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对医师执业的改革

有的人远的只剩下回忆
  • 回答数

    3

  • 浏览数

    2923

首页> 医学> 近年来对医师执业的改革

3个回答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一拍就散

已采纳

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鼓励和规范本省医师多点执业行为,保障医疗质量和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医师执业注册暂行办法》(原卫生部令第5 号)、《关于印发推进和规范医师多点执业若干意见的通知》(国卫医发〔2014〕86号)的规定,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的通知》(鲁办发〔2015〕53号)要求,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医师多点执业是指符合本办法规定条件的临床、口腔和中医类别执业医师(不含执业助理医师,下同),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两个或两个以上医疗机构依法开展诊疗活动的行为。鼓励医师到基层医疗机构和社会医疗机构多点执业。医师参加慈善或公益性巡回医疗、义诊、突发事件或灾害事故医疗救援工作,参与实施基本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不属于本办法规定的医师多点执业。第三条 第一执业地点医疗机构应当支持医师多点执业,不得人为设置障碍。医疗机构应当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合理确定执业医师的岗位职责、工作时间和工作量,完善考核、奖励、处分、竞聘上岗等具体管理办法,不得因医师多点执业影响其职称晋升、学术地位等。第四条 执业医师己注册的执业地点为第一执业地点,增加注册的执业地点依次为第二、第三等执业地点。第五条 医师多点执业实行注册管理。第六条 医师在参加城乡医院对口支援、支援基层,或在签订医疗机构帮扶或托管协议、建立医疗集团或医疗联合体的医疗机构间执业的,不需办理多点执业相关手续。第七条 医师外出会诊按照《医师外出会诊管理暂行规定》等有关规定执行。第八条 省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负责全省医师多点执业的指导和监督管理。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医师多点执业注册和监督管理。条件成熟的地区可以探索实行区域注册,具体办法由各设区市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制定。第二章 执业注册第九条 符合下列条件的执业医师,可以申请多点执业:(一)取得医师执业证书,具有中级或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从事同一专业工作满5年;中医类别医师以中医坐堂医诊所作为多点执业医疗机构进行注册时,其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按照《中医坐堂医诊所管理办法(试行)》执行;(二)能够完成第一执业地点医疗机构的工作;(三)身体健康,能够胜任多点执业工作;(四)最近连续两个周期的医师定期考核无不合格记录;(五)在公立医院担任院级领导职务的,除前述第六条所列情形外,一般不能从事其他形式的多点执业。第十条 拟多点执业的医师,应当向第一执业地点报送多点执业协议副本,履行知情报备手续后,向拟多点执业医疗机构的医师注册主管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申请注册,并提交下列材料:(一)《山东省医师多点执业注册申请审核表》(附件);(二)申请人的《医师资格证书》、《医师执业证书》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证书》原件及复印件;(三)申请人与拟多点执业医疗机构签订的聘用协议。第十一条 本办法第九条规定提交的申请人与拟多点执业医疗机构签订聘用协议,应约定执业期限、时间安排、工作任务、医疗责任等。第十二条 多点执业医师所从事的执业类别和执业范围应当与在第一执业地点从事的执业类别和执业范围一致,执业类别和执业范围在拟多点执业医疗机构的诊疗科目范围内;执业范围涉及的专业应当与第一执业地点医疗机构二级诊疗科目相同。经全科医师培训合格的医师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多点执业的,在执业类别不变情况下,可增加注册全科医学专业。第十三条 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应当自收到全部注册申请材料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对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材料进行审核,审核合格,同意增加执业地点的予以注册,并在其《医师执业证书》“变更注册记录”栏目注明增加的执业地点及时限并盖章,同时做好执业注册网络数据更新。对不符合注册条件的,应当自收到全部注册申请材料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申请人如有异议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第十四条 开展多点执业的医师变更已注册的执业类别、执业范围以及第一执业地点的,应当按照《医师执业注册暂行办法》的规定办理,变更后其多点执业注册同时失效。变更后需要继续开展多点执业的,医师应当按照本办法的规定重新申请多点执业注册。第十五条 医师多点执业聘用期到期需要续聘的,多点执业医师应于聘用期到期前1个月,向注册的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申请延期;提前终止协议的,申请取消相应执业地点;不再续聘的,到期自动失效。第十六条 取消多点执业地点的医师应当到注册的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办理注销登记手续。第三章 监督管理第十七条 医疗机构应当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和聘用合同、劳动合同或有关书面协议,规范医师执业行为,做好医师考核工作,确保医疗安全和医疗质量。第十八条 开展多点执业的医师在诊疗活动中应当依法执业,严格遵守执业规则,并按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核定的执业地点、范围和类别开展诊疗活动。第十九条 医师多点执业过程中发生的医疗损害或纠纷,由发生医疗损害或纠纷的当事医疗机构和医师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处理,其他非当事医疗机构均不承担相关的医疗损害或纠纷处理责任。第二十条 多点执业的医师发生违法违规行为的,由违法违规行为发生地的县级以上卫生计生行政部门依法予以处罚,并由作出行政处罚的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在10个工作日内书面通知为其注册的其他相关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医师依法被处以暂停执业活动的,应当同时停止在其他执业地点的执业活动。第二十一条 多点执业医师应当向第一执业地点所在医疗机构报告多点执业的有关情况,根据与相关医疗机构签订的协议,合理承担工作任务,合理安排工作时间,保质保量完成工作任务。开展多点执业的医师应当恪守职业道德,不得为谋取不正当利益不合理转介患者,扰乱医疗秩序,损害各执业医疗机构及患者的合法权益。开展多点执业的医师应当服从第一执业地点医疗机构处理突发公共事件及医疗救援工作的调遣。第二十二条 医师未办理多点执业手续擅自开展多点执业活动的,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医师执业注册暂行办法》等有关规定处理。第二十三条 医师多点执业聘用期到期未办理相关手续,继续在原聘用医疗机构执业的,按医师未经批准擅自开展多点执业活动论处。第四章 附 则第二十四条 医师在第一执业地点以外的医疗机构多点执业,不作为该医疗机构校验、技术准入、临床重点专科评估和医院评审评价等的人员依据。第二十五条 第一执业地点为省外医疗机构的医师在我省申请多点执业的,按照本办法规定执行。第一执业地点为我省医疗机构的医师到省外执业的,按照该省有关规定执行。第二十六条 本办法由省卫生计生委负责解释。第二十七条 本办法自2016年2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18年1月31日。凡过去文件规定与本办法不一致的,以本办法为准。 [1]

124评论

小挂念时时刻刻不走小思念分分秒秒不离

医师多点执业是指符合条件的执业医师经卫生行政部门注册后,受聘在两个以上医疗机构执业的行为。医师多点执业:是指符合条件的执业医师经卫生行政部门注册后,受聘在两个以上医疗机构执业的行为。是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稳步推动医务人员的合理流动,促进不同医疗机构之间人才的纵向和横向交流,研究探索注册医师多点执业”的要求,由国家卫生部发布的通知。一:医师多点执业有利于均衡各地医疗资源。“看病难”,首要原因就是医疗资源不均衡,患者都涌到城市中心医院、大品牌医院就医。高水平医生就是最重要的医疗资源,如果允许中心医院医生到下一级或者落后地区执业,将大大缓解"看病难"问题。二:有利于提升医生收入。国家对医疗卫生事业投入长期不足,使得医疗机构必须“以药养医”,除去药品收入,医生的合法收入将不足以使其在当今社会体面的生活。给医生松绑,让医生用自己高水平的医疗技艺通过"多点执业"获得合理报酬,符合新医改精神,也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三:有利于社区、基层医疗机构、欠发达地区医生水平的提升。高水平医生的到来,可以解决基层不能诊治或者不敢诊治的病例,也可以吸引更多疑难病患者前来就诊,使得基层医生诊治视野开阔,平日问题也方便请教,对其提升大有好处。医生在社区兼职开诊所,也可以为社区居民带来便利,就不需要一定要到大医院才能看到专家,“看病难”将得到彻底缓解。四:缓解基层的医疗卫生需求,具有明确的公益性,它实现了个人与社会的双赢。五:有利于公立医院改善管理机制。当人才流动起来,甚至自由之后,如何吸引更优秀的人才,或者留住现有专家,可能将成为摆在院长面前的一个课题。六,从医生角度来看,新医改的最大突破在于“多点执业”的合法化,将来,医生不再是国家干部,而成为自由职业者,回归其本来属性,这有利于极大调动绝大部分医生对医改的大力支持,没有医生的积极性和支持,新医改将异常艰难。

47评论

情话暖人

看着迟迟无法顺利推动的多点执业,盘仲莹有些着急。  “我们的医改不仅要眼睛向内,还要有一定的余光向外。”以国际医疗旅游为例,盘仲莹告诉记者,去年这个市场就有八九百亿美元的消费量,明年这个数字将会达到上千亿美元。但在这个庞大的市场中,中国却无法分一杯羹,是彻底的支付方。  盘仲莹告诉记者,现在,泰国、马来西亚等国家都在盯着中国消费者,到泰国做体检、到马来西亚做健康保健、到韩国做医疗美容,都已经在逐渐形成风潮。而我国的高端医疗市场却一直无法真正放开。  “高端、优质的医疗人才被牢牢地锁在公立医院,这部分人不释放出来,怎么能够形成高端医疗市场,怎么留住中国自己的高端医疗需求,甚至吸引外国的医疗需求?”盘仲莹说,站在这个角度来看待医师多点执业,这是一个非常迫切的事情。  在盘仲莹看来,多点执业不仅影响着优质医疗服务的释放,还影响着我国医生的执业素养。  “在过去,做临床要耐得住寂寞,但现在,不仅要耐得住寂寞,还要经得起贫困。”盘仲莹说,我国很多医生处在一个尴尬的境地,不开大处方对不起自己,开大处方对不起患者。如果多点执业能够顺利推开,医生可以通过自己的劳动光明正大地提高收入,他们就会更加珍惜自己的职业声誉。因为只有具备良好的职业声誉,他才能够获得更多医疗机构和患者的青睐,才能够获得更优厚的报酬。  但现在,公立医院院长的态度是:以医生的身份很欢迎,如果以医疗行政管理者的身份,则不得不考虑队伍的稳定性。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刘国恩也一直在关注公立医院的改革。在他看来,医师多点执业是公立医院改革的一个重要部分,也是改革的一个阻力。  “这么多年来,医生一直被医院视为自己的资产,现在要求公立医院改变思路,为医生提供开展医疗活动的平台,而不是约束医生,这是强有力的挑战。”刘国恩说,过去几十年,医生都是机构人,现在要把他们变成社会人、职业人,没有一个现成的模式可以借鉴,现在的管理者不愿冒这个风险。  就在今年4月,刘国恩在宁夏参加一个会议,很多有名的医疗专家在场,但即使是这些有名的专家也对多点执业质疑良多。很多医生现在还想象不出多点执业究竟是什么样子。  “他们说,医生变成社会人,怎么界定工作关系?社会保障怎么协调?”刘国恩说,还有院长担心,开展多点执业,自己医院的有名医生都跑出去执业,自己的医院岂不是就没有专家了。  在刘国恩看来,这些疑问的产生都在于没有真正理解多点执业。医师多点执业的根本在于将医生资源释放出来,以调和医患供求之间的不平衡。  “为什么人们不论大病小病都要去大医院?并不是因为一个小感冒也要找院士看病,而是大家知道大医院有专家带出来的团队,出了问题会有这个专家来解决。”刘国恩说,如果这些专家能够走到社区,把自己的品牌、队伍带到社区,人们为什么还要一个小病也要跑到大医院?以往大医院医生的优质服务一直没有被发挥出来,多点执业将会充分发挥这种优质服务。  刘国恩告诉记者,医生不仅可以到不同的医疗机构开展医疗活动,甚至也可以自己组建诊所,国外的医生收入高,并不是因为所在医院给予的报酬高,更多的是自己创办诊所获得的收入。  “多点执业对中国来说是一个变革,很多人担心,如果变革失败会怎样。”刘国恩说,中国目前的状况是所有好的医生都在公立医院,如果多点执业改革失败,最差的状况也就是现在的状况,还有什么可担心的?  刘国恩曾对昆明的医师多点执业进行了调研,结果发现,同级医院之间的多点执业仅占30%,绝大部分医生都是从上一级的医院走向下一级的医院。在他看来,这正是医改所追求的方向。

77评论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