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数
5
浏览数
9241
时光静好许我爱你
执医需要准备的资料:一套中医执业医师复习大纲(包括操作和笔试)、 一套真题卷、历年操作真题、一些相关的操作视频执医分为执医技能考试和执医笔试,考过了技能考试才能进入下一轮笔试,如果执医技能考试或者执医笔试其中一项没有通过,那就意味着要明年重新再来了。一、执医技能考试(满分100分,60分及格)技能考试分为三站,第一站为病案分析,第二站为临床操作,第三站为临床答辩:(1)第一站为病案分析,分为两大题,这两个题为40分,占的比重很大。一题是考内科的病案,另一题考外、妇、儿的病案,考试需答出病名、病机、证型、治法、方药等。这里辨病正确最为关键,因为如果辨病错误的话,接下来就全错了。需要先把操作书上的各个病的证型和方药熟记,然后再配合做一些病案题进行加强巩固。特别是反复出现的一些病的证型一定要注意总结,考到的可能性很大。这题的难度相对来说比较大,也比较重要,这里需要到上学吧中医执业医师题库刷真题,需要拿到30分左右,才能在后面比较顺利的通过。(2)第二站为临床操作,分四个项目,中医操作第一个是考中医的四诊,包括望、闻、问、切,把书上的操作要领记熟,考试时能表达出来即可,比较容易过关。第二个是考针灸方面的,包括穴位的定位和操作方法,穴位的定位需要花时间熟记。体格检查和西医操作比较难,需要看视频,且要看书上的要领。体格检查内容比较多,不好把握。但西医操作就是考书上那几个重点操作,要多看几遍视频,并看书记住操作步骤,比较容易过关。最后强调,操作有些容易忽视的细节要注意,不然很容易出错。这一站需拿到20分左右。(3)第三站为临床答辩,分为四个项目,第一个问诊为送分题,只需背一个问诊模版,就可得10分。第二题为中医的问题,需要多看书,针灸方面的考得比较多。第三题为双重诊断,根据一个病案,辨别出中医、西医病名,这个要靠运气了,抽到难的比较难辨别出来。第四题考的是实验室检查,这个难度比较大,不过还好分值不大。这一站至少要拿到15分左右,还是蛮好得分的。
媳妇熬成婆
第一站考试:(1)考试内容:病(例)案分析。(2)考试方法:纸笔考试。第二站考试:(1)考试内容:基本操作技能,包括中医临床技术操作、体格检查及西医临床技术操作。(2)考试方法:在体检者身上或在医学教学模拟人或医用模块等设备上进行操作。第三站考试:(1)考试内容:临床答辩,包括中医临床问题答辩、西医临床问题答辩、辅助检查结果临床判读。(2)考试方式:现场口试。
从前遇你现在与你
人家当然不会回答你了,你问的问题全中国都没有人知道,因为是采取抽题的形式,谁知道你抽到什么题啊,在这里我给你份样题吧,让你了解一下他会怎么考你,然后自己去对着大纲看书: 第一站 辨证论治样题:张某,女,48岁,已婚。2008年2月10日初诊。患者以往月经尚正常,经量中等,无痛经,近半年来,出现经乱无期,出血量多,或势急如崩,或淋漓日久不净,经色淡红,质清稀,面色晦暗,眼眶黯,小腹空坠,腰脊酸软,舌淡黯,苔白润,脉沉弱。答题要求根据上述病例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辨证论治。中医病证鉴别(助理医师不测试此项内容):请与经间期出血相鉴别。考试时间:60分钟。参考答案中医辨病辨证依据(含病因病机分析):以出血量多或势急如崩或淋漓不净为主症,诊断为崩漏。经乱无期,经血量多或淋漓不净,经色淡红,质清稀,面色晦暗,眼眶黯,小腹空坠,腰脊酸软,舌淡黯,苔白润,脉沉弱,辨证为肾气虚证。经断前后,肾气虚衰,封藏失司,冲任不固,不能制约经血。中医病证鉴别:崩漏与经间期出血都是非时而下,但经间期出血发生在两次月经中间,颇有规律,且出血时间仅2—3天,不超过7天自然停止。而崩漏是周期、经期、经量的严重失调,出血不能自止。诊断:中医疾病诊断:崩漏。中医证候诊断:肾气虚证。中医治法:补肾益气,固冲止血。方 剂:加减苁蓉菟丝子丸加党参、黄芪、阿胶。药物组成、剂量及煎服法:熟地12g 肉苁蓉12g 覆盆子12g 当归12g 枸杞子12g 桑寄生12g 菟丝子12g 党参12g 黄芪15g 艾叶炭6g 阿胶lOg(烊化)3剂,水煎服。每日l剂,早晚分服。第二站 基本操作一、中医基本操作(一)灸法操作样题叙述并演示艾条温和灸的操作。答案与评分要点将艾条的一端点燃,对准施灸部位,距皮肤2~3cm进行熏烤。使患者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一般每处灸l0~15分钟,至皮肤出现红晕为度。对于昏厥、局部知觉迟钝的患者,医者可将食、中指二指分张,置于施灸部两侧,以手指感觉测知患者局部的受热程度,随时调节施灸距离,防止烫伤。(二)针灸取穴操作样题请回答合谷的主治,叙述并演示合谷、内关的定位及内关的操作。答案与评分要点合谷定位:在手背,第l、2掌骨间,当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或简便取穴法:以一手的拇指指间关节横纹放在另一手拇、食指之间的指蹼缘上,当拇指尖下定穴。主治:①头痛、齿痛、目赤肿痛、口眼歪斜、鼻衄、耳聋等头面五官疾患;②发热恶寒等外感病证,热病无汗或多汗;③经闭、滞产等妇产科病证。内关定位: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操作:直刺5—1寸。(三)针灸异常情况处理样题请回答晕针的处理。答案与评分要点立即停止针刺,将针全部起出。使患者平卧,注意保暖,轻者仰卧片刻,给饮温开水或糖水,即可恢复正常。重者在上述处理基础上,可刺人中、素移、内关、足三里,灸百会、关元、气海等穴,即可恢复。 若仍不省人事,呼吸细微,脉细弱者,可考虑配合其他治疗或采用急救措施。 (四)常见急症针灸技术应用样题请回答针灸治疗高热的治法、主穴,叙述并演示其毫针操作。答案与评分要点治法:清泻热邪。以督脉、手太阴、手阳明经穴及井穴为主。主穴:大椎、十二井、十宣、曲池、合谷。操作:毫针泻法。大椎穴刺络拔罐放血;十宣、井穴点刺出血。(五)拔罐技术应用能力样题叙述并演示走罐法的操作。答案与评分要点拔罐时先在所拔部位的皮肤或罐口上涂一层凡士林等润滑剂,再将罐拔住。然后,医者用右手握住罐子,向上、下或左、右需要拔的部位往返推动,至所拔部位的皮肤红润、充血甚或瘀血时将罐起下。 (六)推拿技术应用能力样题叙述并演示肩部拿法的操作。答案与评分要点以单手或双手的拇指与其他手指相配合,捏住施术部位的肌肤或肢体,腕关节适度放松,以拇指与其余手指的对合力进行轻重交替、连续不断的捏提并略含揉动。二、体格检查样题叙述并演示心脏瓣膜听诊区位置及听诊顺序。答案与评分要点听诊区位置(1)二尖瓣区:位于左侧锁骨中线内侧第5肋间隙。(2)肺动脉瓣区:位于胸骨左缘第2肋间隙。(3)主动脉瓣区:位于胸骨右缘第2肋间隙。(4)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位于胸骨左缘第3、4肋间隙。(5)三尖瓣区:位于胸骨体下端近剑突偏右或偏左处。 。听诊顺序:通常为二尖瓣区→肺动脉瓣区→主动脉瓣区→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三尖瓣区。三、西医基本操作样题 叙述并演示心肺复苏胸外心脏按压的操作。答案与评分要点触摸有无颈动脉搏动,简单判定患者呼吸心跳停止;患者仰卧于硬的平面上,下肢稍抬高,以促进静脉回流;操作者宜跪在患者身旁或站在床旁的椅凳土。按压时,应把掌根长轴置于患者胸骨长轴上,掌根位于胸骨体上2/3与下l/3交界处(剑突上两横指上的胸骨正中部),另一手掌重叠其上,双手指背屈不接触胸壁。按压时关节伸直,用肩背部力量垂直向下按压,使胸骨下陷3~5cm(成人),然后放松,放松时掌根不应离开胸壁。第三站 临床答辩一、中医答辩样题试述肾虚腰痛的主症、治法、代表方剂。答案与评分要点主症:腰部隐隐作痛,酸软无力,缠绵不愈。偏阳虚者,喜温喜按,少腹拘急,面色白,肢冷畏寒,舌质淡,脉沉细无力。偏阴虚者,心烦少寐,口燥咽干,面色潮红,手足心热,舌红少苔,脉弦细数。治法:偏阳虚者,宜补肾壮阳,温煦经脉;偏阴虚者,宜滋补肾阴,濡养筋脉。 代表方剂:偏阳虚者,右归丸加减;偏阴虚者,左归丸加减。二、西医答辩样题试述心绞痛的一般处理原则。答案与评分要点一般治疗:急性发作时应立即休息,缓解后一般不需卧床休息,可进行适度活动,以不出现心绞痛症状为度。预防并发症的治疗:主要是治疗动脉粥样硬化,以预防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猝死等并发症。应予积极的降血脂治疗,无禁忌时常规使用抗血小板药。改善症状的治疗:①发作时的治疗:可选用速效的硝酸酯制剂。②缓解期的治疗:使用作用较持久的抗心绞痛药物以防止心绞痛发作,可单独选用、交替使用或联合选用以下三类药物:硝酸酯制剂、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介入治疗或外科手术治疗。中医治疗。三、临床判读(一)心电图样题试述交界性过早搏动的典型心电图表现。答案与评分要点提早出现的QRS波群,形态基本正常。提早出现的QRS波群之前或之后可有逆行P波,也可见不到逆行P波。常有完全性代偿间歇。(二)X线片 样题试述支气管扩张的典型x线表现。答案与评分要点部分轻者平片无阳性表现,少数可见肺纹理增多、增粗、紊乱或网状。扩张而含气的支气管可见管状透明阴影。囊状扩张可表现为多个薄壁空腔,部分空腔内可有液平。(三)实验室检查样题试述ALT为100U/L的临床意义。答案与评分要点 肝脏疾病:①急性病毒性肝炎;②慢性病毒性肝炎;③肝硬化;④肝内、外胆汁淤积。心肌梗死。 其他疾病:如骨骼肌疾病、肺梗死、肾梗死、胰腺炎、休克及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优质医学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