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数
6
浏览数
18013
一日看尽
重者恒重,执业药师的高频考点,都是我们每年执业药师考试的宠儿,所以我们看书不要把所有都当重点来看,有侧重点,对于高频考点,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配合着做题,这样掌握的会更扎实。恒健教育的执业药师无忧班,有中药班和西药班可以选择,主要是录播的形式,包括备考导学+精讲课+习题解析+一科公共三科专业,内容挺丰富的,录播视频可以无限回放,配套的电子习题库和纸质版教材,对于我的考试帮助很大,总体不错的。
始于脸红
2020执业药师证报考条件:中专学历:取得药学、中药学或相关专业中专学历,从事药学或中药学专业工作满7年的人员,2020年12月31日前可报名参加执业药师资格考试。(提醒:请中专学历的人员抓紧最后一次的报名机会!)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评聘为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并为中药学徒、药学或中药学专业中专毕业,连续从事药学或中药学专业工作满20年,可免试药学(或中药学)专业知识一、药学(或中药学)专业知识二。考试成绩有效期按原规定执行,各科目成绩有效期最迟截至2020年12月31日。按照原规定,中专学历参加全部科目考试的人员须在连续两个考试年度内通过全部科目的考试。免试部分科目的人员须在一个考试年度内通过应试科目。大专及以上学历: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和获准在我国境内就业的外籍人员,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均可申请参加执业药师职业资格考试:1、取得药学类、中药学类专业大专学历,在药学或中药学岗位工作满5年;2、取得药学类、中药学类专业大学本科学历或学士学位,在药学或中药学岗位工作满3年;3、取得药学类、中药学类专业第二学士学位、研究生班毕业或硕士学位,在药学或中药学岗位工作满1年;4、取得药学类、中药学类专业博士学位;5、取得药学类、中药学类相关专业相应学历或学位的人员,在药学或中药学岗位工作的年限相应增加1年。
如果以后
二、执业药师考试出题特点:①重点内容重复考,增加细节考察;②重点内容重复考,形式新颖;③重点内容重复考,陷阱常存;④综合性增加,专业性提升。三、出题重点章节:(1)药学专业知识(一)2018年《药学专业知识(一)》考题整体来说难度不大,但是确实有一些拔高题目。比如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考查到了具体药物、考查氨茶碱的储存条件、药品检验的内容,这些偏一些的内容复习过程中可能注意不到,但总体而言所占比例不大。大部分还是比较基础的,比如半衰期的计算、渗透压调节剂、抗氧剂、片剂的崩解时限、液体制剂中加入的第三种物质(助溶剂)、甲氧苄啶作为抗菌增效剂、治疗指数公式(程牧老师讲的LED灯)等等。(2)药学专业知识(二)分值比例最高的章节是第10章抗菌药物,第5章血液循环系统疾病用药和第8章内分泌系统疾病用药。因此在《药学专业知识二》的学习中,一定要把握好这“三大硬菜”——第10章抗菌药物、第5章血液循环系统疾病用药和第8章内分泌系统疾病用药。其次,第6章血液循环系统疾病用药也是相对重要的章节。(3)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2018年《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无论从考题形式还是考点内容方面均有较大调整,但复习的重点仍是第二、三、四、八,九、十、十一、十三章八个章节,总分值达94分,仍占绝对优势。注意!2018年各章节分值比例有所变化,具体如下:①以往第三章、第四章作为大分值章节考试分值可达到30分以上,但2018年仅占7分。②往年第十一章考试分值在5分左右,但2018年爆发式增长至13分。(4)中药学专业知识(一)中药一的知识章节归纳:第6章为中药制剂;第4章为中药炮制;第2、5、8章为中药鉴定;第1章为中药与方剂;第7章为中药药理;第3章为中药化学。中药一的第3、6、8章属于重点章节,应重视!(5)中药学专业知识(二)单味中药的部分:考点比较分散,考试的时候每章都有涉及!而中成药部分:第一章的占比非常大。中成药的组成、功能、主治、方义简释、注意事项、用法用量。 ——核心课程,从临床角度考查合理用药!!!(6)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中药综的第三章、第七章、第九章都是重点章节,历年所占分值比例最高!(7)药事管理与法规分析近三年考题各章节分值比,2018年《药事管理与法规》分值分布情况稍有变动,其中第四章分值下降了6分,两小节均有下降,而第十章,分值增加了8分,对于违反特殊药品的规定的法律责任的考察有所加强,其他重点章节没有变化,第五章为重中之重,对于处方、处方药、非处方药的考查依然是重点。
摘星楼昨夜星
回答你好很高兴为你解答。2020年执业中药师报考条件需同时满足学历、专业、岗位工作年限三个要求。具体要求如下:根据《执业药师职业资格制度规定》第九条,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和获准在我国境内就业的外籍人员,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均可申请参加执业药师职业资格考试:1、取得药学类、中药学类专业大专学历,在药学或中药学岗位工作满5年;2、取得药学类、中药学类专业大学本科学历或学士学位,在药学或中药学岗位工作满3年;3、取得药学类、中药学类专业第二学士学位、研究生班毕业或硕士学位,在药学或中药学岗位工作满1年;4、取得药学类、中药学类专业博士学位;5、取得药学类、中药学类相关专业相应学历或学位的人员,在药学或中药学岗位工作的年限相应增加1年。
优质医学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