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数
5
浏览数
3070
如若此生
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发现的被审计单位的会计处理与相关会计准则、会计制度规定不一致的地方被称为审计差异。对于审计差异的内容一般应通过审计调整分录进行调整。那么怎样编制审计调整分录呢?
编制依据
审计调整的目的是为了使已审财务报表经过调整后符合国家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地反映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流量。所以审计调整分录和会计调整分录的编制一样,都要依据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
审计调整分录由注册会计师编制,注册会计师把被审计单位提交的财务报表当作未结账对待,根据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建议被审计单位调整会计报表,调整的科目一般使用报表的项目名称,而不是账户名称。例如对原材料的调整要通过“存货”这个项目,坏账准备的调整通过“应收账款”。
审计调整的对象是存在错报漏报的会计报表项目,不针对经济业务的处理过程。如对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企业,在编制会计调整分录时必须以“以前年度损益调整”作为损益调整的过渡科目,而在编制审计调整分录时不用它,而用“未分配利润”,因为“以前年度损益调整”不是利润表中的项目。
编制方法
审计调整分录一般对报表进行整体分析,确定分录的借贷双方,多计什么就通过相反方向相应的冲抵什么,相反少计就增加。现举例说明。
一、“少补”
“少补”就是针对被审计单位的漏报项目进行补充调整的方法。
例1:A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发现被审计单位有一笔购原材料欠款200万元未记入。
借:原材料 2022000
贷:应付账款 2022000
调表的科目使用报表的项目名称作为审计调整分录的科目,在实务中,因为一个会计报表项目通常有多笔错报,为了清晰辨别,在工作底稿中一般都需要列出明细科目。比如“存货”,在工作底稿中就需要区分原材料、在产品、生产成本等明细项目。
二、“多抵”
“多抵”与“少补”的情况相反,针对多报或虚构的项目通过借贷相抵进行调整的方法。
例2:CPA实施函证发现被审计单位记录的向某单位收取的应收销货款100万元并不存在。
这是虚构的一笔业务,可以先把被审计单位的会计处理列出来,然后反向借贷冲抵。
①被审计单位所列分录:
借:应收账款 1000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1000000
②审计调整分录:
借:主营业务收入 1000000
贷:应收账款 1000000
三、“多抵少补”
这种情况被审计单位存在的错报不是简单的虚增或隐瞒,需要注册会计师通过正误的对比,多计的项目和金额冲抵掉,少计的项目和金额“补”上。
例3:CPA审计时发现被审计单位将一笔广告费50万元计入了费用。
①列出被审计单位的分录:
借:费用 500000
贷:银行存款 500000
②列出正确的分录:
借:费用 500000
贷:银行存款 500000
通过以上调整看出,被审计单位多计费用500000元,少计营业费用500000元,通过“多抵少补”得到审计调整分录为:
借:费用 500000
贷:费用 500000
通过简单举例,总结一般审计调整分录的编制步骤如下:
①首先列出将被审计单位的错误会计处理的分录;
②根据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规定列出正确处理的会计分录;
③比较①②分录,相同科目相同方向的不予考虑,其余看哪些科目多计了,哪些科目少计了,列出“多抵少补”调整分录,同时将分录借贷双方的名称调整与报表项目相同。
注意问题
一、从报表整体考虑
财务报表是一个严密的,各项目之间有着严密的勾稽关系和逻辑链条。在编制审计调整分录时一定从报表的整体出发,全面考虑每项因素和各个项目,避免顾此失彼。如上文中例2,在实际审计实践中还要考虑虚增的收入是否涉及到增值税、流转税费等,原确认的应收账款是否已经计提了坏账准备,以及对所得税、净利润和未分配利润的影响等。
二、审计调整与会计调整的区别
审计调整分录是审计人员对审计过程中发现的、影响会计报表公允反映的审计差异进行调整,属于审计调整的范围,包括建议调整的不符事项、未调整的不符事项和重分类误差。如重分类误差是指会计核算没有错报,只是编制的资产负债表分类不符合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如未将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借款归入流动负债类的“一年内到期的长期负债”项下列示。此类误差属于审计调整的范围,但由于不要求被审计单位调整账簿,所以不属于会计调整的范围。又如,将某一客户的应收账款错计为另一客户的应收账款明细账,这属于会计调整的范围,但是该错误不影响应收账款的余额,不影响会计报表的公允反映,因而不属于审计调整的范围。
不够痛
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发现的被审计单位的会计处理与相关会计准则、会计制度规定不一致的地方被称为审计差异。对于审计差异的内容一般应通过审计调整分录进行调整。
一、编制依据
审计调整的目的是为了使已审财务报表经过调整后符合国家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地反映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流量。所以审计调整分录和会计调整分录的编制一样,都要依据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
审计调整分录由注册会计师编制,注册会计师把被审计单位提交的财务报表当作未结账对待,根据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建议被审计单位调整会计报表,调整的科目一般使用报表的项目名称,而不是账户名称。例如对原材料的调整要通过“存货”这个项目,坏账准备的调整通过“应收账款”。
审计调整的对象是存在错报漏报的会计报表项目,不针对经济业务的处理过程。如对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企业,在编制会计调整分录时必须以“以前年度损益调整”作为损益调整的过渡科目,而在编制审计调整分录时不用它,而用“未分配利润”,因为“以前年度损益调整”不是利润表中的项目。
二、编制方法
审计调整分录一般对报表进行整体分析,确定分录的借贷双方,多计什么就通过相反方向相应的冲抵什么,相反少计就增加。现举例说明。
(一)、“少补”。“少补”就是针对被审计单位的漏报项目进行补充调整的方法。
[例1]A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发现被审计单位有一笔购原材料欠款200万元未记入。
借:存货——原材料2022000
贷:应付账款2022000
调表的科目使用报表的项目名称作为审计调整分录的科目,在实务中,因为一个会计报表项目通常有多笔错报,为了清晰辨别,在工作底稿中一般都需要列出明细科目。比如“存货”,在工作底稿中就需要区分原材料、在产品、生产成本等明细项目。
(二)、“多抵”。“多抵”与“少补”的情况相反,针对多报或虚构的项目通过借贷相抵进行调整的方法。
[例2]CPA实施函证发现被审计单位记录的向某单位收取的应收销货款100万元并不存在。
这是虚构的一笔业务,可以先把被审计单位的会计处理列出来,然后反向借贷冲抵。
①被审计单位所列分录:
借:应收账款1000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1000000
②审计调整分录:
借:主营业务收入1000000
贷:应收账款1000000
(三)、“多抵少补”。这种情况被审计单位存在的错报不是简单的虚增或隐瞒,需要注册会计师通过正误的对比,多计的项目和金额冲抵掉,少计的项目和金额“补”上。
[例3]CPA审计时发现被审计单位将一笔广告费50万元计入了费用。
①列出被审计单位的分录:
借:费用500000
贷:银行存款500000
②列出正确的分录:
借:营业费用500000
贷:银行存款500000
通过以上调整看出,被审计单位多计费用500000元,少计营业费用500000元,通过“多抵少补”得到审计调整分录为:
借:营业费用500000
贷:费用500000
通过简单举例,总结一般审计调整分录的编制步骤如下:
①首先列出将被审计单位的错误会计处理的分录;
②根据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规定列出正确处理的会计分录;
③比较①②分录,相同科目相同方向的不予考虑,其余看哪些科目多计了,哪些科目少计了,列出“多抵少补”调整分录,同时将分录借贷双方的名称调整与报表项目相同。
四、注意问题
(一)、从报表整体考虑
财务报表是一个严密的,各项目之间有着严密的勾稽关系和逻辑链条。在编制审计调整分录时一定从报表的整体出发,全面考虑每项因素和各个项目,避免顾此失彼。如上文中例2,在实际审计实践中还要考虑虚增的收入是否涉及到增值税、流转税等,原确认的应收账款是否已经计提了坏账准备,以及对所得税、净利润和未分配利润的影响等。
(二)、审计调整与会计调整的区别
审计调整分录是审计人员对审计过程中发现的、影响会计报表公允反映的审计差异进行调整,属于审计调整的范围,包括建议调整的不符事项、未调整的不符事项和重分类误差。如重分类误差是指会计核算没有错报,只是编制的资产负债表分类不符合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如未将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借款归入流动负债类账户的“一年内到期的长期负债”项下列示。此类误差属于审计调整的范围,但由于不要求被审计单位调整账簿,所以不属于会计调整的范围。又如,将某一客户的应收账款错计为另一客户的应收账款明细账,这属于会计调整的范围,但是该错误不影响应收账款的余额,不影响会计报表的公允反映,因而不属于审计调整的范围。
共百年
中大网校回答:
编制依据审计调整的目的是为了使已审财务报表经过调整后符合国家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地反映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流量。所以审计调整分录和会计调整分录的编制一样,都要依据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
审计调整分录由注册会计师编制,注册会计师把被审计单位提交的财务报表当作未结账对待,根据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建议被审计单位调整会计报表,调整的科目一般使用报表的项目名称,而不是账户名称。例如对原材料的调整要通过“存货”这个项目,坏账准备的调整通过“应收账款”。
审计调整的对象是存在错报漏报的会计报表项目,不针对经济业务的处理过程。如对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企业,在编制会计调整分录时必须以“以前年度损益调整”作为损益调整的过渡科目,而在编制审计调整分录时不用它,而用“未分配利润”,因为“以前年度损益调整”不是利润表中的项目。
编制方法审计调整分录一般对报表进行整体分析,确定分录的借贷双方,多计什么就通过相反方向相应的冲抵什么,相反少计就增加。现举例说明。
一、“少补”
“少补”就是针对被审计单位的漏报项目进行补充调整的方法。
例1:A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发现被审计单位有一笔购原材料欠款200万元未记入。
借:原材料 2022000贷:应付账款
2022000调表的科目使用报表的项目名称作为审计调整分录的科目,在实务中,因为一个会计报表项目通常有多笔错报,为了清晰辨别,在工作底稿中一般都需要列出明细科目。比如“存货”,在工作底稿中就需要区分原材料、在产品、生产成本等明细项目。
二、“多抵”
“多抵”与“少补”的情况相反,针对多报或虚构的项目通过借贷相抵进行调整的方法。
例2:CPA实施函证发现被审计单位记录的向某单位收取的应收销货款100万元并不存在。
这是虚构的一笔业务,可以先把被审计单位的会计处理列出来,然后反向借贷冲抵。
①被审计单位所列分录:借:应收账款 1000000贷:主营业务收入 1000000②审计调整分录:借:主营业务收入 1000000贷:应收账款
1000000三、“多抵少补”
这种情况被审计单位存在的错报不是简单的虚增或隐瞒,需要注册会计师通过正误的对比,多计的项目和金额冲抵掉,少计的项目和金额“补”上。
例3:CPA审计时发现被审计单位将一笔广告费50万元计入了费用。
①列出被审计单位的分录:借:费用 500000贷:银行存款 500000②列出正确的分录:借:费用 500000贷:银行存款
500000通过以上调整看出,被审计单位多计费用500000元,少计营业费用500000元,通过“多抵少补”得到审计调整分录为:借:费用
500000贷:费用
500000通过简单举例,总结一般审计调整分录的编制步骤如下:①首先列出将被审计单位的错误会计处理的分录;②根据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规定列出正确处理的会计分录;③比较①②分录,相同科目相同方向的不予考虑,其余看哪些科目多计了,哪些科目少计了,列出“多抵少补”调整分录,同时将分录借贷双方的名称调整与报表项目相同。
注意问题一、从报表整体考虑财务报表是一个严密的,各项目之间有着严密的勾稽关系和逻辑链条。在编制审计调整分录时一定从报表的整体出发,全面考虑每项因素和各个项目,避免顾此失彼。如上文中例2,在实际审计实践中还要考虑虚增的收入是否涉及到增值税、流转税费等,原确认的应收账款是否已经计提了坏账准备,以及对所得税、净利润和未分配利润的影响等。
二、审计调整与会计调整的区别审计调整分录是审计人员对审计过程中发现的、影响会计报表公允反映的审计差异进行调整,属于审计调整的范围,包括建议调整的不符事项、未调整的不符事项和重分类误差。如重分类误差是指会计核算没有错报,只是编制的资产负债表分类不符合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如未将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借款归入流动负债类的“一年内到期的长期负债”项下列示。此类误差属于审计调整的范围,但由于不要求被审计单位调整账簿,所以不属于会计调整的范围。又如,将某一客户的应收账款错计为另一客户的应收账款明细账,这属于会计调整的范围,但是该错误不影响应收账款的余额,不影响会计报表的公允反映,因而不属于审计调整。
斑驳眉头
如果注册会计师考试报名毕业证书编号填错了,过了补录时段是不能修改的,未正确录入毕业证书(或学历认证书)编号的,报名资格不予审核通过,届时将不能打印准考证。如果认证通过了证明这个毕业证书编号有效,你可以先看能否打印准考证进行考试,准考证上是不会填写个人毕业证书编号的,下次报考的时候可以咨询一下中注协能否给更正信息。申请注册会计师合格证书会另外再填一份申请表格的,因此也不用太担心。
八盏烛光
《审计指引》第二十条指出,内部控制缺陷按其成因分为设计缺陷和运行缺陷,按其影响程度分为重大缺陷、重要缺陷和一般缺陷。注册会计师应当评价其识别的各项内部控制缺陷的严重程度,以确定这些缺陷单独或组合起来,是否构成重大缺陷。注册会计师需要评价其注意到的各项控制缺陷的严重程度,以确定这些缺陷单独或组合起来,是否构成重大缺陷。但是,在计划和实施审计工作时,不要求注册会计师寻找单独或组合起来不构成重大缺陷的控制缺陷。
注册会计师不只要评价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有效并发表意见,还要关注在内部控制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在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中增加“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描述”段予以披露。
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的严重程度取决于:1控制缺陷导致账户余额或列报错报的可能;2因一个或多个控制缺陷的组合导致潜在错报的金额大小。控制缺陷的严重程度与账户余额或列报是否发生错报无必然对应关系,而取决于控制缺陷是否可能导致错报。在评价控制缺陷时,注册会计师需要根据财务报表审计中确定的重要水平,支持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重要的评价。注册会计师需要运用职业判断,考虑并衡量定量和定因素。同时要对整个思考判断过程进行记录,尤其是详细记录关键判断和得出结论的理由。而且,对于“可能”和“重大错报”的判断,在评价控制缺陷严重的记录中,注册会计师需要给予明确考量和陈述。
在确定一项内部控制缺陷或多项内部控制缺陷的组合是否构成重大缺陷时,注册会计师应当评价补偿控制替代控制的影响。企业执行的补偿控制应当具有同样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