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医师执业改革

逢场作戏你假不假
  • 回答数

    3

  • 浏览数

    8353

首页> 医学> 深圳医师执业改革

3个回答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夏朽

已采纳

深圳医改方案获省卫计委同意,自7月1日起,深圳医师实行区域注册。记者昨日从深圳市卫生计生委获悉,本月广东省卫计委已批复同意深圳市卫计委提出的推动医师执业区域注册、完善契约管理和诚信执业制度、加强行业自我管理的措施,未来,在全面放开医师执业地点限制和健全医师执业注册和管理新制度上,深圳将在广东省内先行先试。   放开所有医师的执业地点限制   根据近日《市卫生计生委关于印发医师执业注册和管理方式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自今年7月1日起,在市、区卫生行政部门注册的临床、口腔、中医、公共卫生类医师(含执业助理医师,以及取得深圳市核发的《港澳医师短期行医执业证书》或《台湾医师短期行医执业证书》,且上述证书在执业有效期内的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永久居民),可以在全市所有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以下简称医疗卫生机构)执业,实现“统一注册,全市通用”。   与国家此前发布政策比较,深圳在放开医师执业地点的门槛上,持更加开放的态度。根据早前国家有关文件规定:“允许临床、口腔和中医类别医师多点执业。多点执业的医师应当具有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从事同一专业工作满5年”。显然,深圳的步子迈得更大,是全面开放所有医师的多点执业。 慢慢来吧,应该会全面推广的

58评论

从尘埃落定直至破晓黎明

他为啥辞了“协和”   龚晓明曾是北京协和医院的一名妇产科副主任医师。几个月前,他辞职了。   2013年5月,龚晓明在一家媒体网站上撰文回忆去年在美国学习的经历,比较了中美医疗的差异,并建议开放多点执业。   他说,在很多国家,教学医院里承担教学任务的医生,除了医院的工作之外,还在自己的诊所或者其他医院里面兼职。“比如我在英国见到全球知名的Linda Cardozo教授,她每周为教学医院服务40个小时,每周二要去自己的私人诊所出诊,有手术的时候也是在那天安排在别的医院内进行。区别于公立医院,在私立诊所或者医院内,他们更多接触到的是有商业医疗保险的患者,通过市场化的手段来获得额外的收入。这在国外已经非常成熟。”   龚晓明说,医生在公立医院之外获得了合理的收入,在公立医院里面的角色更多定位在教学上。不少医生和教学医院签订非全职的工作合同,每周为教学医院工作一两天,有些医生主要在自己诊所内工作,而每周在教学医院的半天到一天工作是免费的,只是为获得一些教学的头衔,也有助于口碑的建立。   在美国学习期间,龚晓明想好了自己今后的发展道路,就是在公立医院主要做一些教学工作,在外资医院或者私立医院多点执业,出门诊、做手术。   在北京协和医院的最后几个月,龚晓明已经开始尝试多点执业,去一家民营医院出诊,每周出诊一次,大概看10位病人。“理论上,多点执业应该给医院打报告,经医院批准,我没打,因为以前院里也有人打过报告,被拒绝了,我不想再重复一次这个过程。我去意已决,打算辞职。”  6月,龚晓明在网络上公布了自己将要辞职的消息。7月底,他离开了已工作整整15年的北京协和医院。   不少医生选择“只做不说”   宣布从北京协和医院辞职后,龚晓明开始寻求新的工作目标。“允许多点执业,是我向新单位提出的唯一要求。有一位院长说,龚晓明还没来,就想着要多点执业,这种人不能要。”   早在2009年9月,原卫生部下发《关于医师多点执业有关问题的通知》。随后,广东、四川、北京、江苏等地相继展开医师多点执业试点。在上述试点运行两年多后,全国所有省份都有了多点执业试点。按照当初的设计,行政管理部门希望把大医院的优质资源引到基层和社区。然而现实并没有那么美好。不少省份申请人数不足百人,在一些城市甚至出现零申请。   根据现行的政策,医生多点执业必须经过所属单位的审批,而且还需要所属单位和新增执业单位签协议。这无形中设置了一道“玻璃门”。一些院长担心,医生多点执业会给医院的科研、医疗、教学带来冲击。   “有名医来是好事,我们最缺的就是知名专家资源。”一家北京民营医院负责人说,但是相关规定令那些医生顾虑重重——出来坐诊必须经原单位医务处批准,还要去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因此,目前在这家医院兼职的专家,大多没有告知原单位。   记者在和睦家医院的网站上看到,不少公立医院的知名专家都在这里有出诊信息,但并不是所有医生都经过了多点执业的注册。“院长和卫生行政部门不批。”当记者问及为何没有注册第二执业地点时,一位知名专家如此回复。   其实医院对于专家在外出诊并非毫不知情,只不过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我们不能开这个口子。如果放开了审批,医生都出去挣钱了,医院怎么办?来这里看病的病人怎么办?”一位公立医院院长直言不讳地说,专家之所以有今天的成就,得益于公立医院的长期培养,所以医生理应回报医院。   2013年7月,深圳市一度公布“颇为激进”的改革方案,包括取消执业地点数量的限制,医生无需获得医疗机构批准等。不过在媒体广泛报道之后,深圳市又出人意料地撤销了这一方案,试点也因此搁浅。   对于中止试点的原因,深圳方面并未作出解释,外界有诸多猜测。   深圳市一家医院的医生说,当时在政府的要求下,医院也出台了多点执业的实施细则,其中要求相当苛刻,诸如“医师多点执业须征得科主任批准,该医生当年考核由科主任决定”,“医师外出出诊时间,要扣除本院待遇”,“科主任原则上不允许多点执业”等。   相对而言,龚晓明还算幸运。他在网上认识了上海市第一妇婴医院院长段涛。对于龚晓明多点执业的要求,段涛给予了肯定的答复,并邀请他到该院妇科做副主任。龚晓明觉得,那里会有做事的空间。   一些院长还是“想得开”   在天津新世纪儿童医院工作的小胡(化名)开始多点执业的经历显得波澜不惊。他是天津市一家公立医院的儿科医生,从今年8月起,他的工作比原来更加繁忙。“我利用业余时间到新世纪儿童医院出诊,每周出诊一两次。”小胡说,在这里出诊的感受与在公立医院有很大不同。   首先是大环境的变化。他所在的公立医院,每天门诊大厅里病人和家属熙熙攘攘,难得片刻宁静。但是在这家民营医院,“家长可以安静地抚慰孩子,我有了更多的时间跟患儿家长沟通”。   其次就是压力的变化。“在原来的公立医院,一周3次门诊,每次半天的门诊都看几十位病人,解释沟通工作都是有心无力。我还管着20多张病床,脑子里那根弦时刻紧绷。”到民营医院出诊,让小胡觉得工作是一种享受。   记者了解到,近期,为缓解天津市儿童看病难,天津市儿童医院安排主治医生以上职称的医生,利用业余时间,参与天津新世纪儿童医院住院二线值班及急诊值班。所有兼职医生需办理多点执业。第一批130余名医生已经集体办好多点执业手续,第二批22人正在办理中。   天津新世纪儿童医院CEO辛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到目前为止,约有150名多点执业医生加盟该院,其中天津市儿童医院有130余名儿科医生申请加入。对天津新世纪儿童医院来讲,这些医生的加入,一方面提升了医疗服务质量,另一方面也提升了品牌知名度。   “进入天津新世纪儿童医院出诊,并不单纯是拿钱出诊这么简单,医生一样要接受新世纪儿童医院的考核和管理。”辛红说,多点执业的医生在这里工作之前,都要进行为期数天的脱产培训。“因为我们的工作模式与公立医院不同,工作流程不同,服务标准也不同。”  天津市儿童医院副院长常诚表示:“我院的医生是利用业余时间出诊,到那里体验到了与公立医院不一样的执业感受。这不是坏事,可以促进医生在本院的工作。”一上午出门诊看五六位病人,每位病人保证出诊30分钟,既给患者带来满意的服务,也给医生带来了舒适的诊疗环境和好的报酬。   像常诚这样“想得开”的医院管理者,还有北京儿童医院院长倪鑫。经他主持,北京儿童医院与安徽省立儿童医院等8家外省(市)儿童医院共同组建了北京儿童医院集团。这种“病人不动、医生移动”的医疗服务体制新模式,旨在促使优质医疗服务资源下沉,同时带动人才培养。   “我们将鼓励医生多点执业。”倪鑫说,他不担心自己的医生会流失,也不担心本院的工作量完不成。“只要在考核的范围内完成了本院的工作量,为什么不能到别的医院发挥一技之长?相反,如果医生去其他医疗机构执业,和单位连招呼都不打,病人怎么办?单位如何安排日常工作?”  倪鑫认为,多点执业政策应该在患者、医生双方医疗安全的基础上实施,以实现专家资源共享。

134评论

辞别与我

根据此前国家卫计委发布的《国家医师资格考试发展规划(2018—2020年)》,从2018年起,医师资格考试将开始进行以下十个方面的改革:全面建设乡村全科医生队伍儿科和院前急救短线专业加试继续进行固定合格分数线改革基本实现修订临床,中医,口腔,公卫医师准入标准2019年实施新大纲加强中医类别医师资格考试题库建设制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新标准稳步推进计算机化考试继续开展分阶段考试实证研究「一年两试」改革扩大试点

110评论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