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艳美注册会计师

带我葬于深海
  • 回答数

    5

  • 浏览数

    13464

首页> 注册会计师> 潘艳美注册会计师

5个回答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我什么时候死就是你的忌日

已采纳

姓氏源流
  潘姓源出有四:
  1、出自芈姓,为春秋时楚国公族潘崇之后,以祖名为氏。据《通志·氏族略》所载,颛顼后裔陆终生有六子,第六子名季连,赐姓芈。周成王时,封其后裔熊绎在荆山建立荆国,公元前2022年,荆君熊通自封为武王,他的儿子于公元前2022年改国号为楚,称楚文王。据《姓氏寻源》和《潘氏家谱》及《史记·楚世家》所载,公族子弟潘崇助楚穆王继位有功,受封为太师,其后代子孙以祖名为姓,称为潘氏。从此,潘姓在楚国成为有势力的家族,潘姓因此而来。
  2、出自姬姓,为周代周文王裔孙伯季之后,以邑名为氏。据《元和姓纂》所载,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让其子伯季食采于潘邑(今陕西省西安、咸阳一带),其子孙遂以邑名为姓,称为潘氏。
  3、出自姚姓,为上古舜帝之后,以国名为氏。据《中国姓氏》载,舜帝生于姚墟称姓姚,建都潘(今北京市延庆县东北),后潘地移至今陕西省兴平北。商朝时,舜的后裔建潘子国,商末被周文王所灭,其子孙遂以国名为姓,称为潘氏。
  4、出自他族改姓:
  ① 据《魏书·官氏志》所载,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时,改鲜卑破多罗氏为单姓潘。
  ② 清康熙末年,岸里大社(今省台中市神岗)酋长阿穆归顺清廷,被赐姓为潘;光绪时,高山族相率归化清廷,也被赐姓潘(这也就是高山族多姓潘的重要原因)。
  ③ 其他一些少数如满、水、京、蒙、土家、彝、瑶、仫佬、回、壮、布依均有潘姓。
  潘崇。楚成王时,潘姓中有名为潘崇者曾为太子商臣之老师,在楚成王预谋另立太子时,潘崇极力支持太子商臣,并成功地使之继位为楚穆王。潘崇因助商臣继位有功,被封为太师,楚穆王并且还把自己任太子时的财产全部赐给他。从此潘姓在楚国成为有势力的家族。后人念潘崇兴潘姓有功,便尊他为潘姓的得姓始祖。这种观点,其正确可能是相当高的,因为古籍中出现的春秋时代的潘姓人氏,几乎都是楚国的人物。

  潘姓名人

  1、潘崇。春秋楚成王时太师,助楚穆王继位有功,被穆王封为太师,兼掌上环列之尹。

  2、潘 岳(247-300):西晋文学家,字安仁,荥阳中牟(今属河南)人。以文学才华及“美姿容”而著名。在文学方面,长于诗赋,文辞华靡,与陆机齐名,世称“潘陆”,并有成语“潘江陆海”可证。其《闲居赋》《悼亡诗》为世传颂,明人辑有《潘黄门集》。亦称为潘河阳、潘安。“貌比潘安”,是大家都懂得应用的一句话,用来形容姿容美好的男子。这位潘安,就是晋代的大才子潘岳。

  3、潘 尼(约250-311):西晋文学家,字正叔,荥阳中牟(今属河南)人,官至太常卿。与叔父潘岳以文学齐名,世称“两潘”。明人辑有《潘太常集》。

  4、潘 美(925-991):北宋检校太师、忠武军节度使,字仲询,大名(今属河北)人。宋初,从太祖平定叛臣李重进,率军灭南汉、南唐、北汉,其功居多。雍熙三年(986)北伐,“美独拔寰、朔、云、应等州”,因攻辽时指挥失当,致名将杨业被俘绝食而。旋以业妻折太君劾,削秩三等。后加至同平章事(宰相)。卒年六十七,赠中书令,谥武惠。真宗咸平999二年,配飨太宗庙庭,追封郑王。

  5、潘骞:为震公次子,即潘美之弟,字国英。其从兄征伐, 屡建大功,在开宝年间,被封为武威将军节度使,镇守江西九江,深受百姓拥戴。宋咸平二年被追封为晋平王。其立兄潘美之幼子惟文为嗣。(骞公40世孙潘朝法敬书)

  6、潘大临 宋代诗人,字邠老,黄岗人。与弟大观皆以诗名。从苏轼、黄庭坚、张耒游,雅所推重,有《柯山集》。

  7、潘 阆(?-1009):宋诗人,字梦空,号逍遥子,大名(今属河北)人,官至滁州参军。诗风清浅而少雕琢,以五律居多,著有《逍遥集》。

  8、潘 翼 宋代学乾,字雄飞,青田人。贯穿诸子百家,著九域赋、工古文,邑人登科者多出其门。王十朋自少从游,每叹不能竟其学。

  9、潘季训(1521-1595)明代水利家,字时良,号印川,乌程(今浙江湖州)人。曾以御史巡按广东,行均平里甲法。并曾四任河道,总结出一套治黄方法。有《两河管见》、《宸断大工录》、《河防一览》等。

  10、潘平格(1610-1677):明清之际思想家,字用微,浙江慈溪人。强调在日用实际上去求真理,提出“浑然一体”、“见在真心”的理论。著有《求仁录》。

  11、潘柽章(1626-1663):明清之际学者,字圣木,号力田,吴江(今江苏)人。著有《国史考异》,顾炎武推其精审。

  12、潘 耒(16-1708):清初学者,字次耕,又字稼堂,吴江(今江苏)人。师事顾炎武,博涉经史及历算声韵之学,曾参与纂修《明史》。

  13、潘奕隽:清初书画家,平生著述甚多。所著《丛三松堂集》,遍诵艺林。

  14、潘恭寿:清初画家,其族第多人都是当时知名画家。

  15、潘 韬 清代将领,吴川人。乾隆中任闽浙督标水师营参将,守护有功,官至南澳镇总兵。

  16、潘仕成 清广东番禺人,字德畲。好藏书。道光间辑刊《海山仙馆丛书》,首开于古籍之外,兼刻西欧翻译诸书之例。战争时曾聘请法国专家仿造西洋战船,向清廷报告,未被采纳。

  17、潘龄皋 清末进士。字锡九,河北安新人。历官甘肃布政使等。

  18、潘光旦(字仲昂,1899—2022年) 中国著名社会学家、优生学家。江苏省宝山罗店镇人。主要从事社会学、优生学、心理学的研究与教学工作。 1913—2022年在北京清华留学预备班学习。1922—2022年在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攻读生物学、遗传学,获学士、硕士学位。回国后历任吴淞政治大学教务长、光华大学文学院院长、吴淞中国公学大学部社会科学院院长等职,并讲授优生学、遗传学、家庭问题、心理学和进化论课程。2022年任清华大学教授、教务长、社会学系系主任。2022年任学院研究部第三室主任。他是最早发现家谱具有多元文化功能的大学者。他为了研究家谱,在住宅辟一室收藏家谱,静心研究,多日不出。有朋友说他喜欢读他姓家谱,而不修自己家谱,潘听了笑而不语,好事者送上槛联:“寻自身快乐,光他姓门媚”。

  19、潘世忠1889--1930 江苏青浦赵巷乡(今属上海市)人。中学毕业后,以勤工俭学赴法国深造,在飞行学校学习。以技术优秀获得法兰西国际航空联合会证书。回国后,任航空学校教官,兼任学校工厂厂长。潜心研制各种类型飞机。以自制飞机作飞行表演,为航空界人士所折服,系我国第一个驾驶自制飞机的人。2022年,在南苑航校研究设计的航空炸弹获得成功。2022年张勋时,驾机,迫其投降。2022年1月,被任命为航空厂厂长。后以脑伤致疾卒。

  20、潘德明 2022年生于浙江省湖州市,少年时寄居上海。是我国第一个以自行车和徒步形式进行环球旅行的旅行家,2022年在上海参加中国青年亚细亚旅行团,行至越南时只剩他子然一身,但他坚持不懈,乃以7年的时间,历经40余国,2022年7月返回上海。于2022年逝世,终年68岁。他有6位子女,多为画家,大儿子潘薇生为大连人。

  21、潘序伦(1893-1985):中国会计学家。江苏宜兴人。2022年代,在上海创办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立信会计学校和立信会计图书用品社。建国后,任立信会计专科学校名誉校长。著译有《会计学》、《审计学》、《劳氏成本会计》等。

  22、潘梓年(1893-1972):中国哲学家。江苏宜兴人。时期,在南京创办“新华日报”,任社长近十年。建国后,曾任中南军政委员会部长、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副主任兼哲学研究所所长等职。全国代表。

  23、潘 菽(1897-1988):中国心理学家。原名有年,曾用名淑,字水叔[菽],江苏宜兴人。中国科学工作者协会、九三学社主要创始人之一。建国后,曾任南京大学校长、心理研究所所长等职,全国代表、委员、九三学社副。

  24、潘汉年12-14:江苏宜兴陆平村人。2022年加入中国党,是左翼文化运动的创始人和领导人之一。长期领导敌区隐蔽斗争和工作,功勋卓著。上海解放后任常务副等职,协助为改造旧上海做了大量工作。2022年蒙冤关押达二十余载。2022年8月23日《关于潘汉年同志平反昭雪恢复名誉的》确认“他是一个坚定的主义者,卓越的战士,久经考验的优秀党员。政治上对党忠诚,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25、潘天寿1897--1971 中国画家、美术教育家。早年名天授。字大颐,自署阿寿、雷婆头峰寿者、寿者,浙江宁海人。长期从事绘画活动和美术教学。建国后,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浙江美术学院院长。擅写意花鸟和山水画,远师徐渭、朱耷、原济等,近受吴昌硕、黄宾虹影响,布局善于造险破险,笔墨有金石气,朴厚劲挺,气势雄阔,题识跌宕疏斜,有黄道周风。能融诗、书、画、印于一炉,形成独自风格。又长于指头画。于画史、画论研究有素。作品有《中国绘画史》、《听天阁画谈随笔》、《治印谈丛》、《潘天寿书画集》等。

83评论

你在谁的风景里

潘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五十二位的大姓,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四二。�

寻根溯源 潘姓起源有四:1、出自芈姓,以字名为氏。据《通志·氏族略》所载,颛顼后裔陆终生有六子,第六子名季连,赐姓芈。周成王时,封其后裔熊绎在荆山建立荆国,公元前七四零年,荆君熊通自封为武王,他的儿子于公元前六年改国号为楚,称楚文王。据《姓氏寻源》和《潘氏家谱》及《史记·楚世家》所载,公族子弟潘崇助楚穆王继位有功,受封为太师,从此潘姓在楚国成为有势力的家族,潘姓因此而来。2、出自姬姓,以邑为氏。据《元和姓纂》所载,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让其子伯季食采于潘(今陕西西安、咸阳一带),子孙以邑为氏。3、出自姚姓。舜之后有潘国,以国为氏。4、出自他族改姓。A据《魏书·官氏志》所载,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时,改鲜卑破多罗氏为单姓潘。B清康熙末年,岸里大社(今台中神岗)酋长阿穆归顺清廷,被赐姓为潘;光绪时,高山族相率归化清廷,也被赐姓潘(这也就是高山族多姓潘的重要原因)。C其他一些少数如满、水、京、蒙、土家、彝、瑶、仫佬、回、壮、布依均有此姓。

得姓始祖 潘崇。楚成王时,潘姓中有名为潘崇者曾为太子商臣之老师,在楚成王预谋另立太子时,潘崇极力支持太子商臣,并成功地使之继位为楚穆王。潘崇因助商臣继位有功,被封为太师,楚穆王并且还把自己任太子时的财产全部赐给他。从此潘姓在楚国成为有势力的家族。后人念潘崇兴潘姓有功,便尊他为潘姓的得姓始祖。这种观点,其正确可能是相当高的,因为古籍中出现的春秋时代的潘姓人氏,几乎都是楚国的人物。� 繁衍播迁 春秋战国时,潘姓主要在今湖北省境内发展,此后,有向山东、湖南迁徙的少数潘姓人。汉时,有潘姓北迁至荥阳中牟(今属河南)的,至三国时发展兴旺而为荥阳郡一大望族,以东汉献帝时尚书左丞潘勖为始祖。东汉灵帝有潘乾因仕宦而迁江苏溧阳,此地以潘乾为始祖。吴国有右将军潘璋由发干(治在今山东冠县)而迁建康,而吴国还有浏阳侯潘氵睿,为汉寿(今湖南常德)人,而孙权妻潘夫人为浙江会稽人,这说明在三国以前,潘姓已播迁于上述地方,其中以中牟潘姓最为兴旺,晋时,潘勖之裔孙潘才因任广宗太守,而落籍广宗(今河北威县),后又发展成为潘姓历史上第二大郡望,此期亦有潘姓人播迁广东。北魏时,破多罗氏改汉姓潘,并逐渐在洛阳形成潘姓的第三大郡望,其开基始祖为潘威。此期潘才的八世孙潘绍业因任随州(今湖北随县)刺史落籍当地。唐初,陈元光父子开漳,有河南固始人潘节随其入闽。此期潘绍业的曾孙潘求仁因任杭州刺史而定居当地,其间并有移居陕西的潘勖的后人兴旺发达起来,而江夏(今湖北武昌)的唐秘书监潘肃仁自称是汉寿潘氵睿的后裔,由此可见,自东汉末至唐朝,潘姓从中牟望族中又衍分出许多支脉,而潘威的后裔则从洛阳望出,又兴盛播迁于怀朔(今内蒙古固阳)、陕甘等地。豫章潘姓兴盛于唐代,至五代南唐时成为当地名门望族。宋时有潘节后人迁广东、云南。元明清时,潘姓已分布于全国各地。如今,潘姓人分布广泛,尤以广东、江苏、安徽、内蒙古、河南、四川、湖北、浙江等省区多此姓。上述八省潘姓约占全国汉族潘姓人口的百分之六十九。

郡望堂号 潘姓在长期的繁衍播迁的过程中,形成的郡望有:1、荥阳郡,治所在荥阳(今属河南);2、广宗郡,治所在广宗(今河北威县);3、河南郡,治所在雒阳(今河南洛阳);4、豫章郡,治所在南昌(今江西南昌)。

堂号:“承志”、“如在”、“花贤”、“笃庆”、“优肃”、“永言”、“司谏”、“荥阳”、“黄门”、“春茂”、“花果”等。�

宗族特征 1、汉代以后,潘姓的知名人士不绝于史书,堪称济济多才,仅收入《中国名辞典》者就有二百多人。2、潘姓外表多俊秀。西晋潘岳以“美姿容”著称,潘妃以妖艳著称,喻男人英俊有貌比潘安之喻。3、潘姓字行辈份排列有序。如江苏溧阳潘姓一支字行为:“忠武贲威,峻卿辅乾,程皓策楚。”又浙江新昌潘姓一支字行为:“炳其宣慈,承先继泽。”

名人精粹 潘璋:干(今山东冠县)人,三国时东吴名将,关公父子败走麦城后,被潘璋所擒。潘岳:中牟(今属河南)人,西晋文学家、名臣。以“美姿容”著称,在文学方面,长于诗赋,文词华靡,与同时代的文学家陆机齐名,其《悼亡诗》为世传诵,明人辑有《潘黄门集》。潘尼:潘岳之侄,官至太常卿,在文学上与潘岳齐名,世称“两潘”,其诗注重词藻,多应酬赠答之作,明人辑有《潘太常集》。潘美:大名(今属河北)人,北宋名将,在灭南汉、南唐、北汉时立下奇功。宋太宗雍熙三年(即九八六年)攻辽,潘美因指挥失当,使名将杨业陷敌牺牲,而受降级处分。潘阆:大名人,宋太宗时进士,其诗词笔调清新,往往有出尘之语。潘大临:黄岗人,宋代诗人,与弟大观皆以诗名,有《柯山集》遗世。潘翼:青田人,宋代学者,学贯诸子百家,工古文,邑人登科者多出其门。潘季驯:浙江乌程(今吴兴)人,明代著名水利家,四任河道,先后达二十七年,有《两河管见》、《宸断大工录》、《河防一览》等。潘之恒:歙县(今属安徽)人,明代文学家,撰有《叙曲》、《吴剧》等剧评,并有诗集《涉江集》。潘柽章:江南吴江(今属江苏)人,明末清初学者,著有《国史考异》,顾炎武推其精审。潘平格:浙江慈溪人,明清之际思想家,强调在日用实际上去追求真理,提出“浑然一体”、“见在人心”的理论,著有《求仁录》。潘耒:江苏吴江人,清初学者,博涉经史及历算声韵之学,曾参与纂修《明史》。潘亦隽:江苏苏州人,清初画家,其族弟潘奕鏊、潘奕钧、潘奕荫、潘奕藻等都是知名画家。潘天寿:浙江宁海人,现代画家、美术教育家,擅长写意花鸟和山水画,布局善于“险、破险”,笔墨有金石味,朴厚劲挺、气势雄阔,融诗、书、画、印于一炉,亦能人物,并长于指画。著有《中国绘画史》、《治印谈丛》等。

169评论

逝去的誓言

2022年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河北考区的成绩已经公布了,考生可登陆河北财政信息网进行查询,具体查询路径为:
预祝广大学员及考友顺利通过考试!

2022年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时间表: 考试科目 考试日期 时 间
审 计 9月16日 下午 02:00-05:00
税 法 9月17日 上午 09:00-11:30
会 计 9月17日 下午 02:00-05:30
经济法 9月18日 上午 09:00-11:30
财务成本 9月18日 下午 02:00-05:00

河北省]2022年注册税务师考试合格人员名单

刘晓蕾石正新刘伟丽崔宏玉何秀荣李晓光陈晓华韩德玺

杨俊岭高戌鹏岳辉成琳静刘玉宝杨建芝赵士光王兴华

刘小丽于凤珍邸伟高凡李玉娟彭胧刘长海周尊

高霞殷亚欣李秀菊李延董桂平袁淑均宋永邸春茹

袁占宾白鸿雁赵英恩张克俭韩菁周文祥王军明杨喜山

张敏刘春蕾赖清兰何志华孟祥君王爱英肖占杰李丽

刘明哲席敏青计学军魏彦丽马艳武小英程明明田翠霞

周宁阴向新刘东菊李建丽李素娟崔景恒盖忠志牛凤云

左志清陈婉丽王俊平张银珠吕晓琳刘群英翠红付金海

宋颖王春菊苏艳景王利伟徐玲常秀文李向英韩洁

付大军闫志涛白丽平白立新赵淑珍刘永学李建华潘 扬

刘巍康鑫张丽萍张晓迪周新勇曹晓敬刘会芳耿翠娟

杨子瑞姚卫英冯文英相士羽焦静靖李静刘文正李贺

李江娟李欣江培杰闫春梅王丽茹李燕边素英宋丽萍

魏宁吕新国杨增华苗丽晓戴爱武刘绍辉闪明存景志伟

刘金杰朱靖王换玲李娟李晓枫刘小红曹雪梅田富好

王海青吕秀生曹彩哲申岳霞周书燕刘丁喜范艳军李福成

米 强 付艳红杨宏敏孔祥梅刘利平杜修孟杨峰尹学静

张 维 张玉鹏啜新宇安丽丽王荣丽刘鹏王淑娣贾俊强

靳占华权允付俊芳王红霞马文艳王乾谈云芳高祥建

郝秀平胡艳华杨京楼代宏陈素彩赵玉辉杨红翠赵会勇

王利英张立忠张庆辉刘志诚周坤生苏程华杨增旗王红艳

李继红王建军陈桂江霍冬梅张秀双王新军杨文江张士欣

王建贞陈健张素敏

如果不是这些就上这个网查下:

7评论

疼吗比我当初强多了

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职称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做好2022年度全区职称评审工作的》(桂职办〔2022〕14号)、《自治区教育厅职称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开展2022年度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工作的》(桂教职办〔2022〕4号)和自治区职称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完善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有关问题的》(桂职改〔2022〕2号)有关要求,为确保职称评审的公平公正,根据职称评审审批程序及有关政策规定,现对2022年度钦州市中小学教师系列副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评审结果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为公示发布之日起7个工作日(2022年11月26日—2022年12月6日)。
任何单位和群众如对公示范围内评审对象的评审结果有异议,可以书面形式并署真实姓名和联系方式,于公示结束之日前以邮寄或直接送达方式提交钦州市职称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钦州市永福西大街51号东泉大厦四楼421室;如投诉及举报中涉及高级评委会所在市或系列(行业、单位)职改办人员的违法违纪事项,可以书面形式并署真实姓名和联系方式,于公示结束之日前以邮寄或直接送达方式提交自治区职称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广西南宁市星湖路北二里2-1号广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南楼5楼511室)。邮寄送达的以邮为准,直接送达的以送达日期为准,凡以匿名形式反映情况的不予受理。对反映的情况或问题,相关责任部门将严格按照职称工作相关政策规定予以核查。公示无异议的人员,将在完成审核审批程序后,按照规定程序正式发文公布。市职改办:0777-2817537。
群众如实反映情况受法律保护。
附件: 2022年度钦州市中小学教师系列副高级职称评审拟通过人员名单
钦州市职称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2年11月26日
附件
2022年度钦州市中小学教师系列副高级职称评审
拟通过人员名单
1359人
钦州市第一中学(14人)
李玉梅、李玲、黄允、黄睿、伍群瑞、胡伟、陈新鑫、黎日拼、王然、黄祖铨、黄科显、罗思蔚、赵文婧、黄韬
钦州市第二中学(20人)
邹玲玲、谢艺容、陈德盛、梁圆、蒙国壮、董倬材、陈体红、雷钦娟、庞旭、梁茸、韩梅、王位甘、王伟名、林思远、覃晓燕、李淑莲、张戈、谭世晓、丰良兴、许玉娴
钦州市第三中学(8人)
缪永艳、梁安杰、黎梅昌、邓建凤、许翠芳、黄艳林、黄宇春、吴志武
钦州市第四中学(4人)
宁永科、黄飞凤、邱红霞、黄大先
钦州市第五中学钦州市第一职业中专学校(2人)
卢国芳、庞厚程
钦州市第六中学(2人)
邓其芳、罗家宁
钦州市第十三中学(1人)
杨桐
钦州市外国语学校(1人)
黄玉宇
钦州市第三小学(1人)
韦珠英
钦州市第四小学(1人)
梁秀琼
钦州市第七小学(1人)
刘国培
钦州市第八小学(1人)
卢永龙
钦州市第九小学(1人)
利志坚
钦州市第十一小学(2人)
利雅萍、郭胜鸿
钦州市第三十四小学(1人)
林亚红
钦州市第三十八小学(1人)
黎雄才
钦州市子材小学(3人)
曾秀泉、何丽菲、李莉
钦州矿务局小学(1人)
林满业
钦州师范学校附属小学(2人)
黄冬盛、陆贻识
钦州市高新区实验学校(1人)
游敏
钦州市教育局(1人)
吕丽斯
钦州市钦北区教育局(2人)
梁崇俊、黄光恳
灵山县第二中学(11人)
刘英英、林衍东、蒙绍真、温燕萍、梁雪鹃、黄青、宁泽平、陈卫华、赖春源、李云、刘开列
灵山县灵城第四中学(3人)
刘朝炜、陈媛、莫海萍
灵山县灵山中学(5人)
刘晓晓、陆燕平、邓护业、檀业艺、檀丹瑜
灵山县新洲中学(14人)
曹国卿、谭仕敏、商小全、蒙晓华、姚凯中、刘文秋、刘红琴、余文强、谢洪亮、钟景燕、黎燕舟、苏冬桓、陆辉旺、曹经纬
灵山县教育局教研室(1人)
李成洁
浦北中学(21人)
冯琴、林荷丹、、黄可、黄妙章、黄起、高燕、李艳春、吴晓冰、李丽、易强、韦洪泉、余先芳、黄伟创、李月东、易军、陆裕盛、张菊花、林红、吴可军、黄海辉
浦北县第二中学(浦北县业余体校)(10人)
吕全军、阮才娟、韦能坚、陈小琼、陈开新、谢远东、颜聪
宋剑宁、邱兰清、黄洲杨
浦北县第三中学(3人)
吴清凤、甫、吴甲毅
浦北县第四中学(2人)
刘敏、陈艳梅
浦北县金浦中学(6人)
吴晓华、梁桥、易正玲、庞玲、邓雪强、黄金珍
浦北县第二幼儿园(1人)
梁艳
浦北县第三幼儿园(2人)
吴晓、赵小莉
浦北县金浦幼儿园(1人)
黎艳华
浦北县第一小学(1人)
张洪才
浦北县实验小学(1人)
潘美伶
浦北县小江街道中心小学(2人)
宁芝、秦健
浦北县教育教学研究室(1人)
梁伟玲
浦北县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中心(1人)
杨海莲
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一小学(1人)
吴振娟
灵山县伯劳镇中心校(31人)
陈薇、黄洪浪、杨菊莲、罗娟、陈明昌、陈辉、陈莲、陈秀凤、赵雪、刘朝材、滕永德、杨泽衍、邓奕娟、杨祖光、陈长永、苏冬任、陈光汩、吴爱力、罗冲、陈迎昌、李小玲、陈善权、林冰丽、申志、杨辉、梁煜世、陈露明、陈奕平、陈超梅、陈德凡、罗海群
灵山县伯劳中学(5人)
劳景骞、潘泳、滕华、陈秀谦、梁乐
灵山县丰塘镇中心校(11人)
杨春娟、农雪芬、丽、姚作会、方琼、张松珍、梁文丽、商平先、陆世国、方宗强、苏德炎
灵山县丰塘中学(2人)
谢天银、黄雪平
灵山县佛子镇中心校(25人)
刘春丽、蒋之琳、湛月伟、周红英、黄琼辉、张安永、宁秀娟、刘杏源、宁连蓉、马倩、甘雁英、周志勤、赖红映、练耀梅、黄隆明、陈团升、姚燕梅、劳增聪、何秀、姚展、曹国凤、廖凤彬、钟有源、黄承刚、李家泉
灵山县佛子中学(3人)
甘少文、李光、钟群英
灵山县古城中学(4人)
钟润学、李树坤、赖绍昌、劳宏奎
灵山县华苑中学(3人)
施松、伍时逸、陆开松
灵山县化龙中学(4人)
李云忠、温奖君、韦世莉、韦子瑜
灵山县旧州镇中心校(25人)
梁玉琴、邓小丽、张勇、程雄光、李铨凌、翁明政、张苏林、张首芬、郭澍坚、杨正育、钟润川、梁翠莲、邓开艾、谭艳丽、张娟英、翁君英、张冬秀、钟曼苌、谭万发、韦克珍、张枝万、赖高英、李仁球、周家洪、张辉朝
灵山县旧州中学(3人)
赖盛梅、黄乃爱、李育林
灵山县龙岗中学(2人)
梁业础、宁乃毅
灵山县陆屋第二中学(4人)
宁林凤、劳春华、黄静、施永健
灵山县陆屋镇中心校(50人)
周良华、祝光玲、施献兰、何春丽、梁翠霞、何秋兰、陈亮娟、何春娟、利世添、张发斌、周倩、李林琼、张秀娟、黄秀霞、廖小花、吴艳春、张洁芸、黄小蓉、施庆春、李欢玲、谭燕斌、谢廷庆、王秀芳、张光容、宁存和、卢积兴、卢艳、廖国清、刘球廷、黎莲芬、施黎、李柠泛、曹锦华、何秋丽、李韩婷、黄春林、梁玲、施礼飞、沈正朝、黄国秀、周桥宗、丁盛霞、朱桂兰、符可敏、梁鹏、施春梅、刘赏廷、施显辉、黄植悟、黄翠先
灵山县陆屋中学(2人)
宁其练、邓开奕
灵山县陆阳中学(2人)
曹周玲、黄攀业
灵山县那隆第二中学(3人)
苏海燕、纪国金、蒙世远
灵山县那隆第一中学(5人)
王善国、莫长勤、张茂琨、徐庆参、谢媚丽
灵山县那隆镇中心校(28人)
梁秀、刘雪明、梁滢、颜开梅、洪春琼、梁媛、刘永生、陈平昌、雷鸣亮、韦能升、劳世权、张旭明、王佑林、劳世娟、梁星树、陆学珍、宁允豪、邹凯英、谢植珍、吴传烈、梁海丽、刘秀坤、黄小兰、姚伟旺、商秀全、吕雪燕、韦念波、徐在俊
灵山县那隆中学(2人)
秦庆喜、李永宝
灵山县平南镇中心校(16人)
卜永泽、梁其剑、檀丽萍、黄凤英、卢彩、孔祥毅、李顺、李少波、劳春梅、陆求锋、韦思梅、李莲盛、梁月南、黄雪雪、刘珍翠、张荣盛
灵山县平南中学(3人)
农天志、施丽霞、邓其天
灵山县平山镇中心校(11人)
蒙巧铃、潘春妍、许欣言、高成珍、梁日文、邓锡刚、林霞平、黄奕华、韦思悦、黄荣艺、林秋丽
灵山县平山中学(4人)
甘世辉、蒙高强、孙天文、黎封群
灵山县青云中学(3人)
黄可东、张传章、张克铠
灵山县三隆镇中心校(30人)
施支天、陈创连、周菊钦、施飞凤、周海燕、梁海燕、蒙英业、黄琳、卜一城、曹扬全、施兰、施扬昆、池支国、吴法、何兴枝、张述奕、区平洁、伦锦英、陈美、李勤英、何明峰、钟桂清、何美娟、谢春华、周建华、何锡恳、劳荣禧、韦德升、黄强、曾启坤
灵山县三隆中学(1人)
韦国修
灵山县沙坪镇中心校(11人)
黄有忠、李萍、林玉莲、蒙其潮、黄娴、李萌、方镇敏、黄滨多、练玉明、叶日基、陈耀
灵山县沙坪中学(6人)
仇春、凌海清、方君、卢业军、宁思聪、方益胜
灵山县上皇中学(3人)
陈方敏、颜飞鸿、陈慧
灵山县石塘镇中心校(12人)
范红丹、范小连、林桂金、黄绍辉、韦正芳、刘英幸、赖翠翡、叶开宁、韦永燕、黄冬梅、莫翠琼、雷世活
灵山县太平镇中心校(29人)
陆贻有、黄春梅、伍春艳、何小燕、邓华凤、莫珍、陈光珊、宁翠萍、郑岚、黄世慧、农保华、吴春凤、伍惠鸿、陆甫才、劳庆梅、方结香、黄珍才、黄光、李元新、黄旭春、陈爱娟、陈锦轩、霍荣坤、黄翠萍、伍尚田、钟业钦、仇锟兰、黄厚展、黄业光
灵山县太平中学(2人)
李春梅、陆源定
灵山县檀圩镇中心校(46人)
周海丽、邓世锋、劳梅玲、劳朝语、梁运慧、陈立双、劳长瑞、黄清、劳敢、谢家丽、何霞、蒙梅、陈锦丽、刘妃、黄玉梅、李宾、易支婵、刘彬玲、劳丽斌、劳秋萍、马培勇、杨柳秋、黄昌龄、劳开创、黄稠荣、祝东初、秦冰玲、刘清济、谭东进、李春玲、张振森、罗旺芳、劳珍、劳媚敏、秦作茂、谭世广、余崇师、李强、陈海成、闭勇、黄燕萍、陈以生、黄官善、劳长然、余文明、刘义勇
灵山县檀圩中学(1人)
刘爱平
灵山县文利镇中心校(10人)
黄丽贤、罗珍、莫可宽、苏焕源、黄丽秀、苏焕平、苏庆、罗华金、罗燕平、黄庆扬
灵山县文利中学(3人)
包惠徽、何福、邓朝国
灵山县武利镇中心校(34人)
何珍佩、陈臣朋、杨广仕、丁雪华、叶丽娟、何清清、黄庆敏、薛秀琴、覃万果、叶茂松、邹群英、陈娟芳、叶枝希、叶高宁、赵明照、丁昭焕、薛冰、劳余福、黄旺平、苏日辉、叶永玲、劳程坚、何举香、黄世友、罗荣、苏庆平、赵琼娟、何洁、陈符健、莫奕南、杨家袖、莫志忠、莫春俊、梁文世
灵山县武利中学(4人)
苏日梽、罗祖华、苏伟强、苏仲
灵山县新城中学(3人)
卢学生、何晖、赖朝光
灵山县新圩第二中学(6人)
叶强、劳雁、刘玲、杨东坤、黄海平、施畅
灵山县新圩镇中心校(38人)
苏卓明、余世玲、何秀清、姚梅丹、梁秋玲、蒙宁芳、黄雅玲、蒙庆、黄燕裕、蒙祥翡、苏飞予、蒙宏燕、陈少雅、梁玉凤、刘燕萍、陈颖珍、马自桂、梁红莲、陈红、梁雪英、黄金霞、姚丽荣、戴飞鹏、李小玉、黄美清、宁香艺、赖春秀、黄云燕、叶萍、莫妤、罗美、霍丽芳、蒙红梅、吴美娟、张欣、施梅、周建强、林春成
灵山县新圩中学(2人)
李佳俊、周业雄
灵山县烟墩镇中心校(25人)
林璐珺、宁红梅、周家进、黄奉杰、梁小金、谢海华、叶喜梅、赖立毅、黄升虹、李永羡、梁兆松、余富忠、梁善礼、韦秋莲、宁思美、李梅娟、劳小清、陈文芬、黄启华、李远毅、黄志超、黎丽琴、梁昌钊、莫醒发、韦奕修
灵山县烟墩中学(6人)
梁家应、黄夺询、刘珍梅、李可宪、黄厚高、陆贻超
灵山县苑西中学(1人)
容燕
灵山县云洲中学(6人)
陈春艳、李云丽、商兰全、宁羡珍、陈芳、蒙秀茂
浦北县安石镇中心小学(17人)
陈书宏、丁承武、容小英、容雪兰、刘绘、吴小梅、陈金珍、陈小萍、王宗伟、何锋锋、陈贤锋、陈世南、周至若、陈昭科、丁晓霞、王福莉、陈汉莲
浦北县安石中学(3人)
谢常云、陈佳、张士龙
浦北县白石水镇中心小学(15人)
谢珍书、黄辉娟、容梅兰、黄存伟、林色广、何秋萍、符福远、张路遥、谢德香、黄志锋、符艳丽、梁维勇、庞广林、吴鲜纲、黄存华
浦北县白石水中学(3人)
王缉林、郑瑛、颜嘉
浦北县北通镇中心小学(12人)
陈梅、杨池、康惠萍、易春华、、陈丹萍、潘达智、陈航杰、李彩云、陈华、吴远绍、陈金华
浦北县北通中学(1人)
米仁强
浦北县大成镇中心小学(11人)
张治强、梁才学、刘齐良、戴慧连、黄珍、阮建华、黄海、包丽英、叶旭珍、蔡卓强、黄伟梅
浦北县第六中学(4人)
黄祖标、钟培莲、香春晖、陈敏
浦北县福旺镇中心小学(8人)
何小珍、黄丽、韦世新、吴春兰、吴权、宋超、李艳萍、彭丽萍
浦北县福旺中学(2人)
翁凤莲、宋成柱
浦北县官垌镇中心小学(16人)
宾哲振、彭洪湖、黄健、杨宏海、李霞、黄宇、黎运金、彭琼惠、林忠琦、彭业榜、程森、刘海梅、彭承惠、彭雪梅、王海娟、郭怡斌
浦北县官垌中学(1人)
黎政榆
浦北县乐民镇中心小学(16人)
韦芳玲、陆燕清、李海蓉、韦立谦、刘正强、韦军、韦启庆、廖家廉、曾婵娟、韦玉兰、陈海云、陆夏、覃开勇、韦志忠、廖芳、管昌富
浦北县乐民中学(3人)
薛秋香、黎美英、廖方宣
浦北县六硍镇横岭初级中学(2人)
梁桂娟、杨禄希
浦北县六硍镇中心小学(2人)
覃业祥、彭琼娟
浦北县龙门镇马兰初级中学(4人)
黎均任、陈祥明、罗传秀、彭朝南
浦北县龙门镇中心小学(37人)
谭卫国、米广秀、龙凤娟、容美玲、曾念燕、颜祖良、赵萍美、胡惠英、颜秀娟、龙秋琳、吴远志、刘传聪、龙仕怡、韦海燕、蒋居桂、谢浩、黄春娟、陈贤霞、宁明鑫、张广礼、叶燕、谢妃明、包惠雯、容斌、陈安美、钟才燕、黄芝持、姜家林、何日忠、张光英、宾子兴、黄秋燕、陈铭玲、陈桂、龙广丽、黄世丽、李家富
浦北县龙门中学(7人)
刘忠伟、吴彩春、谭泉毅、刘月明、黎基勇、杨武英、凌秀辉
浦北县平睦初级中学(1人)
庞雾
浦北县平睦镇中心小学(14人)
刘子新、庞燕、蓝英姐、李成江、李荣广、胡波、杨天强、李金娟、梁友、刘德东、陶凯、李海、庞贵河、李贤海
浦北县泉水镇中心小学(11人)
王佐、包荣光、吴用、钟武龙、王梦思、赖喜成、吴恒闻、苏世群、温光华、王娟、吴秋菊
浦北县三合镇中心小学(5人)
梁伟、陆洪庆、陈林宗、易方燕、吴祥河
浦北县三合中学(3人)
赖长均、吴安柳、黎福鑫
浦北县石埇镇中心小学(6人)
姜武山、张绍喜、黎宁兰、陈楠、容世晨、容熙福
浦北县特殊教育学校(2人)
张权、陆梅
浦北县寨圩镇初级中学(1人)
彭先凤
浦北县寨圩镇中心小学(22人)
吴伟剑、许城侨、覃世良、冯绍、宁媚、卢祖兰、李霞、彭锦、覃新健、苏丽妍、谢殷、宁秀梅、刘俊、李汉、廉爱群、陆风云、苏兆海、韦迎、曾河、韦洁玲、张美珍、雷金英
浦北县寨圩中学(2人)
黄振洪、韦星涛
浦北县张黄镇初级中学(5人)
吴大菊、石莹、范振毓、钟贵宁、钟云娟
浦北县张黄镇中心小学(25人)
李日团、刘秀敏、冯小莲、冯梅、陈济业、伟、符梅娟、陈凤、吴春梅、马群、吴秀珍、张洁、吴雪芳、黄焕祯、余先海、符凤琼、陈天志、廖佳艳、黄洁、容小群、梁活、钟辉、李凤兴、翁玉钧、王明氏
浦北县张黄中学(3人)
冯淑贞、张丽、吴海珍
钦南区丽光学校(3人)
吴雅妹、邓世强、朱胜
钦南区大番坡学校(5人)
王廷毅、林小仙、吴志红、余玉进、陆新清
钦南区东场镇中心小学(9人)
苏传红、裴兰娟、黄秀、苏德洁、翁兆排、梁秋波、吴桂燕、陈禄霞、吴卫
钦南区东场中学(3人)
劳艳娟、陈宇光、林平荣
钦南区黄屋屯镇中心小学(24人)
黄福平、张业华、邓艳青、黄华先、张艳华、黄志奎、曾雪霞、黄海萍、覃忠和、林景慧、石丽清、梁兆缓、施日恒、李荷英、曹传贺、邓星慧、李坤春、张德成、梁宁、农仕娟、黄春英、李作会、陈如海、黄强
钦南区黄屋屯中学(2人)
冯振鑫、钟小华
钦南区久隆镇中心小学(12人)
梁明红、黄弟强、梁发玲、洪振慧、李连逢、凌翠丽、刘文健、陈彩仁、李儒海、廖朝祥、梁立亮、麦正武
钦南区久隆中学(2人)
苏泰彬、余永仁
钦南区康熙岭镇中心小学(28人)
王中兴、张成雄、曾彩香、盘志凤、黄明艳、黄艳红、冯丽娜、黄日艳、黄月艳、黄冬梅、李秀娟、钟景纯、莫贵平、刘日英、莫遗、黄维、洪家兵、洪振文、张恒、符中流、黄本源、陈旭艳、洪华玲、黄慧英、杨超春、黄、吴福华、黄灵才
钦南区康熙岭中学(3人)
凌燕燕、江朝科、曾庆磊
钦南区龙门港学校(4人)
陈艺兰、沈福起、符品英、陈永雄
钦南区那丽镇中心小学(12人)
朱华礼、黄崇品、檀棣、包金凤、李玉红、黄纯武、刘宗利、潘润智、黄桂芳、刘以菊、黄能胜、黄永添
钦南区那丽中学(1人)
吴才锋
钦南区那彭镇中心小学(9人)
廖俊文、陆海金、陈家俸、刘英、黄美平、罗翠萍、韦大胜、张华喜、李远荣
钦南区那彭中学(2人)
赵明珍、梁春凤
钦南区那思镇中心小学(8人)
黄新伟、黄运锦、梁美兰、李振银、黄秀清、黄小芹、黄胜芬、张朝贤
钦南区那思中学(3人)
韦广春、刘杨、江仕庆
钦南区沙埠镇中心小学(8人)
黄春萍、覃庆玲、苏进君、韦欢祥、黄群娟、班凤丽、梁鸿拓、郭贵廷
钦南区犀牛脚镇中心小学(20人)
余相基、封萍、张翠琴、卢桂、杜小玲、郑彩连、翁鸿珍、黄灵耀、刘家利、裴庆华、刘仕禄、李文霞、陆子健、苏炎春、肖子娟、黄秀芬、刘锦汉、翁夏贵、裴永贵、许夏妹
钦南区犀牛脚中学(10人)
方礼先、陆勉基、吴意良、龙青、莫卿彩、张华玲、翁纯珍、
陈桂芳、钟汉凤、苏胜益
钦北区那蒙镇中心小学(20人)
吴海兰、陈同栋、黄连春、黄凌莺、李小娟、李梅雪、黄玉慧、陈洪、陆光永、农桂叶、黄翠、黄家桃、许萍、周艳芬、班正富、陈兴芬、黄学权、陈思兆、苏开有、黄慕平
钦北区大寺中学(3人)
方国群、陈永强、张枝多
钦北区板城第二中学(1人)
杨永志
钦北区板城镇中(3人)
杨彪、罗叶秀、韦伟忠
钦北区板城镇中心小学(10人)
陆状、陆庆金、利凤玲、黄佐瑞、黄强、黄鹏珍、刘月春、黄华德、罗业莲、陆敬谋
钦北区板城中学(2人)
梁家晓、周明旅
钦北区长滩镇中心小学(9人)
陆小明、潘复初、潘尚芳、苏业优、陆冬林、黄美霞、方丽彩、黄业良、黄杰萍
钦北区长滩中学(3人)
杨大连、黄华凤、班炳
钦北区大垌镇中心小学(15人)
林艳珍、苏艳萍、李华明、黎钦梅、黄恩维、黄艳芬、罗小玲、杨月红、梁廷萍、苏叶秀、邓黄艺、、黄辉春、韦焯鹏、邓义桂
钦北区大垌中学(2人)
叶吉胜、苏兆
钦北区大寺第二中学(3人)
梁彩珍、梁波、黄世雄
钦北区大寺镇中心小学(33人)
卜雪莲、黄宝玲、黄秀媛、李好粤、施显虹、梁仕梅、陈群芳、马卓英、宋省芳、莫仁智、邱跃红、吴培映、黄美云、黄娟才、卜晓玲、韦焯富、石映柏、吴阳芳、黄永红、黄雪师、黄世敏、吴世勤、陆福珍、梁瑞华、吴华芳、黄玉葵、黄相艺、宋为品、韦华倪、黄云林、黄焕海、黄美宁、何盛海
钦北区大直镇中(1人)
罗雪辉
钦北区大直镇中心小学(18人)
杜金高、何芳明、戴勇、黄达丽、胡剑刚、陈翠香、黄艳梅、胡泽期、冯秀梅、黄万冲、曾业胜、江元胜、胡增贵、黎雄光、胡玉玲、苏福彩、赵良光、胡礼政
钦北区大直中学(5人)
刘钊兴、胡妃琪、钟家雄、韦善栋、黄永承
钦北区贵台镇中心小学(16人)
何家锋、黄志勤、李俊权、苏华贵、李宏进、陆杰山、李兰杰、曾善业、胡玉洁、梁忠成、黄箕艳、何汉勇、申秀玲、何冠众、苏永斌、廖腾标
钦北区贵台中学(4人)
黄懂平、黄爱美、黄贵琼、青带群
钦北区那蒙中学(6人)
杜海芳、黄宝师、农惠鸿、董转平、范丽元、陆尚昌
钦北区平吉镇中心小学(17人)
玉家梅、潘志娟、韦带宪、黄艳玲、韦嫦、何鉴明、游群桂、凌开科、林德金、刘伟宇、刘雪辉、刘海珍、刘妙玉、梁中琳、玉家潮、黄立梅、刘致臣
钦北区青塘镇中心小学(6人)
廖业珍、黄银忠、何大南、刘姮荣、廖业志、利仁友
钦北区青塘中学(1人)
利子颜
钦北区小董镇中(5人)
黎秀兰、陈琼萍、李显生、班璐、潘建伟
钦北区小董镇中心小学(30人)
宁夏虹、林艳娇、黄海燕、董焕创、范艳荣、潘锦秀、陈同坤、陈灵、潘小艳、蓝业芬、蓝雄梅、张俭、黄琼新、邱政昌、杨冬萍、裴忠、张艳艳、潘小娟、梁海燕、谭琼艳、施显清、潘大杰、周升、张继娟、黄艳辉、黄秀英、蓝业帅、周秀、杨永能、黄富彬
钦北区新棠镇中心小学(12人)
颜善源、刘江辉、颜葵英、陆琼珍、黄海兰、冯丽丽、廖俊
陆仲华、方亮文、庞荣珍、归昌兴、黄成桂
钦北区新棠中学(4人)
韦华强、方婷、归健、陆华
钦北区小董中学(10人)
黄保华、黄文、符琳、潘复旭、周慧明、潘杰平、利远君、裴爱好、龚日、班华

11评论

屎无前例

潘姓;

一、寻根溯祖
1、 出自姚姓,先祖为生于姚墟(今河南濮城南)的舜,建潘都(今北京延庆县东北),后迁陕西兴平北。商时,舜之后裔在潘地建潘国(今河北怀来、北京一带)。周文王灭潘国,亡国后的潘国人用国名作为姓氏。
2、 出自姬姓。西周初年,周文王姬昌第十五子姬高被封在毕,建立毕国。毕公高封其子季孙于潘,附庸于毕国。其地在今陕西省北部,后迁河南固始,子孙以封邑命氏。或言春秋时,姬姓潘国被楚国吞并,亡国后的潘国人就有用国名作为姓氏的,从此改姓潘。
3、 出自芈[mǐ]姓,是春秋时楚国公族的后代。见于家传者始祖为潘崇。潘崇官拜楚穆王太师。《通志·氏族略三》 :“潘氏,芈姓,楚之公族,以字为氏。潘崇之先,未详其始,或言毕公高之子季孙食采于潘,谬矣。潘岳家风诗自可见。晋亦有潘父,恐自楚往也。汉有潘瑾,后汉有潘勉。”
4、 出自北方鲜卑族。据《魏书·官氏志》所载,南北朝时,北魏有代北复姓「拔略罗氏」随魏孝文帝南迁洛阳后,定居中原,代为汉姓「潘」氏。
5、 清康熙年间,高山族相继归顺,被赐姓潘。
分别发源于南方和北方的两支潘氏,姓源虽然看起来有所不同,但认真推溯起来,根本都是黄帝轩辕氏的后代。因为,周文王固然是黄帝的姬姓嫡裔,而楚国所出的芈姓则是传自黄帝之孙颛顼。在血统方面实际上同出一源,没有太大的分别。
二、迁徙分布
潘姓早期在河南发展,唐代扩展到河北、陕西等地。第一次进入广东是在西晋年间,后又发展到湖北、江苏、浙江。第一次进入福建是在唐代(现福建省惠安县螺阳镇盘龙村),后又迁居广东、云南四川也有一支,清康熙年间,潘姓第一次移居。由于《史记》载有潘崇的事迹,故潘氏大多以潘崇为始祖。潘崇之子潘尪[wāng]为楚大夫;孙子潘党,继为大夫。
三、郡望、堂号
1、 堂号:黄门堂:西晋潘岳曾任河阳令、著作郎、给事黄门侍郎等职,故以其黄门侍郎之职称为堂号,又因其为荥阳中牟(今属河南)人,也称为荥阳堂。
2、 郡望:广宗郡:东汉永元五年(2022年)置县,治所在今河北威县东。隋仁寿元年(2022年)避太子广讳,改名宗城。十六国后赵为建兴郡治;北魏为广宗郡治。此支潘氏,出自潘勖之后,其开基始祖为晋代广宗太守潘才。河南郡:汉高帝二年2022年改秦三川郡治。此支潘氏,多出自鲜卑破多罗氏之后,其开基始祖为潘威。 荥阳郡:三国魏正始三年(2022年)始置郡。此支潘氏为汉献帝时尚书左丞潘勖之族所在。豫章郡:楚汉之际始置郡。此支潘氏为潘崇之后。

四、历史名人
1、潘崇。春秋楚成王时太师,助楚穆王继位有功,被穆王封为太师,兼掌上环列之尹。

2、潘 岳(247-300):西晋文学家,字安仁,荥阳中牟(今属河南)人。以文学才华及“美姿容”而著名。在文学方面,长于诗赋,文辞华靡,与陆机齐名,世称“潘陆”,并有成语“潘江陆海”可证。其《闲居赋》《悼亡诗》为世传颂,明人辑有《潘黄门集》。亦称为潘河阳、潘安。“貌比潘安”,是大家都懂得应用的一句话,用来形容姿容美好的男子。这位潘安,就是晋代的大才子潘岳。

3、潘 尼(约250-311):西晋文学家,字正叔,荥阳中牟(今属河南)人,官至太常卿。与叔父潘岳以文学齐名,世称“两潘”。明人辑有《潘太常集》。

4、潘 美(925-991):北宋检校太师、忠武军节度使,字仲询,大名(今属河北)人。宋初,从太祖平定叛臣李重进,率军灭南汉、南唐、北汉,其功居多。雍熙三年(986)北伐,“美独拔寰、朔、云、应等州”,因攻辽时指挥失当,致名将杨业被俘绝食而。旋以业妻折太君劾,削秩三等。后加至同平章事(宰相)。卒年六十七,赠中书令,谥武惠。真宗咸平999二年,配飨太宗庙庭,追封郑王。

5、潘骞:为震公次子,即潘美之弟,字国英。其从兄征伐, 屡建大功,在开宝年间,被封为武威将军节度使,镇守江西九江,深受百姓拥戴。宋咸平二年被追封为晋平王。其立兄潘美之幼子惟文为嗣。(骞公40世孙潘朝法敬书)

6、潘大临 宋代诗人,字邠老,黄岗人。与弟大观皆以诗名。从苏轼、黄庭坚、张耒游,雅所推重,有《柯山集》。

7、潘 阆(?-1009):宋诗人,字梦空,号逍遥子,大名(今属河北)人,官至滁州参军。诗风清浅而少雕琢,以五律居多,著有《逍遥集》。

8、潘 翼 宋代学乾,字雄飞,青田人。贯穿诸子百家,著九域赋、工古文,邑人登科者多出其门。王十朋自少从游,每叹不能竟其学。

9、潘季训(1521-1595)明代水利家,字时良,号印川,乌程(今浙江湖州)人。曾以御史巡按广东,行均平里甲法。并曾四任河道,总结出一套治黄方法。有《两河管见》、《宸断大工录》、《河防一览》等。

10、潘平格(1610-1677):明清之际思想家,字用微,浙江慈溪人。强调在日用实际上去求真理,提出“浑然一体”、“见在真心”的理论。著有《求仁录》。

11、潘柽章(1626-1663):明清之际学者,字圣木,号力田,吴江(今江苏)人。著有《国史考异》,顾炎武推其精审。

12、潘 耒(16-1708):清初学者,字次耕,又字稼堂,吴江(今江苏)人。师事顾炎武,博涉经史及历算声韵之学,曾参与纂修《明史》。

13、潘奕隽:清初书画家,平生著述甚多。所著《丛三松堂集》,遍诵艺林。

14、潘恭寿:清初画家,其族第多人都是当时知名画家。

15、潘 韬 清代将领,吴川人。乾隆中任闽浙督标水师营参将,守护有功,官至南澳镇总兵。

16、潘仕成 清广东番禺人,字德畲。好藏书。道光间辑刊《海山仙馆丛书》,首开于古籍之外,兼刻西欧翻译诸书之例。战争时曾聘请法国专家仿造西洋战船,向清廷报告,未被采纳。

17、潘龄皋 清末进士。字锡九,河北安新人。历官甘肃布政使等。

18、潘光旦(字仲昂,1899—2022年) 中国著名社会学家、优生学家。江苏省宝山罗店镇人。主要从事社会学、优生学、心理学的研究与教学工作。 1913—2022年在北京清华留学预备班学习。1922—2022年在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攻读生物学、遗传学,获学士、硕士学位。回国后历任吴淞政治大学教务长、光华大学文学院院长、吴淞中国公学大学部社会科学院院长等职,并讲授优生学、遗传学、家庭问题、心理学和进化论课程。2022年任清华大学教授、教务长、社会学系系主任。2022年任学院研究部第三室主任。他是最早发现家谱具有多元文化功能的大学者。他为了研究家谱,在住宅辟一室收藏家谱,静心研究,多日不出。有朋友说他喜欢读他姓家谱,而不修自己家谱,潘听了笑而不语,好事者送上槛联:“寻自身快乐,光他姓门媚”。

19、潘世忠1889--1930 江苏青浦赵巷乡(今属上海市)人。中学毕业后,以勤工俭学赴法国深造,在飞行学校学习。以技术优秀获得法兰西国际航空联合会证书。回国后,任航空学校教官,兼任学校工厂厂长。潜心研制各种类型飞机。以自制飞机作飞行表演,为航空界人士所折服,系我国第一个驾驶自制飞机的人。2022年,在南苑航校研究设计的航空炸弹获得成功。2022年张勋时,驾机,迫其投降。2022年1月,被任命为航空厂厂长。后以脑伤致疾卒。

20、潘德明 2022年生于浙江省湖州市,少年时寄居上海。是我国第一个以自行车和徒步形式进行环球旅行的旅行家,2022年在上海参加中国青年亚细亚旅行团,行至越南时只剩他子然一身,但他坚持不懈,乃以7年的时间,历经40余国,2022年7月返回上海。于2022年逝世,终年68岁。他有6位子女,多为画家,大儿子潘薇生为大连人。

21、潘序伦(1893-1985):中国会计学家。江苏宜兴人。2022年代,在上海创办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立信会计学校和立信会计图书用品社。建国后,任立信会计专科学校名誉校长。著译有《会计学》、《审计学》、《劳氏成本会计》等。

22、潘梓年(1893-1972):中国哲学家。江苏宜兴人。时期,在南京创办“新华日报”,任社长近十年。建国后,曾任中南军政委员会部长、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副主任兼哲学研究所所长等职。全国代表。

23、潘 菽(1897-1988):中国心理学家。原名有年,曾用名淑,字水叔[菽],江苏宜兴人。中国科学工作者协会、九三学社主要创始人之一。建国后,曾任南京大学校长、心理研究所所长等职,全国代表、委员、九三学社副。

24、潘汉年12-14:江苏宜兴陆平村人。2022年加入中国党,是左翼文化运动的创始人和领导人之一。长期领导敌区隐蔽斗争和工作,功勋卓著。上海解放后任常务副等职,协助为改造旧上海做了大量工作。2022年蒙冤关押达二十余载。2022年8月23日《关于潘汉年同志平反昭雪恢复名誉的》确认“他是一个坚定的主义者,卓越的战士,久经考验的优秀党员。政治上对党忠诚,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25、潘天寿1897--1971 中国画家、美术教育家。早年名天授。字大颐,自署阿寿、雷婆头峰寿者、寿者,浙江宁海人。长期从事绘画活动和美术教学。建国后,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浙江美术学院院长。擅写意花鸟和山水画,远师徐渭、朱耷、原济等,近受吴昌硕、黄宾虹影响,布局善于造险破险,笔墨有金石气,朴厚劲挺,气势雄阔,题识跌宕疏斜,有黄道周风。能融诗、书、画、印于一炉,形成独自风格。又长于指头画。于画史、画论研究有素。作品有《中国绘画史》、《听天阁画谈随笔》、《治印谈丛》、《潘天寿书画集》等。

潘氏名人不胜枚举,有兴趣者可去中华一家人看看。

南北两支潘氏 黄帝轩辕后代
关于潘姓的姓源,《姓纂》上面是这样记载的:“周文王后毕公之子季孙,食采于潘,因氏焉。有广宗,河南两望。”

毕公,就是毕公高,是周文王的第15个儿子,被他当天子的兄弟武王封在毕地,也就是现在陕西安和咸阳以北的一带。后来,他又让自己的儿子季孙食采于潘,而后周文王的这一支子孙就按照当时的习惯,纷纷以国为氏,统统都姓了潘,潘姓的最早发源地,当然也是在陕西的北部。

大约四五百年以后的春秋时代,南方的楚国又有人以潘为姓,这是根据《姓氏寻源》的记载。《姓氏寻源》上是这样说的:“楚公族芈姓之后,以字为氏,潘崇是也。”这一支潘氏,很显然是颛顼帝高阳氏的后代,他们的发源地,大致是在今安徽、江苏和浙江一带。

分别发源于南方和北方的两支潘氏,姓源虽然看起来有所不同,但认真推溯起来,根本都是黄帝轩辕氏的后代。因为,周文王固然是黄帝的姬姓嫡裔,而楚国所出的芈姓则是传自黄帝之孙颛顼。在血统方面实际上同出一源,没有太大的分别。

汉代以后,潘姓的知名人物不绝于史书,堪称济济多士,譬如,三国时代东吴的名将潘�307和潘璋,就是千百年来民间所熟知的人物。大家熟知的“走麦城”的故事中,关公父子就是被潘璋所捉到并加以杀害的。

“貌比潘安”,是大家都懂得应用的一句话,用来形容姿容美好的男子。这位潘安,就是晋代的大才子潘岳。

宋代的大将潘美,也是民间家喻户晓的人物,不过大家对他的印象都不好,把他列入“坏人”之林,当然,这主要是因为在著名的“杨家将”故事中,“潘仁美”扮演的是反派的角色,处处跟杨家过不去的缘故。

实际上,这真是冤枉了他了。正史上的潘美,是宋太祖赵匡胤的一名大将,战功异常,曾经在太祖受禅之初,为宋室收复凶悍的陕帅袁彦,而巩固了赵家的天下。后来,他并且平定泽潞扬州,下江南广东、云南,以大功累官至忠武军节度使,还被封为代国公。像这样一位杰出的名将,竟被“杨家将”的作者,随便地在他的名字中加个“仁”字,就把“潘仁美”塑造成一个反派的角色。

欢迎同姓朋友您的到来!请贡献您的资料,以求我姓资料的完整,谢谢!!

潘姓网同第一馆 潘美 潘美 建馆于2022-3-20 15:01:27
潘姓网同最新馆 潘震纪念馆 潘震 建馆于2022-2-21 19:52:01
潘姓网同人气馆 妙手丹青女画家-潘玉良 潘玉良 当前访问量为40979人次

107评论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