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数
5
浏览数
843
心伤不是伤
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根据其特点,分为永久、定期两类。永久档案即长期保管,不可以销毁的档案;定期档案根据保管期限分为3年、5年、2022年、2022年、2022年5种。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从会计年度终了后的第一天算起。
《会计档案管理办法》规定了中国企业和其他组织、预算单位等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该办法规定的会计档案保管期限为最低保管期限,具体规定如下:
1、需要永久保存的会计档案有:
年度决算财务会计报告; 资本金、股金及股权明细; 开销户登记簿; 客户挂失申请书、挂失登记簿、补发凭单(卡)收据; 账销案存的清单或资料; 会计档案保管登记簿、销毁清册; 7有价单证、业务公章销毁清册; 机构变动交接清册; 有权机关查询、冻结及扣划书; 己用凭证、账簿登记簿; 会计数据移植日的所有会计档案; 会计初始环境文本、 基础数据维护修改有关记录、 文件; 其他需要永久保管的档案。
2、保管期限为2022年的会计档案有:
和银行存款日记账;税收日记账(总账)和税收票证分类出纳账。
3、保管期限为2022年的会计档案有:
会计凭证类;总账、明细账、日记账和辅助账簿(不包括和银行存款);会计移交清册;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的各种会计凭证;各种完税凭证和缴退库凭证;财政总预算拨款凭证及其他会计凭证;农牧业税结算凭证;会计移交清册。
4、保管期限为2022年的会计档案有:
国家金库编送的各种报表及缴库退库凭证;各收入机关编送的报表;财政总预算保管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决算、税收年报、国家金库年报、基本建设拨货款年报;税收会计报表(包括票证报表)。
5、保管期限为5年的会计档案有:
下级行上报的中期财务会计报告(月度、季度、半年度 报表及附件、说明);联行往来清单及查询查复书; 密押代号表使用保管登记簿; 存、贷款单位余额对账回单; 固定资产卡片、固定资产报废清理后卡片;客户申请办理电子支付业务的基本资料、协议; 其他需要保管五年的会计档案。
6、保管期限为3年的会计档案有:
各级行本身及汇总全辖的日计表;会计运行日志; 不定期报表;会计检查工作底稿、检查报告、整改情况等检查资料;流水账; 其他需要保管三年的会计档案。
浅雪
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根据其特点,分为永久、定期两类。永久档案即长期保管,不可以销毁的档案;定期档案根据保管期限分为3年、5年、2022年、2022年、2022年5种。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从会计年度终了后的第一天算起。
《会计档案办法》规定了中国企业和其他组织、预算单位等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该办法规定的会计档案保管期限为最低保管期限,具体规定如下:
1、需要永久保存的会计档案有:
年度决算财务会计报告; 资本金、股金及股权明细; 开销户登记簿; 客户挂失申请书、挂失登记簿、补发凭单(卡)收据; 账销案存的清单或资料; 会计档案保管登记簿、销毁清册; 7有价单证、业务公章销毁清册; 机构变动交接清册; 有权机关查询、冻结及扣划书; 己用凭证、账簿登记簿; 会计数据移植日的所有会计档案; 会计初始环境文本、 基础数据维护修改有关记录、 文件; 其他需要永久保管的档案。
2、保管期限为2022年的会计档案有:
和银行存款日记账;税收日记账(总账)和税收票证分类出纳账。
3、保管期限为2022年的会计档案有:
会计凭证类;总账、明细账、日记账和辅助账簿(不包括和银行存款);会计移交清册;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的各种会计凭证;各种完税凭证和缴退库凭证;财政总预算拨款凭证及其他会计凭证;农牧业税结算凭证;会计移交清册。
4、保管期限为2022年的会计档案有:
国家金库编送的各种报表及缴库退库凭证;各收入机关编送的报表;财政总预算保管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决算、税收年报、国家金库年报、基本建设拨货款年报;税收会计报表(包括票证报表)。
5、保管期限为5年的会计档案有:
下级行上报的中期财务会计报告(月度、季度、半年度 报表及附件、说明);联行往来清单及查询查复书; 密押代号表使用保管登记簿; 存、贷款单位余额对账回单; 固定资产卡片、固定资产报废清理后卡片;客户申请办理电子支付业务的基本资料、协议; 其他需要保管五年的会计档案。
6、保管期限为3年的会计档案有:
各级行本身及汇总全辖的日计表;会计运行日志; 不定期报表;会计检查工作底稿、检查报告、整改情况等检查资料;流水账; 其他需要保管三年的会计档案。
蒲瘾
银行存款明细账保管期限是2022年。不是2022年。
保管期限为2022年的会计档案:税收日记账总账和税收票证分类出纳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
会计档案的重要程度不同,其保管期限也有所不同。
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根据其特点,分为永久、定期两类。永久档案即长期保管,不可以销毁的档案;定期档案根据保管期限分为3年、5年、2022年、2022年、2022年5种。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从会计年度终了后的第一天算起。
《会计档案管理办法》规定了我国企业和其他组织、预算单位等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该办法规定的会计档案保管期限为最低保管期限,具体规定如下:
1、需要永久保存的会计档案有:
年度决算财务会计报告; 资本金、股金及股权明细; 开销户登记簿; 客户挂失申请书、挂失登记簿、补发凭单(卡)收据; 账销案存的清单或资料; 会计档案保管登记簿、销毁清册; 7有价单证、业务公章销毁清册; 机构变动交接清册; 有权机关查询、冻结及扣划书; 己用凭证、账簿登记簿; 会计数据移植日的所有会计档案; 会计初始环境文本、 基础数据维护修改有关记录、 文件; 其他需要永久保管的档案。
2、保管期限为2022年的会计档案有:
和银行存款日记账;税收日记账(总账)和税收票证分类出纳账。
3、保管期限为2022年的会计档案有:
会计凭证类;总账、明细账、日记账和辅助账簿(不包括和银行存款);会计移交清册;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的各种会计凭证;各种完税凭证和缴退库凭证;财政总预算拨款凭证及其他会计凭证;农牧业税结算凭证;会计移交清册。
4、保管期限为2022年的会计档案有:
国家金库编送的各种报表及缴库退库凭证;各收入机关编送的报表;财政总预算保管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决算、税收年报、国家金库年报、基本建设拨货款年报;税收会计报表(包括票证报表)。
5、保管期限为5年的会计档案有:
下级行上报的中期财务会计报告(月度、季度、半年度 报表及附件、说明);联行往来清单及查询查复书; 密押代号表使用保管登记簿; 存、贷款单位余额对账回单; 固定资产卡片、固定资产报废清理后卡片;客户申请办理电子支付业务的基本资料、协议; 其他需要保管五年的会计档案。
6、保管期限为3年的会计档案有:
各级行本身及汇总全辖的日计表;会计运行日志; 不定期报表;会计检查工作底稿、检查报告、整改情况等检查资料;流水账; 其他需要保管三年的会计档案。
浮夸伴我
个人档案与领取养老保险之间最直接的关系是确定养老金费用的年份。
简单来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将决定您何时办理退休手续以及何时享受退休金福利。
退休时,需要向企业或档案托管部门提交书面退休申请,门根据您的记录核实服务期限,因此档案非常重要。
目前,处理退休程序存在以下问题: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是根据个人人事档案中的原始材料(特别是招聘人员的行政表,员工的登记表)。单位,体格检查表等),以确定是否可以办理退休手续;它们不是基于现在颁发的证书。明或身份证是基础。
5、人事档案在退休时对个人的利益至关重要。作为贡献者,档案必须与付款同步,并应由付款的人才中心(部门)保存。
正常情况下,社保局办理企业职工参保是需要核对个人档案的,办理灵活就业人员参保须提供人事档案托管证明。
档案应尽快托管,保险也应尽早办理,这是关系您个人利益影响退休保障的重要因素。
您应找原单位索要工作期间经上级劳动局备案的劳动合同原件,补办解除劳动合同手续,一并送交档案机构存档,这是计算工龄的重要依据。
档案与社会保险现在没有什么联系,但当你到了退休年龄办理退休时是必需要提供档案的。
档案和养老保险有一定的关系的,个人人事档案与领取养老保险最直接的关系就是以后确定你养老金缴纳费用的年限。以后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确定你何年何月办理退休手续及其享受养老保险待遇的日期。
1、个人人事档案与领取养老保险最直接的关系就是以后确定养老金缴纳费用的年限。
2、简单地说就是以后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确定你何年何月办理退休手续及其享受养老保险待遇的日期。
3、在退休时,需要向拟在企业或档案托管部门提交书面退休申请书,并且门根据档案记载核定工龄,所以档案是很重要的。
4、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均以个人人事档案中的原始材料为依据(特别是参加工作时的招工政审表、单位职工登记表、体检表等),以此来确定是否可办理退休手续。个人人事档案在办理退休时,关系到个人的切身利益,作为缴费人员来说,必须档案与缴费同步,应交由缴费所在地的人才中心(部门)保管。
5档案的主要作用是记载人生轨迹的,主要是政治方面的记载多一些,如参军,入党或加入其它的党派,另一个就是在评定职称或定级时要用到,如果不打算参加这些政治活动或评定职称,可以将档案提出来自己保管。
还有一种方式就是把档案以待业者的身份存放在街道办事处,这个可以回家时咨询一下是否提供这项服务,这种存放方式是免费的。
6、因此,个人人事档案在办理退休时,关系到个人的切身利益,作为缴费人员来说,必须档案与缴费同步,应交由缴费所在地的人才中心(部门)保管。
扩展资料:
一、职工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1、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并已办理退休手续;
2、所在单位和个人依法参加养老保险并履行了养老保险缴费义务;
3、个人缴费至少满15年过渡期内缴费年限包括视同缴费年限。如今,中国的企业职工法定退休年龄为:男职工60岁;从事管理和科研工作的女职工55岁;从事生产和工勤辅助工作的女职工50岁,自由职业者、个体工商户女年满55周岁;
基础养老金= 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月数;
以上两项A+B之和为每月领取额。
二、档案与工龄:
很多大学毕业生找到工作后,没有及时办理参加工作手续,工作几年后仍然是学生身份,从而影响了自己的转正定级,也影响到工龄和退休金的计算。
档案与福利:
毕业生在个人办理养老保险、继续深造如出国、考研、考等事关个人切身利益的问题时,都要用到档案。
档案与因公出国政审:
因公出国政审也必定要依据人事档案进行政治,如果档案材料不全,政审机构就会拒绝。
补办档案与原始材料:
虽然现在有的单位可以补办新档案,但以前的经历、工资、职称等历史原始材料将不复存在,势必造成一定损失。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人事档案管理百度百科-养老保险
没了音讯
根据规定,下列会计资料应当进行归档:
会计凭证,包括原始凭证、记账凭证;
会计账簿,包括总账、明细账、日记账、固定资产卡片及其他辅助性账簿;
财务会计报告,包括月度、季度、半年度、年度财务会计报告;
其他会计资料,包括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银行对账单、纳税申报表、会计档案移交清册、会计档案保管清册、会计档案销毁清册、会计档案鉴定意见书及其他具有保存价值的会计资料。
2
单位会计管理机构临时保管会计档案有何时限要求?
单位的会计机构或会计人员所属机构(统称单位会计管理机构)按照归档范围和归档要求,负责定期将应当归档的会计资料整理立卷,编制会计档案保管清册。
当年形成的会计档案,在会计年度终了后,可由单位会计管理机构临时保管一年,再移交单位档案管理机构保管。因工作需要确需推迟移交的,应当经单位档案管理机构同意。单位会计管理机构临时保管会计档案最长不超过三年。临时保管期间,会计档案的保管应当符合国家档案管理的有关规定,且出纳人员不得兼管会计档案。
3
单位会计管理机构在办理会计档案移交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单位会计管理机构在办理会计档案移交时,应当编制会计档案移交清册,并按照国家档案管理的有关规定办理移交手续。
纸质会计档案移交时应当保持原卷的封装。电子会计档案移交时应当将电子会计档案及其元数据一并移交,且文件格式应当符合国家档案管理的有关规定。特殊格式的电子会计档案应当与其读取平台一并移交。
单位档案管理机构接收电子会计档案时,应当对电子会计档性、完整性、可用性、安全性进行检测,符合要求的才能接收。
4
单位保存的会计档案能否对外借出?
单位保存的会计档案一般不得对外借出,确因工作需要且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必须借出的,应当严格按照规定办理相关手续。
会计档案借用单位应当妥善保管和利用借入的会计档案,确保借入会计档案的安全完整,并在规定时间内归还。
5
单位委托中介机构记账的,应注意哪些问题?
单位委托中介机构记账的,应当在签订的书面委托合同中,明确会计档案的管理要求及相应责任。
6
建设单位在项目建设期间形成的会计档案何时需要移交?
建设单位在项目建设期间形成的会计档案,需要移交给建设项目接受单位的,应当在办理竣工财务决算后及时移交,并按照规定办理交接手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