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数
5
浏览数
12934
她说时间会冲淡一切
一、最佳选择题
一般来讲,如果四个选项中有两个选项相似的话,那么另外两个选项是可以直接排除的,答案就锁定在相似的两个答案当中。
所以,常用的方法有排除法、比较法、直接选择法等。在无法确定正确答案的情况下,优先使用排除法将最不可能的答案排除,提高正确率。如果遇到不会的题,应该先选择跳过,不要纠结于一道题,影响做题进度。
二、配伍佳选择题
这类题一般在一组题不会出现同一个答案,但也不排除会出现这种情况,要注意联系前后进行排除。
配伍选择题多为同类事项,可以用联想法、记忆口诀等方式巧记考点。
三、综合分析选择题
做综合分析选择题时,一定要认真读给的材料,抓住背景信息的关键词,精准定位作答每一道题,因为材料、问题、选项是一个整体,所以具有一定的关联性。
做题的时候不要独立审题,而是将其当做一个整体来思考,有些问题的答案往往就在材料中。
四、多项选择题
多项选择题的做题方法与单项选择题相似,也可以用排除法、比较法、直接选择法等方法做题。
如果两个选项的内容相互对立,而其他选项又不存在对立的情况,那么这两个对立的选项中,必定有至少一个正确项。
如果有两对互相对立的选项,那么应该从两个对对立的选项中,分别选择一个选项作为正确选项。
以上就是青藤小编为大家带来的2020年执业药师做题方法,此外,小编还为大家整理了2020年执业药师考试大纲、历年高频考点、历年真题解析等备考资料,欢迎及时在本平台进行查看学习!
爱多一次痛多一次
如何充分备考执业药师考试?其实考试要通过,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捷径,决定因素就在于一条:多看、多练。下面和大家分享一下应该怎么样稳妥备考执业药师考试。 充足的基础知识储备:教材的三遍学习法——粗度、细读、巩固,这些足以让自己的基础扎实。 良好的思想准备:考前一定要放松自己的身心,思想不要太过紧张,要休息好,保持充沛地精力去参加考试,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心里包袱。考试说白了就是在某个特定的时间段去做你以前做过的试题,只要复习好复习充分,没有什么可怕的。 考试技巧准备:考试的技巧有很多,每个人的方法、感受也不-样,灵活运用下面这些经验做法就显得尤为重要: (1)严格按照考试大纲的路子走,选教材一定要找那种有权威性的,选择复习资料时可以将视频、纸质书、在线题库结合起来,通常网上的题库更新更快、更全面,日常零散时间做题更高效,还能查漏补缺。 (2)答题上采用循环往复法,熟悉的先答:对于选择题,拿到考题之后,先迅速地浏览一遍,从容易的题目入手,先易后难,这样越做越有信心,有不会的题目可用铅笔做标记后,放下不管做下一道,等到做完容易的题目后,再集中精力去做先前认为难的题目。在拿到题后,可从头至尾按先易后难的顺序做答,有不会的先放下,空下答题位置,往后做,一直答到最后,然后回过头来答不熟悉的,认真思考后再答,这样做可以确保会做的题目不失分或少失分。 (3)在平时的练习中,总结并掌握合适自己的答题方法,如:选择题可用排除法等;多项题,注意不同层次的选项不能同时选,选只选相同、相近的。对于简单、问答题等可以从做过的试题中找线索,组织语言。
甩掉没必要的情绪
1. 用于吡啶类药物鉴别的开环反应有:( BE ) (A)茚三酮反应 (B)戊烯二醛反应 (C)坂口反应 (D)硫色素反应 (E)二硝基氯苯反应 2. 下列药物中,哪一个药物加氨制硝酸银能产生银镜反应( C ) (A)地西泮 (B)阿司匹林 (C)异烟肼 (D)苯佐卡因 (E)苯巴比妥 3. 硫酸-荧光反应为地西泮的特征鉴别反应之一。地西泮加硫酸溶解后,在紫外光下显( C ) (A)红色荧光 (B)橙色荧光 (C)黄绿色荧光 (D)淡蓝色荧光 (E)紫色荧光 4. 下列药物中,哪一个药物加氨制硝酸银能产生银镜反应( E ) (A)地西泮 (B)阿司匹林 (C)莘巴比妥 (D)苯佐卡因 (E)以上均不对 5. 有氧化剂存在时,吩噻嗪类药物的鉴别或含量测定方法为( A ) (A)非水溶液滴定法 (B)紫外分光光度法 (C)荧光分光光度法 (D)钯离子比色法 (E)pH指示剂吸收度比值法 6. 异烟肼不具有的性质和反应是( D ) (A)还原性 (B)与芳醛缩合呈色反应 (C)弱碱性 (D)重氮化偶合反应 7. 苯并噻嗪类药物易被氧化,这是因为( A ) (A)低价态的硫元素 (B)环上N原子 (C)侧链脂肪胺 (D)侧链上的卤素原子 8. 地西泮中有关物质的检查,检查方法为:取本品,加丙酮制成每1ml合100ml溶液作为供试液;精密量取供试溶液适量。加丙酮制成1ml中含的溶液,作为对照液。吸取上述两溶液各5m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板上,进行检查,其杂质限量为( D ) (A) (B) (C)3% (D) (E) 9. 可与AgNO3生成银镜反应的药物有( E ) (A)氯丙嗪 (B)安定 (C)尼可刹米 (D)阿司匹林 (E)以上都不对 10. 用差示分光光度法检查异烟肼中的游离肼,在叁比溶液中需加入( E ) (A)醋酸 (B)氯仿 (C)甲醇 (D)乙醇 (E)3%丙酮 11. 异烟肼中的特殊杂质是( A ) (A)游离肼 (B)硫酸肼 (C)水杨醛 (D)对-二甲氨基苯甲醛 (E)SA 12. 苯并二氮杂卓类药物中有关物质和降解产物的检查,中国药典主要采用( A ) (A)TLC法 (B)GC法 (C)IR法 (D)UV法 (E)差示分光光度法 13. 可与AgNO3作用生成银镜反应的药物有( C ) (A)氯丙嗪 (B)安定 (C)异烟肼 (D)尼可刹米 (E)阿司匹林 14. 中国药典采用戊烯二醛反应鉴别尼可刹米,形成戊烯二醛反应的试剂为( A ) (A)溴化氰 (B)溴化钾 (C)碘化钾 (D)溴酸钾 (E)氯化钾 15. 采用戊烯二醛反应可以鉴别的药物是( D ) (A)巴比妥 (B)对乙酰氨基酚 (C)乙酰水杨酸 (D)异烟肼 (E)利眠宁 16. 尼可刹米是属于哪类药物( B ) (A)芳酸类 (B)杂环类 (C)维生素类 (D)抗生素类 (E)芳胺类 17. 钯离子比色法是以下药物中哪个药物的定量分析法( A ) (A)盐酸氯丙嗪 (B)异烟肼 (C)尼可刹米 (D)乙酰水杨酸 (E)利眠宁 18. 用溴酸钾法测定异烟肼的依据是( B ) (A)吡啶环的弱碱性 (B)酰肼基的还原性 (C)吡啶环的特性 (D)遇碱水解后,释放出的二乙胺的特性 (E)以上均不对 19. 中国药典对异烟肼原料和注射用异烟肼中,游离肼的检查均采用( C ) (A)差示分光光度法 (B)比浊法 (C)薄层色普法 (D)HPLC法 (E)GC 20. 某些吩噻嗪类药物在非水介质中滴定时易产生红色的氯化产物而干扰结晶紫指示终点的变化,除去干扰可加入( D ) (A)NaHSO3 (B)Na2SO3 (C)VB1 (D)VC(抗坏血酸) (E)硫代硫酸钠 21. 用铈量法测定吩噻嗪类药物,指示终点的方法为( E ) (A)加酚酞指示终点 (B)加甲基橙 (C)加溴酚蓝 (D)加甲基红 (E)自身指示剂 22. 对于吩噻嗪类药物,可排除氧化产物干扰的鉴别和含量测定方法是( E ) (A)与Fe3+呈色 (B)铈量法 (C)非水滴定法 (D)薄层色普法 (E)以上都不对 23. 在强酸性介质中的溴酚钾反应是测定( E ) (A)对乙酰氨基酚的含量 (B)巴比妥类的含量 (C)维生素C的含量 (D)止血敏的含量 (E)以上都不对 24. 异烟肼中的特殊杂质是指( E ) (A)硫酸肼 (B)水杨醛 (C)SA (D)对-二甲氨基苯甲醛 (E)以上都不对 25. 某些吩噻嗪类药物在非水介质中滴定时易产生红色的氯化产物而干扰结晶紫指示终点的变化,除去干扰可加入( E ) (A)NaHSO3 (B)Na2SO3 (C)VB1 (D)Na2S2O3 (E)以上都不对 26. 对于吩噻嗪类药物可排除氧化产物干扰的鉴别和含量测定方法是( A ) (A)与金属离子络合呈色(钯离子比色法) (B)与Fe3+呈色 (C)非水滴定法 (D)铈量法 (E)薄层色谱法 27. 用差示分光光度法检查异烟肼中游离肼,在参比溶液中加入( E ) (A)甲醇 (B)乙醇 (C)醋酸 (D)氯仿 (E)丙酮(3%) 28. 异烟肼的.含量测定,2005版药典采用溴酸钾法,所用的指示剂为( D ) (A)乙氧基黄啥精 (B)甲基红 (C)酚酞 (D)甲基橙 (E)结晶紫 29. 酰肼基团的反应是以下哪个药物的鉴别反应( C ) (A)巴比妥类 (B)维生素B1 (C)异烟肼 (D)尼可刹米 (E)青霉素 30. 在强酸介质中的KBrO3反应是测定( A ) (A)异烟肼含量 (B)对乙酰氨基酚含量 (C)巴比妥类含量 (D)止血敏含量 (E)维生素C含量 31. 异烟肼与芳醛发生缩合反应其产物是( D ) (A)形成配位化合物 (B)放出二乙胺气体 (C)形成沉淀 (D)形成腙 (E)形成银镜反应 32. 酰肼基团是下列哪个药物的用于鉴别,定量分析的基团( E ) (A)青霉素类 (B)尼可刹米类 (C)巴比妥类 (D)盐酸氯丙嗪 (E)以上都不对 33. 根据吩噻嗪类药物的结构特点,对其进行定量分析时不宜采用方法是( B ) (A)非水溶液滴定法 (B)在胶束水溶液中滴定 (C)紫外分光光度法 (D)铈量法 (E)钯离子比色法 34. 根据异烟肼的结构特点,对其进行定量分析时不宜采用方法是( D ) (A)溴酸钾法 (B)溴量法 (C)剩余碘量法 (D)钯离子比色法 (E)非水溶液滴定法 35. 根据利眠宁的结构特点,对其进行定量分析时不宜采用方法是( E ) (A)非水溶液滴定法 (B)紫外分光光度法 (C)比色法 (D)高效液相色谱法 (E)铈量法 36. 下列方法中可用于异烟肼含量测定的是( D ) (A)非水酸量法 (B)碘量法 (C)铈量法 (D)溴酸钾法 (E)亚硝酸钠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