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数
5
浏览数
6640
冷酒衫
大家总分不清楚所得税和所得税费用的关系。其实也比较简单,所得税是什么?是你应该交给税务局的税款,就相当于是你孝敬给婆家的见面礼一样,见面礼是谁说了算呢?是税务局说了算,因为规矩肯定是婆家定的,或者说婆家这个行业里面的规矩啊。交多少税是税务局说了算了,因此你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所得税费用相当于是娘家,就是当期认可的费用,首先所得税是企业的一项费用,影响的是净利润。也相当于是娘家给你的钱,然后你拿着这钱去给婆家见面礼。婆家和娘家毕竟还是两家,所以两家的规矩肯定不一样,娘家给的钱不是多了肯定就是少了,一般情况正好的情况少,这也就是税法和会计经常有差异,然后需要纳税调整的原因。
所以从上面就可以看出来,所得时其实是税务局方面要求当期缴纳的税款,所得税费用是当期会计上应该确认的费用,也就是说税务局让你交多少钱,不一定都是你当期的费用,原因就在于税务局和会计处理有的是不一样的,那么一般情况都是需要纳税调整的。这就是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所谓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是什么意思呢?其实就是说资产和负债的余额概念问题,既然会计和税务上处理有差异,那么确认的资产和负载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也会有差异,属于暂时性差异范畴一般会通过递延所得税的形式来体现。为什么有个递延所得税科目呢?就是因为会计上不一定全部认可当期应交所得税。
所以有了下面的公式所得税费用=应交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负债-递延所得税资产,其实这个公式是可以简化一下的。
应交所得税=(企业会计利润-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所得税率
递延所得税负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所得税率
递延所得税资产=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所得税率
所以当期所得税费用=企业会计利润*所得税率(会计利润为调整完永久性差异之后的会计利润)
暂时性差异,顾名思义就是暂时是存在差异的,言外之意就是最终会殊途同归,“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说的就是这样的道理。因此判断一个差异是不是暂时性差异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最后会计和税法的处理是不是一样了,是不是最终原则是一致的。比如一项收入确认,是不是最终都要确认收入,仅仅是暂时会计和税法有争议呢。那怎么进一步去理解暂时性差异的含义呢?那应该从科抵扣暂时性差异和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两方面去理解。
暂时性差异分为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和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什么是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举个例子,会计上当期计提了折旧100万,风风火火到税务局报税了,税务局一看觉得100万太多,想让税务局今年喝西北风去吗?不行,少计提一点,直线法50万吧会计一听就急了,怎么不让我扣除呢?讲出个道理来!税务局就说了:别急,这是可以抵扣的,现在不可以,以后会让你扣除地。所以科抵扣暂时性差异的本质就是说当期税法上不允许会计扣除,允许以后在税前扣除。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包含的范围,会计上多计提了费用或者少确认了收入。比较经典的一些案例:会计多计提折旧;售后回购(会计当期不确认收入,但税法确认)、资产减值(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等都是当期不允许税前扣除的)。对于资产减值来说,税法上不认为资产减值了,因为会计上都是自己估计的,没有什么依据,估计这个东西就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了,谁也说服不了谁,那么为了防止扯皮,税法就一概不予以承认,免得会计上隔三差五的计提一下减值少纳税。用一个比喻就是说会计是中人,整天疑神疑鬼;税法则比较现实,没有把握的事情宁愿不相信。
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又该怎么理解呢?还是举个例子,比如会计上分期付款商品了,一次性按照折现以后的公允价值确认收入了,风风火火又跑到税务局报税去了,税务局一看,交这么多税?想让我们以后喝西北风啊!这次少交点吧,以后再说!况且分期收款出去的,请问你收到钱了吗?没有收到钱交什么税?全交税了以后拿什么生产?什么时候收到款项了再来报税,有多大能力就交多大税嘛。其实税法上就是规定对分期收款的情况,合同规定的收款日期为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也就是说以后收到的时候确认收入再去纳税。所以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的意思就是说当期不需要需要,以后的这部分收入才需要纳税。所以要注意这个字面意思,应纳税是指以后才应该纳税。因此当期税法上确认的收入要小,会计上多余确认的收入就形成了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从上面的分析中可以看出,不管是可抵扣还是应纳税说的都是未来的情况,就是说未来可以许抵扣和应该纳税的,其实这也告诉了我们一个信息,确认递延所得税找差异关键是找什么?关键是找会计和税法上当期处理的差异在哪里,这个差异就是当期的暂时性差异发生额,那么应该确认多少递延所得税直接乘以税率就可以了。
递延所得税其实重点不在所得税上,而在于递延上,所谓递延就是当期不确认为所得税费用,而是要以后进行确认的。之所以出现递延所得税,是因为税法上让你缴纳的所得税不一定是会计上确认的所得税费用,两者的差异应该怎么办?通过递延所得税来解决。所谓的递延所得税就是说当期税务局和会计打架了,递延所得税来化解矛盾了,所有的差异以后慢慢处理。
递延所得税资产就是说当期会计上多扣除了,少确认了所得税费用,也就是相当于是当期多交了所得税了,那么多交的部分怎么办?想起了之前的待摊费用了,那么在这里就是递延资产性质了,以后摊销到所得税费用中,因此叫做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的意思就是说当期多确认了所得税费用了,相当于是少交了所得税,那么多确认的所得税费用怎么办?同样想起了预提费用这个科目了,属于负债性质,那么就是递延所得税负债了。因此递延所得税的作用就是调节当期的所得税费用和应缴所得税的差别。
大家在计算题目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告诉你所得税率会发生变化,如果这个变化是预先可以知道的,那么就应该按照新的税率确认递延所得税;如果这个税率变动是不可预知的,那么还是应该按照旧的税率确认递延所得税。为什么?就是因为有一个原则,递延所得税要按照暂时性差异转回的期间税率计算。
那么对于当年变动的所得税率了,不仅当期递延所得税需要按照新的税率计算,期初的递延所得税也需要按照新的所得税率追溯调整。这种情况怎么计算当期的递延所得税发生额呢?发生额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期初的递延所得税的调整变动;第二部分是当期暂时性差异的发生额引起的递延所得税变动。其实只要把握好这两部分就能计算清楚。当期的暂时性差异发生额,很多人喜欢用计税基础去考虑,其实更简单的方式就是计算当期会计和税法折旧、摊销等等的差异就可以了。
看大海
摘要抱歉哈,这个是不可以延期的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2-10-16中级会计考试怎么申请延期抱歉哈,这个是不可以延期的除非是因为某些原因大家全部都延期,如果是因为您个人原因的话只能选择放弃或者是按时参加的哈希望可以帮到您
未懂事的我们依然早恋
递延年金又称做延期年金,是指在最初若干期没有收付款的情况下,后面若干期等额的系列收付款项,它是普通年金的特殊形式,今天小编就来介绍一下递延年金现值的计算方式以及递延年金的现值计算是什么?
递延年金的现值计算是什么?
小编在开头已经介绍过递延年金,它只是普通年金的特殊形式,是财务中资金的一种表现形式。那递延年金的现值计算又是什么呢?小编来举一个例子解释吧,企业年金的现值计算,就好像你在2022年把一笔钱存入到了银行,然后你存的是定期存款,这个存款在2022年会产生一笔利息,在2022年银行会将这笔存款的本金和利息再一起进行存款。就这样年复一年,等到了2022年,这笔存款也就到期了,在这2022年之间,你的这笔存款的利息也会被当成本金存入银行,这样的一笔钱就叫做年金,它所产生的利息就叫做递延年金的现值计算。
递延年金的现值计算方式
第1种方式是把地延期以后的年金套用普通年金的公式求现值,这样求出来的现值是一个等额收付前一期期末的竖直距离递延年金的数值点,还有M期再按照复利现值公式折现M期即可。第2种计算方式是把递延期每期期末都当做有等额的收付A,把递延期和以后各期看成一个普通年金,计算出这个普通年金的现值,再把递延期多算的年金现值减掉即可。
总结
所以递延年金的现值计算,就是计算这笔年金的利息以及它在如今的价值是多少。小编的能力只能帮助你到这里,如果你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可以去请教专业的财经方面的老师,他们是非常懂这个递延年金的现值计算的。
愿清风吹散忧愁
摘要职称证书延期?什么意思职称证书一般评审通过后基本是永久使用了你是不是说叉了,造价员那样的证书才是3年复审一次!有的地方是2年!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2-04-14中级职称证书需要延期吗?职称证书延期?什么意思职称证书一般评审通过后基本是永久使用了你是不是说叉了,造价员那样的证书才是3年复审一次!有的地方是2年!
随变奇迹
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 区别
这两个 都是一级科目吗?
什么时候用递延所得税资产,什么时候用递延所得税负债
分作几点讲解:
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都是一级科目。企业的时间性差异引起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情形比较多的,可以下设二级明细。虽然现在教村上是按资产负债表法,根据期末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应有余额及上期实际余额作比较,进而确定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本期发生额。实际工作应用中可能并不方便和实用。所以有必要设置明细科目核算各种原因引起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如:递延所得税资产-A设备折旧,递延所得税负债-B设备减值,递延所得税负债-乙股票公允价值。
递延所得税资产(资产类,增加在借方,减少在贷方):借方记录因时间性差异引起应当在利润总额基础上调整增加应纳税所得额的各种情形,如多计折旧,计提减值准备,确认预计负债(各种引起资产账面价值减少或负债增加的情形),金额按对应增加的所得税额计算。如会计比税法多计了折旧100万,税率25%,则:借 递延所得税资产25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25。 做这个分录是在根据原利润总额且不考虑纳税调整情况下,出具正常分录基础上增加的分录,如原利润总额1200万,不考虑任何纳税调整,借:所得税 300万,贷:应交税费 300万),贷方记录上述差异的转回。
递延所得税负债(负债类,增加在贷方,减少在借方),贷方记录因时间性差异引起应当从利润总额中调整减少应纳税所得额的情形,如因投资性房地产、交易性金融资产等的公允价值上升等引起的企业资产账面价值增加(或负债账面价值减少)借方记录上述差异的转回。
时间性差异,是指会计与税法在资产,负债,收入,费用等方面确认时间不同而产生的(让利润总额与应税所得不一致)暂时性差异。从某个事项的全过程来看,结果却是一致的。如:一项资产,会计双倍余额折旧,税法只允许平均年限法折旧。则在资产使用早期,会计多折了,税法少折了,后期又相反。但从资产整个寿命期来看,折旧及折旧抵税的总额却是一致了。所以叫时间性差异。永久性差异(不会产生递延所得税问题)则是会计与税法的差异不会被回转。如:如罚款支出,会计进入费用(导致利润总额减少),但税法不允许扣除,不让其应税所得减少。如果没有时间性或永久性差异,会计上的利润总额绝对与税法上的应税所得完全一致。
在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存余期间,下期(如09将变为20%)将发生税率变动的,即使当期(2022年,25%)未进行任何经济活动(即所有资产和负债期初期末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都不变化,。企业也可能产生所得税费用(也可能是红字),并增减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
无论中级还是CPA教材上都没有一个完整的关于递延所得税处理的例题。真是为难众考友了。不日,本人将在百度文库中上传一个涵盖递延所得税资产和负债的发生、转回均含报表分析法与业务分析法)、税率变动、中途处置、减值、永久性差异,应税所得额的计算、应纳税额的计算、对企业的影响等方面的实例。届时还望各位朋友斧正。
优质中级会计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