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中医师考试中基

轮回的归期
  • 回答数

    3

  • 浏览数

    5406

首页> 医学> 执业中医师考试中基

3个回答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intend意图

已采纳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科目及分值

中医医师资格考试分为实践技能考试和医学综合笔试。

实践技能考试分为三站式考试,为病例考试、基本损伤与体格检查考试、临床答辩考试。医学综合笔试为标准化考试,全部采用客观选择题。

考试分值为第一单元中的中基50分,中医诊断学50分,中药50分;第二单元中的方剂40(50)分;西医内科学66(50)分;西诊34(40)分;伦理10分;第三单元中的中内90分,针灸60分;第四单元中的中外40分;中妇40分;中儿40分;传染病20分;卫生法规10分。

中医执业医师分阶段考试第一阶段综合笔试考试

1、考试科目:共19科,分别为: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学、方剂学、中医诊断学、中医内科学、针灸学、医学伦理学、卫生法规、诊断学基础、内科学、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医患沟通技能。

2、考试方式:

题量:总题量400题,分2个单元,每单元200题。满分400分。

考试形式:计算机化考试。

考试时间:共5小时,每单元考试小时。

中医执业医师报考条件

1、中医学专业本科以上学历,毕业后在医疗、保健机构中工作满1年;

2、中医学大专学历,在医疗、保健机构中工作满2年;

3、取得执业助理医师证书,具有中专医学专业学历,在医疗、保健机构中工作满5年;

4、七年制中医学临床硕士和八年制毕业生,相当于有大学本科一年生产实习和一年以上临床实践训练,可报考;

5、中医学专业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在学习期间已具有一年以上的临床实践训练,可以报考;

6、中医类别专业毕业生不能报考临床、口腔、公共卫生类别医师资格考试。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范围

1、中医基础科目:中药学、中医诊断学、中医基础理论、方剂学。

2、中医临床医学科目:中医妇科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儿科学、中医外科学、针灸学。

3、西医及临床医学科目:医学伦理学、诊断学基础、内科学、传染病学、卫生法规。

86评论

手执温柔情刀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内容如下:

1、考试科目

基础医学:中医基础理论【含有中医经典著作内容】、中医诊断学【含有中医经典著作内容】、中药学、方剂学。临床医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针灸学。现代诊疗技术及综合:内科学、诊断学基础、传染病学、医学伦理、卫生法规。

2、各科目分值

第一单元:中基40分,中药40分,方剂40分,中诊30分。第二单元:西医内科50分,西医诊断35分,医学伦理15分,传染病35分,卫生法规15分。第三单元:中医内科80分,针灸70分。第四单元:中医外科60分,中医妇科50分,中医儿科40分。

实践技能考试

1、病案分析

分为两大题,一题是考内科的病案,另一题考外、妇、儿的病案,考试需答出病名、病机、证型、类证鉴别、治法、方剂、药物组成、剂量及煎服法等。

2、中医操作

分四个项目,中医操作考实际操作、病史采集、现场口述、中医临床答辩,主要考查接诊能力和常见疾病的针灸治疗等。第一个是考中医的四诊,包括望、闻、问、切的操作过程等,第二个是考针灸推拿操作,包括穴位的定位和操作方法。第三个考病史采集-中医问诊,包括现病史和相关病史的采集。第四个考中医临床答辩,包括病因病机、辨证论治。

3、西医部分

考体格检查、西医操作、西医临床答辩。体格检查包括演示操作前准备、操作过程、报告结果;西医操作包括演示操作前准备、操作过程;西医临床答辩是给你一个病例,分析其临床意义。

29评论

临南

表里辨证:是辨别病变部位和病势趋向的纲领。(一)表证:六*邪气及疫疬之气,从皮毛、口鼻侵犯人体的皮毛、肌腠而发生的疾病,称为表证。多为外感疾病的初起阶段。具有起病急、病位浅、病程短的特点。临床表现:以恶寒(风)、发热、舌苔薄白、脉浮为主。常伴有头身痛、鼻塞、咳嗽等症状。兼有风热、风寒的表现。(二)里证:里证是病变部位在机体深层的脏腑、气血、骨髓的一系列症状体征的概括。具有病情较重,病位较深,病程较长的特点。临床表现:里证范围很广,无新起的恶寒发热,以脏腑的证候为主要表现。(三)表证与里证的鉴别要点:恶寒发热是否同时出现。例题:1、下列哪项不是表证的特点A.表证起病急B.表证病程短C.表证必然发展成里证D.表证病位在皮毛、肌腠E.表证一般是由感受六*之邪而起病答案[C]2、下列不属于表证的表现是A.小便清长 B.舌苔薄白C.脉浮 D.头身疼痛E.发热恶寒答案[A]

134评论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