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执业医师转入内地条件

沉浮
  •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6973

首页> 医学> 香港执业医师转入内地条件

3个回答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重复生活

已采纳

中新网1月4日电 据中国卫生部网站消息,为落实内地与香港、澳门《〈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补充协议四》,根据中国《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现将符合条件的香港、澳门永久性居民(以下简称香港、澳门服务提供者)在内地开设个体诊所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取得内地《医师资格证书》(临床、中医、口腔类别的执业医师)的香港、澳门服务提供者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可在内地申请开设个体诊所:  (一)具有香港、澳门合法行医权,在香港、澳门执照行医满5年,或在两地连续行医时间合计满5年;  (二)在内地从事同一专业临床工作连续5年以上。  二、1名香港或澳门服务提供者在内地只能开设1所个体诊所,由其本人全资举办,并担任该个体诊所的负责人。  三、在内地开设个体诊所的香港、澳门服务提供者应在该个体诊所注册并执业,因故不能继续执业的,应依法办理注销该个体诊所手续。  四、香港、澳门服务提供者开办个体诊所,申请的诊疗科目应与其本人在内地和港澳的执业范围相符合。  五、个体诊所原则上不得聘用其他执业医师。因医疗服务必需,可聘用1-2名与开设个体诊所的香港、澳门服务提供者执业范围相同的执业医师(内地居民)参与工作。个体诊所根据医疗服务需要,可聘用适当数量的内地注册护士。  六、香港、澳门服务提供者开设的个体诊所名称,原则上应核定为“所在地地名+香港、澳门服务提供者姓名+科别+诊所”。  七、申请开设个体诊所的香港、澳门服务提供者,持有关证明和材料向拟设置诊所所在地的设区的市级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初审后上报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审批,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核发《设置医疗机构批准书》,报卫生部备案;申请开设中医个体诊所的,由设区的市级卫生行政部门初审后,报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审批,核发《设置医疗机构批准书》,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卫生部备案。个体诊所的执业登记、日常监督管理按照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中医药管理部门规定办理。  八、香港、澳门服务提供者除依照《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提交有关申请材料外,还应提交以下证明和材料:  (一)内地《医师资格证书》(原件及复印件);  (二)经香港医务委员会、香港牙医管理委员会、香港中医药管理委员会或澳门卫生局认定的香港、澳门执业证明书或执照/注册证明书(原件及复印件);  (三)经内地或香港、澳门保险机构出具的承保范围包括内地的医疗责任保险证明(原件);  (四)由香港医务委员会、香港牙医管理委员会、香港中医药管理委员会或澳门卫生局出具的香港、澳门专业操守/良好声誉证明书(原件);或内地设区的市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出具的执业经历证明(原件)及《医师执业证书》(复印件)。  九、香港、澳门服务提供者设置的个体诊所应遵守内地医疗机构、医疗技术管理、执业医师、执业护士等有关法律法规和规定,按照保证医疗质量、医疗安全的原则规范执业。医疗活动过程中出现的医疗事故、纠纷等按照内地有关规定处理。  十、本通知自2008年1月1日起试行。  CEPA里有一条规定,香港大学和中文大学医科毕业生,可报考内地的医师资格试,国家卫生部副部长黄洁夫近日访港时宣布把资格放宽,不论在内地或外国毕业的医生,只要在香港有行医执照,均可到内地考试和执业。

135评论

全当喜欢

深圳市工商局 - 0755-83187704广东:港医可在广东开独资门诊 推动医改2009-02-03 14:57 “港医可在广东开独资门诊”,被视为CEPA补充协议五的一大亮点,即符合条件的香港永久性居民中的中国公民,通过认定方式申请获得内地“医师资格证书”,可在广东以独资形式设立门诊部。省卫生厅副厅长廖新波介绍说,香港、澳门服务提供者在广东省设置门诊部,首先必须取得内地《医师资格证书》(临床、口腔、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并具有香港或澳门合法行医权,在香港、澳门执照行医,或在两地连续行医时间合计满5年;或者在内地从事同一专业临床工作连续5年以上。港资开医疗机构不限投资总额以往港资在内地开设医疗机构时,港方投资不能超过总投资的70%,并且对港资投资总额也有所限定。现在不仅允许香港服务提供者在广东以独资形式设立门诊部,并对投资总额不作要求。“其实就等于让港医在内地开诊所可以享受国民待遇。”廖新波说。按照规定,以自然人形式提供服务的香港、澳门服务提供者应担任门诊部的负责人,1名香港或澳门服务提供者只能在广东省独资申请设置1所门诊部。对此,廖新波解释说,每个地区都有医疗机构的卫生规划,尽管法律程序上对投资金额有所放松,但事实上,香港投资者在广东境内办医院,不投入相当数额的资金也是办不好的,因此不做投资上的限制也不用担心。至于放开之后港人开设门诊部会不会短期内数量猛增?廖新波认为,这个问题应该交由市场来调节。“省卫生厅的态度是,只要符合条件就批。市场就是通过竞争来提高和促进行业水平。而广东大型医院人满为患,小医院患者又不放心,港医门诊所可以进来提供服务,技术也能得到他们的认可。”港医医疗事故按内地规定处理今年9月初在惠州召开的香港医生访问团座谈会上,香港业界对到广东投资医疗服务机构表示出强烈的兴趣,但他们同时表达了一些顾虑。廖新波说,由于大陆和香港的药品管理系统不同,因此香港医生在开处方的时候首先有个熟悉的过程。 “比如有些药,两地同化学名却不同商品名,或者大陆有的药香港不一定买得到,香港有的大陆不一定有。香港医生就必须按照内地法规来出处方。”那如果香港医生在内地执业,出现医疗纠纷该如何裁定?根据最新规定,香港、澳门服务提供者申请设置的门诊部应遵守内地医疗机构、医疗技术管理、执业医师、执业护士等有关法律法规和规定,医疗活动过程中出现的医疗事故、纠纷等按照内地有关规定处理。“说到医疗纠纷,我倒不担心,香港医生法律观念都很强,相比之下内地部分医院反而信誉不高。香港的医疗服务投资者进入大陆,在这方面可以起到表率作用,对大陆私人诊所的规范化、法律化有很大的促进。”廖新波说。下一步可以尝试“放开”办医院廖新波介绍说,香港医生开设门诊所分为全科和专科两种。其中治疗疑难杂症的香港专科门诊在内地的市场需求量更大。 “在医疗技术方面,香港医生和内地大医院的专家水平其实差异不大,问题是我们的医疗资源不够用,香港资源可以帮辅一下。比如我看一个内地专家要预约很长时间,而香港的专家可以马上提供服务,但收费就比政府医院更高一些。这其实就是我们医改的方向,公立医院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剩下的交给社会。”廖新波认为,广东的“先行先试”一定可以为将来的医改提供很有价值的参考经验,甚至可以推动医改的进一步发展。他提议,在“放开”门诊所之后,下一步可以尝试对开办医院的“放开”。“现在开办医院审批权还是在北京,如果可以下放到广东省,又是一个进步。毕竟国内的人在办私人医院方面经验不足,不懂得自己该做什么,总是跟政府医院争饭吃,但境外医院走的就是创品牌、提供优质服务技术和高收费的定位,可以为内地提供示范作用。”社会服务港人在粤办福利院享受同等优惠“目前广东残疾人有540万人,而民办残疾人福利机构不足10所。我省各种所有制形式在城市举办的福利机构仅有264所,收养老年人、残疾人、孤儿31570人。”省民政厅副厅长骆招群说,CEPA补充协议五开放残疾人服务措施,在广东省试点允许香港服务提供者以独资民办非企业单位形式举办残疾人福利机构,将为香港各界热心人士参与粤港两地残疾人事业提供有力的支持和帮助。据了解,香港服务提供者在粤举办的残疾人福利机构,可享受广东省现行的予以其它社会福利机构的同等优惠政策。如非营利性民办社会福利机构,在申报用地审批时,可按有关规定申请减免征地管理费;用水、用电、用燃气按居民生活类价格收费;民办社会福利机构申请设置医疗、康复服务的,卫生部门按照区域卫生规划和有关医疗机构管理规定予以审批等等。建设规划广东建设规划可引进香港规划师根据CEPA补充协议五,在建设行业放开香港规划、监理两个专业的专门人才在我省执业。“这意味着以广东为基地和桥梁,香港的规划建设人才可以尽快地熟悉内地城乡规划和建设的管理规范和技术要求,为今后在内地扩大注册执业打下基础。”省建设厅副巡视员李新建说。据了解,为鼓励专业人员资格的相互承认,粤港双方已组织了多批次的建设类执业资格互认测试,其中注册城市规划师三批,共有37名香港规划师取得内地注册城市规划师资格;监理工程师一批,共有228名香港建筑测量师取得内地监理工程师资格。李新建表示,通过引进香港城市建设方面的专业人才,亦可以带来国际上先进的城市规划、建设和工程监理的理念、经验和做法,提高我省城乡建设的规划设计水平和工程质量管理水平。钟伟泉透露,下一步的工作方向是放宽香港投资企业投资主体限制,简化登记注册手续。香港投资者为自然人的,可提交境内机构核发的身份证明和有效入境签证复印件,无需提交公证、认证文件。“其实内容没有改变,只是以前要报给国家教育部批,现在是下放给广东,审批程序简化,时间也缩短了。”谭泽中说。来源:南方日报中国医疗纠纷网版权所有:医疗纠纷网苏ICP备:07024455号站长统计新闻网页mp3贴吧图片

95评论

李先生

应该可以用吧

2评论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