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16468

首页> 医学> 郑州中医执业医师考点

4个回答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你给我的备注是什么

已采纳

22年医师资格考试一年两试的考点,目前还是和2021年一样,你可以参考下图:如果你在一年两试的考区,一定要把我当年的技能考试,现在基本是在国家实践技能基地考试,如果通过成绩可以保留两年,再加上一年两次笔试的机会,你至多可以免技能考试参加四次笔试,通过概率更高。

180评论

我们的距离只有她

2019年在天津、吉林、上海、江苏、福建、湖南、广东、广西、海南、贵州、云南、宁夏开展一年两试试点!在2020年可以确定内蒙古成为一年二试的省份:2020年内蒙古省成为医师综合考试一年两试的省份到目前为止,已经确定开展2020年医师资格“一年两试”的考区有:天津、吉林、上海、江苏、福建、湖南、广东、广西、海南、云南、宁夏、贵州、内蒙古。2020年继续开展医师资格考试临床执业医师、临床执业助理医师、中医类别具有规定学历中医专业执业医师和具有规定学历中医专业执业助理医师医学综合笔试“一年两试”试点。在试点考区通过当年实践技能考试,但未通过第一次医学综合笔试且无违纪违规行为的考生,可以报名参加第二次医学综合笔试(含缺考与未缴纳第一次医学综合考试费用考生)。试点考区及其他安排另行通知。(在2019年的基础上会增加)医学综合笔试“一年两试”试点第二次考试时间如下:临床、中医类别具有规定学历中医专业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2020年11月14日上午9:00—11:00,下午14:00—16:临床、中医类别具有规定学历中医专业执业医师资格考试:2020年11月14日和11月15日上午9:00—11:00,下午14:00—16:在各地发布的现场审核通知中提到,湖北今年申请开展一年两试,西藏江西不开展二试

57评论

举着节操喊路过

中医执业医师考点:经络的三大作用   中医上说,经络是运行气血、联系脏腑和体表及全身各部的通道,是人体功能的调控系统。经络学也是人体针灸和按摩的基础,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络学说是祖国医学基础理论的核心之一,源于远古,服务当今。在两千多年的医学长河中,一直为保障中华民族的健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联系脏腑、沟通内外  《灵枢·海论》指出:“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腑脏,外络于肢节。”人体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皮肉筋骨等组织器官,之所以能保持相对的协调与统一,完成正常的生理活动,是依靠经络系统的联络沟通而实现的。经络中的经脉、经别与奇经八脉、十五络脉,纵横交错,入里出表,通上达下,联系人体各脏腑组织;经筋、皮部联系肢体筋肉皮肤;浮络和孙络联系人体各细微部分。这样,经络将人体联系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经络的联络沟通作用,还反映在经络具有传导功能。体表感受病邪和各种刺激,可传导于脏腑;脏腑的生理功能失常,亦可反映于体表。这些都是经络联络沟通作用的具体表现。  运行气血、营养全身  《灵枢·本藏》指出:“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气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全身各组织器官只有得到气血的温养和濡润才能完成正常的生理功能。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道,能将营养物质输布到全身各组织脏器,使脏腑组织得以营养,筋骨得以濡润,关节得以通利。  抗御病邪、保卫机体  营气行于脉中,卫气行于脉外。经络“行血气”而使营卫之气密布周身,在内和调于五脏,洒陈于六腑,在外抗御病邪,防止内侵。外邪侵犯人体由表及里,先从皮毛开始。卫气充实于络脉,络脉散布于全身而密布于皮部,当外邪侵犯机体时,卫气首当其冲发挥其抗御外邪、保卫机体的屏障作用。如《素问·缪刺论》所说:“夫邪客于形也,必先舍于皮毛,留而不去。;

17评论

不曾看到我心慌

中医执业医师考点:足少阴肾经   《灵枢·经脉》:肾足少阴之脉:起于小指之下,斜走足心,出于然谷之下,循内踝之后,别入跟中,以上 内,出腘内廉,上股内后廉,贯脊属肾,络膀胱。   其直者:从肾上贯肝膈,入肺中,循喉咙,挟舌本。   其支者:从肺出,络心,注胸中。   循行方向:足──腹   起止穴:涌泉──俞府   联系脏腑器官:肾、膀胱、肝、肺、心、喉、舌根。   腧 穴  涌泉(KI1) 井穴   [定位]在足底部,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约当足底第2、3趾   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与后23交点上。   [主治]① 昏迷、晕厥、癫痫、小儿惊风。   ②头痛、头晕、目 眩 、失音。③小便不利、便秘。   [操作]直刺5~1寸;可灸。  太溪(KI3) 输穴,原穴  [定位]在足内侧内踝后方,当内踝尖与跟 腱 之间的凹陷处。   [主治]①遗精、阳痿、月经不调、小便频数。②气喘、咳血。   ③齿痛、耳鸣、耳聋。④失眠。⑤腰痛。   [操作]直刺5~1寸;可灸。  照海(KI6) 八脉交会穴——通阴跷脉  [定位]在足内侧,内踝尖下方凹陷处。   [主治]①咽干、咽痛。②痫证夜发、失眠、嗜睡。③小便不利、   小便频数、便秘。④月经不调、阴挺、带下。   [操作]直刺3~5寸;可灸。  复溜(KI7) 经穴  [定位]在小腿内侧,太溪直上2寸,跟 腱 的前方。   [主治]①水肿。②盗汗、热病汗不出。③腹胀肠鸣、泄泻。   ④下肢痿痹。   [操作]直刺6~1寸;可灸。;

95评论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