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数
5
浏览数
4749
留下风景留下愛
只要当年的注会成绩出来后,任何时间都可以查分,没有截止日期限制!
举个例子:2022年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成绩查询时间为2022年12月10日,考生可在(当天)12月10日网报开放时间内查分。
可以访问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网站,点击右侧“CPA考试成绩查询”专栏,
直接访问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网上报名;
也可用手机扫描中注协网站上二维码进入移动端查询2022年考试成绩。
根据《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成绩复核办法》,考生可以在2022年12月17日-28日,于工作日上午8:00至下午5:00,通过“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网上报名”,提出成绩复核申请。
专业阶段合格成绩保留5年,所以,如果是超过5年的成绩,将不保留,自然也查询不到了。
暗弃
非执业注册会计师完成继续教育后,年检步骤如下:
1、首先登陆
查询证书编号:
非执业注册会计师完成继续教育后如何进行年检?
2、登陆各地协会官网,如北京的会员,就登陆北京注册会计师协会官网:
查看已获得学时
非执业注册会计师完成继续教育后如何进行年检?
缴纳会费:100元
非执业注册会计师完成继续教育后如何进行年检?
非执业注册会计师完成继续教育后如何进行年检?
非执业注册会计师完成继续教育后如何进行年检?
查看年检结果
非执业注册会计师完成继续教育后如何进行年检?
希望能帮助到您,记得采纳哦~~
音频怪物权基地
七大基本审计程序包括检查、观察、询问、函证、重新计算、重新执行、分析程序。
而穿行测试是追踪交易在财务报告信息中的处理过程。它是一个集观察、检查等程序于一体的复合程序。这是注册会计师了解被审计单位业务流程及其相关控制时经常使用的审计程序。说通俗点,就是针对某笔或某几笔业务看被审计单位是如何做的。比如,针对赊销业务,注册会计师可以观察和检查被被单位是如何经过审批、赊销审批、发运审批、发运货物这一系列的过程,从而了解整个流程是怎样的,这就是穿行测试。
----------------------------------------------------------------
扎根在你心
摘要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环境日益复杂,个别企业财务舞弊手法不断创新。由于社会审计固有风险的限制,注册会计师即使按照《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41号—财务报表审计中与舞弊相关的责任》的规定,恰当计划和执行了审计工作,也不可能完全避免存在财务报表重大错报未被发现的风险。为帮助注册会计师识别、评估和应对因舞弊导致的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中注协于2022年12月31日发布了有关职业怀疑等五项审计准则的问题解答。解答明确提出当识别出被审计单位收入真实存在重大异常情况,且通过常规审计程序无法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时,注册会计师需要考虑实施“延伸检查”。在相关文件里亦提出“穿透检查”的概念。“穿透检查”或“延伸检查”,已经成为当前审计实务中应对舞弊风险的重要程序。在审计实践中,注册会计师如何认识“穿透检查” 或“延伸检查”,如何合理判定其广度、深度及相关程序的质、实施范围,具体如何实施等已成为现阶段业界需深入研究和探讨的问题。有鉴于此,北京注协财务报表审计专业技术委员会组织专家对上述问题进行研究,并针对“穿透检查”在防范财务舞弊中的适当应用作出提示。本提示仅供会计师事务所及相关从业人员在执业时参考,不能替代相关法律法规、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以及注册会计师的职业判断。提示中所涉及的审计程序的质、时间、范围等,事务所及其从业人员在执业中需结合项目实际情况,按照风险导向审计的原则以及注册会计师的职业判断确定,不能直接照搬照抄。一、穿透检查需要考虑的因素注册会计师在规划穿透检查程序时,可以考虑如下几个方面因素:1.穿透检查的规划:穿透检查作为常规检查外的延伸检查程序之一,需要在评估可能导致重大错报的舞弊风险基础上合理规划,穿透检查强调审计程序实施的精准和有效。2.穿透检查的范围:实施穿透检查既要被审计单位及相关各方配合,同时还需要保持检查过程的、客观,不能受到任何一方的干涉。由于会计师事务所并非机构或机构,故实施穿透检查难度较大,限制较多,不可能无限度的穿透,穿透检查需要规划在一定的合理范围内执行。3.穿透检查的实施:为增强穿透检查程序实施的精准和有效,注册会计师需要在充分了解业务和交易,合理评估舞弊风险的前提下,考虑合理的穿透程度。在项目团队进行充分讨论后,详细规划穿透检查程序的质、执行人、实施范围、实施时间、实施地点及其他相关安排。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2-11-15、既然一些业务具有真实的资金流与充分的原始资料和单据,为何注册会计师仍然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环境日益复杂,个别企业财务舞弊手法不断创新。由于社会审计固有风险的限制,注册会计师即使按照《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41号—财务报表审计中与舞弊相关的责任》的规定,恰当计划和执行了审计工作,也不可能完全避免存在财务报表重大错报未被发现的风险。为帮助注册会计师识别、评估和应对因舞弊导致的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中注协于2022年12月31日发布了有关职业怀疑等五项审计准则的问题解答。解答明确提出当识别出被审计单位收入真实存在重大异常情况,且通过常规审计程序无法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时,注册会计师需要考虑实施“延伸检查”。在相关文件里亦提出“穿透检查”的概念。“穿透检查”或“延伸检查”,已经成为当前审计实务中应对舞弊风险的重要程序。在审计实践中,注册会计师如何认识“穿透检查” 或“延伸检查”,如何合理判定其广度、深度及相关程序的质、实施范围,具体如何实施等已成为现阶段业界需深入研究和探讨的问题。有鉴于此,北京注协财务报表审计专业技术委员会组织专家对上述问题进行研究,并针对“穿透检查”在防范财务舞弊中的适当应用作出提示。本提示仅供会计师事务所及相关从业人员在执业时参考,不能替代相关法律法规、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以及注册会计师的职业判断。提示中所涉及的审计程序的质、时间、范围等,事务所及其从业人员在执业中需结合项目实际情况,按照风险导向审计的原则以及注册会计师的职业判断确定,不能直接照搬照抄。一、穿透检查需要考虑的因素注册会计师在规划穿透检查程序时,可以考虑如下几个方面因素:1.穿透检查的规划:穿透检查作为常规检查外的延伸检查程序之一,需要在评估可能导致重大错报的舞弊风险基础上合理规划,穿透检查强调审计程序实施的精准和有效。2.穿透检查的范围:实施穿透检查既要被审计单位及相关各方配合,同时还需要保持检查过程的、客观,不能受到任何一方的干涉。由于会计师事务所并非机构或机构,故实施穿透检查难度较大,限制较多,不可能无限度的穿透,穿透检查需要规划在一定的合理范围内执行。3.穿透检查的实施:为增强穿透检查程序实施的精准和有效,注册会计师需要在充分了解业务和交易,合理评估舞弊风险的前提下,考虑合理的穿透程度。在项目团队进行充分讨论后,详细规划穿透检查程序的质、执行人、实施范围、实施时间、实施地点及其他相关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