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执业医师报考哪些技术职称

听了心慌
  •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2813

首页> 医学> 中医执业医师报考哪些技术职称

3个回答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等我找到你

已采纳

医师的职称,以及不同的医师的职称评定如下:一、医师职称总述1、医疗技术专业职称有医师、药师、技师、护师系列。2、医师职称包括初级职称(医士、医师住院医师)、中级职称(主治医师)、副高级职称(副主任医师)、正高级职称(主任医师)。3、在医院中主任医师,主任中医师,主任药师,主任中药师,主任护师,主任检验师,都是正高职称,依次类推。二、职称称谓:1、中专或大专刚毕业职称是医士、考得执业医师证自动晋升为医师,医士和医师都称为初级职称。2、从事医师工作本科四年硕士二年专科六年可以考主治医师,考试合格自动晋升为主治医师(中级职称)。3、本科或硕士毕业获得中级职称后五年各项条件合格可以评副主任医师,博士毕业中级职称后三年可以评副主任医师(副高)。4、本科或硕士毕业副高职称后五年各项条件合格可以评主任医师,博士毕业副高职称后三年可以评主任医师(正高)。所谓正高,副高,中级,初级,是指职称而言,这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三、职称晋级的时间限制1、本科生参加工作5年后可晋主治医师(中级职称),硕士研究生2年后可晋主治医师,唯一不同的是本科生晋主治考外语,研究生不用考。2、本科生在晋完主治医师5年后方可晋副主任医师(副高),而硕士研究生在晋完主治医师3年后就可以晋副主任医师。3、在晋升副主任医师5年后方可晋升主任医师(正高)。本科毕业到主任医师(正高)至少要15年(晋主治医师5年+晋副主任医师5年+晋主任医师5年)。博士研究生参加工作2年后就可以晋副主任医师,在晋完副主任医师3年后,就可以晋主任医师了。四、其他大学的附属医院中教授,副教授是指在学校中兼职教课或有带研究生资格的人员,两种评定方法不同。1、本科毕业参加工作一年后,经院内考试,评定初级职称,聘任5年后根据论文,工作表现,等一套评分系统,够格后报卫生局,由职称评审委员会评定。副高和正高,需要有课题和专著,并报卫生厅职称评定委员会评定。2、硕士毕业,直接评定初级,3-5年(各地标准不同)后评定,博士毕业1年后评定主治,再过2年评定副高。3、博士后出站当即评定副高。但是根据医师法的规定,不管何种文凭和学历,首先要通过医师资格考试,才能从事临床工作。如果既想当主任医师,又想当教授。持件人必须到一家大学的附属医院工作,这样才能实现持件人得理想。如果持件人还想带硕士研究生,那持件人必须有硕士学位,如果持件人还想带博士,那么持件人还得有博士学位。

129评论

从不谈及他

1、口腔医学专业基川、含:口腔组织病理学、口腔解剖生理学。

2、专业综合、含:牙体牙髓病学、牙周病学、儿童口腔医学、口腔黏膜病学、口腔组织病理学、口腔解剖生理学、口腔内科学、口腔颌面外科学、口腔修复学、预防口腔医学。

晋升条件

1、医学中专毕业,在县级以下基层医疗机构工作,取得医师资格后从事医师工作满7年的;

2、医学院校毕业,取得医师资格后从事医疗工作满六年的;

3、取得医师资格后,医科大学毕业,有五年以上医师工作经验;

4、医学院校第二医学学士学位毕业,取得医师资格后从事医师工作至少四年。

5、具有相同或类似专业的硕士学位或硕士学位,从事小学(教师)专业技术职务不少于3年

6、具有相同或类似专业的博士学位。

扩展资料:

参加中医内科主治医师资格考试的人员应当具备下列基本条件:

(一)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

(二)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取得执业医师资格;

(三)有良好的医德和敬业精神;

(四)对住院医师进行规范化培训的医疗机构的医师,必须取得培训证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主治医师

142评论

夜泪眼

职称类型有医师、药师、技师、护师系列,其中医师职称包括初级职称(医士、医士住院医师)、中级职称(主治医师)、副高级职称(副主任医师)、正高级职称(主任医师)。

中医报考主治医师的类别有很多种:

1.中医内科医师:中医内科疾病涉及的种类有很多,比如心内科、脑病科、脾胃科等等。

2.中医外科医师:中医外科主要治疗包括疮疡、瘿、瘤、岩、肛门宣肠疾病、男性前阴病、皮肤病及性传播疾病、外伤性疾病与周围血管病等。

3.中医儿科医师:中医儿科主要治疗小儿疾病,比如小儿积滞、泄泻、鹅口疮等。

4.中医妇科医师:中医妇科医师中医妇科主要治疗妇女月经病、带下病、妊娠病、产后病、乳房疾病、前阴疾病和妇科杂病。

5.中医针灸科医师:中医针灸是针刺法和灸法的合称。针法是把毫针按一定穴位刺入患者体内,用捻、提等手法,通过对经络腧穴的刺激来治疗疾病。炙法是把燃烧着的艾绒按一定穴位熏灼体表的经络腧穴,利用热的刺激来治疗疾病。针灸疗法适用于各种疾病,包括许多功能性疾病和传染病,以及部分器质性疾病。

6.中医五官科医师:主要治疗耳、鼻、咽喉、口腔疾病、眼睛疾病。

7.中医骨伤科医师:中医骨伤科学是一门防治骨关节及其周围筋肉损伤与疾病的学科。

22评论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