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数
5
浏览数
17882
作业君太粘人这样不太合适
经常有朋友咨询我,自己退休后到底能领多少钱啊,每年交社保到底划不划算呀?今天啊,我就帮大家来一起算一算。为了让每个人都能听得更明白,这次我特意准备了一个神器,百变小桌板,我会给大家大致演示一下,整个养老金的计算过程,看看咱们退休后到底能领多少钱。
计算养老金有一个基础的公式,能领到的养老金=个人账户+基础账户。
分别来看,个人账户有多少呢?就是咱们每个月往个人账户里存的所有钱加起来,再除以计发月数,就是个人账户里能领到的钱。计发月数也有一个固定公式,就是(人口平均寿命-退休年龄)✖12,比如50岁退休,计发月数就是195,60岁退休,计发月数就是139;所以说,个人账户很好理解,跟你每月交多少钱,多少岁退休都有很大关系。
基础账户就比较复杂了,它跟你缴纳社保时的工资标准,比如说有的人工资是1万,但实际是按5000来扣除的社保公积金,所以这个标准就是5000,退休时在哪所城市,一共缴了多少年,跟这些因素都有关。
我们举个例子:假设老王2022年正好满60岁退休,他在北京正好缴满2022年的社保了,可以在北京办理退休了,这2022年,老王的缴费工资标准和北京的平均工资一样,那么2022年,老王能领到的个人账户养老金是63块,基础账户养老金是05元,加一起68元就是老王每月能领到的养老金。
无情凯子多情妹子
职称源于“职务名称”,指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能力,以及成就的等级称号,是反映专业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工作能力的标志。但是由于时代的发展,职务和技术水平出现了分离,专业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一般又称为“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也被大家习惯的叫做“职称”。职称的等级,一般分为初级、中级、(副)高级和正高级。
职业资格等级,是指通过对职业的分析和评价,根据职业范围的宽窄、职业技术的复杂程度高低,及从业者掌握职业技能所需培训时间的长短,设立的国家职业资格称呼。职业资格的等级,一般分为一到五级,一般我们又分别叫做高级技师、技师、高级工、中级工和初级工。
因此,我们就形成了专业技术资格和职业资格两大体系。如果可以进行等级对比的话,技师资格相当于中级职称资格,高级技师相当于(副)高级职称资格。
我们国家在对一个人的能力和水平进行评价时,划分了两个体系,分别是职称体系和职业技能体系。两者之间还是有比较大的不同。
2022年9月人社部印发了《关于改革完善技能人才评价制度的意见》,提出了要建立职业技能等级制度,将对职业资格制度做进一步完善。
退休待遇计算
其实通过上述解释,我们已经很明确的知道,不管是职称还是职业资格都是一种资格而已。如果我们在职可以享受到相应的职务、职称或者技能工资。但是如果我们退休的话,应当按照退休制度来计算养老金待遇。
职工养老保险退休的基本条件是:养老保险缴费满2022年,到达法定退休年龄才可以退休,领取的待遇叫做基本养老金。
基本养老金的计算方式目前是全国统一的,主要包括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
(1)基础养老金:
基础养老金等于退休时上年度在岗职工的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
简单来说,如果按照100%档次缴费一年,可以多领取1%的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如果按照60%档次缴费,只能领取8%。
实际上,只要我们是技师或者高级技师,工资待遇一般都会有所体现,理论上缴费基数也会有所提高。比如如果普通职工按照60%档次缴费,而高级技师按照100%档次的缴费,同样缴费一年,我们退休待遇就可以相差2%的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差不多一年能相差10多元。
这10元只是基础养老金,实际上还有个人账户养老金。
(2)个人账户养老金。
个人账户养老金等于退休时个人账户的余额÷退休年龄确定的计发月数。
实际上,个人账户里的钱数都是按照缴费基数的8%每月划入的,如果高级技师比普通职工每月高出2022元的工资,这样每个月划入个人账户的钱数都会多出160元,一年就是10元。如果60岁退休,目前个人账户计发月数是139个月,多缴费一年可以多领取1元的个人账户养老金。
不过确实有一些用人单位为了降低企业负担,没有按照真实缴费基数缴费,所有人都按最低基数缴费。这样退休就不会有养老金差距了,但这是违法行为。这一行为侵害了劳动者权益,未来退休待遇就会降低,所以劳动者应当积极。
综上所述,退休后没有所谓的职称或者职业资格工资待遇了,都是按照过去我们的养老保险缴费的状态计算出来的养老金,多缴多得,长缴多得。
不相伴便不相欠不相惜便不相忆
实行并轨缴纳养老保险之后,领取的退休金,由社保资金支付,实行缴纳养老保险之前,由国家财政负担,实行缴纳养老保险之后,是根据本人的缴费情况计算退休金,领取的多少,关键是缴费年限,和缴费基数,和在职的工资无关,实行养老保险之前,是根据职工的工资比例进行计算的,但是事业单位职工,刚刚实行缴纳养老保险,还不能全部按照缴费计算退休费,会出台过渡办法,不会影响退休金的水平,并且略有提高。
相思长河梦长河梦日圆
为实现企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一体化,2022年10月1日,国家对企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进行了改革,使企业事业单位人员告别了财政领取退休工资制度,与企业职工一样参加社会保险,通过缴纳养老保险费在社会保障基金中领取养老金。在推进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同时,建立了事业单位职业年金制度。中年人退休时,企业年金作为养老金的补充福利,与养老金一并计算缴纳。
这样,中国的养老金实际上包括基本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和企业年金。目前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的退休待遇低于老年人,这完全是因为养老金和企业养老金合并后计算参数没有提高,所以我们要计算预支养老金,或临时生活费,按2022年9月工资标准执行。但这是暂时的。只要等到中国人的正式养老金待遇理顺并重新计算,我们将从退休月份起按照新的养老金标准逐月补足。
为了应对社保可能拉低退休工资的问题,国家增加了很多事业单位的工资。这可以保证事业单位人员缴纳社保后,在职待遇不低于以前,退休后待遇也高于以前。由于事业单位工作相对稳定,社保缴纳也就足够了,这就决定了即使退休后,按照公式计算的工资也不会因为缴纳社保而减少。但退休工资是有限制的,不能超过在职工资的100%。
一般来说,事业单位退休后可以拿到在职工资的90%左右,会越来越好。企业缴纳社保,和事业单位职工不缴纳社保,这些年开始缴纳社保,和事业单位职工养老金是由财政发放的,一般是在职工资的90%,而企业退休养老金是由社保按照一种算法发放的,一般是工资的40%,两种算法不同,造成了巨大的差距,随着工资的同步上涨,基数高企事业单位职工与企业离退休职工之间的养老金差距会越来越大,因此除非奇迹发生,否则合并的可能性也会越来越小。
优质执业药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