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4351

首页> 医学> 陕西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一真题解析

3个回答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拾她弃我你眼瞎

已采纳

91.下列既可作为脱脂剂又可作为脱水剂的是( )  A氯仿 B乙醚 C苯 D丙酮 E石油醚  答案:D  92.可使物料瞬间干燥的是( )  A 冷冻干燥 B 沸腾干燥 C 喷雾干燥 D 减压干燥 E 鼓式干燥  答案:C  注解:喷雾干燥是利用雾化器将一定浓度的液态物料喷射成雾状,在一定流速的热气流中进行热交换,物料被迅速干燥。  93.司盘80(HLB值为)与吐温80(HLB值为15)各等量混合后,可用做液体药剂的( )  A增溶剂 B OW型乳化剂 C WO型乳化剂 D润湿剂 E去污剂  答案:B  注解:司盘80(HLB值为)与吐温80(HLB值为15)各等量混合后,HLB值为,因此适合用做OW型乳化剂。HLB值15~18适合用做增溶剂,HLB值3~8适合用做WO型乳化剂,HLB值7~9适合用做润湿剂,HLB值13~16适合用做去污剂。  94.用水醇法提取不能较多除去的是( )  A蛋白质 B鞣质 C多糖 D淀粉 E粘液质  答案:B  注解:水醇法是指于中药水提浓缩液中加乙醇使达不同含醇量,低分子有效成分仍溶于醇液中,而高分子杂质沉淀析出,固分离后使药液得以精制,此操作称水提醇沉法,简称水醇法。因为鞣质有较强的极性可溶于水,乙醇中达不到分离目的,所以用水醇法提取不能较多除去。  95.散剂制备中,混合很关键,不符合一般原则的是( )  A 等比混合易混匀 B组分数量差异大者,采用等量递加混合法  C组分堆密度差异大时,堆密度小者先放入混合容器中  D 含低共熔成分时,应避免共熔 E药粉形状相近者易于混匀  答案:D  注解:一般来说两种物理状态和粉末粗细相似且数量相当的药物易混匀,因此在该原则指导下如果量相差悬殊,就应以量小的为准采用等量递增法;组分堆密度差异大时,若堆密度大者先放入混合容器中,本身质地就重,在研磨中不易泛到上层来与上层质轻药粉混匀,同时还造成粉尘飞扬,因此质轻者宜先放;含低共熔成分时,应视共熔成分形成共熔物后药理作用的变化及处方中其他固体成分的多少而定,若药理无变化则可共熔也可不共熔,要考虑处方中其他药粉的量,若共熔后药理作用增强,则可形成共熔物并在处方中适当减少药物量,若共熔后药理作用减弱则应避免共熔。  96.下列宜制成软胶囊剂的是  A 挥发油的乙醇溶液 B OW型乳剂 C维生素E  D橙皮酊 E药物的水溶液  答案:C  注解:制软胶囊剂的囊心物其主要问题是不能损坏囊壁。软胶囊的原料主要也是明胶,一些水性的制剂不可以制成软胶囊,如乙醇溶液、橙皮酊、OW型乳剂、药物的水溶液。  含有毒性及刺激性强的药物宜制成( )  A水丸 B蜜丸 C水蜜丸 D浓缩丸 E蜡丸  答案:E 注解:蜡丸以蜂蜡作为赋形剂,有很强的疏水性,溶散十分缓慢,因此含有毒性及刺激性强的药物可以制成蜡丸,在减慢溶散过程的同时,减小了药物的释放量因此也就降低了毒性。  98.外用膏剂药物的透皮吸收包括三个阶段,其中穿透是指( )  A药物从基质中脱离出来并扩散到皮肤上 B药物通过表皮进入真皮、皮下组织  C药物透入皮肤通过血管或淋巴管进入体循环  D药物透过基质到达基质表面 E以上答案均不正确  答案:B  注解:外用膏剂药物的透皮吸收包括三个阶段分别是释放、穿透及吸收,药物从基质中脱离出来并扩散到皮肤上为释放阶段;药物通过表皮进入真皮、皮下组织为穿透阶段;药物透入皮肤通过血管或淋巴管进入体循环,从而产生全身作用为吸收阶段;选项D为干扰答案。  99.具有特别强的致热活性,是内毒素的主要成分( )  A磷脂 B脂多糖 C蛋白质 D淀粉 E葡萄糖  答案:B  注解:热原是由微生物产生的类毒素,类毒素是由磷脂、脂多糖和蛋白质组成的高分子复合物,存在于细菌的细胞膜和固体膜之间,其中脂多糖是内毒素的主要成分,具有特别强的致热活性。  100.下列哪种药物不用麸炒法  A山药 B白术 C僵蚕 D斑蝥 E枳壳  答案:D 注解:斑蝥是用米炒。  二、B型题(配伍选择题)共32题,每题分。备选答案在前,试题在后。每组若干题,每组题均对应同一组备选答案,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个备选答案可重复选用,也可不选用。  [101-104]  A水飞法 B 加液研磨法 C蒸罐法 D串油法 E串料法  101.朱砂宜采用( )方法粉碎  102.乌鸡宜采用( )方法粉碎  103.麝香宜采用( )方法粉碎  104.酸枣仁宜采用( )方法粉碎  9  答案:A .C .B .D  注解:朱砂为质地坚硬的矿物药,难以粉碎,因此加入大量水采用水飞法;乌鸡为动物药,质地柔韧,需采用蒸罐法;酸枣仁为种仁类,含较多油脂,需要串油法粉碎。  [105-107]  A渗漉法 B煎煮法 C 水蒸气蒸馏法 D 超临界提取法 E 回流法  105.颠茄浸膏的制备( )  106.金银花露的制备( )  107.浸出溶剂具有气液两相双重特点  答案:A .C .D

43评论

勾勒微笑

一、 A型题(最佳选择题)共24题,每题1分。每题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最佳答案

1、 下面哪种属相畏

A.莱菔子与人参

B.半夏与生姜

C.生姜与半夏

D.乌头与半夏

E.人参与莱菔子

正确答案 :B

解析:根据七情配伍。一种药物的毒烈之性能被另一种药物减轻或消除。

生半夏的毒性能被生姜减轻或消除,生姜畏半夏。

2、 中药的作用是指

A.中药的治疗效用

B.中药的功效

C.中药的不良反应

D.中药的治疗效用和不良反应

E.中药的药性理论

正确答案 :D

解析:

中药的作用包括中药的治疗效用和不良反应两方面。

3、 下列哪项不属大黄的适应证

A.湿热黄疸,淋证涩痛

B.瘀血经闭,症瘕积聚

C.血热吐血,衄血便血

D.火热上攻,牙龈肿痛

E.寒湿痹痛,脘腹冷痛

正确答案 :E

解析:

大黄苦寒,治疗实热内结。寒湿痹痛,脘腹冷痛不属大黄的适应证。

4、 指出下列错误的

A.大蓟凉血止血,散瘀消痈。治疗血热出血,疮痈肿毒

B.斑蝥解毒消肿止痛,开窍醒神。治疗痈疽疔疮,夏伤暑湿吐泻、昏厥

C.三七化瘀止血,活血定痛。治疗各种出血病证,跌打损伤,和胸痹绞痛

D.磁石潜阳安神,聪耳明目,纳气平喘。治疗阴虚阳亢之心悸失眠,耳鸣耳聋,阴虚喘促

E.南沙参清肺养阴,益胃生津。治疗肺热燥咳有痰,热伤胃津口渴

正确答案 :B

解析:

斑蝥攻毒蚀疮,破血散结。治疗痈疽,顽癣,瘰疬,狂犬咬伤;血瘀经闭、症瘕;少阴头痛,皮肤湿痒。

5、 善治阴虚劳嗽,肺燥咳嗽的药对为

A.石膏、知母

B.知母、川贝母

C.知母、黄柏

D.桑叶、菊花

E.天花粉、栀子

正确答案 :B

解析:

知母苦甘性寒,功能清热泻火、滋阴润燥;川贝母辛苦微寒,功能清热化痰、润肺止咳。两药相合,既滋阴润肺,又清热化痰,善治阴虚劳嗽,肺燥咳嗽。

6、 指出下列正确的

A.峻下逐水药、攻积导滞药、驱虫药为避免与食物相混合,能迅速进入肠中充分发挥药效,均宜饭前服

B.多数药尤补虚药宜饭后服,因胃腑饱满,有利于药物迅速进入小肠消化吸收

C.消食健胃药或对胃肠有刺激的药物宜饭前服,因饭前胃中食物较少,可减少药物对胃的刺激

D.为顺应人体生理节律充分发挥药效。如安神药治疗失眠,涩精止遗药治疗梦遗滑精,均宜在清晨服

E.定时服:有些病定时发,只有在发病前某时服才能见效,如截疟药应在疟发前2小时服

正确答案 :E

解析:

定时服即指有些病定时发,只有在发病前某时服才能见效。A:应为空腹服,B:应饭前服,C:应饭后服,D:应睡前服。

7、 具有祛风解表,透疹止痒,止血作用的药宜选

A.荆芥

B.白芷

C.生姜

D.升麻

E.蝉蜕

正确答案 :A

8、 善治肝阳眩晕的药对为

A.柴胡、黄芩

B.桑叶、菊花

C.代赭石、旋复花

D.地龙、白僵蚕

E.葛根、桑叶

正确答案 :B

解析:

桑叶苦甘寒,菊花辛甘苦微寒;两药均能疏散风热、平肝明目,合用后药力更强,善治风热感冒、温病初起、风热或肝热目赤、肝阳眩晕及肝肾亏虚目暗不明。

9、 治水肿日久,脾肾阳虚者,用利水渗湿药必须配用的药物是

A.温肾壮阳药

B.健脾利水药

C.益脾滋肾药

D.滋补脾肾药

E.温补脾肾药

正确答案:E

解析:脾肾阳虚,温补脾肾,以利水渗湿。

10、 旋覆花配伍代赭石同用,可增强

A.消痰行水之功

B.凉血止血之功

C.平肝潜阳之功

D.重镇安神之功

E.降逆下气之功

正确答案:E

解析:旋覆花苦降微温,功善降逆止呕、降气化痰;代赭石质重性寒,功善镇潜平肝降逆。两药配伍,寒温并用,降肺胃上逆之气力强,治气逆呕恶、喘息效佳

11、 性味辛温的活血祛瘀药是

A.丹参

B.艾叶

C.半夏

D.川芎

E.郁金

正确答案:D

12、 解表药的药味多为

A.苦味

B.甘味

C.辛味

D.咸味

E.酸味

正确答案:C

解析 :应为辛能行、能散,有发散,行气,活血作用。

13、 具温肾纳气作用的药物是

A.沉香

B.木香

C.干姜

D.吴茱萸

E.橘皮

正确答案:A

14、 具有清热利湿、凉血解毒功效的药物是

A.石膏

B.知母

C.生地

D.玄参

E.栀子

正确答案:E

15、 具有退虚热功效的药物是

A.黄连

B.黄柏

C.黄芩

D.栀子

E.龙胆草

正确答案:B

20评论

我呸

一、 A型题(最佳选择题)共24题,每题1分。每题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最佳答案  1、能够减轻或消除寒症的药物,其药性一般属于:  A.寒、热  B.温、凉  C.寒、凉  D.温、热  E.平  正确答案 :D  解析:根据中药的四气性能  2、 系统总结了汉代以前我国药学发展的成就,为本草学发展奠定基础的是  A.《伤寒论》  B.《内经》  C.《证类本草》  D.《嘉祐本草》  E.《神农本草经》  正确答案 :E  解析:《神农本草经》系统总结了汉代以前我国药学发展的成就,为本草学发展奠定基础。  3、 功能泻下冷积,逐水退肿,祛痰利咽,蚀疮去腐的药为  A.牵牛子  B.芫花  C.巴豆  D.京大戟  E.甘遂  正确答案 :C  解析:巴豆功效为泻下冷积,逐水退肿,祛痰利咽,蚀疮去腐。  4、 指出下列错误的说法  A."毒"指药物的偏性  B.副作用指在常用剂量时药物出现与治疗需要无关的不适反应  C.药物的偏性能治疗疾病,而不毒害人体  D.副作用对人体危害轻微,停药后能消失  E.毒性反应因过用而致,对人体危害较大  正确答案 :C  解析:"毒"指药物的偏性。药物的这种偏性能治疗疾病,也能毒害人体。  5、 湿浊内停无论寒热虚实,有无表邪皆可选用的药为  A.苍术  B.厚朴  C.白豆蔻  D.藿香  E.砂仁  正确答案 :D  解析:藿香芳香辛散而不峻烈,微温化湿而不燥热,善芳化湿浊、醒脾解暑,又兼发表。凡湿浊内停无论寒热虚实或无有表邪皆可选用。  6、 指出下列错误的说法  A.归经,指药物作用的归属  B.脏象学说是归经的理论基础  C.药物疗效是归经的确定依据  D.药物特性有时也可作为归经的确定依据,但往往带有片面性  E.经络学说不是归经的理论基础  正确答案 :E  解析:归经的理论基础包括脏象学说和经络学说。  7、 治脾胃气滞,湿浊中阻,痰湿壅肺宜选  A.香附  B.木香  C.橘皮  D.沉香  E.薤白  正确答案 :C  解析:橘皮理气,调中,燥湿,化痰。能治疗脾胃气滞,湿浊中阻,痰湿壅肺。  8、 指出下列正确的  A.峻下逐水药、攻积导滞药、驱虫药为避免与食物相混合,能迅速进入肠中充分发挥药效,均宜饭前服  B.多数药尤补虚药宜饭后服,因胃腑饱满,有利于药物迅速进入小肠消化吸收  C.消食健胃药或对胃肠有刺激的药物宜饭前服,因饭前胃中食物较少,可减少药物对胃的刺激  D.为顺应人体生理节律充分发挥药效。如安神药治疗失眠,涩精止遗药治疗梦遗滑精,均宜在清晨服  E.定时服:有些病定时发,只有在发病前某时服才能见效,如截疟药应在疟发前2小时服  正确答案 :E  解析:定时服即指有些病定时发,只有在发病前某时服才能见效。A:应为空腹服,B:应饭前服,C:应饭后服,D:应睡前服。  9、 具有祛风湿、发汗、明目功效的药为  A.独活  B.威灵仙  C.秦艽  D.伸筋草  E.苍术  正确答案 :E  解析: 苍术的功效为燥湿健脾,祛风湿,发汗,明目。  10、 下列哪种说法有错  A.一药中气只能有一,而味可以有一个,也可以有两个或更多  B.气味相同,功能相近  C.任何气与任何味均可组配  D.味越多,说明其作用越广泛  E.气偏于定能,味偏于定性  正确答案 :E  解析: 应为气偏于定性,味偏于定能。

151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