祛湿药执业药师

春风正得意
  •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7118

首页> 医学> 祛湿药执业药师

3个回答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盲僧

已采纳

中药二今年考试总体来说题目比较简单,重点章节分值没有较大变化,考试重点依旧是功效和主治病症。单味药所占分值较高,具体重点更偏向于功效,有些题目所考的药不太常见,中成药的部分的重点更偏于主治病症,其他的题目则是药物组成、方义简释、使用注意以及用法用量,中成药的考试内容与中药字综合知识与技能联系比较密切,需要注意学科之间的联系。综合性越来越强无论是单味药或者中成药,涉及到的药综的知识越来越多,涵盖的内容比较全面,尤其是对于中成药,需要辩证的题目居多。另外,在今年的使用注意及用法用量方面,相对于2019年考察的更多一点。细节化越来越明显关于单味药,往年大多只是单纯的考功效,今年多数题目讲功效和主治病症放在一起考,比如第5题:“某女,73岁。素患咳喘痰多。近日因天气潮湿,过食甘甜,又致湿阻中焦、脾胃气滞,症见脘腹胀满、纳呆,舌淡苔白腻,宜选用的药是厚朴。”这就需要大家首先清楚选项中不同药物的功效,根据功效再推理主治病症。对于中成药,有些题目并未给出患者的证型,这就需要大家根据患者所表现出的症状,辩证出属于何种证型再对证用药,比如第30题:“某女,38岁。近日因肝气郁结、肝脾不和,遂致胁痛、痢疾,症见脘腹胁痛、热厥手足不温、泻痢下重。宜选用的成药是四逆散。”大纲变化对应新题不多今年是大纲变化的第一年,尤其是对于单味药的性能特点这部分,新增的内容比较多,但是总体表达意思并未发生大的改变,所占分值大概5分左右,所以在学习过程中大致的把握方向和往年基本一致。教材删去了药理作用的内容,新增了“地锦草”,同样,在今年的考试中也考到了该药的主治病症。章节分布有变化今年单味药所占的分值比2019年高出8分左右,这就进一步表明,单味药是中成药的基础,但是重点章节依然是重点考察。比如第二章清热药分值仍然在10分左右,理气药、化痰止咳平喘药均占4分;补虚药所占分值为8分,与19年的出题形式基本一致,仍然以主治病症为主;其余单味药章节分值分布比较均衡,基本每章都会涉及到,大概在1~3分的范围内。对于中成药而言,总分与19年差别不大,分值为56分,内科常用中成药仍然是学习的重中之重,占分39分。蠲痹剂、祛湿剂、活血剂各占4分,其余小节分值分布较平均,在1~3分范围内。外科、妇科及儿科常用中成药,章节分值均为4分。考点分布有变化西药二从整体来看,考点分布有调整。清热药共分为5类,仅清热解毒药就占了5分,主要考的仍然是药物的功效;第四章祛风湿药,往年以功效和主治病症为主,而今年主要以使用注意为主,占分4分;第十二章活血化瘀药,去年主要考主治病症,今年除了郁金考的是性能特点之外,其余的药物考的全部是功效;性能特点考查占分共9分,多集中于性味方面,往年只有2~3分左右;中药的配伍考查了4分,止血药共占3分。第二十二章内科常用中成药中补虚剂占分7分,多以补气养血剂为主;其余章节考点分布与2019年基本一致。偏题难题略有下降总体来说,今年题目比较简单,偏题难题大概在7分左右。比如,性热有毒,因酒浸毒性增强而不宜浸酒饮用的药是川乌;性温有毒,大剂量可引起心律失常、全身震颤,甚至死亡的药是香加皮。方中善清肺胃之火的生石膏,与黄芩同为反佐药,其性能特点是辛甘大寒,主清泄,兼透解等。

78评论

胭脂泪

不知道你所说湿是指什么?如果是说风湿的话,那就可以分为:祛风寒湿药祛风湿热药祛风湿强筋骨药如果是指利水渗湿药的话利水消肿药利尿通淋药利湿退黄药还有一种就是芳香化湿药,比如藿香苍术豆蔻另外临床配伍的话,那肯定要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辩证论治的进行配伍运用了!

181评论

沒顏

上湿气重,可以通过饮食调理、适度运动,结合中药治疗、艾灸、温针灸、拔罐治疗等综合调理,去除湿气。饮食方面:可以食用一些有祛湿功效的食物,如薏米、红豆、淮山、茯苓等。薏米有利水消肿、健脾祛湿、清热排脓的功效,红豆有健脾止泻、利水消肿的功效,二者加水煮粥,可以起到祛湿、利尿的作用。红豆、淮山、茯苓等煲成粥或者煮水喝,也可以除湿、利尿。运动方面:跑步、健走等运动有助于继发体内阳气,促进气血循环,增强体内水分代谢,加速湿气排出体外。也可以请专业中医师辨证施治。祛除体内寒湿,要采取温阳利水化湿的治法,可用苓桂术甘汤、真武汤、实脾散等;祛除体内湿热,需要宣畅气机,清利湿热,可选用三仁汤。此外,还可以选择艾灸、温针灸、拔罐等中医治疗方法,也有较好的祛湿作用。

166评论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