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注册会计师后

君影绰绰
  • 回答数

    5

  • 浏览数

    5869

首页> 注册会计师> 得到注册会计师后

5个回答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冻结悲切

已采纳

注册会计师获得五科合格后,去当地财政局换一张全科合格证,并且最好加入注册会计师协会。要获得注册会计师资格,还要到会计师事务所工作2年,但现在一般会计师事务所看到你的全科合格证都会要你的。

162评论

略过人间

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
要说注册会计证,能给我们带来最大的改变,应该是在职业生涯中,相信大部分参加注册会计师考试的考生,都想通过拿到注册会计师证,得到升职加薪的机会,在没有拿到注册会计师证前,你无法获进入自己青睐已久的公司,你无法获得更多的薪水,但是在你拿到注册会计师证后,一切都变得不一样了,你有了升职加薪的砝码,你可以拿着注册会计证,跳槽到更好的公司,或者找到之前合作的伙伴,共同成立会计事务所,这些你期待已久的事,必须有注册会计师证才能实现。

75评论

菁剓

澳大利亚注册会计师在中国是被认可的。


首先,注册会计师(Certified Public
Accountant,CPA)是指依法取得注册会计师证书并接受委托从事审计和会计咨询、会计服务业务的执业人员。在澳大利亚,通过澳洲会计师公会(Australian
Society of Certified Practising
Accountants,ASCPA)的认证,就可以成为澳大利亚注册会计师。澳洲会计师公会正式创立于2022年,是全球最大、受认可和尊重程度最高的专业会计团体之一,在全球逾110多个国家拥有超过129,000名会员。

澳大利亚注册会计师公会会员资格不仅在澳大利亚有效,而且在、新加坡及马来西亚均得到承认。在加试税法后,可得到注册会计师协会的承认。澳大利亚注册会计师资格被英联邦所有国家认可。一旦获得这一资格,进入澳大利亚CPA协会并成为准会员,便具备移民资格。在成功移民后,即可成为澳大利亚CPA协会正式会员,获英联邦会计师资格,得到国际承认。

124评论

卖弄风情

(一)前任注册会计师
前任注册会计师是指已对被审计单位上期财务报表进行审计,但被现任注册会计师接替的其他会计师事务所的注册会计师。接受委托但未完成审计工作,已经或可能与委托人解除业务约定的注册会计师,也视为前任注册会计师。
前任注册会计师通常包含两种情况:
(1)已对最近一期财务报表发表了审计意见的某会计师事务所的注册会计师。
(2)接受委托但未完成审计工作的某会计师事务所的注册会计师。
注意:
在实务中,还可能出现委托人在相邻两个会计年度中连续变更多家会计师事务所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前任注册会计师是指相对于执行当期财务报表审计业务的会计师事务所而言,为最近一期财务报表出具了审计报告的某会计师事务所,以及在后任注册会计师之前接受委托对当期财务报表进行审计但未完成审计工作的所有会计师事务所。
(二)后任注册会计师
后任注册会计师是指正在考虑接受委托或已经接受委托,接替前任注册会计师对被审计单位本期财务报表进行审计的注册会计师。
(三)对前后任沟通的总体要求
对前后任注册会计师沟通的总体要求是,前后任注册会计师的沟通通常由后任注册会计师主动发起,但需征得被审计单位的同意。前后任注册会计师的沟通可以采用书面或口头方式。前后任注册会计师应当将沟通的情况记录于审计工作底稿。
一、接受委托前的沟通
(一)接受委托前的必要沟通
在接受委托前,后任注册会计师应当与前任注册会计师进行必要沟通,并对沟通结果进行评价,以确定是否接受委托。
(二)沟通的前提后任注册会计师进行主动沟通的前提是征得被审计单位的同意。如果被审计单位不同意前任注册会计师作出答复,或限制答复的范围,后任注册会计师应当向被审计单位询问原因,并考虑是否接受委托。当这种情况出现时,后任注册会计师一般应当拒绝接受委托,除非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获知必要的事实,或有充分的证据表明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的审计风险水平非常低。
(三)必要沟通的核心内容后任注册会计师向前任注册会计师询问的内容应当合理、具体。必要沟通过程中通常值得关注和询问的事项包括:
(1)是否发现被审计单位层存在诚信方面的问题。
(2)前任注册会计师与层在重大会计、审计等问题上存在的意见分歧。
(3)前任注册会计师向被审计单位治理层通报的层舞弊、违反法律法规行为以及值得关注的内部控制缺陷。
(4)前任注册会计师认为导致被审计单位变更会计师事务所的原因。
注意:
如果变更会计师事务所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前任注册会计师在会计、审计问题上与被审计单位层存在分歧,层对前任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意见不满意,经多次沟通仍难以达成一致意见,则后任注册会计师要慎重考虑是否接受该项业务委托。
(四)前任注册会计师的答复

在被审计单位允许前任注册会计师对后任注册会计师的询问作出充分答复的情况下,前任注册会计师应当根据所了解的事实,对后任注册会计师的合理询问及时作出充分答复。
如果受到被审计单位的限制或存在法律诉讼的顾虑,决定不向后任注册会计师作出充分答复,前任注册会计师应当向后任注册会计师表明其答复是有限的,并说明原因。
如果未得到答复,且没有理由认为变更会计师事务所的原因异常,后任注册会计师需要设法以其他方式与前任注册会计师再次进行沟通。如果仍得不到答复,后任注册会计师可以致函前任注册会计师,说明如果在适当的时间内得不到答复,将假设不存在专业方面的原因使其拒绝接受委托,并表明拟接受委托。
注意:
后任注册会计师向前任注册会计师的询问可以采用书面或口头方式进行。通常情况下,后任注册会计师可以通过向前任注册会计师致函的方式进行询问。如果采用口头方式,应当将沟通的情况记录于工作底稿。
二、接受委托后的沟通
接受委托后的沟通不是必要程序,而是由后任注册会计师根据审计工作需要自行决定的。这一阶段的沟通主要包括查阅前任注册会计师的工作底稿及询问有关事项等。沟通可以采用电话询问、举行会谈、致送审计问卷等方式,但最有效、最常用的方式是查阅前任注册会计师的工作底稿。
(一)查阅前任注册会计师工作底稿的前提
接受委托后,如果需要查阅前任注册会计师的工作底稿,后任注册会计师应当 征得被审计单位同意,并与前任注册会计师进行沟通。
注意:
在查阅前任工作底稿时,应按照《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31号——首次接受委托时对期初余额的审计》准则执行。
(二)查阅相关工作底稿及其内容在收到后任注册会计师查阅工作底稿的请求并征得被审计单位同意后, 前任注册会计师所在的会计师事务所可根据情况自主决定是否允许后任注册会计师查阅相关工作底稿以及确定查阅的内容。
如果前任注册会计师决定向后任注册会计师提供工作底稿,一般可考虑进一步从被审计单位(前审计客户)处获取一份确认函,以便降低在与后任注册会计师进行沟通时发生误解的可能。
(三)前后任注册会计师就使用工作底稿达成一致意见在允许查阅工作底稿之前,前任注册会计师应当向后任注册会计师获取确认函,就工作底稿的使用目的、范围和责任等与其达成一致意见。
(四)利用工作底稿的责任
查阅前任注册会计师工作底稿获取的信息可能影响后任注册会计师实施审计程序的质、时间安排和范围,但后任注册会计师应当对自身实施的审计程序和得出的审计结论负责。后任注册会计师不应在审计报告中表明,其审计意见全部或部分地依赖前任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报告或工作。
三、发现前任注册会计师审计的财务报表可能存在重大错报时的处理
(一)安排三方会谈如果发现前任注册会计师审计的财务报表可能存在重大错报,后任注册会计师应当提请被审计单位告知前任注册会计师。必要时,后任注册会计师可要求被审计单位安排三方会谈。
(二)无法参加三方会谈的处理如果被审计单位拒绝告知前任注册会计师,或前任注册会计师拒绝参加三方会谈,或后任注册会计师对解决问题的方案不满意,后任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对审计意见的影响或解除业务约定。在这种情况下,后任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1)这种情况对当前审计业务的潜在影响,并根据具体情况出具恰当的审计报告;(2)是否退出当前审计业务。此外,后任注册会计师可考虑向其法律顾问咨询,以便决定如何采取进一步措施。
(5)结合存货监盘程序,检查被审计单位在资产负债日前后的存货入库资料(验收报告或入库单),检查是否有大额货到单未到的情况,确认相关负债是否计入了正确的会计期间。
如果注册会计师通过这些审计程序发现某些未入账的应付账款,应将有关情况详细记入审计工作底稿,并根据其重要确定是否需建议被审计单位进行相应的调整。

11评论

君影绰绰

1、注册会计师专业阶段合格证书是在5年内通过专业阶段6科考试的考生可以领取,即成绩发布之日起45个工作日之后,去最后一科考试报名的地方领取一张专业阶段合格证。
2、注册会计师全科合格证书是参加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的考生,取得职业能力综合测试合格成绩者,由考办颁发全科合格证。职业能力综合测试成绩合格的考生在成绩发布之日起45个工作日后到参加职业能力综合测试考试报名地的地方考办领取全科合格证。
3、拿到注册会计师全科合格证书的考生可以申请会员,即成为注册会计师,注册会计师分为执业会员与非执业会员,考生可根据自己的就业方向选择,如将来想从事审计工作的可以申请执业会员,但是有一个申请条件:首先得有会计师事务所两年工作经验才可申请。如果想进入企事业单位、投行、商业银行等,可以申请非执业会员。
4、根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非执业会员登记办法》,如果在拿到全科合格证书超过5年一直没有入会,之后再要入会就需要参加相关测试才能拿到注册会计师证书。另外,很多公司在招人和晋升的时候明确要求的是拥有注册会计师证书,严格来说,全科合格证并不能代表注册会计师证书。所以拿到注册会计师全科合格证的考生,建议大家赶紧入会,免得后期不必要的麻烦。

57评论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