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数
5
浏览数
13366
笑点低的人哭点更低
摘要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2-07-03分项详细估算法中应收账款和产成品的计算公式有什么区别有什么区别,两个计算公式都是:年经营成本周转次数,能否说,应收账款=产成品这是大学的吗所以这句说法对吗,公式一样,是不是含义不一样啊,二者是不想等的吧,这个该怎么回答啊。明天考试题!求准确一点,老师。产成品的公式在哪呢 我看看只要理解成计算方式一样就可以了应收帐款不等于产成品只能说计算方式一样啊,我知道不相等,怎么解释呢,为啥能计算方式一样呢,一个是钱,一个是货,这算出来单位都不一样,为啥能用同一个计算公式呢,老师你对比一下两个公式产成品很明显没有说到费用 所以这个成本可能是原料的个数好像这么理解也行,有点解释了,蟹蟹老师,祝我明天考试顺利,祝您生活愉快!祝你好运 主要还是在题目中理解 单纯看到公式记了也没用 可以找点题做
伯母你家儿子的货发来了么
应收账款是指企业在正常的经营过程中因商品、产品、提供劳务等业务,应向购买单位收取的款项,包括应由购买单位或接受劳务单位负担的税金、代购买方垫付的各种运杂费等。
应收账款是有特定的范围的
首先,应收账款是指因活动或提供劳务而形成的债权,不包括应收职工欠款、应收债务人的利息等其他应收款;
其次,应收账款是指流动资产性质债权,不包括长期的债权,如购买长期债券等;
第三,应收账款是指本公司应收客户的款项,不包括本公司付出的各类存出保证金,如投标保证金和租入包装物等保证金等。
环球青藤友情提示:以上就是[ 应收帐款是什么? ]问题的解答,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幸福不是靠嘴说说的
会计报表中应收账款项目期末余额=应收账款账户期末借方余额合计+预收账款末借方余额合计
会计报表中预收账款项目期末余额=应收账款账户期末贷方余额合计+预收账款末贷方余额合计
2、请问:存资产负债表中,直接应收账款的期末借方余额—期末贷方余额,如果是正,就填列在应收账款的期末余额不就行了嘛??如果是负,就填列在预收账款的的期末余额上,这样不行吗?我想明白的是,为什么要把应收账款的借方和贷方分开来算,而且还口和预收账款搅合在一块?这样究竟有什么好处?????
不是应收账款和预收账款搅合在一起。
原因是:
在应收账款帐户中,如果期末(即资产负债表日)余额在借方,即借方余额,说明余额是一种资产;如果余额在贷方,即贷方余额,说明企业收回应收的账款过多,多余部分可以看做是一种预收款,为一种负债。
在预收账款帐户中,如果期末(即资产负债表日)余额在贷方,即贷方余额,说明是一种负债,如果余额在借方,说叫企业给供应商发货的价值大于预收的账款,多余部分为应收款,是一种资产。
所以,期末,应收账款期末余额=应收账款期末借力余额+预收账款期末借方余额
预收账款期末余额=预收账款期末贷方余额+应收账款期末贷方余额
期末资产负债表中的应收账款=明细科目应收账款的期末借方余额+明细科目预收账款的期末借方余额。
值得注意的是,借方余额不是指借方减贷方的余额,而是指原来并未抵减贷方的余额,即不管应收账款的贷方余额是多少。
预收账款的借方是发货价格比预收到的账款多出的金额,所以其应当作是应收账款。
若有坏账准备,则期末资产负债表中的应收账款=总账科目应收账款的借方余额+总账科目预收账款的借方余额一坏账准备。
其中坏账准备应按明细科目中的应收账款的借方余额按比例计提,而不管应收账款的贷方余额是多少。资产负债表中预收账款,应付账款,预付账款,也照上面所说的类推。
有些企业的预收款业务不多,所以把预收的款项计入“应收账款”的贷方。
类似的,以预付方式购货业务不多的企业,会把预付款项计入“应付账款”的借方。
应收账款的贷方余额就是预收账款,预收账款的借方余额就是应收账款。这两个账户是有一定联系的。
会计资产负债表中的应付账款、应收账款、预付账款、预收账款应该怎么样算呢
按它们的明细账算,应付与预付的贷方相加,借方亦然。应收与预收的借方相加
如:应收的贷方有1000,预收的贷方有1000。则预收的总额为2022。
预收的借方有10000,应收的借方有100000,则应收的总额为110000。
另两个一样做法。
如果是这样,那我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应收账款借1 0万元,预收账款借2万元,那么编制资产负债表时应收账款需要填写12万元(不考虑坏账准备的情况下)?但不是已经预收了2万元了么?应该是8万元呀,,??
应收账款是资产。
而预收账款是负债,余额按理应为贷方;如果其余额为借方,则相当于资产中的应收账款。
你说的是对的,应收账款是10+2=12万。如果是预收2万的话,应该是预收账款贷方2万。
分录:
借:银行存款 2贷:预收账款 2
预收了2万,虽然你银行帐户也多了2万,但负债也相应上升。比如我借你100块,那我
身上就多100块,但这100块是我必须还的,因此为负债。
资产负债表中应收账款和预收账款的期末数怎么算?
凭证:
1、借:应收账款25850
贷:25850
2、借:应收账款-黑牛2550
-正奇8900
-弘达6200
贷:主营业务收入46
应交税金54
3、借:银行存款35293
贷:预收账款一福大3350
-正奇23043
应收账款一正奇8900
4、借:银行在款29580
贷:应收账款29580
应收账款的期初余额是-4600
预收账款期初无余额
请帮我算算这两项的期末数
应收账款
期初余额(借);-4600
本期借方发生额;25850+2550+8900+6200=43500
本期贷方发生额;8900+29580=38480
期末余额(借):-4600+43500-38480=420
预收账款
期初余额(贷):0
本期借方发生额:
本期贷方发生额;3350+23043=26393
期末余额(贷):26393
4600就是预收了
预收账款期末有借方余额的,应在资产负债表应收账款内填列。
应收账款期末有贷方余额的,应在资产负债表预收账款内填列。
应收账款25850+2550+8900+6200-8900-29580
预收账款4600+3350+23043
资产负债表编制中预付账款和应付账款怎么填列?
预付账款和应付账款都是按单位明细账核算,我一直在编制报表时是按预付账款和应付账款明细账借贷分类计算填列。
按照:预付账款=预付账款明细账期末借方余额十应付账款明细账期末借方余额
应付账款=应付账款明细账期末贷方余额+预付账款明细账期末贷方余额
现在上面检查报表说这样填列不对,由于科目明细中借贷数字有相互抵销,这样跟科目余额表数字不一致。
上面说按:预付账款=预付账款期末余额,应付账款=应付账款期末余额,这样就跟科目余额一致!
请问按哪个公式核算正确呀,并且我去年报表已经上报了,要是更改如何处理?
以下答案仅供参考
你的做法虽然没错,但是太教条了
一般填报表时为了与总账保持一致,都是按照总账各科目的余额填写,预付账款是负数余额就填写负数,应付账款也是一样做法。年报报了就报了,把你手里的改好了,错的也别扔就可以了。
男人不会清楚大姨妈有多疼女人不会知道蛋疼会有多痛
1)计提工资:
借:合同履约成本-工程施工-人工费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应发工资)
2)扣除个人承担的社保、个税等:
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应发工资)
贷:其他应付款—养老、医疗等(个人承担部分)
贷: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
贷:银行存款
就这样劳务公司直接用银行存款直接把工人工资发放了就完事了,但是大家想一下,劳务公司这个钱那里来的?那也是从总包方哪里结算的收入,结算过来的收入一部分用于了人工费用的开支。
那么假设总包方现在没钱给分包结算,分包也没钱给工人结算,这个时候就形成了一个关系。
代发农民工工资,个税谁来扣?怎么做账?
这个时候各方分录怎么写的?
1、总承包企业
借:合同履约成本-工程施工—分包合同成本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应付账款-分包公司
2、分包公司
1
借:应收账款-总承包企业
贷:合同结算-价款结算
不考虑增值税
2
1)计提工资:
借:合同履约成本-工程施工-人工费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应发工资)
2)扣除个人承担的社保、个税等:
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应发工资)
贷:其他应付款—养老、医疗等(个人承担部分)
贷: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
贷:应付账款-员工
都没实际付钱,所有都挂的债权债务。
好了,现在总承包公司对分包公司说,兄弟,你看哈,我欠了你工程款,你欠了工人工资,这样,我欠你的钱我就不给你了,我直接支付给你的工人,这样我们的账就抵了。
代发农民工工资,个税谁来扣?怎么做账?
分包公司想,也行,那就这样办吧。
然后总包就通过银行账户直接把钱打到每个农民工工人的账户里面。
打完款后,各方又怎么做账呢?
1、总承包企业
借:应付账款-分包公司
贷:银行存款
2、分包公司
借:应付账款-员工
贷:应收账款-总承包企业
为什么举上面这个情况的案例给大家?
因为【中华人令 第724号】 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第二十四条规定,建设单位应当向施工单位提供工程款支付担保。
第三十一条规定,工程建设领域推行分包单位农民工工资委托施工总承包单位代发制度。条例明确了建设单位人工费用拨付周期和委托总承包企业代发民工工资的制度,人工费用属于工程价款的一部分,建筑企业的总、分包单位应将其纳入工程款项的结算。
什么意思,就是明确规定分包单位农民工工资必须由总承包单位代发。
这种代发如何做账?个人所得税如何扣缴?很多人就一直没弄清楚里面的原理。
那么现在我们回过头来看看前面的案例,是不是就是代发的原理?
工人的工资不直接由分包单位支付,而是由总承包单位代发,实质上是什么?实质上这部分代发的工资就是工程款的一部分。
对于总承包单位代发分包公司农民工的工资就是支付工程款,对于分包单位来说,不由自己直接支付的农民工的工资就是自己应收的工程款抵的一部分。
所以,在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的规定下
我们发包方、分包方的分录就可以直接这样做了。
1、总承包企业
借:合同履约成本-工程施工—分包合同成本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代发的农民工工资)
2、分包公司
1
借:应收账款-总承包企业
贷:合同结算-价款结算
不考虑增值税
2
1)计提工资:
借:合同履约成本-工程施工-人工费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应发工资)
2)扣除个人承担的社保、个税等:
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应发工资)
贷:其他应付款—养老、医疗等(个人承担部分)
贷:应交税费—应缴个人所得税
贷:应收账款-总承包企业
分包公司按期把工人工资表做好给总承包单位,总承包单位直接支付,同时分包公司提交了工资表,总包支付后相当于分包单位已收讫款项。
其实就是这么简单。
那么个税由哪个扣,哪个来申报呢?
答案是分包公司来。
代发农民工工资,个税谁来扣?怎么做账?
【国税函〔19〕602号】 国家税务关于个人所得税偷税案件查处中有关问题的补充第三条规定,关于扣缴义务人的认定扣缴义务人的认定,按照个人所得税法的法规,向个人支付所得的单位和个人为扣缴义务人。由于支付所得的单位和个人与取得所得的人之间有多重支付的现象,有时难以确定扣缴义务人。为保证全国执行的统一,现将认定标准法规为:凡税务机关认定对所得的支付对象和支付数额有决定权的单位和个人,即为扣缴义务人。
农民工是分包公司招聘的,和分包公司是劳动关系,具体用工、派工等事项都是有分包公司负责,工程总
别误会我喊你帅哥纯属礼貌
先说明,我是外行人,我学的是经济不是会计,可能我的理解会有偏差,各位会计达人切勿求全责备,这算是给个参考而已。 我的理解是:
先不管这些,我们先考察逻辑的表达问题,即:所谓“平均”,那么必然涉及一个时间段(并且应该将这个时段按要求细分为N个相等的子时段),也就是说:年平均应收账款余额必然有一个单位,它的单位是:元年??
否,若是元年,那么在逻辑上,我们需要取若干个年份的值出来做平均才行!
于是应当理解成,比如:元天,or 元月 , or 元次 这类;
注意了,这个“次”也是一个涉及时段的单位呢;
搜索百度知道里的相关知识,我们发现有的学友这样写:
应收账款周转率=赊销净额平均应收账款额
or 应收账款周转率=收入÷平均应收账款 ;
应收账款平均回收天数=应收账款每日平均额;
平均应收账款额=(期初应收账款余额+期末应收账款余额)2;
每日平均额=总额360 ;
看来是将“平均”采纳为“元次”;
楼主的疑问看来是来自于分母,那么请看公式,可以这么想:
平均应收账款额表示“平均(每一次发生直至收回的)应收账款额”,应收账款要汇入营业额的,那么给定总的营业额,然后相当于问你“要经历几次应收账款的发生到收回”;
PS
以上从别的地方转贴来的公式我不保证正确,建议查一下会计教材才好,毕竟许多人都是以为自己的理解没错就贴出来了(就像我一样,呵呵。。)。
另外,严格地说,“元次”是我们强加给分母的数学单位,我想这是会计的默认规定,记下算了,在下愚钝,没法给出逻辑严谨的解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