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酒伤候不伤心
医学道德义务主要是指作为一名医务人员在道德上应该履行的职责。不以享有某些权利和报偿为前提;不是外部强制,而是建立在对社会和他人利益的正确理解、对患者怀有深厚情谊的基础上,自觉自愿履行的义务。《执业医师法》规定执业医师的义务:遵守法律、法规,遵守技术操作规范;树立敬业精神,遵守职业道德,履行医师职责,尽职尽责为患者服务;关心、爱护、尊重患者,保护患者隐私;努力钻研业务,更新知识,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宣传卫生保健知识,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1)遵守法律法规及技术操作规范的义务:是最低的医德要求;(2)如实记载和妥善保管病例的义务:是确保为病人提供高质量医疗服务的根本保证;(3)如实告知和说明义务;(4)抢救及转诊的义务:医疗机构对危重病人应当立即抢救。对限于设备或者技术条件不能诊治的病人,应当及时转诊。抢救危急病人,是医务人员执业时会经常遇到的情况,如果处理不好,可能会造成医疗纠纷或者严重后果,产生不好的影响。对于需要紧急抢救的病人,不能因为强调挂号、缴费等手续延误抢救时机,有紧急手术抢救指征的急诊抢救病人应立即直接送进手术室;(5)保护病人隐私的义务。
痴心遇冷风
为弘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履行救死扶伤之天职,规范医师的执业行为,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特制订本规范: 一、实行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防病治病,救死扶伤,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 二、严格遵守医疗卫生保健法律、法规、规章等法律规范,做到依法履行职责;严格遵守医疗保健科学技术规范,提高医疗执业水平,确保医疗安全。 三、严格遵守医疗卫生保健职业道德,做到诚信服务,保护人民健康。 四、奉行人道、博爱,以救死扶伤为己任,热爱和忠诚医学事业,把维护和增进人民健康作为自己崇高的使命。 五、依法执业,恪尽职守,绝不利用医学知识违背人道和法规。 六、爱岗敬业,勤于实践,乐于奉献,用忘我的工作来救治每一位患者。 七、平等待人,尊重和善待每一位患者,关爱患者,不对患者“生、冷、硬、顶、推”;尊重患者的权利和隐私,让患者享受公平的医疗服务。 八、心系病人,把握医疗质量的每个环节,尽我所能,抢救病人生命,因病施治,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努力减轻患者医疗费用负担。 九、崇尚科学,努力学习,勇于探索,对技术精益求精,抵制学术腐败,不做假论文、伪科研。 十、尊重同行,共事相容,团结协作,一切以患者利益为重。 十一、自觉抵制商业贿赂,绝不利用职务之便,索取、非法收受患者财务或谋取其他不正当利益,自觉维护医疗行业公信力和医师的公众形象。 十二、发扬“团结紧张、严谨文明”的院风,做到仪容整洁、仪表端庄、文明行医。对待患者主动热情,态度和蔼,赢得患者的信赖。
离岸高歌
医德是调整医务人员与病人、医务人员之间以及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它是一种职业道德,是一般社会道德在医疗卫生领域中的特殊表现。不同职业,由于担负的任务、职务的对象、工作的手段、活动的条件和应尽的责任等的不同,而形成自己所特有的道德意识、习惯传统和行为准则。医德就是从医疗卫生这一职业特点中引申出来的道德规范要求,它主要调整医务人员与病人、医务人员之间以及与社会之间三方面的关系。医德具有阶级性、继承性、自觉性等特点。(一)医德评价的标准医德评价标准的概念医德评价标准是衡量医德行为善恶的尺度。它是道德的善恶评价标准在医疗卫生保健实践活动中的具体化。医德评价的主要标准(1)有利:具体看医务人员的行为是否有利于病人疾病的缓解、治愈和病人康复,是否有利于社会人群的健康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否有利于宏章科学的发展。体现了有利则为善,反之则为恶。(2)自主:具体看医务人员是否尊重病人的自主权。体现了自主则为善,反之则为恶。(3)公正:具体看医务人员是否能公平、合理地分配医疗卫生资源,是否能在医疗卫生保健实践中一视同仁、平等地对待每一位病人等。体现了公正则为善,反之则为恶。(4)互助:具体看医务人员在医疗卫生保健实践和宏章科研活动中是否做到了互相支持、协作和帮助,以保证医疗卫生保健工作的正常进行和促进宏章科学的发展。体现了互助则为善,反之则为恶。(二)医德评价的依据医德评价依据的概念在评价医德行为和活动时,用客观标准衡量什么以定善恶,即究竟是看主观动机或是看客观效果,是看主观目的或是看客观手段,还是综合起来辩证地衡量它们,这里的“什么”就是医德评价的依据。医德行为和活动中两对主要矛盾主观动机与客观效果;主观目的与客观手段。科学的医德评价依据观医德评价应坚持动机与效果、目的与手段的辩证统一论,防止片面的动机论或效果论、目的论或手段论。(三)医德的内容1、让贫困低薪阶层轻松廉价地用药。2、患者如至亲,同行勿相轻。3、苟利患者生死矣,岂因祸福趋避之。4、对患者诚心、耐心,与患者交心。5、名医不可为,伪医尤可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