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数
5
浏览数
4914
貌美心花多情
1、正视我们自己的渴望
在你的表述中,我能够感受到你的优秀和努力。在整个成长过程中,我们的“理念不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如果回到当时,我们是想收获什么呢?我们在当时最渴望的是什么呢?或许我们在这么多年的成长过程中,已经忘记了当时我们想要的是什么,我们记下来的可能更多的是当时最深的执着。或许只剩一个念头始终支持着我们在漂泊的状态中坚持着,在“理念不合”时执着着,这个念头的背后一定是有这一部分渴望等待着被满足。我们现在或许更紧迫的部分是看到我们想要的到底是什么?
2、接受、理解他们的做法
我相信没有父母是不爱自己孩子的,但或许他们从未学会应该如何爱孩子(也许永远学不会)。他们有些地方做得很不好,会忽视我们的感受和需求,也会让我们感受到强烈的反抗欲望。我们会为父母的态度感到寒心,甚至有一些抗拒和憎恨,这都是正常的现象。我们或许根本无法说服父母,也无法改变他们让他们能够理解我们。但是为自己生活、对自己负责是最重要的。其实我们真的没有办法改变任何他人,所有的改变都是源自自己内心的选择。我们或许可以选择换个角度看待父母的言行举止,不将那些看做真的抗拒,变阻力为动力,感受和实际效果才会好一些。当然,这对长期处在这样环境下的我们来说不是件容易的事,但逆境或许是最好的成长机会。
3、摆正家庭序位,或许会让人生轻盈起来
在整个过程中,题主都没有提到父亲,在整个家庭系统中每个人的位置都是十分重要的。在家庭关系中,父母应该留在父母的位置,而孩子则应该停留在孩子的位置。但在生活中,常常因为各种原因,有的孩子会越位进入父母的位置,承担本该由父母承担的职责,扮演缺位或者模糊一方的角色。当这样的感觉出现时,就会很少去特别留意自己的情绪感受,这是我们就会发现自己可能已经和家里的父母产生身份关系错位。
一个人只可能对自己的人生真正负责,他人的喜怒哀乐自有他人自己负责。我们能做的就是尽力而为,心安即可、顺其自然。当我们划清了这样的界限后,即使父母没有太大的变化,我们自己也会感觉走路都变得轻快起来了。也许卸下了心头的沉重负担,没了那份扭曲的使命感,被狼追的生活也会变成追蝴蝶!
4、寻求专业的帮助
在面对各种关系带来的一些问题时,我们还可以寻找专业的心理咨询师。通过专业系统的方法,或许可以更快的找到与家庭、与自己和解的方法。
你可以照亮我的世界
可能这个世界上真的有情感分析师这个职业吧,只是我不知道,但是和心理咨询师相对比起来的话,我更愿意去相信心理咨询师。 在我的潜意识里,我认为情感分析是心理咨询的一个类目。 这两天遇见一个情感分析师,听他聊了很多很多,也看到他的很多动态,就是帮别人解决爱情的问题,交友问题,包括婚姻家庭问题,包括跟长辈的一些相处问题,我所看到的是所有的这些问题他都得到了一个妥善的解决,但是他这个解决收费是在4000以上。 我觉得每个人都会遇见或多或少的情感方面的问题,也可能由于这方面的需要,然后有了感情分析师。 他们可能会帮我们解决一些问题,也有可能这些问题得不到解决,只是为了从中牟利,但是究竟具体是个什么样的状况,我到现在还是一知半解。 我和他说我去找心理咨询师,然后他说心理咨询师解决不了情感方面的问题,我当时就气笑了,我觉得心理咨询他相对来说是一个专业的认可度比较高的相对情感分析师来说,而且这两个是心理包含情感,我怎么都没办法想象他们是平行的,或者说完全不相关的。 我在那个谈话的瞬间,我感觉到了他的不专业,然后我把他拉黑删除了,但我不知道他用的什么办法,再次添加了我的微信。 现在已经不记得他说了什么,他后来的目的就是一直在让我交费,各种方式理由的让我尽快交费,然后尽快解决所谓的这个问题。 再后来就没有说什么了,但是和心理咨询师相比的话,我更加不愿意相信情感分析师了,当他把二者做比较的时候,我感觉到了他的不专业性。 也可能只是我遇到的这个人,他恰好不专业罢了。 理智告诉我,不能因为一个人对一个人的看法而去否定对这个行业所有人的看法,但是有些时候没办法理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