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宗贤注册会计师

一首情诗一曲情歌
  • 回答数

    5

  • 浏览数

    748

首页> 注册会计师> 常宗贤注册会计师

5个回答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当初的

已采纳

张字辈,表示家族辈份的字,俗称派。其意均为修身齐家。安民治国,吉祥安康,兴旺发达。字辈,起源于宋朝,《谱牒学研究》中记载:宋太宗赵匡胤立了13个“范字”--德惟从世令子伯师希与孟由宜,加上“匡”共14字。这恐怕是我国最早的辈字,字辈,是人们按伦理道德取名的一个规则。多在职入学时家长请先生按辈字给孩子改个学名,即大名。字辈,它是各族祠堂的产物,或集体创作;或名人所笔,族门出个相公、举人什么的,往往为家族立派、续派;也有皇帝赐封的,孔族字辈就是明清两朝皇帝赐定。那是当今全国统一得最好的字辈。

字辈,或四言、或五言、七言,可长可短:长则五六十字,短则十多字,一般为二三十字。它虽说带封建宗族色彩,然而从文学角度来看,却是绚丽多姿的诗篇。各族姓氏,有不同的族谱,辈字就是族谱的确良核心和纽带带。

昌大家先,崇德象贤。楷模正直,品学安全。忠祯孝友,齐圣广渊。代生明哲,世植梅田。诗收温裕,富贵联延。(摘自《张氏族谱》)

摘自:《张氏三修族谱》2022年 孝友堂 43册(派语:噟正世大,光明显曜,承绍人文,永昭宗道
新增派语:建立功言,进修德业,恢振先声,蔚启英哲
宁乡官山张氏通谱合派语:德茂光先祖,良贻在克家,殷勤敦实务,谦厚发菁华,绂冕芬徽□,圭璋品诣嘉,席珍留待聘,掞藻灿云霞

摘自:江西赣洲《信丰阑州张氏八修族谱》不分卷 张士元等主修 2022年 9册 派语:正元高国福,玉定志用金,□顺茂盛昌,忠信永有光,学士攀龙凤,贤才振纪刚,仁义为珍宝,诗书作栋粱,恩德积,科甲傅名扬。

4 摘自:《张氏族谱》卷,2022年,金镶堂,14册-派语
族间尚有派行:仁让敦古道,雍和受以庄,金玉君子
冈陵永尔康,经纬才能超,利贞位育安
春萱同茂盛,兰桂奕芬芳,荣华徵九如
仁宦有书香,左右清昭穆,动臣邦国扬
派行古风:化云腾上吴,承先绍启宗,仲兴山诒远
永廷应万崇,日振昌英俊,贤声继祖功
五修派行:传家惟诗礼,抡秀良与忠,积善恩光大
庆馀福自通,德泽宜皆学,作求泰常逢

城南张氏五修支谱16卷 己巳年 孝友堂 张先炳等主修 16册,派语
旧派语:寿彦子添瑄志必玉春以问明开国正德茂光先祖
咸丰三年族先酌颁新派:傅家尊理学辅世重经纶孝友兼名节儒风百代新。
通谱合派:德茂光先祖长贻在克家殷勤敦宝务谦厚发菁华纹冕芬徽□圭璋品谊嘉席珍晋待聘掞藻灿云霞。

摘自:江西上饶《清河张氏宗谱》8卷 张诸葛清编纂 2022年 玉海堂 8册 派语:
讳行字派:文武成康烈,从周儒雅 ,诗书诏令德,孝友启新献,
华国重良弼,光天钦远谋,芳声延祖泽,维与勤家修
行派:宗支蕃衍盛,元亨利贞祥,富贵荣华显,斯庆绵长,
棠棣联芳秀,贤圣伦蒸当,圭璋含辉耀,翰学拜明堂,
源流恢先绪,奕翼后厥昌,克昭家声振,万古姓名香

湘西学士桥张氏族谱11卷,2022年,希贤堂,11册齐,派语:
原定派语:齐家汉国,起文仕邦。
续定派语:光明正大,孝友忠良,
再续派语:克承先志,远绍书香。

张氏桂公支谱16卷,光绪2022年,孝友堂,8册齐,4品差 派语:
本宗旧谱派语:天道益世达,廷广时文应之善良。
七英后裔合派语:英裔傅合美,珂里步前修,第峻齐标甲,恩纶福泽悠。
振绳峥大业,孝友绍先猷,光裕崇儒定,家声永作求。
宣公后裔通谱派语:德茂光先祖,良贻在克家,殷勤敦务实,谦厚发菁华,绂冕芬嶶□,圭璋品谊嘉,席珍留待聘,掞藻灿云霞。

洋湖张氏三修族谱15卷首末2022年,清河堂,16册齐,派语:
开国忠为上,承家孝在先,立基图远大,积德自绵延。

张氏三修族谱37卷首1 茂子年 孝友堂 43册齐派语:
老派语:譍正世大,光明显曜,承绍人文,永昭宗道 。
新增派语:建立功言,进修德业,恢振先声,蔚启英哲。
官塘张氏合派语:德茂光先祖,良贻在克家,殷勤敦实务,谦厚么菁华。绂冕芬徽□,圭璋品诣嘉,席珍留待聘,掞藻灿云霞

张氏四修族谱15卷首1卷,2022年,清河堂,张从南编修17册齐, 派语:
原派:木火土金水,仁义礼智信,恭从明聪睿肃又哲谋圣。
三修续派:明孝友作则,存忠厚为良,裕德才宏显,培基泽远长。
芝蔴湾原派:文应光宗国士正天心顺,官清大学永。
七里硚原派:先宾联孝国正天心顺官清大学永。
四修族谱续派:友作述显忠良,德泽傅家远,诗书守世长。

湖南益阳 张氏族谱卷,2022年,金镶堂,14册, 派语:
大宝时国日,万正仕祈芳,和世家声远,千秋学业长,承宗敦孝友,应题启文光,基植先培本,源开永发祥。
4张氏族谱12卷首1,2022年 孝友堂 存4册存首,卷9, 派语:
化云腾上昊,承先绍启宗,仲兴山诒远,永庭应万崇,日振昌英俊,贤垢继祖功,文运开世兆,科元定显隆,傅家惟孝友,佐国本纯忠,德业辉金鼎,规模大岳嵩

摘自:《张氏族谱》 光绪癸未年 金鉴堂 派语
老派:景远荣华起,金玉满堂兴,国正天心顺,官清民德纯
新派:喜庆升平世,洪恩合大开,从修家道盛,绍泽显英才

摘自《张氏五修族谱》十八年,惠和堂 派语
原派语:万世傅宗谱,闻铎思绍先,正文学圣训,禄享沐君恩
续派语:功高标鼎石,品卓冠□贤,金玉家声振,铭经祖德延
新派语:绳武开基业,英嗣百代昌,温恭敦孝友,积厚允流芳
通派语:德茂光先祖,良贻在克家,殷勤敦实务,谦厚发菁华,
绂冕芬徽匕,圭璋品诣嘉,席珍留待聘,掞藻灿云霞

摘自:湖南平江《张氏支谱》张麓泉、张悠久等纂修,清同治三年,敦本堂修,木活字本,6册 派语
白泉公立派:添志必文天,朝尚池仁承
福积公立派:汉道丹玉单,大本汝兴兴臣
丙申重修字派:礼乐光昭远,诗书发泽长,于今登一本,世代显而昌
丙申重修字派,己未重修派同:礼乐光青阳,诗书发泽长,雨铭传道德,百忍肃家常,业以千秋著,名因万选芳,云礽绵世德,奕叶自
己丑重修字派:礼乐光青阳,诗书发泽长,传家原孝友,立品在端方

51.湖南益阳《张氏四修族谱》首卷上中下末,张允文等主修,同治2022年,孝文堂,木活字本,8册 派语
旧派:富标瑞世,贵显都京,唐宋廷秀,元明尚应。
新派:克让光尧代,允恭裕舜朝,中天开景运,盛德自宣昭。

湖南长沙《白汑刘氏四修族谱》16卷首,刘泽 等主修,2022年,崇让堂,木活字本,11册 派语
学圣光前泽,名成启嗣芳,道德隆家永,邦国庆安康。
江西兴国 张氏五修族谱 11卷 张显藻主修 2022年 11册派语:光大世德庆,朝思锡育功,
光大碧玉显,贤声继祖,瑞协文明兆。
福徵景运隆,傅家惟诗礼,垂训在孝忠。涵养期宽厚,经书求广通,尭舜作模范。
唐虞乐相逢,积善祥长发,富贵益盈丰。

浙江嵊县 剡西富润张氏宗谱 十卷 张立遵等修 同治辛未年 木活字本 10册1150 派语:
奠居富润肇自从宜瑞开灵鹤乃建洪基后人蔚起先泽永垂。
新行:奠居富润肇人宜瑞开灵鹤乃建洪基后人蔚起先泽永垂。

摘自(湖南浏阳 金冈段张氏二修家谱)
字辈派语:庆清公胜士,光国永世昌,宗德延先泽,人文启瑞祥
纯儒钦佐运,动业耀铭常,孝友傅家政,忠良万代扬

摘自(长沙坳上张氏族谱)
字辈派语:献光王国声名远,孝友傅家世泽延
新增宗派:肇锡宏庆,翊赞昌明,振志宣定,应运维新

摘自《张氏宗谱》张相升等修 14卷 戊子年 都会堂 木活字 9册
派语:派系:道善卿明隆积相良才庆文际德荣光会显昌绍芳
承启侬诗先后述书昭应贻衍谟祯谋绪烈祥永长

摘自《张氏宗谱》14卷 光绪二十年 16册
派语:张氏宗派: 坦任承先榘 行仁裕后昆 光明君子泽 忠孝圣贤根
光绪年复定宗派:坦任承先榘 行仁启世昌 传家崇德礼 华国进贤良

摘自《张氏宗谱》宣统元年 6卷 孝友堂 木活字 6册
派语:国正治朝 万事学道 本在其中
运泰有兆 愿复克家 滋大长保

《张氏宗谱》雍正元年 17卷 木活字 19册
派语:元和承世泽 方正兆家与 忠厚先人积 经纶大道存

《绵西张氏族谱》张宝杰主修 中华五年 4卷 木活字 5册
班行:国正崇文学,安邦本德能,永怀先世泽,绍述定昌荣。
附女班行:兰秀芳徵茂,荑柔淑质延,英华聪慧至,礼范端荘全。

《上湘张氏金房支谱》张通时主修 5卷 金鉴堂 木活字 5册
班序:安邦宗道学,耀祖肇湘湖,盛绍千秋鉴,通才式敬夫
迪光敦礼义,笃庆富名儒,仁德傅良训,书香定远谟

《上湘张氏金房支谱》张通时主修 5卷 金鉴堂 木活字 5册
班序:
安邦宗道学,耀祖肇湘湖,盛绍千秋鉴,通才式敬夫
迪光敦礼义,笃庆富名儒,仁德傅良训,书香定远谟

摘自《张氏通谱》光绪丙子年 刻本 8册 8卷
派语:德 茂 光 先 祖 良 贻 在 克 家
殷 勤 敦 宾 务 谦 厚 发 菁 华
绂 冤 芬 微 圭 璋 品 诣 嘉
席 珍 留 待 聘 掞 藻 灿 云 霞

摘自《张氏续修族谱》张立拔等修 光绪十四年 孝友堂 13卷 10册 木活字
字辈派语:原编派语:
立 志 守 先 泽逢 时 耀 盛 名
人 文 思 蔚 起华 国 振 家 声
通谱合派语:
德茂光先祖 良贻在克家 殷勤敦宾务 谦厚发菁华
绂冕芬微圭璋品诣嘉 席珍留待聘 掞藻灿云霞

摘自<张氏宗谱> 张宗铎主修 4年 笃亲堂 28卷 木活字 28册
字辈派语:
德绍宗邦裕,傅家积善昌,世贻维孝友,继绪定呈祥。

摘自《张氏家谱》张子德等纂修 2022年 19卷 14册 金鉴堂 木活字)
原籍排行诗:庆善荣嗣王,仕仁显傅扬,宗祖徙今盛。万代永兴昌。
新编排行诗:
孝友源来远,宏开世泽芳,承先敦礼义,修德致祯祥,
亨大隆家业,文高炳国九,历朝昭令绪,玉印启忠良。
积德累仁,光前裕后。

摘自《旌阳张氏宗谱》张肇锋等纂修 4卷 永思堂 木活字 20册
字辈派语:
生、世、延、本、一、守、尚、士、肇、元、善中、庆、
昭、祖、德、光、昌、乐、承、傅
时、熙、贤、英、盛、谊、重、群、亲、尊。

摘自<张氏宗谱> 张逸溪等修 道光壬午年 9卷 9册
字辈派语:
福胜良存文继世,一傅令子合家珍,克承善德绍先业,
大启光昌哒匦隆?
摘自《丹徙张氏族谱》8卷 4册 木活字
字辈派语:崇、祖、承、芳、远、傅、家、衍、绪、繁

摘自《姚江三墙张氏宗谱》张福盛议修 五年 树德堂 28卷 28册 木活字字辈派行:
添、大、亚、禾、万、常、斌、遇、小、宗、敬、震、凤、鸣、高、科、
锡、汝、景、福、积、善、承、庆、孝、友、忠、良、宽、厚、诚、正、
仕、让、中、和、克、念、作、圣。

摘自〈张氏应西公支谱〉不分卷2022年 1册
派语:功高泽沛隆 忠厚传家永 培德福寿增 继织承先志
世代阴华云

摘自《高峰张氏宗谱》不分卷 张世禄主修 咸丰二年 1册行第:
硕、德、开、宗、 、云、仍、亿、万、永、忠、贞、和、孝、友、
祥、发、长、元、仲、仕、义、礼、智、偕、煴、良、恭、俭、一、
伯、嘉、文、廷、甲、希、继、世、英、贤、教、大、伦、昌、隆、
承、祖、远、辅、佐、显、能、臣、正、学、邦、家、道、君、明、
启、后、熏
摘自《靖江张氏宗谱》20卷 张绩金主修 光绪十三年 20册
派语:永言孝义 照明嗣服 肇应昌期 业宏丕绩
翊宣文华 显杨 德 启后承先 同心敬述

摘自《灵岩张氏宗谱》3卷 光绪已亥年 百忍堂 3册
排行:斌助錀茂士贤良仁义礼智孝悌忠信
新定排行:敬祖敦宗崇儒希圣学粹经明福绥位至德咸孚邦国
朝观而业聿昭其声远振慎守贻谋万年鼎盛

《摘自新坪塘张氏族谱》4卷 张明上主修 同治7年 嘉言堂 木活字 4册
派语:肇明元德永 振起世家声 孝友承先泽 文华显国英

《摘自清河张氏宗谱》乾隆年摘自《六都张氏五修支谱》10卷 张厚贵纂修 中华2022年 忠努堂 10册
字辈派语:
祖、本、力、田、傅、以、忠、厚、代、有、正、人、用、克、垂、久

摘自《泾川张氏宗谱》3卷 明万历刻本 3册
排行:懋守臣子道本元思有继 克尚光宗祖国士文世正

摘自《清河张氏宗谱》光绪年间刻本 13卷、首 张孔成等修 馀庆堂
字派:大宗乃敦笃毓秀必诗书常守同居训其昌占庆馀

摘自《如泉东马庄张氏宗谱》15卷 道光戊子年 禄宜堂 20册
派语(张氏通派):棊布星胪 孙枝衍庆 永振鸿图

转自: -bindll?page5?webid=tongtu&used=1578482&columnno=14&articleid=179 敬谢!

回答者: 梦里寻他芊栢度 - 秀才 三级 2022-1-31 14:00
家乘,即家族的史书;谱牒是古代记述氏族世系的书。
秦汉以前,只有帝王诸侯有谱牒。魏晋南北朝时期,世家大族为维护自己的利益,特别重视门第、血统和婚姻等方面的纯洁和排它,以维护自己政治方面的特权,于是贵族和平民都有了谱牒,从而谱牒学也成为一种专门的学问。唐宋以至明清,各个姓族不断修续谱牒、家乘。现存的家乘、谱牒,大多是明清时代修撰的。
谱牒加深了豪门大族与庶族寒人之间的鸿沟,使世家大族内部嫡庶尊卑关系得以强化。它用血缘关系的纽带模糊了阶级意识,使封建宗法制度得以维持和巩固。但是,家乘、谱牒也具有不可忽视,的文献价值。就张姓的家乘、谱牒而言,它记录了张姓诸家族的氏族来源、世代、人物传记、迁徙居住、婚姻嫁娶、子孙繁衍和与此相关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不失为研究家族史、社会史的重要原始资料。
修谱
在修撰谱牒之风相当兴盛的魏晋南北朝时期,作为张姓这样的大姓氏,也应该有家乘、谱牒的修撰,只是因为时间久远,没有能够保留下来。现在我们可以考知的张姓家乘、谱牒,有唐朝人张太素的《敦煌张氏家传》20卷,此后又有《曲江张氏家谱》一卷。
宋元明清诸代,各地的张姓家谱不断修撰,以至于在全国范围内统一修续家谱。明朝嘉靖年间(1522-1566)张浚等人修纂的《张氏统宗世谱》有18卷,后来又扩展到2l卷,并附有《文献》l1卷,卷帙极为丰富。这部谱书将当时全国各地的张姓家族的有关情况全部收入,书中还附有《张氏古今迁居地理图》17幅。这是张姓的一部极为重要的谱书。时期,张姓聚族修续家谱之风方兴未艾,建国后一些地方也有续修家谱的情况。
家谱的分布
现在图书馆收藏和目录书著录的张姓谱书有100多种。《中国家谱目录》一书收录张氏家谱114种,计949册。
这些张姓谱书如果按地区分,以江苏省最多,达25种;其次是湖南省,有18种;再次是山西和浙江两省,各有12种。此外,湖北省有8种,山东省有6种,河北、安徽、福建、四川4省各有5种,广西、甘肃、宁夏三省区各有2种,河南省有1种。不分地区的有4种。如果从支派族望上看,清河张氏的家谱最多,达十余种;其次是湘谭张氏,有6种。定阳、南张、姚江、余姚、中湘、湘乡等地张氏,各有3种;浙江、安丘、南皮张氏,各有2种;其他地区张姓支派,多为 1种。
家谱的种类
这些张姓谱书的名称各异,有家谱、宗谱、族谱、世谱、世系谱、会通谱、房谱、支谱、草谱、通谱、谱书、纪略、家乘、世系、先芬录等。名称中往往还包含具体郡望、门派或者先祖号谥,以及郡、县、乡名,以与别的谱书相区别。有的名称中还加有“续修”、“三修”、“四修”等字样。
家谱的内容
张姓的各种家乘、谱牒尽管文字繁简不一,记述范围有别,但内容却大体相同,一般包括序言、凡例、家族世系、家族法规、先祖行状和家族文献等。其中家族世系是家谱的中心内容,为谱书所必备。
谱书中关于家族世系的记述,既要注重上下垂直关系,使源流承递清楚。又要注重左右横向关系,详列人物事迹。张姓谱书往往首先阐明本家族的繁衍源流,然后再详述各支各派的人物事迹。世系不仅要记载本宗族的人物名谓,而且还多通过派语来说明人物的宗派和辈分。
茂陵(今陕西省兴平)张氏宗族的《宗规》中就有“族派字目”。这个宗族共分10个支派,取南宋大儒朱熹“忠孝持家远,诗书命世长”10个字,让各支派分占一字。再以这一字为首,联成五言四句,作为派语。如“忠”字一支的派语是:“忠勤襄国事,正直立人纲。风云会,修齐诩世良。”这一支派的第一代取名要用上“忠”字,第二代取名要用上“勤”字,第三代取名要用上“襄”字,依此类推。这样,通过一个人的名字,就可以知道他属于哪一支派哪一辈分。<张氏宗谱><张氏宗谱>

45评论

泛黄旧照

ACCA在国内称为国际注册会计师,实际上是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The Association Of Chartered Certified Accountants的缩写,它是英国具有特许头衔的4家注册会计师协会之一,也是当今最知名的国际会计师组织之一。

ACCA资格被认为是国际财会界的通行证。许多国家立法许可ACCA会员从事审计、投资顾问和破产执行工作。ACCA在欧洲会计专家协会FEE、亚太会计师联合会CAPA和加勒比特许会计师协会ICAC等会计组织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注册会计师协会是由注册会计师组成的职业团体,其宗旨是服务、、和协调。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是注册会计师的全国组织,接受的指导、和,并接受的。

协会会员有两类:一类是团体会员,即经依法批准设立的事务所。另一类是个人会员,包括:执业注册会计师执业会员、非执业注册会计师非执业会员和名誉会员。名誉会员为境内、外有关知名人士,经有关方面推荐和协会理事会批准产生。协会的组织机构由会员、理事会与常务理事会和常设办事机构组成。

56评论

糜烂都市

他是武汉大学本硕连读的世界经济学专业,是中国首批执业证券分析师,拥有注册会计师证,二十多年深耕于金融投资分析师,专注于股票、大宗商品领域,经常上卫视当当嘉宾,讲讲理财知识。希望这些对你有用~

180评论

南昔

尚姓字辈排行如下:

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朱集镇尚寨村字辈:正大光明富丰先思善书。

湖北襄阳市南漳县东巩、肖堰一带尚姓字辈:正世开德盛,万仕广明经,有志仁贤义,才柏之秀云。

湖北十堰郧县五峰乡尚家河尚氏字辈:应化克广,文志从选;继立学政,大启荣显;勋建天朝,恩垂邦典;世德振兴,全修万善;永发承祥,尊祖业传;远影康乐,道宏瑞满;维敬群雄,英明佑贤;谦益俭良,代忠存延。

湖北襄阳歇马河尚家壪尚氏字辈:川(廷春),乾(遇友)应(金锡),建其士瑞,玉麟发祥,宗功永秀,世代荣昌,承奉圣贤,书礼弘扬,文武全才,治国安邦,顺之道正,仁义昭彰,祖德遗辉,明久兴旺。

湖北襄阳谷城县城关镇尚家埠口尚氏排行:正大光明,安邦治世。

山东郓城尚氏字辈:盛德伯作昭诗书可景习理成大宗兴志先文怀继余传恩树良善秀万春效仰方俊耀乃延庆嘉隆昌。

山东德州尚氏字辈:文其明玉祥。

山东淄博尚氏字辈:大维宏家声振宗善敬启广丕作保方良承佩贻肇锡庆长。

山东淄博王村尚氏字辈:仁义力志慎修克贞(zheng可。

山东龙口尚氏字辈:大德玉福振宗作书香世守乃祖。

山东泰安尚氏字辈:其思永继元希荣绪廷先大德传宗广延庆佰世芳。

山东莱芜故事村尚氏字辈:宪绪念传永,蕙兰胜馨香,祖佑师叔第,富庶诏华堂。

山东滨州大尚村尚氏字辈:仁义礼智信,俊哲文明贵,忠厚传家远。

山东利津尚氏字辈:育蕃应攸叙宪祖自熙淳世传忠孝德尊训久茂祥。

辽宁大连尚氏字辈:文云思德肇志忠厚传家远诗。

辽宁沈阳尚氏字辈:世德尔祖。

辽宁海城尚氏字辈:继学可之崇玉维政宗昌其久世德尔祖承效克适伟佩绍宪本大乃永纪惠汝述。

辽宁铁岭花耳山尚氏字辈:云起邦国永成明君发洪贵殿志文俊兴。

辽宁铁岭李千户尚氏字辈:宏玉新成庆尊崇国运昌德荣思守法宝善致发祥。

辽宁新宾尚氏字辈:传绪振恒衍庆修阳培源思茂承宗宜凝。

辽宁新宾这一支应来自江苏赣榆或山东日照,字辈:传绪永德,衍庆修明,积善之家,济世运昌,培源思茂,承宗贻荣。

吉林市郊尚氏字辈:崇登士永国廷有中希文起瑞云殿昌荣名芳德峻才大声鸿百祥连汉万载丰恒。

河南孟津尚氏字辈:汝师恒弘景全修德乃成廷怀连去际芳远照永清从玉金作宝如宗广来明道长世法有守存本建兴。

河南淅川尚氏字辈:德光宗士宏兴良善花荣胜店家占坤明。

河南南召尚氏字辈:从春兴广泰久士相恒昌吉照迎增水仁义和友邦。

河南新乡东曲里村尚氏字辈: 文、彦、春、家、祥、福、德、广。

河南叶县常村乡尚氏字辈:应进宗明,克清凤永。学书耀祖,振德家生。文行忠信,延年增荣。正新诚意,太和春景。尧邦舜国,浩志可兴。平安久远,同望盛隆。智丰惠沛,均建奇功。润珍贵宝,泽善顺祯。

湖南桑植县一支:大启正龙世、文华遗泽长。

二支:光大开文运、昌明启后良、英贤先自立、家道永垂芳。

三支:本立道生、源远流长、昭穆顺序、孝友滋彰、名高三楚、声振一堂。

河北磁县尚氏字辈:西古祖而显勤春林有清福禄禛祥庆大中正常生阳照苗盛旺万物广多兴。

河北保定、辽宁辽阳尚氏字辈:增昌明其永久德世利德富尔贵祖。

河北省宁津县,现居辽宁黑山:云顺文鸿志,百世永吉昌。

河北廊坊尚氏字辈:国、存、近、在、德、景、文、俊、振、海、宏。

现居北京市昌平区百善镇半壁街村:如、德、志、红。

黑龙江肇源尚氏字辈:之国登永崇守泄廷万书广大教育群英圣为人瑞德乃家声。

山东泰安夏家庄、肥城安家庄、大尚庄、小尚庄是一支。其中字辈有:绪、乾、节、立、太、玉、随、林、富、生。

山东泰安肥城老城镇辛屯村(胡庄组)亦尚存一支。其中字辈有:成、永(金)、仁、义、礼。

安徽太和赵集乡尚寨,马营村一带。其中字辈有:孔,学,凤,守(照),成。

安徽怀远后尚,前尚,西尚,尚庙,尚庄是一支。其中字辈有:成,登,守(佩),林(殿),元,国登。

安徽当涂县黄池镇,其中字辈有:师、玉、文、世、定、启、贤、坤。

安徽霍邱县花园镇迎龙村尚大台子,其中字辈有:习、显、伟、德、发、传、应、由、申、嘉。

山西运城永济平壕村尚家字辈:修善积德广前玉后。

四川成都尚氏字辈:作开宏俊。

尚氏一支字辈:正金大光明富丰先永祥。

扩展资料:

尚氏家谱文献现状

辽宁海城尚氏续修宗谱六卷,清尚玉德、尚维慎修,清乾隆五十六年公元2022年木刻活字印本五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吉林大学图书馆。

尚氏宗谱四卷,首一卷,尚渊涛等纂修,七年公元2022年飞熊堂木刻活字印本四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辽宁海城尚氏宗谱十一卷,末一卷,尚其宪纂修,二十八年公元2022年石印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辽宁省海城市档案馆。

尚茂公三房草稿,著者待考,年间世德堂稿本一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辽宁海城尚氏六修宗谱不分卷,现代尚久蕴、尚世海编修,2022年计算机排印本。

辽宁、吉林尚氏六修宗谱补遗一卷,现代,尚久蕴等修,2022年铅印本。

河南许昌尚集尚氏族谱三卷,现代,尚德河等编,2022年计算机排印本。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尚姓

179评论

风说他不会走

长孙皇后贤淑佐太宗

--------------------------------------------------------------------------------

有人说: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站着一个伟大的女。唐太宗大治天下,盛极一时,
除了依靠他手下的一大批谋臣武将外,也与他贤淑温良的妻子长孙皇后的辅佐是分不开
的。
长孙皇后是隋朝骁卫将军长孙晟的女儿,母亲高氏之父高敬德曾任扬州刺史;长孙
皇后生长在官宦世家,自幼接受了一整套正统的教育,形成了知书达礼、贤淑温柔、正
直善良的品。在她年幼时,一位卜卦先生为她测生辰八字时就说她“坤载万物,德合
无疆,履中居顺,贵不可言。”
长孙氏十三岁时便嫁给了当时太原留守李渊的次子、年方十七岁的李世民为妻,她
年龄虽小,但已能尽行妇道,悉心事奉公婆,相夫教子,是一个非常称职的小媳妇,深
得丈夫和公婆的欢心。
李世民少年有为,文武双全,十八岁时就单枪匹马突入敌人阵营之中,救出身陷重
围的父亲;二十岁时便有王者之风,能折节下士,疏财广招天下豪杰;二十一岁随父亲
李渊在太原起兵,亲率大军攻下隋都长安,使李渊登上天子宝座,成为大唐王朝的开国
之主——唐高祖。李渊称帝后,封李世民为秦王,负责节制关东兵马,数年之内,李世
民就挥兵扫平了中原一带的割据势力,完成了大唐统一大业;唐高祖因之加封他为天策
上将,位置在其他诸王公之上。在李世民征战南北期间,长孙王妃紧紧追随着丈夫四处
奔波,为他照料生活起居,使李世民在繁忙的战事之余能得到一种清泉般温柔的抚,
从而使他在作战中更加精神抖数,所向无敌。
李世民被封天策上将后,便享有特殊的权力,能够自设一套官署,伊然一个小朝廷
的架式,当时归于他麾下为他效劳的,武将有李世劾、程咬金、秦叔宝、翟长孙、秦武
通、尉迟恭等能征善战的骠勇大将;文臣则有杜如海、房玄龄、虞世南、诸葛亮、姚士
廉、李玄道、蔡允恭、薛元敬、颜相时、苏勖、于志宁、苏世长、薛收、李守素、陆清
明、孔颖达、盖文远、许敬宗等“十八学士”,真可谓贤臣如云,势力盖天。李世民拥
有这样通人的局面,自然令当时贪酒好色的无能太子李建成不安,出于猜疑和嫉妒之心,
他联合三弟李元吉企图谋害同胞兄弟李世民;阴谋却被李世民手下的谋士察觉,迫于无
奈,在大舅子长孙无忌和谋臣房玄龄的力劝下,李世民终于痛下决心,在玄武门除掉了
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不久,李世民被立为太子。事实上,唐太祖李渊心中最赏识
的也是他这个二儿子。对于这种骨肉相残的惨剧,长孙王妃原本是极力反对的,但面对
残酷的政治斗争,她一个女子又能怎么样呢?她只好勉力地理解丈夫。
唐高祖武德九年八月,李渊因年事已高而禅位给太子李世民,李世民就成了唐太宗。
水涨船高,长孙王妃也随即立为母仪天下的长孙皇后,应验了卜卦先生说她“坤载万物”
的预言。作了至高无上的皇后,长孙氏并不因之而骄矜自傲,她一如既往地保持着贤良
恭俭的美德。对于年老赋闲的太上皇李渊,她十分恭敬而细致地侍奉,每日早晚必去请
安,时时提醒太上皇身旁的宫女怎样调节他的生活起居,象一个普通的儿媳那样力尽着
孝道。对后宫的妃嫔,长孙皇后也非常宽容和顺,她并不一心争得专宠,反而常规劝李
世民要公平地对待每一位妃嫔,正因如此,唐太宗的后宫很少出现争风吃醋的韵事,这
在历代都是极少有的。当初隋文帝的独孤皇后虽然也曾把后宫治理得井然有序,但她靠
的是的政策和手腕;而长孙皇后只凭着自己的端庄品,就无言地影响和感化了整
个后宫的气氛,使唐太宗不受后宫是非的干扰,能专心致志料理军国大事,难怪唐太宗
对她十分敬服呢!虽然长孙皇后出身显贵之家,如今又富拥天下,但她却一直遵奉着节
俭简朴的生活方式,衣服用品都不讲求豪奢华美,饮食宴庆也从不铺张,因而也带动了
后宫之中的朴实风尚,恰好为唐太宗励精图治的治国政策的施行作出了榜样。
因为长孙皇后的所作所为端直有道,唐太宗也就对她十分器重,回到后宫,常与她
谈起一些军国大事及赏罚细节;长孙皇后虽然是一个很有见地的女人,但她不愿以自己
特殊的身份干预国家大事,她有自己的一套处事原则,认为男女有别,应各司其职,因
而她说:“母司晨,终非正道,妇人预闻政事,亦为不祥。”唐太宗却坚持要听她的
看法,长孙皇后拗不过,说出了自己经过深思熟虑而得出的见解:“居安思危,任贤纳
谏而已,其它妾就不了解了。”她提出的是原则,而不愿用细枝末节的建议来束缚皇夫,
她十分相信李世民手下那批谋臣贤士的能力。
李世民牢牢地记住了贤妻的“居安思危’与“任贤纳谏”这两句话。当时天下已基
本太平,很多武将渐渐开始疏于练武,唐太宗就时常在公务之暇,招集武官们演习技,
名为消遣,实际上是督促武官勤练武艺,并以演习成绩作为他们升迁及奖赏的重要参考。
按历朝朝规,一般是除了皇宫守卫及个别功臣外其他人员不许带兵器上朝,以保证皇帝
的安全,因此有人提醒唐太宗;“众人张弓挟箭在陛下座侧,万一有谁图谋不轨,伤害
陛下,岂不是社稷之大难!”李世民却说:“朕以赤心待人,何必怀疑自己左右的人。”
他任人唯贤,用人不疑的作风,深得手下文武诸臣的拥护,由此属下人人自励,不敢疏
怠,就是在太平安定的时期也不放松警惕,国家长期兵精马壮,丝毫不怕有外来的侵犯。
关于任贤纳谏一事,唐太宗深受其益,因而也执行得尤为到家,他常对左右说:
“人要看到自己的容貌,必须借助于明镜;君王要知道自己的过失,必须依靠直言的谏
臣。”他手下的谏议大夫魏征就是一个敢于犯颜直谏的耿介之士。魏征常对唐太宗的一
些不当的行为和政策,直接了当地当面指出,并力劝他改正,唐太宗对他颇为敬畏,常
称他是“忠谏之臣。”但有时在一些小事上魏征也不放过,让唐太宗常觉得面子上过不
去。一次,唐大宗兴致突发,带了一大群护卫近臣,要表郊外狩猎。正待出宫门时,迎
面遇上了魏征,魏征问明了情况,当即对唐太宗进言道:“眼下时值仲春,万物萌生,
哺幼,不宜狩猎,还请陛下返宫。”唐太宗当时兴趣正浓,心想:“我一个富拥天
下的堂堂天子,好不容易抽时间出去消遣一次,就是打些哺幼的又怎么样呢?”于
是请魏征让到一旁,自己仍坚持这一次出游。魏征却不肯妥协,站在路中坚决拦住唐太
宗的去路,唐太宗怒不可遏,下马气冲冲地返回宫中,左右的人见了都替魏征捏一把汗。
唐太宗回宫见到了长孙皇后,犹自义愤填膺地说:“一定要杀掉魏征这个老顽固,
才能一泄我心头之恨!”长孙皇后柔声问明了原由,也不说什么,只悄悄地回到内室穿
戴上礼服,然后面容庄重地来到唐太宗面前,叩首即拜,口中直称:“恭祝陛下!”她
这一举措弄得唐太宗满头雾水,不知她葫芦里埋的什么药,因而吃惊地问:“何事如此
慎重?”长孙皇后一本正经地回答:“妾闻主明才有臣直,今魏征直,由此可见陛下明,
妾故恭祝陛下。”唐太宗听了心中一怔,觉得皇后说的甚是在理,于是满天阴云随之而
消,魏征也就得以保住了他的地位和命。由此可见,长孙皇后不但气度宽宏,而且还
有过人的机智。
长孙皇后与唐太宗的长子李承乾自幼便被立为太子,由他的母遂安夫人总管太子
东宫的日常用度。当时宫中实行节俭开支的制度,太中也不例外,费用十分紧凑。
遂安夫人时常在长孙皇后面前滴咕,说什么“太子贵为未来君王,理应受天下之供养,
然而现在用度捉襟见肘,一应器物都很寒他。”因而屡次要求增加费用。但长孙皇后并
不因为是自己的爱子就网开一面,她说:“身为储君,来日方长,所患者德不立而名不
扬,何患器物之短缺与用度之不足啊!”她的公正与明智,深得宫中各类人物的敬佩,
谁都愿意听从她的安排。
长孙无忌是长孙皇后的哥哥,文武双全,早年即与李世民是至交,并辅佐李世民赢
取天下,立下了卓卓功勋,本应位居高官,但因为他的皇后妹妹,反而处处避嫌,以免
给别人留下话柄。唐太宗原想让长孙无忌担任宰相,长孙皇后却奏称:“妾既然已托身
皇宫,位极至尊,实在不愿意兄弟再布列朝廷,以成一家之象,汉代吕后之行可作前车
之鉴。万望圣明,不要以妾兄为宰相!”唐太宗不想听从,他觉得让长孙无忌任宰相凭
的是他的功勋与才干,完全可以“任人不避亲疏,唯才是用”。而长孙无忌也很顾忌妹
妹的关系。不愿意位极人臣。万不得已,唐太宗只好让他作开府仪同三司,位置清高而
不实际掌管政事,长孙无忌仍要推辞,理由是“臣为外戚,任臣为高官,恐天下人说陛
下为私。”唐太宗正色道:“朕为官择人。唯才是用,如果无才,虽亲不用,襄邑王神
符是例子;如果有才,虽仇不避,魏征是例子。今日之举,并非私亲也。”长孙无忌这
才答应下来,这兄妹两人都是那种清廉无私的高洁之人。
长乐公主是唐太宗与长孙皇后的掌上明珠;从小养尊处优,是一个娇贵的金技玉叶。
将出嫁时,她向父母撒娇提出,所配嫁妆要比永嘉公主加倍。永嘉公主是唐太宗的,
正逢唐初百业待兴之际出嫁,嫁妆因而比较简朴;长乐公主出嫁时已值贞观盛世,国力
强盛,要求增添些嫁妆本不过份。但魏征听说了此事,上朝时谏道:“长乐公主之礼若
过于永嘉公主,于情于理皆不合,长幼有序。规制有定,还望陛下不要授人话柄!”唐
太宗本来对这番话不以为然。时代不同,情况有变,未必就非要守陈规。回宫后,唐
太宗随口把魏征的话告诉了长孙皇后,长孙皇后却对此十分重视,她称赞道:“常闻陛
下礼重魏征,殊未知其故;今闻其谏言,实乃引礼义抑人主之私情,乃知真社稷之臣也。
妾与陛下结发为夫妇,情深意重,仍恐陛下高位,每言必先察陛下颜色,不敢轻易冒犯;
魏征以人臣之疏远,能抗言如此,实为难得,陛下不可不从啊。”于是,在长孙皇后的
持下,长乐公主带着不甚丰厚的嫁妆出嫁了。
长孙皇后不仅是口头上称赞魏征,而且还派中使赐给魏征绢四百匹、钱四百缗,并
传口讯说:“闻公正直,如今见之,故以相赏;公宜常秉此心,不要转移。”魏征得到
长孙皇后的支持和鼓励,更加尽忠尽力,经常在朝廷上犯颜直谏,丝毫不怕得罪皇帝和
重臣。也正因为有他这样一位赤胆忠心的谏臣,才使唐太宗避免了许多过失,成为一位
圣明君王,说到底,这中间实际上还有长孙皇后的一份功劳呢!
贞观八年,长孙皇后随唐太宗巡幸九成宫,回来路上受了风寒,又引动了旧日痼疾,
病情日渐加重。太子承乾请求以大赦囚徒并将他们送入道观来为母后祈福祛疾,群臣感
念皇后盛德都随声附和,就连耿直的魏征也没有提出异议;但长孙皇后自己坚决反对,
她说:“生有命,富贵在天,非人力所能左右。若修福可以延寿,吾向来不做恶事;
若行善无效,那么求福何用?赦免囚徒是国家大事,道观也是清静之地,不必因为我而
搅扰,何必因我一妇人,而乱天下之法度!”她深明大义,终生不为自己而影响国事,
众人听了都感动得落下了眼泪。唐太宗也只好依照她的意思而作罢。
长孙皇后的病拖了两年时间,终于在贞观十年盛暑中崩逝于立政殿,享年仅三十六
岁。弥留之际尚殷殷嘱咐唐太宗善待贤臣,不要让外戚位居显要;并请求后薄葬,一
切从简。
唐太宗并没有完全遵照长孙皇后的意思办理后事,他下令建筑了昭陵,气势十分雄
伟宏大,并在墓园中特意修了一座楼台,以便皇后的英魂随时凭高远眺。这位圣明的皇
帝想以这种方式来表达自己对贤妻的敬慕和怀念。
长孙皇后以她的贤淑的品和无私的行为,不仅赢得了唐太宗及宫内外知情人士的
敬仰,而且为后世树立了贤妻良后的典范,到了高宗时,尊号她为“文心顺圣皇后。”

最贤德的皇后

提起封建时代的后妃、许多人都对她们没有好印象。确实,我国历史上后妃凭借自己的特殊身分,营私结党,扰乱朝纲,甚至祸国殃民的事情,时有发生。然而,也有一些后妃,贤慧有德,深明大义,为清明政治、稳定社会起了积极作用。在她们当中,唐太宗李世民的长孙皇后和明太祖朱元璋的马皇后是最突出的。

长孙皇后是鲜卑族人,自幼精通文史,父亲在隋朝当过官。唐朝初年,太子李建成和李世民为争夺皇位,发生了激烈的争斗。李建成一伙常在唐高祖李渊面前陷害李世民,企图借刀。高祖听信了他们、疑忌甚至僧恶李世民。长孙氏“孝事高祖,谨承诸妃”。在险恶的形势下勉力排解高祖对李世民的嫌猜。到了李世民决定发动”玄武门之变”除掉李建成的紧急关头,长孙氏又挺身而出,亲自激励士气,促成了事变成功,李世民由此登上帝位。

长孙皇后的哥哥长孙无忌,与唐太宗是布衣之交,又是功臣元勋,太宗打算委之以显官要职。长孙皇后坚决不允。并让长孙无忌“苦求逊职”,直到大宗改授权限不大的官职为止。在一人荣耀、满门生辉的封建社会里,长孙氏贵为皇后,却“不愿兄弟子侄布列朝廷”,实在难能可贵。唐太宗善于纳谏的政举,也得益于长孙皇后的良言劝导。直言敢谏的魏征经常触犯“龙颜”,一次太宗退朝,回到后宫恨声地说要杀掉魏征。长孙皇后悄然退下,一会儿又穿着参加隆重礼仪的朝服走上,太宗十分惊讶。她说;我听说君主圣明,臣下才敢直言。现在魏征直谏,正说明陛下圣明啊,我怎么能不庆贺呢?太宗听了转怒为喜,从此对魏征等忠臣更 加倚重。

封建社会后妃之间争宠竞幸,互相残害的劣迹屡见不鲜,而长孙皇后却能体恤、爱护妃嫔。她对妃嫔生的子女“慈爱逾于己生”,妃嫔害了病,她甚至把自己正在服用的药送去,因而“宫中无不爱戴”。长孙氏虽然位尊皇后,但生活仍比较俭朴,平日衣物仅够穿而已。2022年(贞观十年),长孙皇后三十六岁时染病不起,临终留下:依山而葬,不用造坟,也不用棺椁(guo果,套在棺材外面的大棺材),以木器瓦器俭薄送终。同时规劝太宗纳忠容谏,不受谗言,节制游乐打猎和役使百姓。长孙皇后去世时,唐太宗非常悲痛,感到从此“失一良佐”!

马皇后是安徽宿州人,“有智鉴,好书史”,她早年丧母,被郭子兴夫妇收养为义女。郭子兴作农民军元帅时,马氏嫁给了英勇善战的朱元璋。郭子兴情暴躁,气度狭小,在别人挑拨下把朱元璋关了起来,不给饮食。马氏偷出刚出炉的热饼,揣在怀里给朱元璋送去,以至烫伤了胸脯。在朱元璋领兵征战的年代,她还亲手为将士缝衣做鞋。一次,与朱元璋敌对的陈友谅大兵临城,不少官员百姓准备逃难。在人心慌乱的紧急时刻,马皇后镇定如常,“尽发宫中金帛犒士”,稳定了军心,为朱元璋获得胜利起了重要作用。

在朱元璋平定天下、创建帝业的岁月里,马皇后和他患难与共。因此朱元璋当了皇帝后,对马皇后一直非常尊重和感激,对她的建议也往往能认真听取和采纳。朱元璋几次要寻访她的亲族封官加赏,都被马皇后劝止。朱元璋情暴烈残忍,为了保住朱家子孙日后的地位,不断寻找借口屠戮功臣宿将。对此,马皇后总是婉言规劝,使朱元璋多少有所节制。马皇后一直保持过去的俭朴作风,平洗过的旧衣服,破了也不忍丢弃。并教导妃嫔不忘蚕桑的艰难。遇到荒年月,她带领官人吃粗劣的菜饭,以此来体察民间疾苦。2022年(洪武十五年)五十一岁的马皇后病逝。临终嘱咐朱元璋“求贤纳谏,慎终如始”,并愿“子孙皆贤,臣民得所”。

朱元璋常将马皇后的贤德与长孙皇后相提并论,她们的确可以先后媲美。

29评论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