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遇她现在与他
想什么呢?如果什么都能考,还上什么大学。零基础的人考中医执业医师,连报名的资格都没有,更别说你考临床执业医师。报考临床执业医师资格证,必须是医学院毕业,有五年学习和实习出来,取得毕业证书的人才能报考。你不具备资格,是报不上名。而执业医师资格证也不是那么容易考上,每年的大学毕业生,能获得执业医师资格证的人,不超过30%。所以你没有扎实的医学知识,是考不上执业医师资格证件。
无法取舍的风景
现在当老师就要有教师资格证,否则不准教书;当医生就要有医师资格证,否则不准行医。医师资格证是行医的资格证书,分两档即执业医师和助理执业医师,卫生部规定:助理执业医师在乡下看病有处方权,如果跑到县城看病所开处方再加执业医师签字才生效;执业医师在全国各地看病都有处方权。专科毕业满两年报考助理执业医师,助理满两年再报考执业医师。本科毕业满一年报考执业医师。开个体诊所的条件是执业医师满五年。执业医师与涨工资无关,在报考主治医师前必须是执业医师,否则不准报考主治医师。医师资格证和职称证是两回事,不要混淆,职称证是衡量医生水平高低的依据,也是人社局给你定工资的依据,医生职称分五档即医士、医师、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分别对应的月工资是2、3、5、7、9千左右。医生一辈子奋斗三种证即:毕业证、职称证、医师资格证,这三种证相互配合使用。人事部规定:专科刚毕业按医士对待,专科毕业满两年报考医师职称,医师满六年报考主治医师。晋升到哪档就挣那档的工资,如果到了50岁还是个医士,那50岁还挣医士的工资。
冬有你暖夏有你凉
考医师,必须有相应的全日制学历,比如考临床执业医师资格,必须有临床医学全日制本科学历,或者是临床医学全日制大专学历(只能报考助理医师资格),所以,要考取医师资格,还是要先拿到相应的全日制学历。
坠入深谷人死心不亡
我随便扯一下医生的证书,语无伦次上下文不衔接:当老师必须有教师资格证,当医生必须有医师资格证,医师资格证是行医的资格证书,没有这个证就不能行医。卫生部规定:助理执业医师在乡下看病有处方权,如果跑到县城看病所开处方再加执业医师签字才有效:执业医师在全国各地看病都有处方权。可以说:当医生没有医师资格证就没处方权,没有医师资格证国家就不承认你是个医生。即使偷偷摸摸给人看病也只能算个黑医,黑医不能开设诊所,公家、私人医院也不能聘请黑医。假设没医师资格证给人看病闹出人命官司,法院判你10年有期徒刑。有了医师资格证你就是名正言顺的医生,闹出人命官司也用不着坐牢。有医师资格证可以单干开诊所,只要别人聘请可以到任意医疗机构当医生。医师资格证由省卫生厅颁发,每年考一次。医师资格证与工资多少无关。与工资有关的是职称证,职称证由人社局颁发,医生职称分五档,由低到高分别是医士、医师、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如果在公家医疗机构上班,人社局根据你的职称给你定工资,五种职称对应的月工资分别是2、3、5、7、9千左右,随着任职年限增长每两年增加一小档。考职称也不能随便报名,条件合格经审核批准才能报名,例如中专毕业满一年,只能报考医士,医士满5年报考医师,医师满6年报考主治医师;专科毕业满2年报考医师,医师满5年报考主治医师,主治医师满7年考评副主任医师;本科毕业满一年报考医师,医师满5年报考主治医师,主治医师满5年考评副主任医师;研究生毕业满两年报考主治医师,主治医师满4年考评副主任医师;博士毕业直接晋升主治医师,主治医师满三年考评副主任医师。可见学历越高晋升速度越快、间隔年限越短,学历越低晋升速度越慢、间隔年限越长,中专生牛年马月才能晋升到主任医师?近年报考主治医师又增加一条,没有医师资格证(执业医师证)不准报考主治医师。考职称证与学历息息相关,职称证每年考一次。所以作为医生一辈子奋斗三种证即毕业证、职称证、医师资格证。例如有的医生虽然出手是个中专生,但通过自考、成考也要弄个本科毕业证,就是为了晋升职称,发毕业证由教育部批准,学校颁发。如果50多岁你还是个医士,那就只能挣医士的工资,每月2千多。如果35岁就成为主任医师,那就挣主任医师的工资,月工资9600元,不要眼红别人挣的多,谁怨自己职称低?。再说奖金,三甲医院工资和奖金不相上下,乡镇医院基本没奖金,如果学历低只能往下走,看看现在医疗机构招聘医生的条件:三甲医院要博士生,地市级医院要硕士生,县医院要全日制本科生,乡镇医院要本科生、专科生,村卫生室要专科生、中专生。所谓专家,最低职称为副主任医师,医生的等级决定了挂号费的多少,在北京挂特约主任医师号每人次300元。
优质医学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