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数
5
浏览数
3477
浮夸范er
对于自学英语,个人的英语学习经历,希望对你有帮助。
最近看到很多人在网上问外如何学英语,虽然不知道他们是出于什么目的去学的,但能感觉到他们的迫切心情。并且在我的日常工作中,也确实体会到了英语的重要性。也有很多人会回答什么“多听多读多说”一类的废话,我明白在英语方面差的人面临的困境。
所以在这里,我很高兴跟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经验,希望可以帮到有兴趣自学英语的人。先自我介绍一下,我目前是一个外企的新员工,目前做一些文职,偶尔也会帮翻译部做一些事情。学历本科,专业是信息。
虽然是本科毕业,但英语方面,我基本全靠自学。我上学的时候英语是初中开始学的,在我的印象里,我初一时的英语老师很讨人嫌,所以就不喜欢这门课,以为基础没打好,整个初中的英语都没有及格过。快到中招考试的时候,就有些急了。那时也不知道该怎么办,所幸的是碰上一个好老师,她说先把单词背背。
我想她那时也没有想到,这句话对我的影响有多么大。然后我就开始背单词,找到整个初中的英语书,不看课本,忽略音标,语法和句型,只背单词。记得最开始时候只背了一个单元的单词,没有人教,也不知道怎么读,就一个单词对一个汉语单词,就这么记硬背,一遍一遍不停地背。
9个单词花了一个星期的时间才背完。那时候没有手机,都写成小字条,只要有空就拿出来看一下。就这种方法,不到三个月的时间,中考前背完了初中的所有单词,句型,词组,文章一个都没看,中考成绩是73分,说实话,那时我初中英语唯一及格的一次。
但还是没有考上一个好的高中,于是开始复读,复读期间依然没有专门去学句型、词组和语法,直接开始读文章,然后通过文章掌握语法,句型。第二次中考的时候英语成绩是94分。值得一提的是,整个过程中,我向别人寻求帮助的很少。从那时我形成了学英语的习惯,你觉得一两个单词不算什么,但这个积累的过程是必须有的。
所以,我经常会对那些寻求自学英语方法的人说,先背完初中的单词,这个过程是很枯燥的。这不仅仅是背单词的过程,这还是测试你到底有没有学习的毅力的过程。因为单词是英语的基础,如果没有背单词的毅力,什么快乐学习,巧妙学习都是扯淡。
如果你度过了这个过程,那你就已经形成习惯了,以后的比这个过程更累的英语学习,你都会觉得没什么问题。
再说一下记单词的误区,举个例子:pest害虫,巧记办法是遇见害虫就“拍他”,如果不s没有s,那就当宠物(宠物pet)养着。我得承认,这样一句话会让很多人很容易就背下这两个单词。
但如果你编一千个这样的故事,你能把这一千个故事全记下来么?并且如果你真有一天要和一个老外谈话,你还有时间去想到几个小故事,再想起几个单词然后拼成一句话么?所以呢,这样的单词记忆法,偶尔用还可以的,但别太当回事,背单词最好的方法是重复。
努力把每个单词都练习的跟yes和no一样熟练,才能学成,这是我后来发现的,重复记忆单词很方便,它可以自动提醒你复习,而且可以让你专注地背单词。读高中,上英语课的时候。在课堂上经常会和老师发生争论.
因为那时候已经开始阅读外语书籍了,书上面有些句型,跟教科书上的不太一样,那时候因为还小,表现欲很强,所以总想把老师的错误指出来。也是从那时候开始觉得教育有很多不足之处.
大学期间有了电脑就开始看美剧了。最喜欢的就是越狱,一集一集地等着更新,然后一遍一遍地看,一句一句地学。越来越觉得原来人没那么多语法限制,语言是那么随意,只要别人能懂就OK了。
大学虽然可以偶尔看见几个老外学生或者老外教师,总是没勇气凑上去对话.从大学毕业后并没有觉得要从事一个英语相关的工作,干了三年换了三次工作,一年一次。但整个过程中英语一直没敢丢下,然后偶尔一次在大学打网球的时候遇到一个留学生,我主动打了声招呼,然后就成了朋友,那是第一次与国人交流,虽然有点儿紧张,但沟通却没有障碍。一下子自信爆发了,立志要做英语相关的工作。
经过一个老板的面试,我终于开始了我外国公司的工作。虽然刚起步,还有很多东西要学的样子,但我满怀信心,因为每天做的事情都是自己喜欢的。这就是最好的动力.对于语言的学习,一言二句是说不了太多东西的,更多其它的英语知识,请上百度看“思扬英语秘方”,这个里面会有我平时总结的英语小知识。
以上是个人在英语方面的经历,我希望能帮到别人。希望英语不仅仅能帮你工作更顺利,还能成为一扇窗,能让你看到外面的世界到底是什么样的。
患难人
不知道你英语数学基础怎么样,我2022年考上的,考到了个B区的学校,那时是边工作边考的。差不多是3月份开始看书。数学我看了半个月的书,还报了网校。我发现进展非常慢,所以决定保C区冲B区。英语我有4级的水平,每天保证50个单词,一个星期看3篇文章。没做一份历年真题,因为时间有限,我只能保证记住5000个单词。那年英语了52分。数学前面说了,因为我基础太差,所以决定只要能过线就行,成绩是80分,完时自己估分最多只有70分。也不知道哪里多了10分,呵呵。政治,我9月份开始看书,每天就光听网络课件,没做题。当年考出来的是77分。我觉得政治即使你有时间复习,也不要多做题。只要你能理解就行。考试时就凭感觉去考,字写的清楚就行了。专业科,因为我本科就是会计的,我感觉会计看书意义大于做题,教材每个学校要求不太一样。不过《基础会计》就是考会计从业资格证那本书,我觉得至少你要全会。考前两个月我基本就不做题目了,都是看书。考下了有121分。总分和单科都过了C区。虽然只考到了C区,但你要知道,我每天只有3个小时的时间加是周末。考研这个怎么说呢?专业课我感觉拉分拉的真不明显,因为我同宿舍两个同学,一个是电子商务,一个是金保专业的。那个电商的说他专业考了117分,那个金保的说他专业考了130多分,还说要不是志愿填错了,都能上北工商了。也不知道是不是吹牛呵呵。
所以我认为专业会计科,你认真看完3遍书,再做一两套试题,书上的和试卷是的你搞懂80%左右就差不多了。因为你如果想要在专业科上拉开分,那你就别做梦了。英语,我觉得你要练下写作,不光是语法,而字要清楚。我当年考英语就是先从作文开始,慢慢的想,慢慢的写作文。然后开始看阅读,没时间就乱选。反正4级的水平和6级的水平看考研英语都是一样头大。我还不如先保证作文不拉分(此方法仅限于英语太差的同学),政治问题不大。只要你不是过线都没问题。数学完全看你基础怎么样了。好的话就多做题,差的就没办法,只能尽量想办法保过线了。
太多感伤
学语言开始最重要的就是发音,所以开始一定要请老师教,很重要。英语你有底子应该知道怎么学,日语推荐《新版标准语初中级》一共四本,法语推荐《走遍法国》,都是很不错的教材。
我不想和楼主说什么大道理,不过很想你去问问那些大学毕业生找工作的感觉,你也可以提前到当地的人才市场上去看下,然后再做决定也不迟。
夜里的勇气
你好~我现在是一名ACCA专业方向的大三的学生~开学买上就大四了。额。也算比较有经验吧~~~跟你分享下~希望我能帮到你吧~
我觉得大学要学好ACCA课的话,首先是要英语好~~这个是基本功,因为教材基本上都是英文,如果英语不好,在阅读的速度上以及理解上相对比较没有优势。
不过说实话哈~~我英语不是很好,也就能过6级吧,但专业课上我的成绩还是挺好的,如果努力的话,也不是很大的问题,
现在嘛,你可以开始预习会计学原理~~中文的
必须先学中文,不然直接看英文,你可能很多都不懂~~~等,我觉得你们学校应该也是先学中文吧。如果学完中文,最好提前开始预习英文的会计学原理,最开始看英文专业书时,非常痛苦,而且很慢,专业词汇很多,建议你买本词典。我同学买过,忘记叫啥了,我觉得挺好,不过是书,不是电子的哈~~~我觉得电子词典真的没那个好~~~不过我不喜欢每天背着个砖头。教材已经是砖头了~~
证书
英语4 6级是必要的了
我有考计算机2级,虽然说没啥用,就拿着呗
然后我觉得英语方面最好考个雅思,托佛,
既然你学ACCA了,以后不是出国,也比较倾向于进外资企业,英语在找工作时是非常重要的,至少四大是这样的~~
然后是专业课上,ACCA、CPA~~。CPA两年就能通过吧 可以大二开始考
至于ACCA 我觉得其实准备起来比CPA简单。至于什么时候考,得看你们学校啥时候让你们注册开始考试,我们学校是统一大二册,然后开始报考。
3
额。貌似我在第2个问题里已经说了些。那继续说哈
CPA 和 ACCA 要考的科目,我们都学了哈,到现在为止(我现在大三刚完了)不过对于ACCA专业的同学来说,考CPA要比较痛苦点,得自学吧~~
而且ACCA用的国际准则,CPA 是中国的准则,两者之间还是有一定的差异的。上课老师经常说 中国怎么处理。怎么处理。英国怎么处理。
这个有点恶心。
不过比较都是会计嘛。还是相通的。至少我觉得自学没问题的~~~
我觉得。如果你比较勤奋的话。大二开始那年就可以考CPA了。
CPA 一共 6门。 2到3年能拿下吧。CPA在每年的九月考试,就是开学那会
至于ACCA 我刚才已经说了,得看学校了
ACCA。一共14门。会计专业的学生可以免5门吧~~
然后剩9门,每年考两次。大概4次能考完吧~~~
也就两年。
4本科。我知道是厦大。额~~其实我是厦大的学生。当初也是看了厦大会计排名第一进来的。
不过实话啊~~去上财吧~~地理位置好~~~而且~~ACCA方面,厦大做的真的不是很好
5前面差不多已经说了哈
6 ACCA 是英国的吧。欧洲也还可以用
AICPA是 的吧。
CICPA 就是中国的注册会计。就是所谓的CPA。
其实读了三年ACCA。深有感触 如果不出国 读ACCA有啥用
以后再国内用的还是CPA。而且有些学姐学了ACCA。结果跑到去读研。 还得重新学那边的准则。
。当初我选ACCA。纯属是英文 觉得洋气。不过觉得没多大用。
别的班也就觉得我们班。英语确实非常好。大部分人的英语都很好。
7。结合下6说下ACCA 和 CPA的考试吧。这两个我都有考
CPA 一共6门,考完6门 还有一门综合,需要实务经验。
报考呢~~看地方了。有些地方大一就能报,有些地方管的研。必须要毕业证。这个你到学校了 可以问大二大三的学长学姐哈 看他们都在哪报
内容:会计 审计 税法 经济法 财务成本 公司战略和风险
收费:50一门~~~一年一次~~随便报几门~~
至于报班嘛。我第一次考CPA 报过。中华和东奥各报了一门。报班的好处在于老师能给些重点。
不过不报班。一样可以学啦~~会计系的学生嘛~·不怕学不懂的
ACCA 一共16门。两个阶段。F1-F9 P1-P7
要求过14门。
这个说起来好麻烦。
F1-F9 P1-P3必过。P4-P7任选两门过就行了
每门。大概现在66英镑。貌似~·哈
反正折合大概700多~~
需要注册。有注册费忘记多少了 RMB 800左右吧
注册以后就是学员。每年有会费。700到800。记不清楚了。可以去官网上看看哈~~~
考完ACCA。拿到证以后,才叫会员~~~~
我们报考是这样的。我们F1-F5是免了的。你们应该也是~~
然后F6-F9 随便你报哪门。 最多4门 可以不按顺序~~看你们学校怎么学哈~~
这个怎么报。一时半会真说不大清楚~~~
还想知道啥。你可以QQ问我~~335910120
建议啊~~大学最重要的是经验。多问问学长学姐吧~~~会比别人占到很多优势的~~~
打了好久。本来上来查CPA书今年教材变化大不。结果看到你这个了。
就顺便来答了~~也算。同门学弟学妹啊~~
如檬夏
英语学习的六大原则
我在英语学习方面是十分幸运的。在下过硬工夫的过程中,我从未感到英语学习的单调和苦闷,也未感到英语学习有多么艰难。我读过一些英语名家谈体会的书,其中有中文译本,也有英文原文本。这些书给了我很多启发,使我能够在结合自身学习英语的方法和经验的基础上,总结出符合常识的学习方法,并上升到符合英语学习规律的原则。如果你能按照这些原则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做,认认真真地去学习和体味,那么你就定能学好英语。
英语学习应遵循以下六大原则。这些原则都是常识性的。正如总统所说:一个人必须依据语言、逻辑和简单的常识来决定问题和建立自己的行动计划。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你按照常理去做,你就可能成功。你违背了常理,就不可能成功。当然,成功与否还取决于你的努力。
这一次,你若按照常理去做,并且下工夫,那你就要成功了!
(一)简单原则
学习英语:从简单的开始
运用英语:简单-好、更简单-更好、最简单-最好
上大学的时侯,英语老师让我们大量阅读英语。有些同学就借来原著,第一页看下来就有20几个生词,第二页还有20几个……到了第五页已不知道第一页所云;到了第十页已不知道前九页讲的是什么。阅读变得异常艰难和单调,体会不到有任何收获,读英语原著变成了查英语词典、记忆生词的过程,变成个苦差事。因此很少有人能坚持下去,就放弃了。其中有人又做了第二次努力,结果还是放弃。原因何在?我想它违背了循序渐进的常理。
所谓循序渐进就要求你从简单开始。学习、使用英语都要遵守简单原则。当年,我碰巧是从英语简易读物开始的。现在,书店里有好多套把原著简写成的简易读物。我先读那些用500~800词简写成的读物,后来又读用800~1500词简写成的读物,再后来就读用1500~2500词简写的作品……我能读进去,因为我读懂了;读懂的感觉特别好。当一个人有了成就感时自信心就诞生了,并越来越强,也就产生了更大的兴趣。外国的英语文学作品仿佛带我走进了一个不同的国家,一个不同的文化,一个不同的生活,结识了一些不同的朋友。在走入另样的文化、生活、人物,风俗的过程中就产生了一种强烈的神往,一种强烈的。每时每刻都想读!
只有从简单的开始,才容易入门,才容易产生兴趣,才容易把事情进行下去。英语阅读应遵守简单原则,听、说、写都应从最简单的开始,因为简单原则有巨大的优点:
1、造就成就感,培养自信。
2、增加兴趣。
3、语言朗朗上口。
4、易于学以致用。
但是很多中国学生对简单的语言往往不屑一顾,只求理解而不去尝试着使用自己学到的东西。中国学生在学英语中最喜欢追求一个字-难。尽管学了很多难的东西,却不会用。而事实上,简单的东西如能灵活、准确地使用才是真正重要的。比如从口语来说,人们并不是看一个人会说多么难的单词,关键在于看他能否熟练运用最简单的单词、句型、语法来表达情感、思想。英语国家人们日常生活的交流是通过有限数量的单词和简单的句型来完成的。
Plain English(简洁英语)在英语国家已成为趋势:即在说或写英文时都力求简单。而中国学生尽管学了很多难词,复杂的结构,但就连用简单词和结构来表达思想都做不到;有时用了很大的词,一方面不妥,再者也很难让别人明白。其实当你透彻理解英语中的小词,简单表达方式时,才能熟练地用简单英语交际。
当然这并不是说难的单词和复杂句型一点儿也不能用,或者说没有用,我只是说应该少用或尽量不用。但目前简单英语即是最好英语的潮流是千真万确的。其实你同外国人面对面交流,你就会惊喜的发现,他们讲的英语是那么的简单,你甚至会反问自己学了多年的复杂英语用处何在?
学会容易的东西,并把容易的东西融会贯通地加以运用才是英语学习的关键所在。
(二)量的原则
多-好,更多-更好,最多-最好
中国人学习英文,精读、精听、精说有余,但泛读、泛听远远不够,大量的乱说就更不够了。没有量的变化,怎么能有质的飞跃?因此,中国人学习英语在注重精的同时,必须更加注重泛。比如学习英语阅读,如果没有读到足够的数量,就无法熟练地阅读英语。若要学习听力,那就大量地听各种磁带,听英语广播,看英语电视,看英文。如要学习英语口语,那就尽量多说英文。学习英语不能太急于求成,因为只有有了量,才能有质的飞跃。
量的积累是必须的。许多人学习英语时,往往有一种误解,认为一本书就代表一个水平。比如,当读完一本初级阅读书时,就会说我的阅读水平达到初级了,学完一本高级阅读书,便狂欢我达到高级阅读水平了。刚刚读了一本初级口语书,就认为已有初级口语水平。读了一本高级口语书,就认为已有高级口语水平。其实,英语学习有一个点-线-面的关系。一本书只是一个点,无数本书连成一条线,更多的线形成一个面。所谓水平就是面的问题。就拿阅读来说,首先要读大量初级书。当你读完30本初级读物书后,在你读第31本初级读物时已没有几个生词,能轻松地读懂,并进入作者所描绘的世界时,那你就可以读中级水平的读物了。仅仅读过一本初级水平的读物,基础根本没打好,就急于读一个更高水平的读物,那必然就会欲速则不达,自然不可能学好。也就是说,无论处于何等英语水平,在相应水平上的量的积累是必须的。英语听力、口语、写作的学习亦应遵循这一原则。
语言的学习是培养一种感觉,而感觉要靠数量的积累来培养。俗话说水到渠成。同样的道理,达到了一定的量,语感就产生了。这时应再把感觉上升到理念,将理念融入到自己的思维中,英语就能运用自如。请注意量的积累在基础阶段最为重要。金字塔的魅力就在于它完美的建筑结构。有宽广深厚的基础,才能造就塔尖的。学好英文的道理是同样的。基础必须打牢,也只有在基础打牢的前提下,才能学好英文。
在量的积累阶段,也应该遵循正确的学习方法。以阅读为例,一套简易读物分六级,每一级有五六本,一本只有100页左右,不超过一个星期就可以读完一个级的读物。你在读的过程中,不要太多拘泥于语法,可以偶尔体会一下语法的作用,但主要精力放在理解小说的主题上。要注意,我们是在通过英语获取信息,了解文化、生活,吸收新的思想。你要读进去,才能读得快。不要研究语言,要树立数量第一的观念,尽量快速地读。这样一来,坚持读三四个月,英语的阅读水平就会迅速提高。
总有人问,要花多长时间才能学好英语。这问题不好回答,因为没有衡量学好英文的标准,并且学习英语的速度也因人而异。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你必须有正确的学习英文的方法。实际上,学习英语如按照正确的方法去做,你很快就会入门。从入门到能用英语交际也就是一二年的工夫。因此,如果一直是按照正确的方法做,你很快就能学好英语。
(三)重复原则
英语有句谚语Repetition is the mother of skills(重复是技能之母)。你可以回忆一下你学习任何一种技能的过程。无论是游泳还是骑自行车,都是重复同一类动作的过程。 任何技能的获得,当然包括英语这项语言技能,均来自重复。一种事情重复多了,便产生了感觉和深刻的把握。因此,在发展英语技能时,也应该遵循重复原则。比如,在阅读时,当你读过20本初级读物后,就要在这20本中找出一本自己最感兴趣的来读10遍甚至20遍。同样的,当你读过20本中级水平的英语读物后,就应该在这20本中找出一本自己最感兴趣的来读10遍甚至20遍。学习听力和口语也要遵守重复原则。比如说,在听了20盘初级英语听力磁带后,就要在这20盘已听过的磁带中选出一盘,再把这盘磁带听上20遍。在刚开始学习英语口语时,重复原则就更为重要。因为,刚学习英语口语,背诵一些英语后,就找同伴来练,反复重复已学内容。 重复原则与量的原则缺一不可,要有机地把两者统一起来。学习英语中的任一项技能:阅读、听力、口语、写作,都必须在量的原则的基础上,再反复重复。英语中一定有一些你理解的很透并且已经掌握了的单词或句型,你可以灵活自如地使用它们来交际。请注意,这些熟练掌握了的词和句型一定是你重复过无数遍的,这些被重复的东西已经变成了你的一部分,因此你能把它们运用自如了。重复是人记忆的最重要途径,重复使人准确、深刻理解事物本质、内在规律。 量的原则要求你多读多听,多说多写,强调一个泛字。而重复原则要求你将同一件事做很多遍,也就是强调一个精字。如此看来两者相互矛盾。但是矛盾是必然存在的。我想世界上最好的东西一定是矛盾的。因为只有两个矛盾体,才能产生最大的动力使主体前进。好的英语学习方法也应力求矛盾的统一。既要有数量的积累,把面铺开,又要同时将一本阅读书、口语书、一盘磁带、一部学透彻。在量的基础上把部分内容学精,这是很重要的。
(四)模仿原则
语言是人们在长时间的实践中形成的认同符号,其运用规则可依。孩子学语言是个模仿的过程,他们每天模仿父母、周围的人、电视等一切可以模仿的东西,并且模仿得越来越象,突然有一天,他们停止模仿了,并且逐渐形成融合自己个性特征的语言方式。
作为英语学习者,必须模仿已有的东西,不经历到位的模仿的创新意味着错误。创新源于模仿,模仿是学习英语的基础,模仿是创新的基础。只有在你通过模仿,真正掌握了英语的灵魂、精髓,然后,才可能谈到自己的语言风格。
学习英语时,模仿原则是必不可少的。比如在学习语音时,要大量地重复练习音标、单词发音,朗读句子和文章。而在练习过程中,尽量模仿音标发音和单词发音,同时模仿句子的音调和节奏。模仿对学好语音至关重要。如果你要学习英语口语�模仿亦很重要。在学口语时,要尽量模仿你已经读过的东西和已经听过的东西。当然,如果你模仿你已经用重复原则所读过的和所听过的,效果就会更好。如果你要学习英文写作,模仿的重要性更是显而易见。你要读各种不同类型的文章、名家的文章,重复地读过多遍而能真正理解了后,就要一丝不苟地去模仿。模仿得越像越好,这是英语学习最基本的常识。
我的一位朋友英语口语很棒,当他谈到学口语的秘诀时,他总是说外国人怎么说,我就怎么说;外国人怎么写,我就怎么写。真可谓一语道破天机!
(五)突击原则
若想学好英语,需要采取一个个速战速决策略,找到快速进入角色的感觉。只有这样,才能有足够的动力和兴趣把学习坚持到底。你还记得你是如何学会骑自行车、游泳或开车的吗?你是否是通过短时间的大量突击练习才掌握这些技能的呢?学习技能的要素是一样的,那就是去无数次的突击训练。当然,学英语或许不像学会骑自行车、游泳那么简单,但驾驭和使用英语语言的确是掌握和培养一种技能。学习一种技能,突击原则是最重要的。
我在学习英语时就运用了这种突击强化的方法。我最初开始学习英语,先突击英语阅读三个月。从简易读物开始,坚持天天最大量地来读。通过突击英语阅读,不但学到了词汇,还熟悉了各种语法现象,更了解了一些西方的生活、文化和思想。紧接着,又去强化听力,经过三个月的听力突击之后,再回过头强化英语阅读。强化完阅读后,再强化听力。强化完听力后,再强化英语口语。按照这个原则,进行阅读-听力-口语-写作的突击强化。按照这种方法来学英语,进步是飞快的。 英语学习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强化正确意念的过程:强化单词发音的意念,强化单词用法的意念,强化句型的意念,强化组织思想的意念。比如,你若要突破语音,就应该安排一段时间(比如15天)。在这15天内,天天学语音,听语音,模仿语音,学去活来。15天之后,感觉语音有了大的进步,掌握得差不多了就可以停下来。请注意,在模仿的同时,你还应该把自己的语音给录下来,认认真真地找出自己发音的问题,加以纠正。过一段时间后,再按照同样的方法来突击语音。你这样反复突击五到六次,你的语音定将成为最棒的。句型、阅读、语法、听力、口语也都要有这样一种反复突击强化的过程。
一个人的精力不可能总是充沛的,重复做同一件事情就会变得单调,因此就要采取间隔突击强化的方法。英语学习的过程应该是由一个个强化突击阶段所组成的。
(六)兴趣原则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英语首先要有兴趣并努力发展这一兴趣。如果你对英语没有兴趣,那就不会有持续的干劲和动力,英语学习将很难坚持下去。反之,一旦你对英语有了兴趣并努力地发展这一兴趣,那么,你就会不知不觉地去做,带着强烈的去读英语,听英语,说英语,写英语。你就会主动地找人去练英语,找一切可以提高你英语的机会去提高你的英语水平。不知不觉中你的英语就会提高。不知不觉中你就把英语学会了。所以兴趣对学好英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然而,尽管知道兴趣的重要性,但很少有人有意识、有步骤地去培养和发展自己对英语的兴趣。
那么,应如何培养英语学习的兴趣呢?
发现和挖掘兴趣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把自己的兴趣与英语学习结合起来,是英语学习成功的关键条件。
我对小说很感兴趣,我当年学英语是从大量阅读英文小说Charles Dickens(查尔斯·狄更斯)的简写本读起。19世纪英国人的生活及思想情感在狄更斯的小说里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进入英语的天地,我畅游在狄更斯的世界里。不知不觉中我学到了许多语言及语言以外的东西:我不仅掌握了大量的词汇、各种各样的语法规则,而且对英国人的生活、文化、习俗也有了深刻的了解。
我入迷了,天天读,从狄更斯到马克·吐温再到,这些小说带我进入一个英语世界,使我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英语。但在阅读时,我根本不想自己正在学习英语,只是努力地读进去。后来,我看了大量的,使我着迷。我在看的时候,也不去想自己是不是在学英语。因为我是在兴趣的驱使下做这些事情的,所以做得特别投入,大脑积极地工作,无意识的记忆效果最佳。我同意这种说法:在你没有意识到自己在学习的时候,才是你学习得最多的时候。但请记住,前提是你正从中得到最大乐趣。
我有一个朋友很喜欢股票。他到了,每天24小时都有股票电视节目,他就兴致勃勃地去看,但无论如何都看不懂,于是跑来问我。我对中文讲述的股票行情都很困惑,更不必说英语了!于是就对他说我也不懂,但告诉了他如何学会看懂的方法。我说 :你首先找一份报纸的商业版,然后再借助字典阅读所有的内容,这样你就积累了关于股票的简单语汇。此后,你有空就去看股票的电视节目,这些语汇很快就会从纸上活起来,出现在你的耳边,再加上你有股票方面的知识,很快就能看懂那些节目了。于是,他真的按照这个方法去做了,因为他对股票的确很有兴趣。等我再去看他时,股票节目他全都看懂了,还边看边给我讲解。另外,通过学习看电视股票的节目,他看别的英语节目时,能听懂的也多了。
一个人如果能够准确界定自己的兴趣、所爱在什么地方-特别是这个兴趣与一个长远的目标相结合,那么他实现自己的目标就很简单了。喜欢就看英语的,爱看小说就读英语的,热衷于广播就听英语的……只要通过英语这个媒体做他喜爱的事,他就走向了英语学习的成功之路。
兴趣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
两个人在一起谈如何学会游泳,谈一会儿就烦了。但是,如果他们能到水里体会一下游泳的感觉,并努力地去学着游,他们就会渐渐爱上这项运动,一旦爱上了这件事,即使不让他去做,他也非要做。我小的时候就很爱游泳,有的时候为了游泳甚至都逃学。
兴趣就是这样在一次次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你对一种事物的热爱在实际运用中产生,并变得越来越深。如果在学英语的过程中,你能够尽早地尝试使用所学的英语的,那么你学习英语的兴趣将日益增加。具体地说,就是你一开始学英语就要找机会来用英语。比如说,你刚开始学英语,就去找老外聊天,很快就学会口语了。还有,你想提高听力水平,恰巧你喜欢听新闻。那末,如果你坚持每天听英语的新闻,很快就会把听力提高上去。和热爱英语的人在一起爱是可以相互传递的。如果一个人对英语充满了热爱与,与他在一起的你对英语也自然而然就产生喜爱。我在大学的几个朋友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爱英语是没有条件的。别人那种爱英语的疯狂会使你也深深爱上英语。所以你的确应该与喜爱英语的人交朋友,这样,你们对英语的爱就会相互影响、变得更强烈。比如,你有几个喜好学英语的朋友,你们就会组成英语学习小组,一起学习阅读、口语、写作。几个朋友在一起,就用英语聊天,一起讨论英语学习中的体会,相互问问题。如果其中的一个英语水平显著,那么其他人都可以向他的水平看齐。当然,水平高的也可以学习其他人的优点。这样一来,每人的进步都会很快。
树立目标
做事想要成功,就必须树立目标。一旦有了目标,你就会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学好英语。长远的目标应该把学英语同的强大、祖国的发展联在一起,同促进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的交流和理解联在一起。当然,还应该有无数的短期目标。短期目标可以是通过一个英语考试,为了考试而拼命学习英语。短期目标也可以是去世界上任何一个英语国家求学,在出国留学之前,你也要下工夫学习英语。短期目标还可以到世界上各个地方去旅游,找到一份更令人满意的工作。比如成龙,因为会英语,他不仅可以在中国拍,还可以到英语世界去拍,呈现在他眼前的是一个更加缤纷的世界。因此,一个人如果能够通过一个具体的想象,看到自己学好英语之后的灿烂的未来,即使他学习英语有挫折,也会坚持不懈地学下去,直到学好为止。
投资增加兴趣
我对美术作品很感兴趣,我买的艺术品越多,我对它们的爱就越深,因为这样我才有机会真正深入到我喜爱的东西中去:陷得越深,爱得越深。如果你喜欢听英文歌曲,那就去买磁带、CD,你的兴趣会随着欣赏不同的音乐而增长。如果你喜欢英语,你就要买各种各样的英文书籍,各种各样的英语磁带,各种各样的英语报纸杂志,你还要参加不同的培训班,这些投资会使你找到英语的趣味性,并使你发现英语给你带来的奇妙世界。当你体味到英语内在的趣味之后,进入英语语言所带来的信息世界,你的英语学习的兴趣自然会提高。
综上五条,英语学习的关键是找到突破口。你喜欢阅读,那不妨从简易读物开始,你喜欢歌曲,不妨就从英语歌曲听起,你喜欢报纸,就从报纸读起,你喜欢,就先看英语。记住,做任何事情兴趣是最重要的!
优质会计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