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会计师摊余成本

肌肉小男男惹人爱
  • 回答数

    5

  • 浏览数

    10559

首页> 注册会计师> 注册会计师摊余成本

5个回答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把心寄错了地址

已采纳

所有的持有至到期投资确认时,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记债券的账面价值,此例记1250,实际支付的价款与账面价值的差额记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注:实际支付的价款包括交易费用,但要除了以前期间形成的尚未发放已宣布发放的利息),此例为250。
摊销时,用实际利率乘以本期期初摊余成本,得到投资收益,账面价值乘以票面利率,得到应收利息(或应计利息),二者之差为本期摊销的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本期期初摊余成本即为上期的期末摊余成本,本期的期末摊余成本=本期期初摊余成本+投资收益(注意不是用票面利率计算的应收利息)等-收回的本金等。

148评论

森林不下雨

摊余成本是指用实际利率(此处指同期市场利率)作计算利息的基础,投资成本减去利息后的金额。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摊余成本,是指该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初始确认金额经过调整后的结果。

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摊余成本:

(一)扣除已偿还的本金;

(二)加上(或减去)采用实际利率法将该初始确认金额与到期日金额之间的差额进行摊销形成的累计摊销额;

(三)扣除已发生的减值损失(仅适用于金融资产)。

期末摊余成本=初始确认金额-已偿还的本金±累计摊销额-已发生的减值损失

该摊余成本实际上相当于持有至到期投资的账面价值。

摊余成本实际上是一种价值,它是某个时点上未来流量的折现值。

扩展资料:

初始摊余成本就是取得债券的实际成本=买价+相关费用。而所谓的实际利率就是到期收益率,用它来对债券在有效期内的流进行折现,使得折现所得现值总额等于取得债券的实际成本(即初始摊余成本)。

在收到债券利息的账务处理为,投资收益的确认金额等于初始摊余成本乘以实际利率,而这一确认的投资收益与实际收到的利息之间的差额就是对初始摊余成本的调整额。调整额为正,则摊余成本会增加,调整额为负,则摊余成本会减少。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摊余成本

47评论

高跟鞋下见真婊

未确认融费用摊销属于未来值会计。
和现值会计相比较,会高估负债的账面价值(摊余成本)。
同理会高估资产的账目价值。
本例,这么做,首先为了保证可靠,相关,谨慎。
摊余成本就是账目价值huo账面余额。
术语很混乱。
摊余就是 摊销(折旧)后的余额。

45评论

猜忌让关心都成了别有用心

账面余额和摊余成本的主要区别如下:

一、概念不同

账面余额是指某账户的账面实际余额,可以不扣除与该账户相关的备抵项目(如累计折旧、累计摊销)。

摊余成本是指用实际利率(此处指同期市场利率)作计算利息的基础,投资成本减去利息后的金额。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摊余成本,是指该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初始确认金额经过调整后的结果。

二、计算方法不同

1、账面余额计算方法

对固定资产来讲:账面余额=固定资产的账面原价;对于无形资产来讲:账面余额=无形资产的账面原价;以成本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投资房地产:账面余额=账面原价;其他资产:只涉及账面价值和账面余额账户余额的概念,账面价值都是账面余额减去计提的减值准备后的金额;账面余额都是各自账户结余的金额。

2、摊余成本计算方法

第一年年末摊余成末=期初摊余成本本金+本期实际利息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 - 应付利息(票面利率*票面面值);

这个数值作为下一期的期初摊余成本,最后一期倒挤实际利息使得最终还款等于票面面值。

每期摊销额=票面面值×票面利率 - 实际成本×实际利率;

期末摊余成本= 期初摊余成本 - 本期摊销额 = 初始实际成本 - 累计摊销额。

三、应用场景不同

账面余额主要用在资产的计算,包括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投资房地产及其他资产;

而摊余成本主要应用在债券及其他金融方面的投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账面余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摊余成本

47评论

皇者气质天生丽质

注册会计师一共考6门专业课,还有大综合阶段。
专业阶段考试科目为《审计》、《财务风险》、《税法》、《经济法》、《公司战略与风险》、《会计》。
零基础最好先学会计,因为会计是注会六门的基础。虽说是零基础,也要懂得一些会计的基本知识,比如借贷记账法、账面价值、公允价值、摊余成本之类的,这些可以通过看初级会计实务教材便可了解。

142评论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