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数
5
浏览数
18447
你是我右手边的流年你是我左手边的飞逝
会计计量属性反映的是会计要素金额的确定基础,包括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
比如,对购进材料、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采用历史成本计价;
对期末存货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价;
对盘盈固定资产按预计未来流量现值计价;
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采用公允价值计价等。
扩展资料:
会计计量属性的应用原则:
新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在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一般应当采用历史成本,采用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计量的,应当保证所确定的会计要素金额能够取得并可靠计量。
在选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时,新会计准则充分借鉴并考虑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中公允价值应用的三个级次,即:
第一,资产或负债等存在活跃市场的,活跃市场中的报价应当用于确定其公允价值;
第二,不存在活跃市场的,参考熟悉情况并自愿交易的各方靠近进行的市场交易价格或参照实质上相同或相似的其他资产或负债等的市场价格确定其公允价值;
第三,不存在活跃市场,且不满足上述两个条件的,应当采用估值技术等确定公允价值。
我国引入公允价值是适度、谨慎和有条件的。原因是考虑到我国尚属新兴的市场经济国家 ,如果不加限制地引入公允价值,有可能出现公允价值计量不可靠,甚至借机人为操纵利润的现象。因此,在投资性房地产和生物资产等具体准则中规定,只有存在活跃市场、公允价值能够取得并可靠计量的情况下,才能采用公允价值计量。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会计计量属性
没教养的家伙
答案:
处置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投资收益=出售时的公允价值-初始入账金额-+公允价值变动余额+(-)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交易性金融资产其实就是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首先在取得时按公允价值计量,相关交易费用是要记到“投资收益”的借方;在持有期间取得的利息或股利,应当确认为“投资收益”,计入贷方;处置该金融资产时,其公允价值与初始入账金额之间的差额应该确认为“投资收益”,同时调整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备考初级会计,想要了解更多关于初级会计考试的相关信息,请关注环球快问会计在线。
关注环球网校快问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投资收益如何算
半岛弥音2ye离岛日记2ye
1、成本模式转为公允价值模式的会计分录如下:
借:投资性房地产-成本变更日公允价值
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摊销原房地产已计提的折旧或摊销
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
贷:投资性房地产原价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或借记
盈余公积或借记
2、将计量模式变更时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调整期初留存收益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成本模式转为公允价值模式的,应当作为会计政策变更处理,将计量模式变更时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调整期初留存收益。涉及所得税影响的,调整递延所得税负债或递延所得税资产。
扩展资料
在房地产市场比较成熟、能够满足采用公允价值模式条件的情况下,才允许企业对投资性房地产从成本模式计量变更为公允价值模式计量,而已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不得从公允价值模式转为成本模式。
《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第十二条规定:企业对投资性房地产的计量模式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成本模式转为公允价值模式的,应当作为会计政策变更,按照相关的规定处理。已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不得从公允价值模式转为成本模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投资性房地产
参考资料来源:-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
钱包里住着男神
国际会计准则对于生物资产的确认条件除了与其他资产确认相同的两个条件外,还特别的规定该资产的公允价值或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这意味着生物资产或农产品的确认时间可能要早于根据其他准则确认的资产,如对于新生的动物或新收获的农产品,不管其成本是否能可靠计量,只要它们的公允价值能可靠计量, IAS41要求立即确认。
对于生物资产,IAS41第12段规定,除了在第30段所述的公允价值无法可靠计量的情况外,在初始确认和各个资产负债表日,生物资产均应按其公允价值减去预计至将发生的费用计量。从企业生物资产上收获的农产品,IAS41第13段规定应按其公允价值减去预计至将发生的费用计量。如果生物资产在初始确认时的市场价格或价值无法去定,并且公允价值的其他估计明显不可靠,生物资产应该按照其成本减去累计折旧和累计减值损失计量。生物资产的公允价值一旦能够可靠计量,企业应该按照公允价值减去预计至将发生的费用计量。且这种例外只有在初始确认时才可能存在,企业一旦使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生物资产,即使它后来将无法可靠地确定公允价值,它也应继续使用公允价值模式,直至处置该生物资产。
由此可见,在国际会计准则的规定下,企业对生物资产的计量没有可选择性,只要公允价值能可靠确定,就只能运用公允价值进行计量。 我国是农业大国,但农业基础设施薄弱,资金不足,生产力水平低下,农业是入世之后收到冲击最大的行业之一,但我国又缺乏合适的生物资产会计准则对农业经济活动进行规范。同时,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农业要引进技术和资金,开展国际合作,需要提供相关的会计信息,以消除外国投资者对我国农业财务报表的误解和怀疑。因此,适时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生物资产会计准则是非常必要的。我国在2022年下半年发布了新会计准则的征求意见稿,并于2022年2月对外正是发布了最新的38项企业会计准则且要求从2022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实施。在这最新的38项准则中就包括了生物资产的会计准则。
我国最新《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资产》在第六条中明确规定:生物资产应当按照成本进行初始计量,并在第七条至第十五条分别说明了各种生物资产的初始成本如何计算。在第十七条至第二十一条中,对生物资产后续计量的要求和方法进行了规定。仅在第二十二条中说明:有确凿证据表明生物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持续可靠取得的,应当对生物资产采用公允价值计量。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应当同时满足下列条件:
1生物资产有活跃的交易市场;
2能够从交易市场上取得同类或类似生物资产的市场价格及其他相关信息,从而对生物资产的公允价值做出合理估计。
可以看出,我国对于生物资产的计量采取的是历史成本的计量模式,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才采用公允价值的计量模式。
我国选择历史成本计量模式的原因
运用历史成本计量模式下提供的财务信息是过去发生的,具有很强的可靠性,但是随着客观环境的变化,这些信息可能与现实不符,即相关性较弱。而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下提供的财务信息正好弥补了其相关性不足的缺陷,但同时由于在计量的过程中存在估计、判断,因此又降低了会计信息的可靠性。我国最新的会计准则中对于生物资产的计量仍然采用历史成本的计量模式,而仅在特定条件下才采用公允价值的计量模式。其原因是:
1、我国农业企业总体上看是数量多,规模小,以家庭经营为主,这类企业通常不要求也没有能力对外提供财务报告。而目前我国以农业为主业的农业类上市公司仅40多家。因此,目前我国生物资产的计量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还不现实。
2、我国的农业市场体系尚不健全,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都很不发达,农业信息化程度较低,不适合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取得公允价值需要有充分发育的市场。农业市场体系不完善,从农业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取得有用的信息还比较困难,因而无法确定公允价值。所以我国目前直接采用公允价值作为生物资产的计量模式还不合时宜。
3、我国的资本市场还不规范。只有在成熟的资本市场、完整的资产评估准则体系、完善的债务重组法律法规等外部条件支撑下,公允价值的计量才能真正发挥其作用。否则,企业以公允价值计量的差额作为利得或损失计入损益的处理结果会对企业资产价值的稳定性以及企业的损益带来很大的影响。特别是在上市公司,容易成为企业操纵利润、粉饰会计数据的手段,从而降低会计信息的质量。
4、我国农业从业人员专业素质较低,职业判断能力有待提高。公允价值的计量需要会计人员具有高超的职业判断能力。要获取高质量的公允价值信息,不仅需要会计人员具有丰富的会计理论与实践素养,还需要会计人员了解评估金融、资本市场等相关知识。而在我国现有的会计从业人员中,其整体素质不高将直接影响职业判平,从而制约公允价值模式的使用效果。
5、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在我国的一些公司经常出现一人兼任董事会与监事会的职务、股东大会对高级经理层的约束力名存实亡等现象,这就造成了董事会和高级财务经理对会计工作的实际控制权,而会计信息具有对董事会和高级经理人员能力、业绩、道德水平和评价的功用。因此,在使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时就很容易出现董事会和高级经理人员为了私利而操纵会计数据的情况。
6、诚信机制的建立尚需完善。诚信虽然是道德标准,但是在现今的社会中如果缺乏了诚信,即使会计制度、企业治理结构、资本市场等其他条件都达到完美,也无法阻挡造假行为的发生。中介机构及企业本身的诚信水平和专业水平都有待提高。因此,必须建立对诚信负责的机制,明确诚信的评判标准及违背诚信标准应付出的成本。而在我国,诚信机制的建立还在不断完善之中,违背诚信的事件还时有发生,这对公允价值模式的运用是非常不利的。
7、在市场上取得资产的公允价值是需要付出一定的成本的,因此,在选择计量模式的时候不得不考虑成本与效益的原则。若取得公允价值的成本过高,则企业很可能会放弃采用公允价值而采用历史成本。
综合以上几点,我国在现阶段对生物资产的计量采用历史成本模式是有其必要性的。但由于公允价值的若干优势,以及其对于我国准则跟国际趋同的重要意义,我国在最新的准则中也明确规定了生物资产可以使用公允价值进行计量的情况。可以说,我国目前对于生物资产的计量是以历史成本计量为主,公允价值计量为辅 的,只是在现实条件的限制下,公允价值在我国还没有发挥较大的作用,相信随着宏观环境农业市场体系和资本市场的完善、诚信机制的建立等和微观条件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农业从业人员素质的提高等的不断完善,以公允价值模式为主来对生物资产进行计量必将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
失去了就不该回忆
会计计量属性的应用原则:
新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在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一般应当采用历史成本,采用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计量的,应当保证所确定的会计要素金额能够取得并可靠计量。
在选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时,新会计准则充分借鉴并考虑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中公允价值应用的三个级次,即:第一,资产或负债等存在活跃市场的,活跃市场中的报价应当用于确定其公允价值;第二,不存在活跃市场的,参考熟悉情况并自愿交易的各方靠近进行的市场交易价格或参照实质上相同或相似的其他资产或负债等的市场价格确定其公允价值;第三,不存在活跃市场,且不满足上述两个条件的,应当采用估值技术等确定公允价值。
我国引入公允价值是适度、谨慎和有条件的。原因是考虑到我国尚属新兴的市场经济国家 ,如果不加限制地引入公允价值,有可能出现公允价值计量不可靠,甚至借机人为操纵利润的现象。因此,在投资性房地产和生物资产等具体准则中规定,只有存在活跃市场、公允价值能够取得并可靠计量的情况下,才能采用公允价值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