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数
5
浏览数
16647
爱我就帮我停了大姨妈
你现在读的硕士里的什么专业?
一建肯定是工程类考试里最容易的。比起建筑师,结构工程师,造价工程师都容易。
并且,一建考四科,除了专业实务外,还有一科是会计类的,考会计基础和财务,第三章还考了点工程造价的内容。还有一科是经济法类的,考法律基础,合同法和建筑法。另一科叫工程,如果你是学这行的硕士出身,想都不用想了啦。一年肯定能过。
一建哪有这么难啊?什么低通过率。看看挂靠价格就知道了啦。
一建的挂价就是一至二万,好点的二点五万一年,建筑师二级也有六万一年,一级十万一年还找不到人。结构工程师一级的话六万一年。越值钱还说明越难考嘛,不然谁不知道去考个又容易又值钱的证来。
比祢妈更美丽比祢爸更帅气
造价工程师考试哪科最难哪科比较容易,对于新手该如何选报科目,想必是大家比较关心的问题了,对于难易程度,众口有众口的说法,但大数据调查结果显示案例分析是公认的最难科目。来看看考过的人都是如何评价的吧:
1、每个人学历经历各不相同,所长所短也就不相同,你要根据自己情况确定薄弱科目,重点努力就是了;实务考试综合检验理论和实践的掌握情况,且题型较大,应多练习;四款考试全部闭卷,应该把重要公式全部背下来。
2、对于外行来说,只有相对简单;对于业内人士来说,案例相对较难。
3、对于不好好学得人,哪门都难,只要认真学习,都不难。
4、现在刚开始看造价和计价,觉得计价难。坚持,大家一起。
5、不好说,因人而异,案例和计量均比较难,案例计算量大,计量知识点多而杂,其实计价也不容易,都要花功夫去记忆和理解。
6、对于不会的人来说都挺难得。
7、案例分析最难,综合了其他几门课程的内容。其次是计量与计控,法规相对简单一点。
8、造价师考试除了相对比较容易过以外,其他三门都不容易 。 计量知识点散、涵盖范围广,较难记忆,要理解。 计价题量大,计算时题目容易有陷阱 。 案例题量大,同时包含和计价的内容。
9、案例分析和计量都比较难,案例分析就是各种计算,就最后一道题与实际有点联系,其他都是理论性的计算,计量虽说都是选择题,但理论知识较多,易混,也不是很容易,最难的还是案例分析,其次是计量。
10、《工程造价案例分析 》最难,它是《理论与法规》、《工程计价》、《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三门课的综合考试内容。
11、按统计出来的结果表明,基本上是《工程造价案例分析》每年通过率最低,对于个人而说,单是难与难很好区分,就靠你平时掌握程度了。
12、考造价工程师难不难?哪里有培训课程?市面上这类的培训还是比较多,个人推荐环球网校的课程更靠谱,关键师资有保障。具体的,你可以去官网了解吧!
13、预祝你考试成功!
情梦殇
在2022年造价工程师考试结束后,很多考生都在密切关注着造价工程师成绩查询时间,根据往年的经验,预测2022造价成绩查询时间在12月底。
那么在成绩出来前的这段时间到底该做什么呢?
一个劲儿的玩吗?当然不是!
现在这段时间我们应该为接下来的考试做好准备,这几件事不仅能够缓解考前紧张状态,也能够对以后的备考大有裨益。
一、总结2022年造价工程师考试经验
2022年造价工程师考试已经过去1个多月了,在短暂的休息调整后,今年没有信心全部过关的小伙伴们还是要尽快调整好状态继续备考。
虽然目前造价工程师考试成绩尚未公布,但大家应该对于自己的考试情况肯定已经有了大概的估计,这次哪科能过,哪科不能过,你心里还没点数嘛?对于没过的科目,赶紧早点把它纳入复习规划吧。现在成功或是失败早已不重要,重点是如何从一整年的学习生活中总结经验教训。
小伙伴们可以对于2022年造价备考中的优势和不足之处进行反思,有哪些点需要加强和完善,有哪些地方可以为你继续备考2022造价工程师做借鉴,在回顾过去的过程中我们才能更好的前行。考过的大神们,也可以像我们分享一下你的学习经验,来帮助更多的小伙伴。
二、尽早开展新考季的学习
在辛苦备考了一年了后,这么久之后,放松一下自己是无可厚非的,和哥们把酒言欢,把之前没来得及唱的歌吼一吼。
但是要注意不要放松自己太长时间,毕竟在刚考完试大家的学习劲头和知识储备正处于最巅峰的时候,更应该趁热打铁尽早进入学习状态,争取在2022年搞定剩下的科目。同时大家也要密切关注2022年造价报考的相关信息和一些新的政策。
三、做好未来的职业规划
职业规划不仅是一个展望未来的机会,更是让各位考生找到备考目标和奋斗的动力。大家参加造价考试或许是为了升职加薪,或许是为了找到更好的工作接触到更优秀的人才。这些目标是在漫长备考季中督促大家前进的动力源泉。
造价工程师预习阶段的备考已经开始了,大家与其在紧张焦虑中等待考试成绩,倒不如现在开始着手准备接下来的考试,既能转移注意力又能保持住学习热情,为通关造价打下坚实的基础。
浮伤年华谁又来演绎
一级建造师和造价工程师的难度关系是怎么样的?注册造价师的专业性是建工类里面最强的。所以说考试难度比一级建造师难一些也是理所当然的。
有一级建造师和造价工程师证书,该选择从事哪个好?有很多考取了一级建造师证书朋友同样也考取了造价工程师证书,在双证书的情况下,且能力都达标,很明显选择一级建造师比较好。
注册造价工程师和一级建造师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好考?其实这两个不能说哪个好哪个不好!一级建造师人员主要是到施工单位从事项目经理,一般走的是施工路线;造价工程师侧重于工程预算。
造价工程师考四科:造价、工程计价、技术与计量、案例分析;
而一级建造师考:工程、相关法规、工程经济、专业实务。
两者涉及的内容和方向是不一样的。
同一个人考一级建造师和造价工程师都有用吗?当然有用,如果从挂靠方面来说,2个证书收益当然比一个的要大了,但是如果要挂证注意都要挂到挂一个公司,因为这2个证书都是颁发的,同一个部门颁发的证只能挂同一个公司。
造价工程师和一级建造师哪个难考?是当一级建造师还是造价工程师好?当然相比一建,造价工程师考试比较难考。但一级建造师也不好考,不然每年的通过率也不会只有那么低。如果你能力其实完全可以一起报考的,首先一级建造师和造价工程师每年的考试时间不同,不会发生冲突;其次因为这两个“师”很多地方还是比较相通的,比如三门公共科,其中很多课程是是比较类似的,所以这也就为什么有很多考过一建的朋友,再去考造价。
造价工程师与一级建造师相比较哪个收入更高?怎么说呢,这两个是不同岗位的,而且不同地区,单位收入条件也不一样。如果真的要比较,我认为一级建造师收入高些,毕竟一级建造师主要是从事项目经理这个岗位的。
久久知人心
首先 本科工程 就是工程造价 只不过叫工程 专业放线还是工程造价。
因为我就是山东理工大学工程专业本科毕业的,以我的切身经历告诉你有一些实用的地方:可能有些乱)
1、你才大二,肯定接触不到造价方面的专业课,刚开始可能就是房建 力学的课程 建筑材料之类的专业课,然后在学钢筋混凝土,土力学,地基与基础,然后再是建筑施工技术,建筑设备,工程经济学等等 还可能会学识图制图,测绘,建筑法律法规,合同和保险,招投标等等,最后才会学计量计价(土建和安装),清单计价,还有一本考造价师的<工程造价计价与控制>因为我们大概就学的这些课程。
2、就所学专业的深度来讲,专科层次和本课层次没有太大区别,可能本科的老师会一点吧,讲得好一点。专科层次可能只学土建,不学安装;本科学造价专业之前学的基础内容可能更深一些
3、这几门专业课来讲,前面的课程是基础,不必很精,但一定要会,上课要认真听,不必记硬背,当时背过过后肯定也忘了,只要能明白是原理就行。
4、造价方向的专业课:既然你打算从事这个专业,就一定要好好学,我们老师说过一句话,课本上全都是重点,实际工作中全都可能用到,(当然定额中比较老的章节,像木结构,木屋架,木梁,木柱现在肯定没用的了)
5、你现在还没有接触到实际工作,造价是一门地域性很强的专业学科,各省的清单计价办法都不一样,就算一个省的各个地市采用的计价办法(比如有的市用清单,有的市用综合定额;消耗量定额)可能也不一样。这就要求你对你将来工作的地点有个打算。
6、不管将来在哪工作,干造价先要懂施工,你见都没见过,怎么算量,怎么套用定额,只凭凭空想象吗?所以有条件最好能去工地实习,哪怕占用你上课的时间都是值得的,我上大学的时候就是每年的寒暑假都去工地实习,大学四年我跟过至少也要6、7各工地了。基本上什么样的结构我都做过。从挖槽到封顶到装饰和安装我都跟过了 另外提醒你一点,跟工程最主要搞明白基础,屋面,阳台、雨棚飘窗挑檐。
7、拓展知识面,101图集从图书馆借或者从网上下,学学平法识图,然后在哪干在看哪里的地方性图集,结合你去工地实习还有大学里所学的基础知识,你会提高很快的。另外一定要学广联达,cad。
前面说了一大堆,下面言归正传
先举个例子,我前年大学毕业 现在的单位有一个小女孩干这行6年了中专学历,今年才24岁,我本科毕业,现在26岁,造价方面的教材人家中专的和我们本科的是一模一样的,就是都是学的一样的东西。
我广联达不如人家用得好,手工算不如人家算的好,清单,定额不如人家明白,就是看图纸,具体施工做法。比人家明白点,(因为我毕竟搞过施工。)为什么因为我预算才干了不到一年。的学的力学,钢筋的受力分析,各种承载力的计算 搞预算不需要明白这些,无非平常没事画个钢筋弯矩图能显摆显摆。
再说考证,不考虑你什么本科啊专科啊,只要你想考 能考出来,公司就能给你报上名。但是年龄不能差太多了,比如说我今年26本科毕业不到5年,公司也能给我报上名,我都考过了,但是在你注册的时候很有可能就被发现了,才26 他哪来的5年经验,所以注册不上 考试成绩就作废了。我们山东省是这样的,天津就不知道了。
本科无非就是个面子问题,我们公司就3个本科的,确实比那些大专的中专的 还有没学历的老施工员 品味 格调 层次上高一点,但是干建筑所有相关的专业,专业实力和能力 工作经验是硬道理,为人处世,办事能力 相比较而言次要一些。不像,类的专业,你可以没专业但只要有能力就可以。<工程造价计价与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