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数
5
浏览数
708
若曦
杭州人才居住证,最全的干货分享!
一,哪些人能够申请引进人才居住证?
在杭州市区工作或创业(按规定在杭参加社会保险)、同时具备以下条件之一的非杭州市区户籍人员:
1,具有普通全日制高等院校本科及以上学历;
2,具有普通全日制高等院校大专学历,且其毕业证书所载专业在当前公布的《杭州市紧缺人才目录》专业范围内;
3,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
4,具有技师及以上国家职业资格;
5,具有高级技工国家职业资格,且国家职业资格所载职业(工种)在当前《杭州市当年紧缺职业(工种)》范围内;
6,个人在杭投资50万元及以上;
7,持有《杭州市留学回国人员工作证》。
二,申请引进人才居住证的好处有哪些?
1,安排子女在本市就读按三表生录取;
2,摇浙A牌照(不需要社保满两年);
3,参加本市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或考试、执业
职业
资格的考试或登记;
4,能够直接换领普通居住证。如果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咨询一下户通天下,希望想申请人才居住证的朋友都可以得偿所愿!
很酷不给撩
假的。
杭州市引进人才居住证办理,需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具有普通全日制高等院校本科及以上学历或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
2、具有普通全日制高等院校大专学历并属于当年度《杭州市紧缺人才目录》中专业;
3、持有技师以上(含技师)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或符合我市当年紧缺职业(工种)的具有高级职业资格;
4、个人在杭投资50万元以上的经营者;
5、持有《外国专家证》;
6、持有《杭州市留学回国人员工作证》。
办理所需材料(身份条件不同,所需提交资料也不同):
1、专业技术职称证书或职业资格证书
2、学历、学位证书
3、身份证
4、一寸彩色白底正面免冠证件照
5、在本市主城区的居住证明(购房产权证、租房合同及业主房产证复印件、单位出示住所证明及住所房产证复印件)
一秒拥友
持有《人才居住证》的人员,可享受以下相关待遇:
(一)参加本市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或考试、执业(职业)资格的考试或登记。
(二)在本市参加国家职业培训考核鉴定。
(三)安排子女在本市就读。幼儿教育及义务教育阶段,由居住地所在区教育行政部门安排到相应条件的学校就读;高中阶段,参加全市统一的招生考试,由市教育行政部门安排到相应条件的学校就读。
(四)在规定范围内报考本市。
(五)按规定参加本市基本养老保险。持有《人才居住证》的人员,在杭州市区就业后,参加本市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统筹或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今后,需转移养老保险关系的,按有关规定办理。
(六)按规定参加本市基本养老保险的人员,可以参加本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离开本市时,本市的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应当将其基本医疗保险关系和个人医疗帐户储存额转移到其户籍所在地的基本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当地未建立社会保险机构的,将其个人医疗帐户储存额及其利息一次性支付给本人。
(七)按规定在本市缴存和使用住房公积金。已在户籍所在地缴存住房公积金的,可以将在户籍所在地缴存的住房公积金余额转入本市住房公积金帐户,并按本市的有关政策规定缴存和使用住房公积金。离开本市时,可按规定办理职工住房公积金帐户存储余额转移手续。
(八)在本市工作并居住1年以上的,可以按照部的有关规定,办理因私出国商务手续。
(九)申请办理驾驶证或临时驾驶证以及机动车注册登记手续。
(十)国家、省和本市对持有《人才居住证》人员的待遇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扩展资料
受理条件:
(一)符合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具备所承担工作所需的学识、技术和能力,在杭州市区工作或创业的非杭州市主城区、萧山区、余杭区、富阳、临安区户籍的人员(在杭省直和驻浙单位引进人才申领《人才居住证》由省人力社保厅办理)。
(二)符合以下条件之一:
1、具有普通全日制高等院校本科及以上学历或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
2、具有普通全日制高等院校大专学历并属于当年度《杭州市紧缺人才目录》中专业;
3、持有技师以上(含技师)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或符合我市当年紧缺职业(工种)的具有高级职业资格;
4、个人在杭投资50万元以上的经营者;
5、持有《外国专家证》;
6、持有《杭州市留学回国人员工作证》。
(三)用人单位需在《浙江省引进人才居住证申请表》上签署意见并加盖单位公章。
参考资料来源:浙江政务服务网-杭州市引进人才居住证审核
参考资料来源:浙江政务服务网-杭州市人民办公厅关于印发杭州市实行人才居住证制度暂行规定的
噬梦
2022杭州人才引进落户政策内容为:具有全日制大专学历者35周岁以下,不含35周岁,在杭落实工作单位并由用人单位正常缴纳社保的。
具有全日制普通高校本科学历者45周岁以下,不含45周岁,在杭落实工作单位并由用人单位正常缴纳社保的。全日制普通高校硕士研究生50周岁以下,不含50周岁、全日制普通高校博士研究生55周岁以下,不含55周岁学历者,可享受“先落户、后就业”政策。
随迁条件:全日制大学专科高职学历以上人才可随迁配偶和未成年子女。具有技师二级技师以上职业资格人员45周岁以下,不含45周岁。具有高级工职业资格人员35周岁以下,不含35周岁。
扩展资料:
杭州人才引进介绍如下:
获得高级职业资格证书的我市高级技工学校应届毕业生;其中1、2两类人员需在杭州市区同一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3年且持有在杭申领的有效《浙江省居住证》,并在杭州市区有合法固定住所。
第3类人员须在杭落实工作单位,可迁移户口入杭。随迁条件:本人符合落户条件且在杭拥有合法固定住所,其未成年子女可随迁,满足市外夫妻投靠条件的,其配偶可随迁。
参考资料来源:新华网-杭州进一步放宽人才落户政策
窗明几净
为深入贯彻《杭州市委、杭州市人民关于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的决定》(市委〔2022〕13号)精神,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组织有关部门研究制定了《关于加强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快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关于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和《杭州市人才开发专项资金办法》四个政策性文件,经市委、市领导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杭州市委办公厅
杭州市人民办公厅
2022年1月14日
关于加强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的若干意见
为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加快构筑新世纪杭州人才高地,为杭州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根据市委、市《关于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的决定》(市委〔2022〕13号)精神,现就加强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围绕2022年我市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及我市实施“五大战略”的需要,大力引进高层次的专业技术人才、经营人才及高技能人才。
二、我市重点引进的高层次人才是指:
1、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
2、国家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学术技术带头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学、技术、专家;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培养人员;
3、省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技人员和各类省部级“人才工程”重点资助的培养人选;批准的享受特殊津贴的专家;
4、具有研究生学历、硕士以上学位或副高以上专业技术任职资格的45周岁以下的优秀中青年专业人才;
5、大中型企业的高层经营人才;具有特殊才能的高技能人才。
三、可通过调动的方式,也可以咨询、讲学、兼职、短期聘用、技术合作、技术入股、合作经营、投资兴办实业等柔性方式引进高层次人才。
四、高层次人才引进到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原则上在单位人员编制限额内允许其先进后出,在当年度自然减员中冲抵。
五、引进高层次人才的随迁子女,属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按就近原则,可选择在居住地或父母工作地条件较好的学校就读。
六、建造专家公寓,解决引进高层次人才的过渡住房问题。2022年起,市每年安排一定资金建造专家公寓;同时鼓励企事业单位筹措资金建造或购置专家公寓。
七、对引进到我市工作落户的高层次人才实行安家补助。补助金额按以下标准掌握:引进到财政全额补助单位工作的两院院士100万元;本意见第二条第2款的人员30万元;第二条第3款的人员20万元;博士后工作站研究人员出站后愿意留在我市工作的10万元。夫妻双方同属高层次人才引进的,由补助标准高的一方享受安家补助。财政适当补助和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及企业,参照上述标准自行确定安家补助金额,分别在事业费中开支或列入企业经营成本。
八、根据需要提供工作经费及相应的科研启动资金;按规定享受社会保险及医疗保健待遇。两院院士及享受特殊津贴的人员,分别按其享受的院士津贴和特殊津贴金额由当地1∶1配套。
九、通过柔性引进方式在杭工作1年以上的高层次人才,符合我市新世纪“131”优秀中青年人才培养人选条件的可列为培养人选;符合国家、省、市有突出贡献专家,特殊津贴专家等推荐选拔条件的可作为推荐人选。
十、拓宽引才渠道,举办高级人才专场招聘会,组织赴国内外招聘高层次人才。依托“两港五区”,加快留学人员创业园建设;支持和鼓励有条件的企事业单位建立企业博士后工作站;加强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学科建设,扶持企业研发中心等各类集聚高层次人才的有效载体,构筑高层次人才工作与创业的平台。
十一、加强人才需求预测,每年向社会发布《杭州市人才开发目录》,引导和鼓励高层次人才向重点行业及重点地区集聚;完善高级人才信息库建设,畅通供需信息发布渠道;完善专家咨询制度,充分发挥高层次人才在重大决策中的作用。在市和区、县(市)人事行政部门所属人才交流机构设立高层次人才引进服务窗口,为高层次人才的调动、落户及配偶就业和子女入学等提供快捷有效的服务。
十二、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切实保障组团赴国内外招聘高级人才等各项人才引进工作所需的费用。
十三、市人事局负责做好高层次人才引进的综合和指导协调工作;市委、市各部门按照职责分工, 做好引进高层次人才各自相应的工作。
关于加快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
为进一步加快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培养和造就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高技能人才队伍,根据和省委关于人才工作的总体部署和市委、市《关于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的决定》(市委〔2022〕13号)精神,现就加快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增强加快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高技能人才是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技术工人队伍的核心骨干,是推动技术创新和实现科技成果的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加强
优质执业药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