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数
3
浏览数
16187
陪你走过春夏伴你走过秋冬
医疗机构发生医疗事故的,由卫生行政部门根据医疗事故等级和情节,给予警告;情节严重的,责令限期停业整顿直至由原发证部门吊销执业许可证,对负有责任的医务人员依照刑法关于医疗事故罪的规定,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够刑事处罚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或者纪律处分。对发生医疗事故的有关医务人员,除依照前款处罚外,卫生行政部门并可以责令暂停6个月以上1年以下执业活动;情节严重的,吊销其执业证书。《医师不良执业行为记分管理办法》第四条实行累计记分制,由医务部负责建立医师不良执业行为记分档案。第五条累计记分以自然公历年度12个月为一个周期。周期期满后,该周期的累计记分值清除,重新开始记分。第六条一个记分周期,根据累计不良执业行为记分予以以下处理:(一)记分达4分者,医务部予以诫勉谈话;(二)记分达6分者,不得参加当年度各种评优活动,科通报批评;(三)记分达8分者,延迟一年晋升上一级专业技术职务;(四)记分达12分者,按医师定期考核不合格处理,暂停医师处方权1-3个月,医务部培训1个月。
宠爱也是爱
华图医时代1、“红、白、黑名单”制度,促进行业自律该系统通过构建医生“红名单”“白名单”“黑名单”等制度,逐步建立医师执业信用档案,促进行业自律。据中国医师协会医师定期考核办公室王莹副主任介绍,“白名单”是指公众可以通过该系统查询医师的基本执业信息,也可以看到医生自愿分享的执业信用信息;“红名单”将选取有影响力的国家级及省部级奖项的获奖医师名单,通过医师执业信用管理系统向全社会公示;“黑名单”将逐步实现查询包括医师执业证吊销、医师受到刑事处罚等不良执业行为记录。2、“医师执业信用积分”制度,多维度评价该系统通过“医师执业信用积分”制度,将医师良好执业信息和不良执业信息等以积分的形式,为医师建立执业信用档案,并对医师执业信用实行多维度评价,包括同行评价、患者评价和专业第三方评价。在保护医师隐私的前提下,向社会公众提供相关查询服务。3、296万名医师,3600名医师参加补考也通不过考核据介绍,医师定期考核结果显示,在我国296万名医师中,有3600多名医师即使参加补考也无法通过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