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北京考导游证

时迁境已迁
  • 回答数

    4

  • 浏览数

    9677

首页> 导游证> 去北京考导游证

4个回答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失去了我我会让你后悔的

已采纳

导游证为全国统考,包括笔试和面试。笔试部分是全国统一出卷,且为网上考试,面试时地方旅游局根据考试大纲组织的考试,可以关注所在省份的考试信息发布情况。

扩展资料:

1.本人身份证(原件),外省的须暂住证;

2.学历证明:高中毕业或中专毕业(包含)以上原件;

3.国家县(区)级以上医院出具的最新健康状况证明(必须包括常规检查及肝功、乙肝两对半检查);

4.本人1寸免冠彩色近照电子版,实行网上报名;

5.在报名地点领取并填写完整的《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考试报名表》;

6.在自己户口所在地的旅游局报名;在校大学生在学校所在地的旅游局报名;在外地打工的,须持打工城市的暂住证,在该城市的旅游局报名;

7.报考外语导游资格考试的要外语专业的大专以上,非外语专业的本科以上。

72评论

你的爱出了轨

一、导游资格证考试报考条件 1、遵守宪法,热爱祖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2、具有高级中学、中等专业学校或者以上学历,身体健康,具3、有适应导游需要的知识和语言表达能力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二、导游资格证考试报考流程 1、由报名人员向旅游局导考办索取并认真填写《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考试报名表》2、由考生所在单位人事部门(待业人员由街道办事外)考核合格,签署意见并盖章 3、报名人员须出示身份证,并提供学历证明的复印件,同时查验意见并盖章。 4、报名人员须提供区,县一级医院出具的近期健康状况证明并纳有关费用。 5、为适应人才流动的新形势,酌情允许符合条件的考生在非户口所在地参加导游资格考试。此类考生在报名时,应提供“暂住证”,并由现工作单位出具体证明信和考试意见;在非户口所在地无工作单位者不得报名。 6、已取得《导游资格证书》(限国际社证书)申请加试其他语种考生的报名程序与新考生相同。三、导游资格证考试提交材料 1、本人身份证(原件),外省的须暂住证2、学历证明(高中毕业或中专毕业以上)原件 3、国家县(区)级以上医院出具的近期健康状况证明(必须包括常规检查及肝功、乙肝两对半检查) 4、本人1寸正面半身免冠彩色照片四张 5、在报名地点领取并填写完整的《全国导游资格证考试报名表》 6、在自己户口所在地的旅游局报名;在校大学生在学校所在地的旅游局报名;在外地打工的,须持打工城市的暂住证,在该城市的旅游局报名 7、报考外语导游资格考试的要外语专业的大专以上,非外语专业的本科以上四、导游资格证考试考试内容 1、导游综合知识:为笔试, 主要内容为:(1)【旅游方针政策与法规及每年的时事政治】(2)【导游业务】(含旅游案例分析)(3)【全国导游基础知识】和【地方导游基础】(4)【汉语言文学基础】(北京与湖南的考生须考)(5)【导游外语】(外语类考生须考,国语类考生不用考)2、导游服务能力:为现场考试,即口试,主要内容为:(1)【导游讲解能力】;(2)【导游规范服务能力】;(3)【导游特殊问题处理及应变能力】;3、外语类考生须用所报考语种的语言进行"导游服务能力"一科考试,并加试口译(中译外和外译中)。五、导游资格证考试考试时间一般为每年一次,少数省是每年两次,比如2011年导游考两次的城市就有广东(分第一次和第二次、重庆(分春、冬)等,所以考生要向当地旅游局问清楚考试的时间。考试时间一般在每年10月至12月间,考试包含笔试和现场考试(即口试)。

18评论

姑娘身经百炼早已百毒不侵

一、报名条件 1.热爱祖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遵纪守法,遵守旅游职业道德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具有高级中学、中等专业学校或者以上学历,身体健康。 3.具有适应导游需要的基础知识和语言表达能力。 4.本人无违法和违纪行为。 5.外省、市、县(区)人员在本区报考导游人员资格考试,需提供本区暂住证或居住证。1、考中文导游需要准备的资料:政策与法规、导游基础知识、导游实务。考试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笔试,第二阶段是面试,他们都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呢,且听我慢慢道来: 笔试:只考政策与法规、导游基础知识两科,一般只要平均分考到60分以上,就可以通过了。根据各个不同省份的要求也许略有出入。即使你不是学旅游专业的,也从来没有接触过旅游业,也不用太着急,只需要把两本教材背熟就肯定可以过关,也就是说,死记硬背是可以过关的。 2、政策与法规被大多数人认为是比较难考的,因为他考的是死的,法律法规比较枯燥,需要较好的记心。去年政策法规与道德规范合二为一,但道德规范只占了很少一部分,而且涉及到的内容也很简单,只要把大的提纲背出就能应付了。政策法规主要考题一般为单项选择、多项选择,简答和案例分析几大类。选择题一般占50分,所以对书本熟的话,在选择题拿下大部分分数,后面就轻松了。案例分析需要一定的综合分析和总结能力,要看清题目,符合哪条法律法规,不要用一般人的眼光来评判是非,就算你说的再有理,没有法律法规依据,一切等于零。评卷老师是不会与你产生共鸣的。 3、导游基础知识分为全国导游基础知识和地方导游基础知识,(所谓地方,就是你所在的省份),为一份考卷,各占50分,你不必找其它书来扩充你的景点知识,前面说过,死记硬背是可以过关的,书本上的知识占了95%,考试第一,兴趣第二,无论如何你是来考证的,先拿到证在谈其它的吧,纵然你满腹经文,才高八斗,连证都没有,凭什么去带团赚钱啊,现在旅行社不缺中文导游,导游多的是,旅游局又查得严,完全没必要用一个无证导游带团的。前几年另当别论。 4、导游基础知识考试题型,一般为填空题、名词解释、简答题、问答题。还有5分是时事题,考你是否关心国家大事,我个人认为没有必要为了这5分专门买时事题来看,你只需要多看看报纸,遇到对旅游有关的大事留个心就够了,这玩意还真没法准备,还不如把时间花在背书上,多拿几分。填空题占50分,很可观的,只要你确实用了心背,这里拿40分应该是没问题的。 5、以上两科请严格按照考试大纲的要求来准备,现在老师出题一般不会超出考试大纲,不象以前,出很多非常偏非常难的题目,考试大纲里对每一章都有详细的要求,有的要点是了解、有的要求熟悉、有的则要求掌握,不用我说大家也知道哪些是重点了吧。 6、在笔试过关以后,你就可以全力准备口试了,口试一般有三位主考官,他们会分别对你提2到4个问题,有的会提更多,回答问题固然很重要,但最主要的是你的导游词讲解,这是重中之重,一般说来,只要你在导游讲解过程中,作到普通话标准流利,讲解不停顿,那基本上可以恭喜你顺利过关了,在这里,心理素质显得尤为重要。 7、导游词一般准备5至7分钟为宜(具体时间最好自己确定一下),不要太长,因为口试时间只有15分钟,还得留时间给老师提问,所以准备导游词的时候,一定要自己看着表进行多次练习,练习时要注意声音洪亮、吐字清晰、语速适中、面部略带微笑,这就是考试时需要的,看表练习当然是为了考试时能把握时间,如果太长或太短,快做修改吧,不要认为这句话或那段典故经典,舍不得删,老师一天要面对几百个考生, 8、考试时还应注意:一般考场里只有一位考生,待其考完后,才到下一个,所以进门前一定要轻轻叩门,表示对老师的尊重,进去后应问候考官,面对考官时要谦虚有理,落落大方。 9、主考官提问的问题包括导游实务和景点知识,你主要把导游实务的内容答出来,就没什么问题了,因为导游实务是有书可查,而景点知识很多则不可琢磨,难以复习,只能尽可能多看有关的书,但建议还是把主要景点常识看熟,太偏的答不出也不会太丢脸。此外准备一下欢迎辞和欢送辞是很重要的,老师抽的机率比较高。 10、回答完问题后,老师会分别对你打分。 11、考外语导游证需要在考中文导游的基础上加试你所考的语种,口试当然也是你报考的语种。 12、报名后一般都有考试培训,以往都是强制参加的,具体说是强制交费,今年是否强制就不知道了,培训课还是有点用,特别对那些从来没有接触过旅游业的朋友来说,可以让他们对旅游业有个初步的认识,一般还会安排几次特级导游讲课,他们的经验是很值得学习的,当然,只要你是背书的料,不参加培训一样可以过关,毕竟是考死记硬背的东西占了绝大多数。 13、2002年全国导游证资格考试的时间大概安排在12月,报名时间按以往的惯例,一般在8、9月份,各位准备报考的朋友最好经常与旅行社联系询问,因为一般旅游局从通知报名到截止也就一个多星期,稍不注意就错过了,最好还是不要问旅游局,据说他们的电话永远占线。实在找不到渠道问的朋友可以给我写信,把你们的EMAIL告诉我,我接到考试通知后会马上通知各位的,当然本站首页也会在第一时间公布考试时间。 14、提醒一点,现在导游证只有一种,都是全国通用的,没有地方和全国之分了。据内部人士透露,老师改卷是采取多劳多得制,请笔试时回答问题务必简明扼要。好了,最后祝每位想加入旅游业的朋友都能心想事成。

105评论

不管爱不爱

凡符合报名条件者均可直接到北京市旅游局招考办报名,报名程序如下:

1、由报名人员向北京市旅游局导考办索取并认真填写《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考试报名表》

2、由考生北京市单位人事部门(待业人员由街道办事外)考核合格,签署意见并盖章

3、报名人员须出示身份证,并提供学历证明的复印件,同时查验意见并盖章。

4、报名人员须提供区,县一级医院出具最新的健康状况证明并纳有关费用。

5、学历要求:初级导游报考同语种中级导游和初级外语导游报考中级中文(普通话)导游的,学历不限;初级中文(普通话)导游和中级中文(普通话)导游报考中级外语导游的,需具备所报考语种大专以上学历。

6、职业经历:取得导游员资格证书满3年,或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取得导游员资格证书满2年,并且在报考前3年内实际带团不少于90个工作日,带团工作期间表现良好。

53评论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