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病例真题

溺死于他心
  •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4488

首页> 医学> 中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病例真题

3个回答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有快感

已采纳

男,35岁,警察,关节肿痛半年。   患者半年前出现四肢大小关节疼痛,曾有双手近端指关节及腕、踝关节肿胀疼痛,于当地医院服中西药物治疗后病情未见好转,遂来就诊。现四肢大小关节疼痛,痛有定处,得温而痛减,遇寒则加剧,关节不可屈伸。双手小关节晨僵2小时。查体:T:℃,P:85次/分,R:20次/分,BP:110/85mmHg.双手第二、三近端指关节梭形肿,左腕关节肿胀,关节局部皮色不红,触之不热,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紧。ESR:35mm/h,RF:58 IU/ML.   参考答案:   辨病辨证依据:   患者因风寒湿邪闭阻经络,而以寒邪偏盛,寒为阴邪,其性凝滞,故疼痛较剧,痛有定处;得温则气血较为流畅,故其痛减,遇寒则血液凝滞,故痛更剧;寒属阴邪,故局部不红,触之不热;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紧亦为属痛属寒之象。   西医诊断依据:   1.四肢大小关节疼痛,痛有定处,得温而痛减,遇寒则加剧。   2.双手小关节晨僵>1小时,双手第二、三近端指关节梭形肿,左腕关节肿胀。   :35mm/h,RF:58 IU/ML.   入院诊断:   中医诊断:痹证--痛痹   西医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   治法:温经散寒,祛风除湿。   方药:乌头汤加减。   乌头6g 麻黄6g 白芍30g 桂枝10g生甘草9g 黄芪30g 独活15g 干姜9g   服法:三剂,水煎服。日一剂,早晚分服。

163评论

不经历个把人渣怎能轻易穿

病史摘要男性,30岁,寒战、高热、咳嗽、气促3天。3天前受凉后突然出现寒战、高热,体温40℃,以午后、晚间为重,咳嗽、咯暗红色血痰,右侧胸痛,深吸气及咳嗽时加重,伴气促。近l天烦躁、出汗,四肢厥冷。食欲差,尿少。既往体健。查体:T ℃,P 110次/分,R28次/分,BP 75/55 mmHg,急性热病容,神志模糊,烦躁,不能正确回答问题,皮肤黏膜未见出血点,巩膜无黄染,口唇发绀。右上肺叩诊浊音,语颤增强,可闻及支气管呼吸音,心界不大,心率110次分,律齐,心脏各瓣膜区未闻及杂音,腹平软,无压痛,肝脾肋下未触及,双下肢不肿,肢端冰凉、发绀。辅助检查:胸片示右上肺大片状致密影。血 WBC 19×109L,N91%。要求:根据以上病史摘要,请将诊断及诊断依据、鉴别诊断、进一步检查与治疗原则写在答题纸上。一、诊断及诊断依据(一)诊断 右上肺炎感染性休克(二)诊断依据1、右上肺炎①青年人、急性起病;②寒战、高热、咳嗽、气促;③右上肺实变体征;④胸片肺部阴影、WBC升高;2、感染性休克①烦躁、出汗、四肢厥冷,尿少②血压下降、紫绀二、鉴别诊断1、肺脓肿 2、肺结核 3、其他原因所致休克三、进一步检查1、痰培养+药敏,痰涂片革兰染色镜检 2、血培养+药敏 3、痰找结核菌 4、电解质、肝肾功能检查 5、血气分析四、治疗原则1、一般治疗:休息、面罩吸氧、营养支持 2、抗休克治疗:扩容、使用血管活性药物 3、控制感染(联合使用抗生素)4、应用糖皮质激素5、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紊乱 6、必要时机械通气治疗

186评论

亡魂

第一站:病案书写(60分钟)王某,女,8月,于2002年11月5日初诊。患儿4天前受凉后出现流涕,咳嗽,发热。前日呕吐3次,为清水样,昨起大便次数增多,日行8次,今日又泻5次,淡黄色水样便,多泡沫,口渴欲饮,遂来就诊。查见:T:°C,P:120次分,R:30次分,BP:8050mmHg。神清,精神好,前囟略凹陷,舌淡红,苔薄白,肠鸣音活跃,余无阳性体征。实验室检查:粪常规:白细胞0—1只Hp,外周血:白细胞×109L,中性粒细胞:40%,淋巴细胞:56%。主诉:腹泻2天。辩病辩证依据:风寒外袭,肺气失宣,内传脾胃,运化失常,清浊相干,并走大肠,则大便水样,多泡沫。风寒袭表,客于肺经,宣化不利,则咳嗽流涕。舌淡红,苔薄白皆为风寒之象。西医诊断依据:1.患儿,女,8月,腹泻2天。查见:T:°C,前囟略凹陷,肠鸣音活跃。实验室检查:粪常规:白细胞0—1只Hp,外周血:白细胞×109L,中性粒细胞:40%,淋巴细胞:56%。入院诊断;中医:泄泻(风寒泻)西医:小儿腹泻病治则:疏风散寒方药:藿香正气散加减藿香10g 紫苏10g 大腹皮10g陈皮10g 半夏10g 茯苓10g山楂15g 六曲15g 生米仁15g水煎服

32评论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