庸俗爱人
普遍的说法是人才紧缺,是个很有前途的职业。但是好像也没有那么的神奇,只能说还行。注册会计师的主要工作或是说本职工作就是审计,其他什么相关的财务工作也可以。想干这个行业其实不容易,四大事务所的状况还好,一些小规模的事务所越来越难做,提成啊,回扣啊,很是不规范。及事务所工作如果考下了注册会计师资格证还行,虽然工作比较累但是待遇还可以。如果是没有全部考下来,去事务所只能做个审计助理的话就要惨得多了,待遇不太好而且很累,每天十多个小时工作时间。一般的人不会在事务所干上几年就会跳槽了,压力大。至于考试吗……难,很难。
拥几度清风
被国内财会类专业人士称为考试难度第一、含金量第一的注册会计师考试火了好多年, 2022年注册会计师考试,全国有76万人报考。而2022年,这个数字是8万。
当然,注册会计师是值得去考的。首先它具有极高的含金量,它的难度就成了一个不可抗拒的理由。我相信去考注册会计师的,都是一些理想主义、对自己要求很高的人。追求上进没有错,然而,考生们又是否了解,注册会计师的收入到底是多少呢?
我是一名执业注册会计师,2022年通过的CPA考试,在某省会城市执业后辗转到广州市执业,我另有一个朋友的父亲是一座县级小城市里一小型会计师事务所的所长,另外,我对上海、北京的注册会计师收入水平也有一个比较深刻的了解。我想,我的意见可以代表目前注册会计师收入的一个实际水平。
首先,我得说,注册会计师的收入比起它承担的劳动和风险来说,是较低的,没有社会上流传的那么高,当然,也绝不会比一般的企业会计低,甚至,它会略高于一般的财务经理的收入。我这里,披露的是一般的注册会计师的收入,即已经执业,但并没有做合伙人,也摆脱了做助理的情况。
在小城市的小会计师事务所,那里的工资水平就不用说了,简直是惨不忍睹。一般而言,他们能拿到600-800元工资。他们是注册会计师的最底层。考注册会计师于他们,没有任何经济上的实际意义。
在一般省会城市的注册会计师们,他们的收入如果要继续了解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工作特点和生存环境,建议可关注博客记录生活,体验生命,地址可以在百度搜索网页:记录生活,体验生命
孤独成性
注会考试难度很大,尤其没有会计学基础的,可能要花费很多精力。有可能努力半天一场空。因为我是会计学本科毕业,我周围也有已经考过注会的朋友和同学,有些是名牌大学会计学硕士+注会,但是他们的工作和收入并非一些外行人想象的那么好。
注册会计师是从事审计行业的,而审计行业非常辛苦,压力很大,一年有半年在外地。当出差的时候会有差旅补助。在四大,一个刚入行的审计助理基本工资税前5000-6000左右,差旅补助250-300每天。所以在审计业务的旺季,收入是过万的。但是辛苦自不必说了。一般人受不了的。在四大干上几年薪水也比较可观了,但是你也被累的半了。如果去了小事务所,就惨了,钱很少的,有很累,福利基本没有。
总之,我认为注会是高风险,高强度,高压力,中间收入的行业。如果你费劲心思和精力才当了注会,你也许会很失望。
中国的审计行业的执业环境不太好,注册会计师的社会地位并不高,审计工作受到很多社会因素的影响,注册会计师的经常受到威胁,没有多少空间让他们发挥真才实学……所以有些人心里落差很大的!!
总之,不建议在大家往火坑里跳了……
年轻人有很多路可以走,很多地方的钱都比这行的钱好挣。
入行需谨慎啊~
轻嗤
现在经济不景气,但是看你说的那么惨确实很难熬啊
可是你没有证书,也没有社会背景,那就只能靠自己了
所以我不支持你马上辞职毕竟你如果辞职了就没有了生活来源,考考注册会计师 你不可能十拿九稳啊!
所以我给你的建议是在工作之余去考考注册会计师 ,成功最好,不行的话,你还有退路啊,凡事得给自己留条后路啊
现在考什么的竞争太激烈了啊!
你说呢
时光不及你眉眼
一般会计事务所工作都比较紧张,说话交流的时间较少,也不允许你多说话,也没有更多的时间,你去了那里,大家都认为你应该是懂这个业务的,要说学只能,由自已慢慢慢的品,如果去会计师事务所我看还是去一些有名的大一点的事务所,因为现在的事务所大多为了争夺业务,不讲原则,如果有幸找到一个为人很好的长者老师也许肯教你也许还好,照说这个行业是有前途的行业,执业者应该比较正直,但有些着注师牌子的人,也人云亦云,没有见解,有的甚至作假证,我遇到过我的一个要好同事,他与一人员合开公司,用了一用心不良的会计,因这个会计的陷害,致使公司损失了几大汽车的商品,价值大几十万元,后来曾经某会计事务所出具审计报告,找到那个出具报告的注师,问其中某一结论是如何来的,他回答说,是某某单位某某人说的,虽然这场官司我的朋友扈了,但失去的几十万的商品没有退回,因时间长,熬不起,不敢再打下去,多少年来也没走出低谷,苦苦煎敖,情绪低落,为了生存惨淡经营,我去看过,前后一比,惨不忍睹,说这些与所述问题无关,只是想我们的注师们要能声张正义,不能阿谀奉承,要有的见解,现在的国人法律意识还没有完全提高,否则有些不负责任的报告是会引来官司的,包括我的那位同事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