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数
4
浏览数
8259
我并不懂你
墨旱莲干燥全草全体被白色茸毛。性味:甘、酸,寒。归经:归肾、肝经。功能主治:滋补肝肾,凉血止血。用于牙齿松动,须发早白,眩晕耳鸣,腰膝酸软,阴虚血热、吐血、衄血、尿血,血痢,崩漏下血,外伤出血。用法用量:6~12g。外用鲜品适量。贮藏:置通风干燥处。墨旱莲出自《饮片新参》。鳢肠 一年生草本,高10-60cm。全株被白色粗毛,折断后流出的澎液数分钟后即呈蓝黑色。茎直立或基部倾伏,着地生根,绿色或红褐色。叶对生;叶片线状椭圆形至披针形,长3-10cm,宽0.5-2.5cm,全缘或稍有细齿,两面均被白色粗毛。头状花序腋生或顶生,总苞钟状,总苞片5-6片,花托扁平,托上着生少数舌状花及多数管状花;舌状花雌性;花冠白色,发育或不发育;管状花两性,共绿色,全发育。瘦果黄黑色,长约3mm,无冠毛。花期7-9月,果期9-10月。 中药旱莲草有墨旱莲与红旱莲之别,红旱莲为金丝桃科金丝桃属植物湖南连翘Hypericum ascyron L.的全草。药名:墨旱莲;汉语拼音:mo han lian ;英文名:Yerbadetajo Herb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clipta prosTCMLIBata (L.) L.[Verbesina pros-TCMLIBata L.; Eclipta alba (L.) Haask.] 拉丁文名:Herba Echiptae ;功效分类:凉血止血药。科属分类:菊科。别名:金陵草、莲子草、旱莲草、旱莲子、白旱莲、猪牙草、旱莲蓬、猢孙头、莲草、墨斗草、墨烟草、墨菜、白花草、白花蟛蜞菊、墨记菜、野水凤仙、黑墨草、黑头草、古城墨、水旱莲、冰冻草、墨汁草、节节乌、白田乌草、墨草、摘落乌、水葵花。性味:味甘;酸;性凉。 归经:肾经。 功能:补益肝肾;凉血止血。主治:肝肾不足;头晕目眩;须发早白;吐血;咯血;衄血;便血;血痢;崩;漏;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30g;或熬膏;或捣汁;或入丸、散。外用:适量,捣敷;或捣绒塞鼻;或研末敷。生态环境:生于路边、湿地、沟边或田间。资源分布:分布于全国各地。 药材基源:菊科植物鳢肠的全草。 采收储藏:夏、秋季割取全草,洗净泥上,去除杂质,阴干或晒干。鲜用或随采随用。 炮制方法:拣净杂质,除去残根,洗净闷透,切段晒千。生药材鉴定:性状鉴别;带根或不带根全草,全体被白色粗毛。根须状,长5-10cm。茎圆柱形,多分枝,直径2-7mm,表面灰绿色或稍带紫,有纵棱,质脆,易折断,断面黄白色,中央为白色疏松的髓部,有时中空。叶对生,多卷缩或破碎,墨绿色,完整叶片展平后呈披针形,长3-10cm,宽0.5-2.5cm。全缘或稍有细锯齿,近无柄。头状花序单生于枝端,直径6-11mm,总花梗细长,总苞片5-6,黄绿色或棕褐色,花冠多脱落。瘦果扁椭圆形,棕色,表面有小瘤状突起。气微香,味淡、微咸涩。以色黑绿、叶多者为佳。显微鉴别 ;茎横切面:表皮细胞1列,下有厚角细胞2-4列,皮层薄壁细胞排列疏松,细胞间隙大。维和束外韧型,环列,形成层断续成环,贿部大。 叶片表面观:上下表皮细胞壁波状弯曲;气孔不定式,副卫细胞3-4个;非腺毛3细胞,长274-800μm,基部细胞稍膨大,中部细胞较长,顶端细胞短而尖,壁稍厚,具疣关突起;腺毛棒状,4-6细胞,长75-113μm,壁薄,内含黄棕色分泌物。理化鉴别;1、取本品粉末约0.1g,加50%乙醇3ml,水浴温浸10min,滤过。取滤液1ml,加0.2%茚三酮试剂,水浴加热片刻,溶液显红紫色。(检查氨基酸) 2、取本品粉末约0.5g,加乙醇10ml,水浴温浸15min,滤过。滤液蒸干,加醋酐硫酸1滴,显蓝色,放置后显绿色。(检查皂甙) 药物应用鉴别;旱莲草为凉血止血药;仙鹤草为收敛之止血药。虽皆有止血之功但作用方式有别。药用植物栽培:生物学特性;喜湿润气候,耐阴湿。以潮湿、疏松肥沃,富含腐殖质的砂质坟土或壤土栽培为宜。栽培技术;用种子繁殖。春季4月按行距30cm,开条沟、深2-3,将种子均匀播入,薄覆细土,以不见种子为度,稍加镇压,浇水。约经15d左右出苗。 田间管理;苗高3-5cm间苗,按株距8-10cm定苗。应注意松土除草,勤浇水,保持土壤湿润。追施稀人粪尿。5-6月再施1次人畜粪肥,生长旺盛期增施过磷酸钙。
只愿得一人心只愿得一人爱
一、典籍摘要 《新修本草》 :“洪血不可止者,傅之立已。汁涂发眉,生速而繁。”《本草纲目》 :“乌须发,益肾阴。”《本草正义》 :“入肾补阴而生长毛发,又能入血,为凉血止血之品。”《本草从新》:“甘酸而寒,汁黑补肾,黑发乌须,赤痢变粪,止血,固齿,功善益血。纯阴之质,不益脾胃。”《玉楸药解》 黄元御:味甘、酸,入足少阴肾、足厥阴肝经。益肝肾,乌须发。 旱莲草汁黑如墨,得少阴水色,入肝滋血,黑发乌须。止一切失血,敷各种疮毒。汁涂眉发,其生速繁。《药笼小品》 :“止牙宣出血。 捣汁收入食盐,擦牙能固齿,微有益肾之功。”《饮片新参》 王一仁:“旱莲草叶色紫红,梗粗内白。性凉平,养肾阴,止吐血,乌须发。”《本草新编》 :“旱莲草,一名鳢肠。味甘、酸,气平,无毒。入肾。能乌须鬓,止赤痢,治火疮。虽能乌须鬓,然不与补肾之药同施,未见取效之捷。煎膏染须鬓,亦必同倍子、明矾为佳。”《冯氏锦囊秘录》 :一名鳢肠,又名金陵草。禀北方坎水之气,故汁玄黑,其味甘酸平而无毒,纯阴之草也,入肾入肝亦入胃与大小肠,善凉血,须鬓白者用之即黑,针灸疮血不止者安,皆凉血益血之验也。 旱莲草,染白发回乌,止赤痢变粪,须眉稀少,可望速生而繁,火疮发红,能使流血立已,但性冷,阴寒之质,虽善凉血,不益脾胃,若不同姜汁椒红相兼修服者,必腹痛作泻。《药性歌括四百味》 :“旱莲草甘,生须黑发。赤痢可止,血流可截。” 《得配本草》 :“旱莲草即鳢肠。一名金陵草。甘、酸、凉。入足少阴经血分。凉血滋阴。疗脏毒,退肾热。灸疮发洪血不止者,敷之立已。”《本草备要》 :“一名鲤肠,又名金陵草。甘、咸,汁黑。补肾止血,黑发乌髭。”《本草经疏》 :“鳢肠善凉血。须发白者,血热也,齿不固者,肾虚有热也;凉血益血,则须发变黑,而齿亦因之而固矣。故古今变白之草,当以兹为胜。”《本草正义》: 鳢肠,入肾补阴而生长毛发,又能入血,为凉血止血之品,又消热病痈肿。但纯阴用事,非阳盛之体,不应多用,脾虚泄泻尤忌。凡劳怯诸症,阴虚火旺者,不可以此等阴药专治其标,须与补中健脾之剂,相辅成功,乃为万全无弊之策。二、现代研究 成分: 主含芹菜素、木樨草素,另含香豆素类成分、甾醇类、三萜类、蟛其菊内酯类、生物碱、含硫化合物及维生素等成分。《中国药典》规定:含蟛蜞菊内酯不得少于0.040%。作用: 本品有提高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保肝、增加冠状动脉流量、延缓衰老、促进毛发生长、止血、抗菌、抗阿米巴原虫、抗癌等作用。药理: 半切断狗的股动脉 , 用本品粉末敷出血处 , 并稍加压迫 , 有良好的止血效果。临床报道: 防治水田皮炎 , 取墨旱莲搓烂涂擦至皮肤稍发黑色略干后即可下水田劳动 , 可预防糜烂。对已糜烂的也可使用。
谁爱得太自由谁自顾自地走
旱莲草为菊科植物鳢肠的全草,因为搓揉它的茎叶时,可见黑色的汁液流出,所以又叫“墨旱莲”,异名又叫金陵草、莲子草。旱莲草为中医常用的养肝益肾、凉血止血药物。对肝肾阴虚所致的头昏目眩、牙齿松动、腰背酸痛、下肢痿软诸症以及血热所致的多种出血有良好疗效。旱莲草含有挥发油、鞣质、皂甙、旱莲草素及维生素A等化学成分。动物试验有止血效果,体外试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