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数
3
浏览数
8559
南轩
【导读】随着中医在我国医疗行业的地位越来越高,报考中医助理医师的考生也越来越多,其中不乏很多零基础跨行业的考生。2020年中医助理医师考试已经结束,接下来就是备考2021年的中医助理医师考试了,为了帮助各位考生可以更加高效的进行复习备考,今天小编就从中医学入手,来和大家说说中药的性能这个知识点,下面是小编整理的2021中医助理医师中药学试题及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辛味药临床一般治疗:
A. 表证及气血阻滞证 B .呕吐呃逆 C .久泻久痢
D.瘰疠、瘿瘤、痰核 E .大便燥结
[答案] A
[题解] 辛味具有发散、行气行血的作用。因此辛味药多用治表证及气血阻滞之证,故应选
A。
涩味药多用于治疗:
A.胃热消渴 B .水肿、小便不利 C .胸胁苦满
D.恶心呕吐 E .虚汗、遗精滑精
[答案] E
[题解]涩味与酸味作用相似,均具有收敛固涩之功,多用治虚汗、遗精、滑精、尿频等体虚不固,滑脱不禁之证。故应选E。
芳香药多具有:
A.辛味 B .甘味 C .苦味 D .酸味 E .淡味
[答案] A
[题解]芳香药有辟秽防疫,解表散邪,悦脾开胃,化湿去浊,行气活血,通窍止痛,开窍醒神之功,多具有辛味。故应选A。
具有沉降性质的性味是:
A.苦温 B .辛温 C .苦寒 D .甘寒 E .咸温
[答案] C
[题解] 味属苦、酸、咸,性属寒、凉的药物,大多为沉降药,故应选 C。
具有升浮性质的性味是:
A.甘、辛、凉 B .辛、苦、热 C .辛、甘、温
D. 淡、甘、寒 E .以上都不是
[答案] C
[题解] 味属辛、甘,性属温、热的药物,大多为升浮药,故应选C。
归经是指:
A. 药物具有的升降浮沉的作用趋向
B .药物具有的寒热温凉四种性质
C.药物具有的辛甘酸苦咸五种滋味
D .药物对于机体某部分的选择性作用
E.药物对于机体有无毒副作用
[答案] D
[题解]归经是指药物对于机体某部分的选择性作用,即某药对某些脏腑经络有特殊的亲和作用,因而对这些部位的病变起着主要或特殊的治疗作用,药物的归经不同,其治疗作用也不同。故应选D。
确定归经学说的理论基础是:
A.阴阳学说 B .脏腑经络理论 C .药性理论 D .药味理论
E.五行学说
[答案] B
[题解]中药归经理论的形成是在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以脏腑经络理论为基础,以药物所治疗的具体病证为依据,经过长期临床实践总结出来的用药理论。故应选
B。
确定归经学说的依据是:
A.阴阳学说 B.五行学说 C .脏腑经络理论
D .药性理论
E.所治病证
[答案] E
[题解]中药归经理论的形成是在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以脏腑经络理论为基础,以药物所治疗的具体病证为依据,经过长期临床实践总结出来的用药理论。故应选E。
胁痛易怒、抽搐惊悸等症当选用:
A. 归心经的药物 B .归肝经的药物 C .归肺经的药物
D.归肾经的药物 E .归脾经的药物
[答案] B
[题解] 肝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疏泄,主藏血,其经脉布于两胁, 且肝主筋。若肝失疏泄,气机不通,可见两胁胀痛,烦可见惊悸等症,一般选用归肝经的药物治疗。故答案应选B。躁易怒;若肝血不足,筋失所养,可见抽搐;肝血不足,心血亏损,则神不守舍,
以上就是小编今天给大家整理发送的关于“2021中医助理医师中药学试题及答案:中药的性能”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目前2020年中医助理医师考试具体内容考试已结束,想了解2021年中医助理医师考试具体内容是什么,考生可以参考2020年考试情况,做好备考规划,有重点有针对性的进行复习备考,最后预祝各位考生都能顺利通关。
扮梦者
2017中医助理医师《中医基础理论》综合备考题及答案备考题一:1。中医学是产生于哪个国家的传统医学:(A)A。古罗马 D埃及B。古希腊 E印度c 中国2。下列哪部著作的成书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B)A。《伤寒杂病论》 D。《中藏经》B。《黄帝内经》 E《诸病源候论》c。《干金要方》3。我国现存医学文献中最早的一部典籍是:(C)A。《难经》 D·《神农本草经》B。《伤寒杂病论》 E。《中藏经》c《黄帝内经》4。中医学中成功地运用辨证论治的第一部专书是:(B)A。《神农本草经》 D。《黄帝内经》B。《伤寒论》 E。《难经》c。《小儿药证直诀》5。下列哪部著作补充了《黄帝内经》的不足:(D)A。《伤寒论》 D《难经》B《金匮要略》 E。《脾胃论》C《诸病源候论》6。确立六经辨证论治纲领的医家是:(E)A。张景岳 D。陈无择B。华佗 E。张仲景c。钱乙7。中医学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书是:(C)A。《伤寒杂病论》 D。《神农木草经》B《黄市内经》 E。《中藏经》c《诸病源侯论》8。在病因学方面,提出著名“三因学说”的医家是:(D)A。王清任 D。陈无择B。张仲景 E。巢元方c。张介宾9。开创脏腑证治先河的医家是:(D)A。巢元方 D。钱乙B。陈无择 E。叶天士C。张仲景10。下列著名医家户被后人称为“寒凉派”的代表是:(E)A朱丹溪 D叶天士B张从正 E。刘完素C王清任11。下列著名医家中被后人称为“养阴派”的代表是:(A)A。朱丹溪 D。吴鞠通B。刘完素 E。薛生白C。叶天士12。下列著名医家中被后人称为‘补土派”的代表是:(B)A。李中梓 D。叶天士B。李东垣 E。 刘完素C。陈无择13。下列著名医家中被后人称为“攻邪派”的代表是:(D)A。王清任 D。张从正B。吴又可 E。朱丹溪c。李皋14。提出命门学说的医家是:(C)A。朱丹溪 D。张仲景B。李东垣 E。李时珍C。张景岳15。创立“卫气营血辨证”理论的医家是:(E)A。吴鞠通 D吴又可B。薛生白 E叶天士c。王孟英16。在温病学方面,创立以“三焦为核心”辨证论治方法的医家是:(B)A。朱丹溪 D。叶天士B。 吴鞠通 E。 李皋c。吴又可17。(较易)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哲学基础是:(A)A。阴阳学说 D。唯物观B。 五行学说 E。唯物辩证观C 精气学说18。(较易)中医学认为,人体生命的本原物质是:(D)A。血液 D。精气B。 津液 E。水谷精微c。胆汁19。(较易)以下影响人体生理功能的因素是:(E)A。四时气候 D。情志因素B。 昼夜晨昏 E。 以上都是C。地区方域20。中医学整体观念的内涵是:(D)A。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B。自然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c。昼夜晨昏对人体的影响D。人体是一个整体,人和自然界的统一E。脏腑脏体官窍联结成一个整体21。确立中医学独特理论体系的著作是:(D)A。《伤寒杂病论》B。《伤寒论》c。《金匮要略》D。《黄帝内经》E。《诸病源候侯论》22。为中医药学的发展奠定基础的是:(D)A。《伤寒杂病论》B。《伤寒论》c。《金匮要略》D。《黄帝内经》E。《诸病源候侯论》23。(中等)提出六经辨证和分经辨证治疗原则的是:(B)A。《伤寒杂病论》B。《伤寒论》c。《金匮要略》D。《黄帝内经》E。《诸病源候侯论》24。成书于汉之前,系秦越人所著者为:(A)A。《难经》 D。《医林改错》B。 《黄帝内经》 E。《温病条辩》C。 《温疫论》25。成书于明代,系吴又可所著者为:(C)A。《难经》 D。《医林改错》B。 《黄帝内经》 E。《温病条辩》C。 《温疫论》26。成书于清代,系王清任所著者为:(D)A。《难经》 D。《医林改错》B。 《黄帝内经》 E。《温病条辩》C。 《温疫论》27。地区方域对人体生理的影响可反映为:(A)A。我国江南人体腠理多稀疏 B。 “天暑衣厚则胺理开。故汗出”c“平旦人气生,日中阳气隆” D。 “旦慧、昼安、夕加、夜甚”E。“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28。季节气候对人体生理的影响可反映为:(B)A。我国江南人体腠理多稀疏 B。 “天暑衣厚则胺理开。故汗出”c“平旦人气生,日中阳气隆” D。 “旦慧、昼安、夕加、夜甚”E。“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29。昼夜层昏对人体一般疾病的影响多为:(D)A。我国江南人体腠理多稀疏 B。 “天暑衣厚则胺理开。故汗出”c“平旦人气生,日中阳气隆” D。 “旦慧、昼安、夕加、夜甚”E。“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备考题二:1。 古代哲学认为,宇宙的构成本原是:(E )A。水 B。天 C。地 D。风 E。气2。 气的根本属性是:(D)A。上升 B。下降 C。外出 D。运动 E。静止3。 精气生万物的机理是天地阴阳二气的:(C)A。互根互用 B。对立制约 C。交感合和 D。消长平衡 E。相互转化4。 精气神学说中所谓的“精”主要指:(D)A。生殖之精 B。后天之精 C。自然界之清气 D。肾中所藏之精 E。水谷精微5。 天、地、万物之间相互作用的中介是:(A)A。气 B。气机 C。气化 D。彼此感应 E。神6。 精气神学说中的“神”主要指:( B)A。自然界物质运动变化的表现及其内在规律 B。人体内一切生命活动的主宰C。一切生物生命力的外在表现 D。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 E。以上均是7。 精气神学说中特别重视:(C)A。精的作用 B。气的作用 C。神的作用 D。精气互化的作用 E。精气生养神的'作用8。 阴阳属性的征兆是:(B)A。动静 B。水火 C。上下 D。晦明 E。寒热9。 阴阳比较完整而简要的概念是:(E)A。事物的对立 B。事物的对立统一 C。事物的一分为二 D。事物内部的一分为二E。事物特定属性的一分为二10。 阴阳交感是指:(D)A。阴阳二气的和谐状况 B。阴阳二气是运动的 C。阴阳二气的相互运动D。阴阳二气在运动中相互感应而交合的过程 E。阴阳二气的对峙11。 天地阴阳二气交感是万物发生和变化的:(B)A。结果 B。根由 C。形式 D。物质 E。现象12。 “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说明阴阳的:(B)A。交互感应 B。对立制约 C。互根互用 D。消长平衡 E。相互转化13。 “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说明阴阳的:(E)A。制约 B。交感 C。消长 D。互根 E。互用14。 “无阳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说明阴阳的:(C)A。交互感应 B。对立制约 C。互根互用 D。消长平衡 E。相互转化15。 根据阴阳属性的可分性,五脏中属于阴中之阳的脏是:(C)A。心 B。肺 C。肝 D。脾 E。肾16。 根据阴阳属性的可分性,五脏中属于阳中之阴的脏是:(D)A。心 B。脾 C。肝 D。肺 E。肾17。 根据阴阳属性的可分性,五脏中属于阳中之阳的脏是:(A)A。心 B。肺 C。肝 D。脾 E。肾18。 根据阴阳属性的可分性,五脏中属于阴中之至阴的脏是:(D)A。心 B。肺 C。肝 D。脾 E。肾19。 根据阴阳属性的可分性,五脏中属于阴中之阴的脏是:(E)A。心 B。肺 C。肝 D。脾 E。肾20。 根据阴阳属性的可分性,一日之中属于阴中之阴的是:(C)A。上午 B。下午 C。前半夜 D。后半夜 E。以上均非21。 根据阴阳属性的可分性,一日之中属于阳中之阴的是:(B)A。上午 B。下午 C。前半夜 D。后半夜 E。以上均非22。 根据阴阳属性的可分性,一日之中属于阴中之阳的是:(B)A。前半夜 B。后半夜 C。上午 D。下午 E。以上均非23。 可用阴阳互根互用来解释的是:(C)A。阳胜则阴病 B。阳病治阴 C。阴损及阳 D。重阴必阳 E。阴虚则阳亢24。 考查对象之间的不同与相同之处在方法学上属于:(A)A。比较 B。演绎 C。类比 D。反证 E。试探25。 “阴病治阳”的方法适用于下列何证:(D)A。阴胜阳虚 B。阳胜阴虚 C。阴虚阳亢 D。阳虚阴盛 E。阴阳两虚26。 以补阴药为主,适当配伍补阳药的治疗方法属于:(B)A。阴中求阳 B。阳中求阴 C。阴病治阳 D。阳病治阴 E。以上均不是27。 把“脾”归属土,主要采用的是何归类法:(A)A。取象比类法 B。推演络绎法 C。以表知里法 D。试探法 E。反证法34。 属中医学一般思维方法的是:(E)A。整体观念 B。阴阳学说 C。五行学说 D。精气学说 E。比较、演绎、类比35。 五官中的“舌”属火,主要采用的是何种归类方法:(B)A。比较 B。演绎 C。类比 D。以表知里 E。反证36。 从一般到个别的思维方法属于:(C)A。比较 B。类比 C。演绎 D。以表知里 E。试探 ;。
酒友旧友
2023助理医师考试真题:患者,男,56岁。肺心病病史6年,前日酒后受凉,发热,咳喘大作,咯吐黄痰,舌红苔黄腻,脉滑数。其证型是痰热塞肺。
助理医师为取得助理医师执业资格的医务工作者。以师承方式学习传统医学满三年或者经多年实践医术确有专长的,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确定的传统医学专业组织或者医疗、预防、保健机构考核合格并推荐,可以参加执业医师资格或者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
医师资格考试的性质是行业准入考试,是评价申请医师资格者是否具备从事医师工作所必须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的考试。医师资格考试分实践技能考试和医学综合笔试两部分。考试分为两级四类,即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两级。
每级分为临床、中医、口腔、公共卫生四类。中医类包括中医、民族医和中西医结合,其中民族医又含蒙医、藏医和维医三类,其他民族医医师暂不开考。到目前为止,我国医师资格考试共有24种类别。
特别说明:
1、医学成人学历教育不作为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依据。但2002年10月31日前,成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各类高等学校远程教育的医学类专业学历教育除外。
2002年10月31日前,职业技术学院、非医药卫生类专科学校医学类专业学生,毕业后取得的医学学历可作为医师资格考试报名的学历依据。
2、医师资格考试报考人员试用期截止至考试当年8月31日。考生报名后未按期完成试用的,取消报名资格。
优质医学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