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数
3
浏览数
4919
夏天是减肥的好季节
中医助理医师考试科目有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西医诊断学、西医内科学、医学伦理学、卫生法规、传染病学。
拓展资料如下:
中医助理医师资格考试的性质是行业准入考试,是评价申请医师资格者是否具备从事医师工作所必须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的考试。中医助理医师考试分实践技能考试和医学综合笔试两部分。
参加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的考生分为三类,一类是具有国家承认学历的高中等中医药院校毕业生;一类是国家认可的以师承方式学习的人员;一类是符合报名条件的外籍人员和台港澳居民。
取得中医医师资格,即具有了法律规定的中医医师行业的准入资格,其资格终身有效。中医医师资格证书由卫生部统一印制,中医医师资格证书与其他类别的证书样式完全一致,在中国境内(除台港澳地区)的任何地方均合法有效。其取得分为两种途径:
(一)参加中医医师资格考试,成绩合格者可取得中医医师资格。
(二)具有下列条件者,通过认定可以取得中医医师资格:
1、1998年6月26日前,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已经取得中医学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
2、1998年6月26日前经县级以上卫生、中医药行政管理部门批准取得有效行医资格,并具备25年以上中医(民族医)临床工作经历的有效证据,年龄55岁以上,未取得中医学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经过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组织的实践技能考试考核合格的师承或确有专长中医(民族医)从业人员;
3、具有国家承认的中等以上医学校中医学专业学历,以及医学院校中医学专业本科毕业后在医学影像科室工作,无医学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经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组建的医学专业技术任职资格评审委员会认定,符合中医医师条件者;
4、具有中国国籍,现在香港、澳门工作、生活者,认定中医医师资格的规定同内地医师资格认定条件。
不困于心不乱于情
中医助理医师考试科目有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学、中医临床诊断学、中医内科学、西医学基础五个方面。
1、中医基础理论:包括中医基础理论和基本常识,中医学史、经典、基本理论、诊法、治疗方法、中药理论等方面的知识。
2、中药学:包括中药的基本常识、分类、性味归经、药性、药效、药用禁忌、质量控制等方面的知识。
3、中医临床诊断学:包括中医诊断学基本理论、脉诊、舌诊、面诊等方面的知识。
4、中医内科学:包括内科学基础知识、疾病的病因、病理、证候、治疗等方面的知识。
5、西医学基础:主要包括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卫生统计学、微生物学等方面的知识。
中医助理医师考试分为笔试和口试两个部分,其中笔试是必须通过的前提条件。在笔试中,考生需要回答一系列选择题和主观题,来检验他们对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学、中医临床诊断学、中医内科学和西医学基础等领域的掌握程度和理解程度。
而在口试中,主要是考察考生的专业实际应用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包括临床病历写作、面诊、脉诊、舌诊等。
考试注意事项
1、严格按照考试规定时间到达考场,按规定时间提交考试试卷。
2、考场内不得抄袭、作弊,否则考试成绩将无效,情节严重者还将受到追究。
3、携带所需的证件和考试用品,如考试通知书、身份证、黑色签字笔、2B铅笔、橡皮擦等。
4、注意考场纪律,如保持安静、不得交谈,遵守监考人员安排等。
5、注意考试时间计划,争取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考试。
6、注意个人卫生,如不随地乱扔垃圾,不在考场内吃东西或喝水等。
7、考试期间发生急症或其他突发事件,可向监考人员求救和协助处理。
猜不透你
2023执业助理医师考试时间为8月18日。
具体时间安排:
8月18日上午09:00-11:00第一单元,下午13:30-15:30第二单元。
8月19日上午11:05-11:35军医医学加试。
一年两试:
2023年开展医师资格考试临床类别、中医类别具有规定学历中医医学综合考试“一年两试”试点,在试点考区已报考当年医师资格考试和实践技能考试合格成绩在有效期内。
未通过第一次医学综合考试且无违纪违规行为的考生,和第一次医学综合考试缺考及未缴纳考试费的考生可报名参加第二次医学综合考试。
以上数据出自医学教育网。
执业助理医师考试内容:
考试科目:
1、基础医学综合,主要考察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以及药理学。
2、医学人文综合,主要考察卫生法规、医学心理学和医学伦理学。
3、临床医学综合,主要考察内科学(含传染病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神经病学和精神病学。
4、预防医学综合,主要考察预防医学。
考试题型:
医学综合笔试全部采用选择题形式,各类选择题均由题干和选项两部分组成,题干是试题的主体可由一段短语、问句或不完全的陈述句组成,也可由一段病例、图表、照片或其它临床资料来表示,选项由可供选择的词组或短句组成。
优质医学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