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数
4
浏览数
6043
明净日夜
【导读】2021年中西医结合助理医师考试教材已经公布,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进行复习备考,小编将教材对比和大纲进行对比分析,整理了2021年中西医结合助理医师中药学考点速记30条,希望对正在备考的你有所帮助。1.苦:有泄、燥、坚阴的作用。即具有清泄火热、泄降气逆、通泄大便、燥湿、坚阴等作用。2.相畏:指一种药物的毒副作用能被另一种药物所抑制。如生半夏和生南星畏生姜。3.十九畏:硫黄畏朴硝,水银畏砒霜,狼毒畏密陀僧,巴豆畏牵牛,丁香畏郁金,川乌、草乌畏犀角,牙硝畏三棱,官桂畏赤石脂,人参畏五灵脂。4.包煎:主要指那些黏性强、粉末状及带有绒毛的药物。如蛤粉、滑石、青黛、旋覆花、车前子、蒲黄及灶心土等。5.麻黄为治肺气壅遏所致喘咳之要药。6.荆芥不宜久煎。发表透疹消疮宜生用;止血宜炒用。7.白芷功效: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鼻窍,燥湿止带,消肿排脓。为治阳明头痛之要药8.薄荷功效: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行气。煎服宜后下。9.柴胡善于疏解半表半里之邪,为治少阳证之要药。还可退热截疟,为治疗疟疾寒热的常用药。10.石膏治疗温热病气分实热证,为清泻肺、胃二经气分实热之要药。11.黄芩功效: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12.金银花功效:清热解毒,疏散风热。为治一切内痈外痈之要药。13.蒲公英功效: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湿通淋。为治疗乳痈之要药。14.白头翁:为治热毒血痢之良药。15.青蒿功效:清透虚热,凉血除蒸,解暑,截疟。16.木瓜功效:舒筋活络,和胃化湿。为治风湿痹痛、筋脉拘急之要药,可治疗吐泻转筋。17.桑寄生功效: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安胎元。18.茯苓为利水消肿之要药。19.茵陈功效:清利湿热,利胆退黄。为治疗湿热黄疸之要药。20.陈皮功效:理气健脾,燥湿化痰。为治痰之要药。21.香附功效:为疏肝解郁、行气止痛之要药;妇科调经之要药。22.三七有止血而不留瘀、化瘀而不伤正之特点。23.川芎:血瘀气滞痛证,既能活血,又能行气,为“血中气药”;是治疗血瘀气滞之要药;头痛,风湿痹痛。能“上行头目”,为治头痛之要药。24.半夏为燥湿化痰、温化寒痰之要药。呕吐。为止呕之要药。25.苦杏仁为治咳喘之要药。26.石决明功效:平肝潜阳,清肝明目。为凉肝、镇肝之要药。27.麝香为醒神回苏之要药。28.白术应用:脾气虚证。为补气健脾之要药,被前人誉为“脾脏补气健脾第一要药”。29.杜仲与桑寄生二者均具补肝肾、强筋骨、安胎的功效。30.熟地黄应用:血虚诸证,为养血补虚之要药;肝肾阴虚诸证,为补肾阴之要药。以上就是小编今天给大家整理分享的关于“2021年中西医结合助理医师中药学考点速记30条”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正在备考的你有所帮助。准备参加了2021年中西医结合执业助理医师的考生,抓紧时间进行答案对照,做好下一步审核的准备;现阶段大家还是要在关注考试变化的同时,认真进行考试备考,把握中西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经验,将备考时间合理安排,争取一次通关。
没见它伤怀
一、制定详细备考计划助理资格考试一般为5月中下旬,在这段时间内要制定好属于自己的备考计划,计划千千万万种,适合自己的才是最高效的备考计划。制定好备考计划后一定要按照计划每天严格执行,在执行到一定时间后,形成习惯后备考助理资格考试就不再是需要完成的任务,从而形成学习习惯,培养出学习兴趣。 二、重视考试大纲正所谓:万变不离其宗,题目都是来源于课本。助理资格考试是综合性考试,考察科目众多。尤其是在备考初期,考试大纲的作用更是尤为关键,根据考试大纲画出备考重难点。根据考试大纲复习,会使复习进程更加有目的性。值得注意的是,考试大纲中没有提到的考试内容并不是不重要,只是不用着重复习,只需做到心中有数即可。大家可以现在考试100APP上刷题或者查阅免费考点资料。最后,助理资格考试正一步步的走来,坚持下去,就一定会成功的。与其最后突击考试,不如现在就开始复习,越早开始复习,通过助理资格考试的成功率更大,难道不是吗?
戏子意
主要针对临床执业助理来说,总结如下:1.在所有重复试题中以基础部分(生理生化病理)多,而临床助理医师部分(内科外科)则相对较少。2.要对重复部分首先掌握,以便考试中直接使用,节省时间。3.重复部分大多是考纲中的必须掌握的考点,属于常识性内容,难度普遍不大。重点内容和重点章每年必考。对大纲规定的经典考点进行分析解读,守株待兔,以逸待劳。小结:重点章节命题与分值统计。以生理生理为例,其命题重点在细胞的基本功能、血液循环、消化与吸收、神经系统等4节。新增内容要高度注意。新旧大纲对比研读,把握可能命题趋势。 重要概念、重要理论是重要命题来源。熟悉西医的主要概念及其举例。对目前的相关医学进展要有大概了解。对基础医学和临床助理医学的新成果,包括新发现。新理论、新方法和新药物要心中有数。常规数据每年必考。对各种数据进行归类记忆已考计算题。混淆概念、鉴别诊断为考试难点。强化对比复习,做到思路清晰。对同一知识点进行不同角度的考察是常规考察手段。对同一知识点的理解要全方位、多角度。
优质医学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