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券折现注册会计师

笑笑笑笑的撕心裂肺哭哭哭哭的痛彻心扉
  • 回答数

    5

  • 浏览数

    5880

首页> 注册会计师> 债券折现注册会计师

5个回答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能不能给我一个最真实的你

已采纳

标准券张数是等于该债券标准券折算率乘上该债券的张数,是张数不是市值,由于债券的市值是受到市场价格波动影响的,且债券交易是没有涨跌停限制的,若该债券市场价格由于发生突发事件大幅回落,使用债券市值作为衡量折算率标准会对债券正回购方很容易出现爆仓违约行为发生的,故此是用该债券的张数,对于债券来说其面值是100元,而标准券的面值也是100元,这样是很好换算的,另外在债券折算率计算公式中,对于债券价格的波动率也是其中的一个考量指标,波动率越大其债券标准券折算率会稍低。

155评论

你是阳关

不一样,债券价值一般指的是债券的内在价值,是由等风险市场利率折现计算的,通常是投资人要求的必要报酬率,也就是无风险利率+风险溢价。当市场利率越高,则内在价值越低,投资风险越大。
债券价格一般是指债券的市场价格,也就是购买价,由到期收益率折现计算,通常是投资人花钱购买债券的未来流量现值等于购买价的折现率也就是内含收益率。当内含收益率越高,则市场价格越低。
到期收益率大于市场利率,内在价值大于市场价格,债券价值大于债券价格,投资可行。
到期收益率小于市场利率,内在价值小于市场价格,债券价值小于债券价格,投资不可行。
在计算过程中如涉及复利计息,例如每半年付息一次,那么需要把有效年利率调整为市场利率,或半年市场利率。否则无法通过市场利率计算债券价值。
市场利率折现的现值是债券价值,也就是内在价值。
到期收益率折现的现值是债券价格,也就是市场价格。
均为反比例关系。

156评论

你若敢天长我陪你地久

中华。会计网校陈华亭老师回复: 1、债务成本概念:站在债权人的角度是债券的到期收益率,站在债务人的角度就是债权人对债券投资所要求的收益。 2、债务成本计算:股利增长模型3、计算方法: 到期收益率法: (1)到期收益率即债券未来收入现值与目前市价相同的折现率。 (2)折现率的计算需要用到逐步测试法 (3)运用前提:债券为上市债券   可比公司法: (1)运用前提:没有上市的公司 (2)计算可比公司的到期收益率作为本公司的债务成本  风险调整法: (1)运用前提:非上市,无可比公司。 (2)税前债务成本:税前债务成本=债券的市场回报率+企业的信用风险补偿率。 (3)信用风险:选择若干债券——计算收益率(a)——计算长期债券到期收益率b——计算差额a-b——平均值。 财务比率法: (1)运用前提:前三种前提都不适用 (2)运用关键财务比率评价信用等级 (3)运用风险调整法 4、变化: 债后税务成本:税后债务成本=税前债务成本×(1-所得税率) 5、整体思路: 运用到期收益率法计算出债务税前成本,最后将税前成本扣除税,得到税后成本。

118评论

把自己毁了不如把他废了

债券价值是指进行债券投资是投资者预期可获得的流入的现值。其计算公式为:债券价值=未来各期利息收入的现值合计+未来到期本金或售价的现值。
一、债券价值的定义:
债券价值是指进行债券投资是投资者预期可获得的流入的现值。
二、债券价值的含义:
1、债券的流入主要包括利息和到期收回的本金或出售时获得的两部分。当债券的购买价格低于债券价值时,才值得购买。
2、根据资产的收入资本化定价理论,任何资产的价值都是在投资者预期的资产可获得的收入的基础上进行贴现决定的。
三、债券价值的公式:
1、债券价值=未来各期利息收入的现值合计+未来到期本金或售价的现值
2、其中,未来的流入包括利息、到期的本金面值或售价未持有至到期;计算现值时的折现率为等风险投资的必要报酬率。
四、债券价值的计算公式因不同的计息方法的表示方式:

1、债券估价的基本模型
典型的债券是固定利率、每年计算并支付利息、到期归还本金。
2、其他模型
1平息债券
平息债券是指利息在到期时间内平均支付的债券。支付的频率可能是一年一次、半年一次或每季度一次等。
平息债券价值的计算公式如下:
平息债券价值=未来各期利息的现值+面值或售价的现值
【提示】如果平息债券一年复利多次,计算价值时,通常的方法是按照周期利率折现。即将年数调整为期数,将年利率调整为周期利率。
2纯贴现债券
纯贴现债券是指承诺在未来某一确定日期作某一单笔支付的债券。这种债券在到期日前购买人不能得到任何支付,因此也称作零息债券。
3永久债券
永久债券是指没有到期日,永不停止定期支付利息的债券。优先股实际上也是一种永久债券,如果公司的股利支付没有问题,将会持续地支付固定的优先股息。
4流通债券
流通债券,是指已经发行并在二级市场上流通的债券。
流通债券的特点是:
1到期时间小于债券的发行在外的时间。
2估价的时点不在计息期期初,可以是任何时点,会产生“非整数计息期”问题。
流通债券的估价方法有两种:
1以现在为折算时间点,历年流量按非整数计息期折现。
2以最近一次付息时间或最后一次付息时间为折算时间点,计算历次流量现值,然后将其折算到现在时点。无论哪种方法,都需要用计算器计算非整数期的折现系数。
五、债券价格公式
1、从债券投资收益率的计算公式R=[M1+rN—P]Pn
2、可得债券价格P的计算公式P=M1+rN1+Rn[1]
六、影响债券价格的因素
其中M是债券的面值,r为债券的票面利率,N为债券的期限,n为待偿期,R为买方的获利预期收益,其中M和N是常数。那么影响债券价格的主要因素就是待偿期、票面利率、转让时的收益率。
1、待偿期。债券的待偿期愈短,债券的价格就愈接近其终值兑换价格M1+rN,所以债券的待偿期愈长,其价格就愈低。另外,待偿期愈长,发债企业所要遭受的各种风险就可能愈大,所以债券的价格也就愈低。

2、票面利率。债券的票面利率也就是债券的名义利息率,债券的名义利率愈高,到期的收益就愈大,所以债券的售价也就愈高。
3、投资者的获利预期。债券投资者的获利预期投资收益率R是跟随市场利率而发生变化的,若市场利率高调,则投资者的获利预期R也高涨,债券的价格就下跌;若市场的利率调低,则债券的价格就会上涨。这一点表现在债券发行时最为明显。
一般是债券印制完毕离发行有一段间隔,若此时市场利率发生变动,即债券的名义利息率就会与市场的实际利息率出现差距,此时要重新调整已印好的票面利息已不可能,而为了使债券的利率和市场的现行利率相一致,就只能就债券溢价或折价发行了。
4、企业的资信程度。发债者资信程度高的,其债券的风险就小,因而其价格就高;而资信程度低的,其债券价格就低。所以在债券市场上,对于其他条件相同的债券,国债的价格一般要高于金融债券,而金融债券的价格一般又要高于企业债券。
5、供求关系。债券的市场价格还决定于资金和债券供给间的关系。在经济发展呈上升趋势时,企业一般要增加设备投资,所以它一方面因急需资金而抛出债券,另一方面它会从金融机构借款或发行公司债,这样就会使市场的资金趋紧而债券的供给量增大,从而引起债券价格下跌。而当经济不景气时,生产企业对资金的需求将有所下降,金融机构则会因贷款减少而出现资金剩余,从而增加对债券的投入,引起债券价格的上涨。而当银行、门、外汇部门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时也往往会引起市场资金供给量的变化,其反映一般是利率、汇率跟随变化,从而引起债券价格的涨跌。
6、物价波动。当物价上涨的速度轻快或通货膨胀率较高时,人们出于保值的考虑,一般会将资金投资于房地产、黄金、外汇等可以保值的领域,从而引起资金供应的不足,导致债券价格的下跌。
7、政治因素。政治是经济的集中反映,并反作用于经济的发展。当人们认为政治形式的变化将会影响到经济的发展时,比如说在换届时,国家的经济政策和规划将会有大的变动,从而促使债券的持有人作出买卖政策。
8、投 机因素。在债券交易中,人们总是想方设法地赚取价差,而一些实力较为雄厚的机构大户就会利用手中的资金或债券进行技术作,如拉抬或打压债券价格从而引起债券价格的变动。

133评论

空有执念

标准债券是分期付息,到期还本,在这种情况下,只要票面利率大于折现率,就会溢价发行。可是,题目中的债券并非标准债券,它是到期一次还本付息,且是单利计息的。到期的本利和就是1600元。利率为10%,期限为5年的现值系数是6209,拿1600直接乘6209就可以了。
只要是非标准债券,不一定遵循票面利率大于折现率,就会溢价发行的规定,既然不一定溢价发行,也就不一定债券价格会高于票面价格。

39评论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