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资格证妇产病人护理

安慰只是温暖人心的废话
  • 回答数

    6

  • 浏览数

    18762

首页> 医学> 护士资格证妇产病人护理

6个回答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时而时远

已采纳

护理员证是用于照顾老人和病人的,对老人和病人进行生活护理;护士资格证是是通过卫生部负责组织实施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后拿到的证件,持有护士资格证的工作人员具备护理专业知识与工作能力。护理员的主要工作是协助护士来照顾病人。资料拓展护士资格就是通过卫生部负责组织实施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后拿到的证件。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是为贯彻国家人事部、卫生部《关于加强卫生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的通知》等相关文件的精神,于2001年开始正式实施的。国家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是评价申请护士执业资格者是否具备执业所必须的护理专业知识与工作能力的考试。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实行国家统一考试制度。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是作为单位聘任相应技术职务的必要依据。考试通过后相关部门会下发护士资格证书。参考资料来自于:护士执业资格证-百度百科

9评论

我在努力忘记你

助产士在工作中的地位高低取决于医院的态度,在一般的医院里和护士没什么区别,只是专业性强了一点,虽然说助产士面对的患者只有生孩子的产妇,但你除了管接生以外还要管她的吃喝拉撒 可怜的是你是在她最痛苦的时候陪伴她 ,不管你做的怎么好,她不会记得你,反而你要是不好,她会记你一辈子,这个事只能求个问心无愧。护士——虽然说地位高不了那里去,可能图个一生安心,干完自己的活,安心回家

47评论

阳光下的泡沫是彩色的

回答您好,您的问题我已铭记于心,正在整理答案,请您稍作等待,我会及时回复您~殺助产士是在正式助产学校学习或具有同等能力,能独立接生和护理产妇的护士。助产士的技术水平和操作能力关系着母婴的安危,一个工作多年的助产士,她的经验不亚于一个妇产科医生,她的经验来源于临床实践和细微的观察,熟悉产程进展的每一种变化,熟悉并能应对产程突变的各种情况,甚至熟悉产妇的每一个表情和反应,她和产妇零距离接触,是产妇具有真正意义上的守护神和合作伙伴。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助您殺提问大学助产可以转临床医学吗?学助产的是否可以当妇产科医生回答取决于考生是否有特定证书。根据《广东省2021年成人高等学校招生管理规定》,申请临床医学、口腔医学、预防医学专业的人员,中医药等临床专业应当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颁发相应类别的执业助理医师以上资格证书,或者具有国家承认的相应的普通中学专业学历;或者执业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出具的具有中等以上文化程度或者中专以上学历的乡村医生证书。因此,如果助产士专业考生取得了上述证书,就可以转入临床实习。否则,建议报考相应的护理专业。报考护理专业,只需取得省级卫生行政部门颁发的《护士执业证书》。提问学助产的是否可以本专业的研究生回答助产士属于护士,是不能参加医师的考试。可以读本专业的的研究生提问本专业是助产学,大一,助产学回答嗯嗯,可以考取有该专业的学校的研究生的。提问可以考助产学的研究生吗?,毕业后可以当妇产科医生吗?回答可以读研。有医师证才可以当妇产科医生。更多11条

134评论

朕好耀眼

这些题不好说呀,反正妇产科的题不多

160评论

厌倦这俗世

一、护理员证——照料老人。在班(组)长的领导下,负责老人的生活护理工作。熟悉了解所管老人的生活思想和健康状况,采取针对性措施,做好老人生活护理、心理护理、康乐活动等工作,协助医务人员做好老人保健工作。自觉遵守护理程序和护理技术操作规程,按照生活分级护理内容或个案护理内容,规范服务。定时巡视居室,严密观察老人情况,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及时处理。杜绝差错事故发生。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服从工作分配,坚守工作岗位。做好交接工作,并有记录。参加院内组织的学习和培训。负责老人居室卫生、个人卫生及公共卫生。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养老护理员作为新兴职业,将伴随全球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呈现需求大于供给的总趋势。但不可忽视的现状是从业人员素质低、收入低,导致整体水平低。因此,一些有远见的部门及机构非常重视养老护理员的培训工作,不断提高服务质量。职业能力特征:手指、手臂灵活,动作协调;表达能力与形体知觉较强;有空间感与色觉能力;有一定的学习能力。二、护士资格证——照顾病人。护士,是指在医院或野外按照法律法规,从事与临床有关的全项医疗操作、服务活动,如护患沟通、护理行为、导尿插管、熟悉环境设备和点检、电脑操作、取药配药、发药换药、肌肉注射打针、静脉输液、输液观察、保管核对、接诊辅导。并在社会各界监督管理下规范操作认真工作。拓展资料:初级(五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1)经本职业初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在本职业连续见习工作2年以上。中级(四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1)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本职业中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2)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 [3]  。(3)取得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认定的、以中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中等以上职业学校本职业(专业)毕业证书。高级(三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1)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 [4]  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4年以上,经本职业高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2)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6年以上。(3)取得高级技工学校或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认定的、以高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高等职业学校本职业(专业)毕业证书[5]  。技师(二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1)取得本职业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经本职业技师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2)取得本职业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8年以上。(3)取得本职业高级职业资格证书的高级技工学校本职业(专业)毕业生,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2年以上。的中等以上职业学校本职业(专业)毕业证书。二、护士资格证护士资格就是通过卫生部负责组织实施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后拿到的证件。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是为贯彻国家人事部、卫生部《关于加强卫生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的通知》等相关文件的精神,于2001年开始正式实施的。国家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是评价申请护士执业资格者是否具备执业所必须的护理专业知识与工作能力的考试。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实行国家统一考试制度。拓展资料:初级:(一)临床医学专业类:临床医学专业初级资格的考试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的有关规定执行。参加国家医师资格考试,取得执业助理医师资格,可聘任医士职务;取得执业医师资格,可聘任医师职务。(二)药学、护理、技术专业类:1、士类:取得卫生类中专学历,从事本专业工作满1年;取得卫生类大专学历,从事本专业工作满1年。2、师类:(1)取得卫生类中专学历,担任药、护、技士职务满5年;(2)取得卫生类大专学历,从事本专业工作满3年;(3)取得卫生类本科学历,从事本专业工作满1年;(4)取得卫生类研究生学历和硕士学位,从事本专业工作满1年。中级:医、药、护、技1、取得卫生类中专学历,受聘担任医、药、护、技师等工作满7年;2、取得卫生类大专学历,从事医、药、护、技师等工作满6年;3、取得卫生类本科学历,从事医、药、护、技师等工作满4年;4、取得卫生类研究生学历和硕士学位,从事医、药、护、技师等工作满2年;5、取得卫生类研究生学历和博士学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申报参加卫生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的考试:1、医疗事故责任者未满3年;2、医疗差错责任者未满1年;3、受到行政处分者在处分时期内;4、伪造学历或考试期间有违纪行为未满2年;5、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它情形。按照《关于加强城市社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国人部发[2006]69号)有关规定,凡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工作的医师、护师,可提前一年参加全国卫生技术中级资格的全科医学、社区护理专业类别的考试。参加护理专业初级(士)资格考试的人员必须具有护理(含助产)专业中专或大专学历,考试合格的人员,可取得护理岗位准入资格;具有护理专业本科以上学历的人员,可免试取得护理岗位准入资格。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护理员资格考试百度百科-护士资格证百度百科-护理人员

170评论

国际名侩

据国家卫建委透露,我国注册护士的总数已在2018年底超过400万人,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护士占比接近70%,整个护士行业正迅速发展。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指出,目前而言,我国的护士仍有着300万缺口,与国际水平相差甚远!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重,我国对于护理人员的需求大量增加,护士资格证的需求上涨,对护士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考试难度的增加,考试方式的灵活,报考人数的上涨,都使护士资格考试的通过 率降低!2013年全国考生人数8万,通过 率6%;2014年全国考生人数2万,通过 率4%;2015年全国考生人数1万,通过率3%;2016年全国考生人数694万,通过率5%;2017年全国考生人数9万,通过率0%;2018年全国考生人数6万,通过率0%近3年的数据暂不可查。但是可以看到,通过率越来越低。主要原因分为以下几点。一、考试题目将越来越灵活:一些几年不过的考生,可能会有护士考试“更难过”的感觉。考核的重点放在了对知识点把控的“灵活性”上。纯靠死记忆硬背已经无法顺利通过考试。二、人机对话的考试范围将扩大:护士人机对话考试和纸笔考试一样,都有技巧。一般我们在纸笔考试时,前面部分的知识点会对后面的题目答案有一定的提示,当实行人机对话时你做过题目想再回头去改答案根本就不可能了。三、参加培训班的考生会越来越多:由于通过率的降低以及参加培训班的考生越来越多,分数线又都实行标准分统计,这或将拉大分值差距,护士资格考试也会越来越难考。

5评论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