例如,在《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实施后,某上市公司将上一年度发生的债务重组交中的债务帐面价值与支付及等价物之间的差额,由确认为收益变更到确认为资本公积;许多上市公司从2022 年度起对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在建工程、委托贷款实行减值准备,并采用追溯调整法反映该政策对会计报表的影响。
会计估计变更,是指由于资产和负债的当前状况及预期经济利益和义务发生了变化,从而对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或者资产的定期消耗金额进行调整。
企业对会计估计变更应当采用未来适用法处理。会计估计变更仅影响变更当期的,其影响数应当在变更当期予以确认;既影响变更当期又影响未来期间的,其影响数应当在变更当期和未来期间予以确认。
企业难以对某项变更区分为会计政策变更或会计估计变更的,应当将其作为会计估计变更处理。
原来
这是谨慎性原则的体现
谨慎性原则即稳健性原则,是指某些经济业务有几种不同会计处理方法和程序可供选择时,在不影响合理选择的前提下,应当尽可能选用对所有者权益产生影响最小的方法和程序进行会计处理,合理核算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即所谓“宁可预计可能的损失,不可预计可能的收益”。
谨慎性原则在会计核算上体现在很多方面,在资产方面的一项体现就是企业应当定期或至少每年年度终了全面检查各项资产,合理预计可能发生的损失计提减值准备,其中包括:短期投资减值准备、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委托贷款减值准备、坏账损失准备、存货跌价准备。
恶狗
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是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进行的,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影响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当期成本费用增加,会计利润减少;
二是使当期所得税费用与会计利润不配比,因税法不允许计提资产减值准备,会计期末需进行纳税调整;
活在梦里
这个说法也不完全对,有的时候差错更正可能对所得税一点影响都没有。
所以,严密的说法是:会计政策变更只会对递延所得税产生影响而不会对当期所得税产生影响,但是前期差错更正(可能)会对两者都产生影响。
当期所得税 是指根据税法口径算出来的所得税费用,和会计政策无关
递延所得税 是根据会计口径算出来的和根据税法口径算出来的所得税费用中间的差异,受会计政策和税法两方面影响。
会计政策变更,不会改变税法,所以,当期所得税不会有影响。
举个例子,企业买了个固定资产,根据会计准则,用双倍余额递减法提折旧,年限3年;而税法规定要用年限平均法提折旧,年限5年。
中间的资产计税价值和账面余额的差额,就会产生可抵扣或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从而产生递延所得税。
会计政策变更的情况,比如这一年会计准则修订,要求企业在这样的情况下都改用年数总和法提折旧,年限2022年。但是这个时候税法没变,还是直线法5年。所以,每一期按照税法口径要交的税不变,而会计折旧变了,那么就影响到了递延所得税。
差错更正的情况,比如企业发现这个固定资产入账价值应该是100万而不是企业之前计的120万,那么中间的20万差异,是会影响到税法口径所得税计算的,所以,同样影响到了当期所得税。
优质中级会计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