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会计合并报表第几章

张开嘴流出水
  • 回答数

    5

  • 浏览数

    3370

首页> 中级会计> 中级会计合并报表第几章

5个回答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逆心少年

已采纳

高级财务会计的内容
根据上述两项原则,我们将高级财务会计的内容确定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企业合并与合并会计报表的编制(本书第二章至第六章)
企业合并包括多种类型,不同类型的合并应采用不同的会计处理程序和方法。企业合并会计主要研究企业合并的性质及其与会计处理方法的关系。本书第二章主要阐述购买性质合并所采用的购买法和股权联合性质的合并所采用的权益联合法。
企业合并按其法律形式分为吸收合并、创立合并和取得控制股权。经吸收合并或创立合并后,仍然只有一个经济实体从事其经营活动。从会计角度而言,合并后只有一个会计主体。但取得控制股权后,母公司和子公司仍然是单独的经济实体,从会计角度看,不仅企业集团是一个会计主体,母公司和其下属的每一个子公司也仍然是一个相对的会计主体。因此,合并日后存在着合并会计报表的编制问题。本书第三章至第六章主要介绍合并会计报表编制的一般程序、编制合并会计报表的有关理论以及相应的方法。
(二)外币会计(本书第七章)
这一章在介绍外币会计涉及的基本概念基础上,阐述了外币交易会计的核算原理和外币报表折算的方法。对于外币交易会计而言,其货币计量不仅表现为以原币来表述交易事项,还表现为以记帐本位币来对外币进行再一次计量。外币报表折算实际上是跨国公司中的母公司将境外子公司以外币表述的报表转换为以母公司报告货币来表述的报表,由于汇率的波动以及报表中不同项目的特性决定着不可能采用某一单一汇率用报告货币对外币报表进行再一次计量。也就是说在汇率变动的情况下,流动项目和非流动项目、货币项目和非货币项目受汇率的影响是不同的,因此,不同类型的项目必须采用不同的汇率折算。由此而出现的折算汇率选择和折算差异的处理问题是中级财务会计中的理论和方法所无法解决的。从而使外币报表折算成为高级财务会计研究的课题之一。
(三)物价变动会计(本书第八章)
以货币为计量单位是会计核算区别于其他核算的根本特征,它将本来不可比的经济事项用货币这一计量单位进行统一的反映,使会计核算具有综合性和全面性。但是,一旦货币计量假设中隐含的币值稳定假定受到动摇且物价波动超过一定的幅度,会计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反映则失去客观性,使会计信息无法成为制定经济决策和处理各方经济利益的可靠依据。为了消除物价变动对会计事项的歪曲反映,真实再现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必须在传统的财务会计模式之外寻求新的会计模式。物价波动对会计信息的影响大体可分为两类:一是动摇会计计量单位的稳定性;二是影响会计计量基础的客观性。从理论上看,除传统会计模式外,任何一种计量属性与任何一种计量单位都能组成一个在不同程度上消除物价波动影响的会计模式。从应用性及篇幅考虑,本教材只介绍一般物价水平会计和现行成本会计。
(四)商品期货会计(本书第九章)
商品期货交易和商品现货交易是两种不同的交易形式。
我国期货市场的组织结构一般由期货交易所、期货经纪公司和期货投资企业三大部分组成,与此相应,商品期货会计分为期货交易所会计、期货经纪公司会计和期货投资企业会计。其中,期货交易所会计、期货经纪公司会计属于特殊行业会计,而不属于一般企业中的特殊业务,所以,本教材中的商品期货会计只研究一般企业的期货投资会计。期货市场与期货交易从形成至今已具有一套规范的运作方式和标准的名词术语,商品期货会计中将运用这些约定俗成的名词术语,采用会计确认、计量与披露方法对企业的期货投资事项进行反映。
(五)金融工具会计(本书第十章)

172评论

情若能自控心若能不爱

首先,初级会计不涉及财务,中级会计多出来财务一门单独考试科目,这门科目对于财务类专业的学生来说应该比较好学。
其次,会计实务难度加大很多,增加了特殊会计业务部分:包括第七章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第十章股份支付、第十一章负债及借款费用、第十二章债务重组、第十三章或有事项、第十五章补助、第十六章所得税、第十七章外币折算、第十八章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第十九章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第二十章合并财务报表。
总体来讲难度提升不少,从中级允许在两年时间内考完也能看出来他的难度

136评论

爱到心脏

中级会计职称转注会考试通过概率大吗?中公会计针对考生这类问题为大家详细解答。

【报名条件】

中级会计职称与注册会计师考试报名条件对比

考试类型报名条件中级会计职称考试报名参加会计专业技术中级资格考试的人员,除具备以上基本条件外,还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取得大学专科学历,从事会计工作满五年。

2、取得大学本科学历,从事会计工作满四年。

3、取得双学士学位或研究生班毕业,从事会计工作满二年。

4、取得硕士学位,从事会计工作满一年。

5、取得博士学位。

对通过全国统一考试,取得经济、统计、审计专业技术中级资格,并具备上述基本条件的人员,可报名参加中级会计资格考试。

注册会计师考试

一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中国公民,可以申请参加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专业阶段考试:

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具有高等专科以上学校毕业学历,或者具有会计或者相关专业中级以上技术职称。

二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中国公民,可以申请参加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综合阶段考试:

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已取得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专业阶段考试合格证。

三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员,不得报名参加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

因被销注册会计师证书,自处罚决定之日起至申请报名之日止不满5年者;

以前年度参加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因违规而受到停考处理期限未满者。

【考试时间】

中级会计职称与注册会计师考试时间对比

考试类型考试时间初级会计职称考试预计2022年9月8日、9月10日(仅供参考)注册会计师考试预计2022年10月13日、10月14日(仅供参考)

【知识点重合度】

关于备考教材及知识点方面,中级会计所有科目包含内容,都可以在注会科目中找到对应。但中级会计中没有成本内容,所以从知识点方面,中级会计涉及面不能和注会相比,但两者之间的联系却很紧密的。中级会计实务对应注会会计科目内容,中级经济法对应注会经济法、税法,中级财管对应注会财管,通过了中级会计对于注会备考帮助很大。具体章节重合内容如下:

第一部分:中级会计实务与注会会计

中级会计实务

1除了事业单位和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注会全都有。

2区别在于注会考得比较综合,相对而言应用更多,而中级考核比较浅显,主要是基本概念性内容。

《中级会计实务》注会《会计》第一章 总论第一章 总论第二章 存货第三章 存货第三章 固定资产第四章 固定资产第四章 投资性房地产第六章 投资性房地产第五章 长期股权投资第八章 长期股权投资及企业合并第六章 无形资产第五章 无形资产第七章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第十二章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第八章 资产减值第九章 资产减值第九章 金融资产第七章 金融资产第十章 股份支付第十章 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第十一章 负债及借款费用第十章 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第十二章 债务重组第十三章 债务重组第十三章 或有事项第十章 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第十四章 收入第十一章 收入、费用和利润第十五章 补助第十一章 收入、费用和利润第十六章 所得税第十四章 所得税第十七章 外币折算第十五章 外币折算第十八章 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第二章 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及其变更20第十九章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第十九章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第二十章 财务报告第十七章 财务报告

第十八章 合并财务报表

第二十一章 事业单位会计

第二十二章 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

第二部分:中级会计经济法与注会经济法、税法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中级会计《经济法》注会《经济法》、《税法》第一章 总论第一章 法律基本原理

第二章 基本民事法律制度

第二章 公司法律制度第六章 公司法律制度第三章 其他主体法律制度

第一节 个人独资企业法律制度概述

第二节 合伙企业法律制度概述

第五章 合伙企业法律制度第四章 金融法律制度

第一节 商业银行法律制度

第二节 证券法律制度

第三节 保险法律制度

第四节 票据法律制度

第七章 证券法律制度

第九章 票据与支付结算法律制度

第五章 合同法律制度第四章 合同法律制度第六章 增值税法律制度【税法】第二章第七章 企业所得税法律制度【税法】第七章第八章 相关法律制度

第一节 预算法

第二节 国有资产法律制度

第三节 反不正当竞争法律制度

第四节 知识产权法律制度

第五节 采购法律制度

第六节 财政和财政违法行为处罚法律制度

第十章 企业国有资产法律制度

第十一章 反垄断法律制度

第三部分:中级财务与注会财管

中级财务

中级财务中包含了注会财管的大部分内容,不过中级的要比注会的浅,无论是内容还是考查方式上,中级财管仅仅是皮毛,注会财管才有深入的解读。具体对比如下:

中级会计《中级财务》注会《财管》第一章 总论第一章 财务基本原理第二章 财务基础

第一节 货币时间价值

第二节 风险与收益

第三节 成本性态

第三章 价值评估基础

第一节 利率

第二节 货币的时间价值 第

三节 风险与报酬

第三章 预算

第一节 预算的主要内容

第二节 预算的编制方法与程序

第三节 预算编制

第四节 预算的执行与考核

第十八章 全面预算

第一节 全面预算概述

第二节 全面预算的编制方法

第三节 营业预算的编制

第四节 财务预算的编制

第四章 筹资(上)

第一节 筹资的主要内容

第二节 债务筹资

第三节 股权筹资

第六章 债券、股票价值评估

第一节 债券价值评估

第二节 股票价值评估

第三节 混合筹资工具价值评估

第十一章 长期筹资

第一节 普通股筹资

第二节 长期债务筹资

第三节 混合筹资

第四节 租赁筹资

第五章 筹资(上)

第一节 衍生工具筹资

第二节 资金需要量预测

第三节 资本成本与资本结构

第七章 营运资金

第一节 营运资金的主要内容

第二节

第三节 应收账款

第四节 存货

第五节 流动负债

第十二章 营运资本第八章 成本

第一节 成本的主要内容

第二节 量本利分析及应用

第三节 标准成本控制与分析

第四节 作业成本与责任成本

第十四章 标准成本法

第十五章 作业成本法

第九章 收入与分配第十章 股利分配、股票分割与股票回购第十章 财务分析与评价第二章 财务报表分析和财务预测

中级会计转注会或一起考可行性分析:

1、基础夯实:注会会计、经济法、税法、财管几乎包含了中级会计三科所有章节内容,但中级会计对于报名条件要求虽高,但考查的内容相较于注会却比较浅。所以中级会计可以作为转战注会的垫脚石。

2、增强自信:中级会计考试两年三科,通过中级无异于是对考生学习能力和毅力的一种肯定。通过中级会计的考生可以考虑转战注会,未通过中级会计的考生可以考虑和注会一同备考,同一年考,两个可以在学习中互相促进。并且在报名时间以及考试时间上也不会冲突。

3、实务考查有保障:中级会计职称考查的内容要比初级会计考查的要深入,实务性要求也会更高。从中级会计职称报名条件中可以看出,能够通过中级会计的工作经验还是比较丰富的,而中级会计实务以及注会税法对于会计实务性要求比较高,所以中级会计的备考对于注会税法的通过非常有帮助。

本文是中公会计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来自中公会计网。

106评论

俗语有云妻不如妾

中级会计考合并报表的。

合并报表是中级会计实务的核心重点章节,每年必考的章节,合并报表与前面长期股权投资章节、所得税等章节有关联的,不把合并报表学会,前面的章节也很难完全掌握。考试时用的分录模板其实也就7个,出题不会太难,都是基本的。

中级会计考试内容:

1、中级会计实务

中级会计实务兼有经济法和财务的特点,难度大,综合性强,是中级会计职称考试当中最难的科目,大家需要付出的时间和精力也最多,当然也是最需要优先复习的科目。

2、财务

财务计算量很大,对于数学知识要求较高,但是重点比较突出,只需要掌握了重难点,考试就不会太难。

3、经济法

虽然经济法书本最厚,需要背诵的内容很多,但是却是最容易的。因为经济法的很多内容都和生活等比较贴近,容易被大家理解和接受。

7评论

晚睡成瘾

新会计准则
目录
新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 8
第一章 总则 8
第二章 确认 8
第三章 计量 8
第四章 披露 9
新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 10
第一章 总则 10
第二章 初始计量 10
第三章 后续计量 10
第四章 披露 12
新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 12
第一章总则 12
第二章确认和初始计量 12
第三章后续计量 13
第四章转换 13
第五章处置 14
第六章披露 14
新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 14
第一章 总则 14
第二章 确认 14
第三章 初始计量 15
第四章 后续计量 15
第五章 处置 16
新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资产 16
第一章总则 16
第二章确认和初始计量 16
第三章后续计量 17
第四章收获与处置 18
新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 18
第一章 总则 18
第二章 确认 19
第三章 初始计量 20
第四章 后续计量 20
第六章 披露 21
新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21
第一章 总则 21
第二章 确认和计量 21
第三章 披露 22
新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 22
第一章 总则 22
第二章 可能发生减值资产的认定 23
第三章 资产可收回金额的计量 23
第四章 资产减值损失的确定 24
第五章 资产组的认定及减值处理 25
第六章 商誉减值的处理 26
第七章 披露 26
新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 28
第一章 总则 28
第二章 确认和计量 28
第三章 披露 28
新会计准则第10号-企业年金基金 29
第一章 总则 29
第二章 确认和计量 29
第三章 列报 30
新会计准则第11号-股份支付 31
第一章 总则 31
第二章 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 32
第三章 以结算的股份支付 32
第四章 披露 32
新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 33
第一章 总则 33
第二章 债务人的会计处理 33
第三章 债权人的会计处理 34
第四章 披露 34
新会计准则第13号-或有事项 35
第一章 总则 35
第二章 确认和计量 35
第三章 披露 36
新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 36
第一章 总则 36
第二章 商品收入 36
第三章 提供劳务收入 37
第四章 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 38
第五章 披露 38
新会计准则第15号-建造合同 38
第一章 总则 38
第二章 合同的分立与合并 39
第三章 合同收入 39
第四章 合同成本 39
第五章 合同收入与合同费用的确认 40
第六章 披露 41
新会计准则第16号-补助 41
第一章 总则 41
第二章 确认和计量 41
第三章 披露 42
新会计准则第17号-借款费用 42
第一章 总则 42
第二章 确认和计量 42
第三章 披露 43
新会计准则第18号-企业所得税 44
第一章 总则 44
第二章 计税基础 44
第三章 暂时性差异 44
第四章 确认 44
第五章 计量 45
第六章 列报 45
新会计准则第19号-外币折算 46
第一章 总则 46
第二章 记账本位币的确定 46
第三章 外币交易的会计处理 47
第四章 外币财务报表的折算 47
第五章 披露 48
新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 48
第一章总则 48
第二章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48
第三章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49
第四章披露 50
新会计准则第21号-租赁 51
第一章 总则 51
第二章 租赁的分类 51
第三章 融资租赁中承租人的会计处理 52
第四章 融资租赁中出租人的会计处理 52
第五章 经营租赁中承租人的会计处理 53
第六章 经营租赁中出租人的会计处理 53
第七章 售后租回交易 53
第八章 列报 54
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 54
第一章 总则 54
第二章 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分类 55
第三章 嵌入衍生工具 60
第四章 金融工具确认 60
第五章 金融工具计量 61
第六章 金融资产减值 62
第七章 公允价值确定 63
第八章 金融资产、金融负债和权益工具定义 65
企业会计准则第23号-金融资产转移(2022) 65
第一章 总则 65
第二章 金融资产转移的确认 66
第三章 金融资产转移的计量 67
新会计准则第24号-套期保值 69
第一章 总则 69
第二章 套期工具和被套期项目 69
第三章 套期确认和计量 71
新会计准则第25号-原保险合同 73
第一章 总则 73
第二章 原保险合同的确定 73
第三章 原保险合同收入 74
第四章 原保险合同准备金 74
第五章 原保险合同成本 75
新会计准则第26号-再保险合同 76
第一章 总则 76
第二章 分出业务的会计处理 76
第三章 分入业务的会计处理 77
第四章 列报 77
新会计准则第27号-石油天然气开采 78
第一章 总则 78
第二章 矿区权益的会计处理 78
第三章 油气勘探的会计处理 79
第四章 油气开发的会计处理 80
第五章 油气生产的会计处理 80
第六章 披露 81
新会计准则第28号-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 81
第一章 总则 81
第二章 会计政策 81
第三章 会计估计变更 82
第四章 前期差错更正 82
第五章 披露 82
新会计准则第29号-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 83
第一章 总则 83
第二章 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 83
第三章 资产负债表日后非调整事项 84
第四章 披露 84
新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 84
第一章 总则 84
第二章 基本要求 84
第三章 资产负债表 85
第四章 利润表 87
第五章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87
第六章 附注 87
新会计准则第31号-流量表 88
第一章 总则 88
第二章 基本要求 88
第三章 经营活动流量 89
第四章 投资活动流量 89
第五章 筹资活动流量 90
第六章 披露 90
新会计准则第32号-中期财务报告 91
第一章 总则 91
第二章 中期财务报告的内容 91
新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 93
第一章 总则 93
第二章 合并范围 93
第三章 合并程序 94
第四章 披露
新会计准则第34号-每股收益 97
第一章 总则 97
第二章 基本每股收益 97
第三章 稀释每股收益 97
第四章 列报 98
新会计准则第35号-分部报告- 98
第一章 总则 98
第二章 报告分部的确定 99
第三章 分部信息的披露 100
新会计准则第36号-关联方披露 101
第一章 总则 101
第二章 关联方 101
第三章 关联方交易 102
第四章 披露 102
新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 103
第一章 总则 103
第二章 金融工具列示 103
第三章 金融工具披露 104
新会计准则第38号-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 109
第一章 总则 109
第二章 确认和计量 109
第三章 列报 111

180评论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