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执业医师第一站如何复习

姑娘多美不适合流泪少年多酷不合适抽烟
  • 回答数

    5

  • 浏览数

    5143

首页> 医学> 中医执业医师第一站如何复习

5个回答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何必去爱

已采纳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科目顺序:

一、考试复习顺序建议

1.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经典

2.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针灸学、

3.诊断学基础、内科学、传染病学

4.卫生法规、医学伦理学

二、各单元的重点和分值比例

1.每年考试单元科目会有变动,以2020年的各单元科目为例:

第一单元: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卫生法规、中医经典

第二单元:内科学、诊断学基础、方剂学、中医经典、伦理学、传染病

第三单元:中医内科学、针灸学、中医经典

第四单元: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

2.各科目的分值比例大致如下:

中医基础理论(7%)   中医诊断学()   中药学(7%)  中医经典()   方剂学()  内科学()  诊断学基础()  医学伦理学() 中医内科学(15%)针灸学(10%)  中医外科学()  中医妇科学()  中医儿科学()  传染病学(4%)  卫生法规()

89评论

毒舌妇

对于中医执业医师技能备考大家没必要那么紧张,下面说一下一些备考中医执业医师技能的备考细节。这几年改革过来,操作越来越正规,越来越重视,也越来越难,但是比较起来,通过率一直稳定在70%左右,目前的形式,还是得第一站是确保通过操作的保证。没通过的主要是第一站两个病都不会辨,甚至不知道第二个病是外妇儿的考生,所以大家放宽心,不需要太紧张,操作有一个半月时间复习足够足够,有的东西不一定要一字不漏背下来,只要到时候你有东西说,不要看着官方,一个字都说不出来,一般绝大多数地区,二三站分数,给的都比较松,今年基地考试第一年,我估计也会根据实际情况来,至少一个操作坐下来,能有一定的流畅度,能说出点东西,能作对大概手势,能说到大致流程和注意事项,一般分数都不会太低。今年因为部分考生会在基地考试,二、三站的复习也变得非常重要,根据考试的大纲要求,现在改革越来越要求中医考生的动手能力,更多的体查、操作、答辩需要配合视频口述+操作,到了六月份主要复习二、三站的这些内容,一边做,一边学。同时把口述部分的知识点虽然可以不需要和书上的一样,但是要做到变达到位,能把关键步骤形成自己的语言表述清楚。大家可以面授班实地体验一下考场氛围,我自己报过阿虎的,反正经历了一次模拟后上考场我也不是很紧张。到了六月后,大概剩下最后20天时间,循环做题和练习。最后,操作的头一天还是会和以往一样,做出最全最正确的操作真题供后面考试的同学参考,不过大家并不能因此对操作的复习有松懈,操作是执考的第一步,不能有意外。

186评论

还记得你说过想要久伴我

一、复习原则先全面,后重点;先熟悉,后牢记;先理解,后运用。二、复习目标把握绝大部分的重点知识,提高应试技巧三、复习阶段及时间阶段第一阶段:扎实基础,构建理论框架阶段;第二阶段:系统复习,全面掌握知识点阶段;第三阶段:串联知识点,把握重点、难点阶段;第四阶段:模拟考试,提高应试得分能力阶段;第五阶段:考前突破,梳理考点、重点阶段。

66评论

闷骚条子

中医执业医师技能考试是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一项重要内容,主要考察考生的中医基本理论、中药学、方剂学、针灸学等方面的实际操作技能。以下是备考建议:熟悉考试内容:认真阅读考试大纲,熟悉考试内容和考试形式。多做练习:多做练习,尤其是针灸和方剂的操作练习,加强对中医基础理论的掌握。多听课:参加培训班或听取相关课程,听取专家的授课,以便深入了解各个知识点的考试要点。做好复习计划: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合理制定复习计划,并按计划有序复习。多做真题:多做历年真题和模拟试题,了解考试形式和考试难度。做好心理准备:考试过程中要保持平和心态,遇到问题不要慌乱,应该冷静分析和解决问题。保持良好状态:备考期间要保持良好的生活状态,注意饮食和睡眠,避免熬夜和过度疲劳。总之,备考中医执业医师技能考试需要耐心和细心,重在积累和实践。

7评论

散场热吻

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1.讲历年真题,标注在教材上,找出重点。2.听精讲课程,熟悉知识的基本框架。3.练习题以历年真题为主,熟悉考点。根据考试方向,合理的去练习,为考试打下良好的基础。4.结合历年真题和教材的变化内容,做好知识点的掌握。

12评论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