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数
5
浏览数
12506
待你醒
执业助理医师必须在执业医师的指导下从事行医活动。执业助理医师若工作在镇的医疗、乡、预防、民族乡、保健机构,可以根据医疗诊治的实际情况和特殊需要,在乡镇医疗机构单独从事一些简单的医疗操作。
帷木
所谓“医师规范化培训”,是指高等院校医学类专业本科及以上学生,在5年院校医学毕业后接受的系统化、规范化培训。“5+3”模式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已在全国实施。即完成5年医学类专业本科教育的毕业生,要在培训基地接受3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培训内容主要包括医德医风、临床实践技能、专业理论知识、政策法规、人际沟通交流等。完成培训并通过过程考核和结业考核者,可获得全国统一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按照2014年1月发布的《关于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指导意见》,2020年之后,医学院毕业生如果没有拿到这个合格证,不能独立执业或开业,只能在培训基地在老师的指导下执业。11日发布的《关于开展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试点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指出,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要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础上,继续培养能够独立、规范地从事疾病专科诊疗工作的临床医师。专科规培以参加本专科的临床实践能力培训为主,同时接受相关科室的轮转培训和有关临床科研与教学训练。依据各专科培训标准与要求,培训年限一般为2-4年。按照《意见》安排,将于今年起遴选有条件的专科启动试点工作,力争到2020年在全国范围初步建立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按要求完成培训并通过结业考核者颁发国家统一制式的“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并作为从事专科医师工作的重要条件。“5+3+X模式”将成为专科医师培养的常规模式。
感情忠烈者
住院医师既是一种工作岗位,也是一种职称级别。医学生毕业后,通过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就能当医师了。此时相当于住院医师职称。如果在医院里工作,那就是名副其实的住院医师。如果在诊所工作,那名称不叫住院医师,但职称仍属于住院医师级别。
优质医学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