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助理执业医师考试模拟题

始于初情止于初见
  •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7703

首页> 医学> 中医助理执业医师考试模拟题

3个回答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如果说没如果

已采纳

导语:下面是关于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考试的相关内容,虽然只是选择题部分,但是我们一个不细心就有可能导致出错了哦,所以大家考试一定要细心。   一、A1型题(每一道考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 湿热熏蒸的面色是   A.黄而鲜明   B.黄如烟薰   C.苍黄   D.淡黄消瘦   E.淡黄浮肿   答案:A   2. 下列除哪项外,均提示病情严重,预后不良   A.目暗睛迷   D.舌苔骤剥   C.脉微欲绝   D.抽搐吐沫   E.昏迷烦躁   答案:D   3. 下列各项,属实热证的是   A.头颅过大   B.头颅过小   C.囟填   D.囟陷   E.解颅   答案:C   4. 风痰的特征是   A.色黄粘稠   B.白而清稀   C.清稀多泡沫   D.白滑而量多   E.少而粘稠   答案:C   5. 舌红绛而光者,属   A.阴虚   B.气虚   C.血虚   D.气阴两虚   E.水涸火炎   答案:A   6. 患者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鼻塞流涕,脉浮紧。其舌苔应是   A.白厚   B.薄白   C.黄腻   D.花剥   E.白腻   7. 独语、错语的共同病因是   A.风痰阻络   D.热扰心神   C.心气大伤   D.心气不足   E.痰火扰心   答案:D   8. 咳声重浊者,多属   A.风寒   B.寒湿   C.痰饮   D.燥热   E.肺热   答案:A   9. 下列除哪项外,均可出现口臭   A.龋齿   B.心火   C.胃热   D.宿食   E.内痈   答案:B   10. 下列哪项是痰湿内阻所致头晕的表现   A.头晕胀痛   B.头晕昏沉   C.头晕眼花   D.头晕耳鸣   E.以上均非   答案:B   11. 情志郁结所致胸痛的表现是   A.胸背彻痛   B.胸痛咳嗽   C.憋闷疼痛   D.胀痛走窜   E.刺痛不移   答案:D   12. 下列除哪项外,均可导致渴不多饮   A.阴虚   B.湿热   C.寒湿   D.痰饮   E.瘀血   答案:C   13. 下列哪项不属于滑脉所主病证   A.痰饮   D.食滞   C.实热   D.疟疾   E.恶阻   答案:D   14. 下列除哪项外,指下均有脉气紧张之感觉   A.弦   B.紧   C.长   D.革   E.牢   答案:C   15. 腹胀满,无压痛,叩之作空声,可见于   A.水臌   B.气胀   C.痰饮   D.积聚   E.内痈   16. 下列除哪项外,均为里实热证的`表现   A.身发高热   B.两颧娇红   C.口渴饮冷   D.热汗不止   E.脉象洪数   答案:B   17. 危重病人,突然头额冷汗大出,四肢厥冷,属于   A.亡阴   B.亡阳   C.阳虚   D.阴虚   E.以上均非   答案:B   18. 下列哪项不是阳水证的临床表现   A.起病急,病程短   B.水肿先从头面肿起   C.上半身肿甚   D.水肿皮薄光亮   E.肢冷,腰疫痛   答案:E   19. 脏腑湿热证的共同特点是   A.黄疸   B.腹痛   C.腹泻   D.舌苔黄腻   E.头胀重   答案:D   20. 多食易饥,兼见大便溏泄者属   A.脾胃湿热   B.胃阴不足   C.胃火亢盛   D.胃强脾弱   E.湿邪困脾   答案:D   21. 青壮年头发稀疏易落者,多属   A.精血不足   B.肾虚或血热   C.血虚受风   D.疳积   E.脾胃虚损   答案:B   22. 邪犯阳明经所致之头痛部位为   A.太阳穴附近   B.前额部   C.后头部   D.巅顶部   E.头痛连齿   答案:B   23. 以下项目中不属实热证的舌象为   A.舌鲜红起芒刺   B.苔黄厚干   C.舌质粗糙   D.舌淡有齿痕   E.苔黑燥裂   答案:D   24. 形盛气虚者的表现为   A.肥而食少   B.胖而能食   C.形瘦食多   D.形瘦食少   E.骨瘦如柴   答案:A   25. 神识不清,语无伦次,声高有力,称为   A.谵语   B.郑声   C.独语   D.错语   E.夺气   答案:A   26. 左少腹作痛,按之累累有硬块者为   A.虫积   B.肠痈   C.肠中有宿粪   D.症积   E.痞满   答案:C   27. 咽喉漫肿、色淡红者的原因多为   A.肺胃积热   B.肾阴不足,虚火上炎   C.阳虚火浮   D.痰湿凝聚   E.气阴两虚,虚火上浮   答案:D   28. 吐舌多见于   A.疫毒攻心   B.动风先兆   C.小儿发育不全   D.痰浊内阻   E.亡阳伤津   答案:A   29. 小儿指纹色鲜红的主病为   A.内热   B.外感表证   C.痛证   D.虚证   E.血络闭郁   答案:B   解析:小儿指纹色紫红的,主内热;色鲜红的,主外感表证;色青主风,也主各种痛证;色淡为虚;紫黑色主血络闭郁,为病危之象。   30. 胸痛憋闷、痛引肩臂者为   A.胸痹   B.真心痛   C.肺痈   D.肺胀   E.肺痨   答案:A   解析1.胸痛憋闷、痛引肩臂者,为胸痹。是胸阳不振,痰瘀内阻所致。   2.胸背彻痛剧烈、面色青灰、手足青至节者,为真心痛,是心脉急骤闭塞不通所致。   3.胸痛、壮热面赤、喘促鼻扇者,属肺实热证。   4.胸痛、潮热盗汗、咳痰带血者,属肺阴虚证,肺痨多见。   5.胸痛身热、咳吐脓血痰、味腥臭者,属肺痈。   6.胸胀痛走窜、太息易怒者,属气滞为病。   7.肺胀以喘、咳、痰、胀为特征。   二、A2型题(每一道考是以一个小病例出现的,其下面都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31.  患者,男,50岁。咳喘20余年,现咳嗽痰少,口燥咽干,形体消瘦,腰膝疫软,颧红盗汗,舌红少苔,脉细数。其病机是   A.肺气虚损   B.肺阴虚亏   C.肺肾阴虚   D.肺肾气虚   E.肾气虚衰   答案:C   32. 患者,男,60岁。腹胀大如鼓,按之如囊裹水,有波动感。应首先考虑的是   A.水饮   B.痞满   C.积聚   D.水臌   E.内痈   答案:D   33.  患者头胀且痛,胸闷,口不渴,身重而痛,发热体倦,小便清长,舌苔白滑,脉濡缓。其证候是   A.伤暑   B.冒湿   C.伤湿   D.中暑   E.以上均非   答案:B   34. 患者头晕目花,少气倦怠,腹部有坠胀感,脱肛,舌淡苔白,脉弱。其证候是   A.气滞   B.气虚   C.气陷   D.气微   E.气逆   答案:C   35. 患者,男,70岁。神志痴呆,表情淡漠,举止失常,面色晦滞,胸闷泛恶,舌苔白腻,脉滑。其病机是   A.痰迷心窍   B.痰火扰心   C.心血瘀阻   D.肾精亏虚   E.心脾两虚   答案:A   36.   患者,女,36岁。面色萎黄,神疲乏力,气短懒言,食少便溏,月经淋漓不断,经血色淡,舌淡无苔,脉沉细无力。其病机是   A.脾不统血   B.脾肾阳虚   C.气血两虚   D.脾肺气虚   E.肝血不足   答案:A   37. 患者腹部痞胀,纳呆呕恶,肢体困重,身热起伏,汗出热不解,尿黄便溏。其舌象应是   A.舌红苔黄腻   B.舌红苔黄糙   C.舌绛苔少而干   D.舌绛苔少而润   E.舌红苔白而干   答案:A   38. 患者身目发黄,黄色鲜明,腹部痞满,肢体困重,便溏尿黄,身热不扬,舌红苔黄腻,脉濡数。其证候是   A.肝胆湿热   B.大肠湿热   C.肝火上炎   D.湿热蕴脾   E.寒湿困脾   答案:D   39. 患者,女,26岁,已婚。胃脘隐痛,饥不欲食,口燥咽干,大便干结,舌红少津,脉细数。其病机是   A.脾阴不足   B.胃阴不足   C.胃燥津亏   D.胃热炽盛   E.肝胃不和   答案:B   40. 患者,男,50岁。眩晕欲仆,头摇而痛,项强肢颤,腰膝疫软,舌红苔薄白,脉弦有力。其病机是   A.肝阳上亢   B.肝肾阴虚   C.肝阳化风   D.阴虚风动   E.肝血不足   答案:C

56评论

除了问候

2017中医助理医师模拟试题及答案

1、 “寒从中生”中“寒”的特点是

A、多为实寒

B、以寒为主

C、恶寒憎热

D、虚而有寒

E、面色青紫

2、 痰饮流注于经络,则可见

A、肢体麻木

B、恶心呕吐

C、胸闷心痛

D、胸闷气喘

E、胸胁胀满

3、 五脏六腑的病理特点及治疗原则是

A、脏病多虚,五脏宜补

B、脏病多实,五脏宜泻

C、腑病多虚,六腑宜泻

D、腑病多实,六腑宜补

E、脏病多实,五脏宜补

4、 五行关系中“见肝之病,知肝传脾”是指

A、木侮土

B、木生土

C、木克土

D、木疏土

E、木乘土

5、 足手阴经的交接部位是

A、肩胛部

B、头面部

C、胸部

D、背部

E、四肢部

6、 下列哪项是小肠的主要生理功能

A、主液

B、主津

C、主腐熟水谷

D、主统血

E、主运化

7、 脾的阴阳属性是

A、阳中之阳

B、阳中之阴

C、阴中之阴

D、阴中之阳

E、阴中之至阴

8、 疠气与六淫邪气的主要区别是

A、多与季节气候有关

B、多与地理环境有关

C、体外入侵

D、具有强烈传染性

E、多从皮毛口鼻而入

9、 元气运行的道路是

A、脉外

B、三焦

C、心脉

D、胸腔

E、全身

10、 用补益药物治疗具有闭塞不通症状的虚证,其治则是

A、塞因塞用

B、攻补兼施

C、实者泻之

D、虚者补之

E、通因通用

11.感冒的治疗原则是

A.辛凉解表

B.益气解表

C.滋阴街边

D.解表达邪

E.辛温解表

12.咳嗽声重,气急,咽痒,咳痰稀薄色白,常伴鼻塞,流清涕,头痛,肢体酸痛,恶寒发热无汗,苔薄白,脉浮紧,治法应为

A.疏风散寒,宣肺止咳

B.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C.疏风清肺,润燥止咳

D.燥湿化痰,理肺止咳

E.清肺泻肝,顺气降火

13.下列正确的是

A.切开法适合阳证外疡

B.切开法适合阴证外疡

C.切开法适合外疡已成脓者

D.切开法适合一切外疡

E.以上均非

14.好发于颈后发际,背部臀部,几个到数十个,反复发作,缠绵数年不愈属于

A.有头疖

B.无头疖

C.蝼蛄疖

D.疖病

E.蛇头疔

15.丹毒相当于西医学的

A.急性网状淋巴管炎

B.下肢静脉炎

C.动脉炎

D.淋巴结炎

E.急性化脓性淋巴结炎

16.属于带下的生理现象的是

A.带下属津液

B.带下有周期性月节律

C.带下量随妊娠期增多

D.带下淖泽胞官、阴道

E.以上均是

17.月经病的主要病机是

A.脏腑功能失常

B.血气不和

C.冲任二脉损伤

D.肾–天癸–冲任–胞宫轴失调

E.以上均是

18.月经先期是指

A.月经周期提前三天,连续两个周期

B.月经周期提前七天,只一个周期

C.月经周期提前十天,只一个周期

D.月经周期提前七天,甚至十余日一行,连续两个周期以上

E.以上均非

19.以下属于“证候”的是

A.便秘

B.疖

C.大汗

D.肝血不足

E.感冒

20.木的特性是

A.炎上

B.稼墙

C.从革

D.润下

E.曲直

【参考答案】

1.【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阳虚阴盛之寒从中生,与外感寒邪之外寒的区别是:“内寒”的临床特点主要是虚而有寒,以虚为主;“外寒”的临床特点是以寒邪为主,多为实寒。

2.【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痰饮通常称为有形实邪,其随气流行,或停滞于经脉,或留滞于脏腑。若流注经络,可致经络阻滞,气血运行不畅,出现肢体麻木、屈伸不利,甚则半身不遂等。若结于局部,可形成瘰疬痰核、阴疽流注等。

3.【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一般说来,病理上“脏病多虚”,“腑病多实”;治疗上“五脏宜补”,“六腑宜泻”。

4.【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难经》说的“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于脾,故先实其脾气”和《金匮要略》说的“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是指根据五行学说指导控制疾病的传变。肝的病变传及于脾,属于木乘土。

5.【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足手阴经在胸部交接,如足太阴脾经与手少阴心经交接于心中;足少阴肾经与手厥阴心包经交接于胸中;足厥阴肝经与手太阴肺经交接于肺中。

6.【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大肠主津;小肠主液;脾主运化,主统血;胃主受纳腐熟水谷。

7.【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素问·金匮真言论》说:“背为阳,阳中之阳,心也;背为阳,阳中之阴,肺也。腹为阴,阴中之阴,肾也;腹为阴,阴中之阳,肝也;腹为阴,阴中之至阴,脾也。”

8.【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疠气的.致病特点有发病急骤,病情危笃;传染性强,易于流行;一气一病,症状相似这三个特点,故疠气与六淫邪气的区别主要在于具有强烈的传染性。

9.【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部位三焦的总体生理功能有二:一是通行诸气,即部位三焦是一身之气上下运行的通道。肾精化生的元气,自下而上运行至胸中,布散于全身;胸中气海的宗气,自上而下达于脐下,以资先天元气。二是运行津液,即部位三焦是全身津液上下输布运行的通道。

10.【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塞因塞用,即以补开塞,是指用补益药物来治疗具有闭塞不通症状的虚证。适用于“至虚有盛候”的真虚假实证。

11.【答案】D

【解析】感冒的治疗原则是解表达邪。

12.【答案】A

【解析】咳嗽声重,气急,咽痒,咳痰稀薄色白,常伴鼻塞,流清涕,头痛,肢体酸痛,恶寒发热无汗,苔薄白,脉浮紧,属于风寒袭肺证,应疏风散寒宣肺止咳。

13.【答案】D

【解析】切开法适用于一切外疡,不论阴证,阳证,确已成脓者,均可使用。

14.【答案】D

【解析】有头疖临床表现为红色结块,范围约3 cm,灼热疼痛,突起根浅,中心有一小脓头,出脓即愈;无头疖的临床表现红色结块,范围约3 cm,无脓头,灼热触痛,2~3天化脓,出脓即愈;蝼蛄疖临床表现好发于儿童头部,临床分为坚硬型与多发型,局部皮厚,且硬者较重,皮包呈空壳者较轻,若无适当治疗则迁延日久,可损及颅骨,如以探针或药线探之,可触及粗糙的骨质,必待死骨脱出方能收口;疖病好发于颈后发际,背部臀部,几个到数十个,反复发作,缠绵数年不愈。蛇头疔属于疔类,根深坚硬,状如钉丁。

15.【答案】A

【解析】丹毒相当于西医学的急性网状淋巴管炎。

16.【答案】E

【解析】带下的生理现象是:带下属津液,带下有周期性月节律,带下量随妊娠期增多,带下淖泽胞宫、阴道。

17.【答案】E

【解析】月经病的主要病机是脏腑功能失常,血气不和,冲任二脉损伤,肾–天癸–冲任–胞宫轴失调。

18.【答案】D

【解析】月经先期是月经周期提前七天,甚至十余日一行,连续两个周期以上者。

19.【答案】D

【解析】证即证候,是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

20.【答案】E

【解析】木日曲直;火日炎上;土日稼墙;金日从革;水日润下

99评论

遇见过最好的

X型题

1.神具体反映在人的( )

A.目光 B.面色 C.表情 D.言语 E.体态

2.面色青主( )

A.寒证 B.痛证 C.瘀证 D.惊风 E.肾虚

3.形瘦颧红皮肤干枯的病人,多见于( )

A.气虚 B.阴血不足 C.痰盛 D.火旺 E.阳虚

4.望发可以判断( )

A.肝的病变 B.肾气充足与否 C.津液的盛衰 D.精血的盛衰 E.肺气的盛衰

5.称耳为"宗脉"所聚是因( )

A.手少阳经脉入耳中 B.手太阳经行耳之前后 C. 足少阳经脉入于耳

D.足太阳经脉到达耳 E.足阳明经行于耳之前

6.望咽喉主要可以诊断哪些脏腑的.病变( )

A.心 B.肺 C.胃 D.肝 E.肾

7.正常舌象应具有的特点是( )

A.舌体灵活自如 B.胖瘦适中 C.质淡红苔薄白 D.湿润而滑 E.荣润有神

8.舌生芒刺的临床意义可以是( )

A.胃脘食滞 B.热入营血 C.肝胆火盛 D.气分热极 E.心火亢盛

9.舌体强硬的主病为( )

A.热入心包 B.痰浊内阻 C.中风 D.高热伤津 E.热扰心神

10.黄苔可见于( )

A.热证 B.寒证 C.虚证 D.里证 E.表证

11.剥苔的形成机理是( )

A.气血两亏 B.胃气大伤 C.胃阴枯竭 D.中气下陷 E.痰热湿浊内阻

12.临床上脾虚湿阻病人可见( )

A.黑苔 B.舌体胖嫩 C.舌淡紫 D.苔白腻 E.舌边有齿痕

13.痿软舌的主病是( )

A.阴亏已极 B.热灼津伤 C.气血俱虚 D.肝风内动 E.痰热阻络

14.以下小儿食指脉络变化可提示病危的是( )

A.络脉达于命关 B.络脉浮现明显 C.络脉变粗

D.络脉色紫黑 E.络脉透关射甲

15.唾多而黏,多因( )

A.胃中积冷 B.宿食积滞 C.水湿停留 D.肾虚水泛 E.脾失健运

16.疖的特点是( )

A.患处形小而圆 B.部位表浅 C.麻木或发痒 D.容易化脓 E.脓溃即愈

参考答案:

B C D E 答案分析:神,具体反映在人的目光、面色、表情、神识、言语、体态等方面,这是望神的主要内容。

B D C 答案分析:小儿于眉间、鼻梁、口唇四周出现青灰色,是惊风先兆或发作。寒、痛、瘀面色多见青白、青紫或青黑晦暗。由于外感寒邪,寒性凝滞,气血不畅;或阳气亏虚,气血瘀滞,经脉不利。"不通则痛",临床多伴有疼痛。

D 答案分析:阴血不足,筋骨肌肉皆失所养,日久可见形体消瘦,皮肤干枯失润;阴虚火旺,虚火上扰则颧红。

D 答案分析:肾藏精,其华在发,发又为血之余。故头发色黑润泽浓密者,是肾气充盛,精血充足的表现。头发稀疏,色黄干枯者,是肾气亏虚,精血不足所致。

B C D E 答案分析:手足少阳、手足太阳及足阳明经入于耳或环绕其周围,故耳称为"宗筋之所聚"。

C E 答案分析:喉为肺之门户,咽内通于胃,肾之经脉循咽喉,故望咽喉可知肺胃与肾之病变。

B C E 答案分析:正常舌象为淡红舌薄白苔,表现为:舌质柔软,活动自如,舌色淡红,荣润有神;舌苔薄白均匀,干湿适中。

C E 答案分析:舌生芒刺常因脏腑热盛,热入营血,营热郁结充斥舌络所致。若舌尖有芒刺,为心火亢盛;舌边有芒刺,属肝胆火盛。

B C D E 答案分析:热入心包,扰及神明,舌窍不利;或痰浊、痰热内结,闭窍阻络,舌失其主;或肝风挟痰,上阻舌络;舌色红干而强硬,多为热盛伤津;若舌强语謇,口舌歪斜者,常见于中风病。

B C D E 答案分析:黄苔的形成,是因病邪入里化热,脏腑内热,胃气夹邪热上泛熏灼,导致苔色变黄。一般主里证、热证,也可见于表证、虚证和寒证。如苔薄淡黄,也可见于外感风热表证;舌淡胖嫩苔黄滑润者,多是阳虚水湿不化。

C E 答案分析:剥落苔的形成,是因胃气匮乏不得上蒸于舌,或胃阴枯涸不能上潮于口所致。若痰热湿浊内阻者,出现剥苔,则是邪气渐退,而胃阴耗伤之象。

D E 答案分析:多因脾阳虚,水湿停聚,或湿聚成痰饮,阻滞舌络而致舌淡白胖嫩,边有齿痕;阳虚水停 阻遏阳气,则舌苔白腻。

B C 答案分析:痿软舌多由阴血亏虚,舌肌失养所致。舌淡白而渐痿者,属气血两亏;舌红绛而渐痿者,属肝肾阴亏已极;新病舌干红而暴痿,是热灼津伤。

D E 答案分析:络脉显现于风关者,是邪气入络,示邪浅病轻;若见络脉透过风关至气关者,是邪气入经,主邪深而病重;络脉过气关达命关时,是邪气入脏,邪陷病危之兆;若络脉透过风、气、命三关直达指尖,称"透关射甲",提示病情凶险,预后不佳。色泽变化亦反映病情轻重,色紫黑者主血络郁闭,为病重之象。

B C 答案分析:唾为肾之液,亦与脾胃相关。故唾液分泌量的变化常与肾、胃功能失调有关。唾多而粘,多因胃中积冷、宿食、湿停等,致胃气上逆而多唾。

B D E 答案分析:"疖"的特点是:患处形小而圆,生于皮肤浅表,红肿热痛不甚,容易化脓,脓溃即愈。而麻木或发痒属" 疔 "的特征。

82评论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