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数
5
浏览数
18029
你眼里的星星
孩子正处于青春期,用以前的教育方法,尤其是强制的严厉的,简单粗暴的家长作风式的教育,当然是不管用了,只能让孩子的心离你们越来越远。或者说,是不能与孩子的眼下的心理特征相匹配。家是孩子最温暖的港湾,父母是孩子最亲密的最可依恋的对象,而孩子却不愿回家或故意拖延回家时间,孩子为什么会离家出走,请想一想,孩子为什么不愿回家?他一定有他不愿回的理由。先不要想孩子怎么不听话,先静下心来,从你们自身找找原因,行吗,这与你们长期的教育方式有关。青春期的孩子,自主意识增强了,自我意识感和自尊心也强了,他希望被尊重,被理解,被认可,被肯定,他需要心理支持,情感安慰。需要一个民主,平等,宽容的家庭环境来容纳他的成长。如果家庭不能提供温暖,平和的成长环境,父母依然采用过于严厉,简单说教的方式,那么,等于在激发孩子的逆反意识,把孩子逼向你们期望的反面,导致过激行为的产生。我认为现在要采取的方法是:1、你们的情绪要平静下来,抛掉以前的打骂,生气,批评,严格,说教的教育方式。一切重新来过。先给孩子一个安全基地(家本就是安全港湾),给孩子一个新的父母面孔。2、见到了孩子,从关心他开始,温和地,和蔼地,平静地对待孩子。不要再象审讯一样再三盘问,抓住问题不放。当作什么也没发生,只要人回来就好。只要先稳定孩子的情绪就好。因为你们现在的一言一行很容易影响孩子的心理动态,行动方向,引导孩子的过激行为。3、接下来,请多寻找孩子的闪光点,鼓励孩子,欣赏孩子,表扬孩子。给孩子新的积极的自我定位,建立孩子的自信系统。通过这种积极的方式(包括正面的积极的语言,爱的温暖的给予,细心的心灵的呵护,认可和接纳)等去影响孩子,让孩子感受到你们的爱和关注,孩子才能重新回到你们的身边。没有比心的遥远更难的教育。心近了,沟通畅通了,才有谈教育的资格。4、改变孩子的不良行为,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其实更多的是,更关键的是,家长的观念一定要改变,亲子间的关系模式是互动的,互相作用的。这好比我们对待朋友,你对他和气,对方一定没理由对你不和气,你对他尊重,对方没理由不尊重你。亲子间关系也一样,请从高低式(父母高位,孩子低位,父母强势,孩子弱势)的教育模式换为平等式(把孩子当朋友对待)的教育模式试试,这样会比现在更好。会有所改善。
窃窃私语
1、尽量少外出作为普通百姓,我们不是一线的救护人员及工作人员,唯一能做的事就是宅在家。不要小看“宅”这个行为,因为病毒的隔离期较长,是否染上难以被发现。但是一旦染上了,如果外出使他人受到传染,那么有可能构成《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2、不传谣、不信谣所谓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在大灾大难的面前,每个人的心理都比较脆弱,大家都是人心惶惶的,因此就会给一些不法份子得到可乘之机,理由百姓的这种心理进行犯罪活动。如“已经死多少人了?”、“领导跑路了”、“口罩卖没了”等等。这些没有进行科学的论证,唯一的作用就是使社会变得更加的混乱,因此我能能做的就是不传谣,不信谣。3、配合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安排有国才有家,若干的个体组成了一个集体,而当集体受到困难时,我们需要让渡一部分权利给集体,这样才能给我们的社会更多的帮助。4、拒绝哄抬物价由于疫情的的影响,是我国的经济有所波动。一些相应的物品也发生了短缺,这就导致了一些物品进行提高价格来宏观调控。5、相信国家、相信党、相信政府疫情使我们足不出户,打乱了我们所有的规划,每个人在不同的程度上遭受了损失,然而天灾人祸难以避免,在这个特殊的时期,我们只能相信国家、相信党、相信政府,共同战胜疫情!
傻大甜
当路两边的栾树结出了繁茂的果实、如同红色的灯笼一串串挂满枝头的时候,秋天真的来了。而这样的季节是适合用来怀念的,正如我怀念着自己的母亲一样。九月于我意义重大。先是生命中重要亲人们的生日几乎全是农历九月,甚至我的父亲、母亲、爱人也都是在这个季节逝去的。抬起头,窗外的阳光明媚灿烂,成片的银杏泛着金色的光,挂满红灯笼的栾树如繁花似锦般静立在秋阳下,在常年绿树如荫的冬青丛中,犹如一团团燃烧的火焰。望着这满世界色彩斑斓的明黄、翠绿和火红,望着这份无法言说的明艳灿烂,“霜叶红于二月花”的句子便在胸中涌来涌去,而思念的情结却也日夜繁重。“妈妈,咱们出去走走吧?”每当我这样提议的时候,无论是白天或者是晚饭后,母亲总是立即回答“真的吗?你有空吗?”眼里的那份热切、欣喜却是让我一眼就能看到的。年轻的时候,我总是忙于工作,想用千百倍的努力证明自己对工作的那份热爱和对生活的珍惜,何况那时的母亲也年轻,父亲也还健壮,有万千理由忙于他们自己的生活。回想起来,那长长的一段岁月里,除了逢年过节、父母生日和家中大事、要事相聚,回母亲家的次数实在是屈指可数。父亲生病后,两位老人才得以过来与我同住,如此,才有了与母亲近十年朝夕相守的岁月。但即使是最初的几年,也全是白天上班后留母亲一人在家。现在想来,父亲去世后的最初几年里,母亲内心一定是孤独伤感的,便母亲在我面前少有流泪,总是闲闲地说起父亲,如同父亲在世时一样。母亲呈现给我们的一派祥和宁静,竟让粗心的我忽略了母亲内心应该有着的苦痛,只是为母亲一日比一日更加的慈祥亲爱而高兴,却少了慰藉母亲的内心。现在想来,是深深地自责和内疚着。记忆中的母亲一直是健壮的、年轻的。直到有一天,同事善意地提醒:“该给妈妈准备个拐杖了。”听到这话,我随口笑道:“怎么会呢,我妈怎么会用那东西!”说完后,我却实实在在地愣了半天,脑海中不断搜寻母亲的样子。那天下班后,是第一次急切地跑回家,拉了母亲就上街散步。平时散步总是和母亲有说有笑,散步的过程总是缓慢的,也便从没感觉到母亲苍老了的步履。但那天傍晚,我是第一次清晰看到母亲——那个走路轻盈、身体健壮的母亲,竟走得有些吃力了。那一刻,自责爬满了我的心头——岁月太过匆忙,我竟然忽略着母亲的日渐苍老,作为唯一的女儿,我应该陪伴在母亲苍老的人生路上,给她更多的关怀、爱和陪伴啊。自此后,只要有时间,总会拉了母亲行走在院子内、马路边。春天的小草、夏天的蝉鸣、秋天的银杏、冬天的初雪,一直记得我们母女相伴的身影。而母亲关于栾树的故事却让我记忆犹新。是一个十月的上午。周末晴好的太阳暖洋洋的,天地万物都是欣欣向荣的样子。因为是周末,便打算与母亲散步久一些。年轻时住在山区,没有今天的便利,吃水、种地、收粮,都要肩挑人抬。常年的劳作累弯了母亲的双腿,久坐后站立便有些吃力,走时间久了也需要停下来歇一会。于是,便拿了一个马扎随母亲走走停停。母亲独自散步的时候,是不会走太远、更不会走太久的。因为有女儿在身边,母亲明显热情高涨,不但走路脚下有力,而且谈性也浓。当看到马路两边一排排高大浓密、挂满了果实的栾树时,母亲笑着说“瞧,这里有这么多的姑姑子树(臭椿树)啊。”我笑着说:“您这是典型的张冠李戴,更是严重的官僚主义。人家这叫栾树,不叫姑姑子树好吧。”母亲却认真了起来:“咱们老家遍地都是,我还不认识它吗?”于是,母亲就给我讲起了典故——母亲是讲故事的高手,什么样的段子到母亲那里都讲的栩栩如生,这点,真让我羡慕;母亲还是唱歌、唱曲的好手。那时少有电视,仅有的一台收音机便是母亲的最爱。豫剧《朝阳沟》播放没几天,母亲就会把那些唱段大段大段一句不差地唱会了。做活计的时候,母亲就哼唱着,农闲的时候母亲就拿着针线坐在树下轻唱。从小到大,我特别黏母亲,多数时间跟母亲在一起,少有跟小伙伴疯玩。只要有时间,我都会央求母亲唱一段。母亲从不扭捏,字正腔圆地唱,然后再给我介绍每一段唱的什么意思,把故事情节介绍的详略得当。每当唱起来的时候,母亲特别认真,眼睛里还会有亮晶晶的星星在闪,使母亲特别好看;母亲一双巧手也是十里八村少有的,做面食、剪窗花没有母亲不会的。每当别人称赞的时候,母亲会爱说一句老话“我寻思寻思就会。”总之,母亲身上都是优点,那一样都让我赞叹,都让我羡慕都让我为不能遗传而遗憾着。那个明媚的秋天,为了证明这树是“姑姑子”树而非栾树,母亲又引经据典、声情并茂地讲起了故事:“相传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少时家贫却成就了一番霸业,更留下了不少传奇,其中有一件奇事便与这树有关。”上午的太阳虽然明亮,却并不灼热,打在母亲的脸上却有一层神圣的光芒,尤其母亲讲史时总是一脸的认真。“有一次朱元璋在重大厮杀后独自闯出重围,跑了一天一夜的他就跑到了咱们这里,眼看着追兵马上追上了,有一对父子正在田里犁地,朱元璋顺势躺倒在地里,犁地父子用新翻起的土地把他‘埋’在地垄里,追兵来后左看右寻没见人影便一路追杀了去——‘人啊,什么时候都要有长颗好心眼’。”母亲加重了语气说着。我连连点头“是的,就是应该有个好心眼”。“朱元璋见大敌走远,便对他们深深一拜说,等我当了皇帝,我一定回来给你们封官晋爵。于是,朱元璋藏身西岭的这块地也被后人叫做‘翻犁沟’;继续逃命的他又累又渴,见到一口丼,便自言自语 ‘若是能倒过来让我喝一顿就好了’。朱是天命里的皇帝,金口玉言,自是一言九鼎。那丼,真就倒了过来,让他饱喝一顿,便有了‘搬倒井’的美誉。直到天黑,跑得眼前直冒金星、肚子咕噜噜乱叫、又累又饿的他一头钻进了一片小树林,仰面朝天躺在一棵大桑树底下。当时恰好是初夏时节,桑葚才熟,朱元璋便把甜丝丝的桑葚饱吃一顿。由于桑树危难之时救了他,所以朱元璋便对着桑树许愿道:如若俺有朝一日当了皇上,一定封你为树王。可伸手不见五指的夜里,什么也看不清楚。后来,朱元璋终于在南京建都做了大明朝的皇帝。一年初冬,朱元璋在宫中闲来无事,突然想起自己遇难时许过的愿,如今自己果真当了皇上自然不能食言。于是朱元璋选了个良辰吉日,带领御林军去找当年自己获救的村庄和树林。那对父子一看官兵又至,吓得儿子背起父亲就跑到了山里,任怎么喊也不出来。这么大的山找两个人岂不是大海捞针?为了让他们出来,朱朱璋便下令火烧大山,几天几夜后,大火退去,却见儿子背着父亲烧死在一棵大树底下——唉,有时好心办得不一定都是好事啊。朱元璋只好厚葬了他们。于是又去寻找最初的树林。由于时至初冬,桑葚早已没了踪影,所有的树木全都光秃秃的。朱元璋在树林里转了一遍又一遍,却怎么也分辨不出哪棵是当年救他的“功臣树”,只记得当年自己躺在树下时,觉得十分高大。无奈最后在树林里找了一棵最高最大的椿树,错封为‘树王’——自此后让你头顶花冠,高大繁茂,无人能及。所以,从春天开花到夏天、秋天,长长的日子里,姑姑子——也叫臭椿树便顶着最美丽的花冠鹤立鸡群在树林里。而真正的桑树从此气破了肚子,它旁边的柳树打抱不平气得脖子里长了瘿——不实事求是,后果多严重。不信你去看看。”见母亲说的认真,我连忙安慰起来:“您说的对极了,书上的确有这种传说,咱老家的确有臭椿树,而且跟这个差不多。但这是从南方来的树,结出的果也比臭椿更好看。”但无论我怎么解释,母亲总是认定了栾树就是臭椿。那又有什么关系呢.于是,在我们家便都同母亲一样,认定它就是它而非彼它。同时记得的,还有母亲讲故事时我愉快的心情和母亲的那些人生哲理,更有那年那秋那树下与母亲相守的静美的岁月。拿出手机,面对一排排静立的栾,对着心里的母亲,我轻轻地写下了下面的一段话:你来,落叶铺路,秋风为签;你来,桃花酿酒,暗香入诗。你来,品茶泼墨,心事晕染;你来,雨滴润笔,落字为念。有时候,我们与有些事物,并非刻意缺少关爱与对白,我们只是觉得,没有遇到入眼的景色,所以心底生不成眷恋与温暖。今日霜降,秋意浓,念无恙。今日,还是母亲在尘世间的生日,低低地说一声:生日快乐,我的母亲,真想抱抱您,隔了远远的时空! 张岚,女,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山东作协全委会委员、临沂作协常务副主席,临沂文学院副院长;国家三级健康管理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作品见《散文》《散文百家》《海外散文》《散文选刊》;《散文选刊》签约作家,临沂多家报刊专栏作家;多次获全国散文、报告文学大赛一等奖,著有《水做的城市》《流年里的花开》《岁月凝香》《岁月静好》等散文集。[参与方式]
杀我
这段时间以来,感觉以前温温柔柔或者很好相处的人,突然跟吃了火药一样,简直挨都挨不得,一挨就要炸。在我们心理专家看来,这些有些反常的表现,说明他们其实是对新冠疫情这个突发事件有心理反应了。大家不要觉得害怕,有心理反应并不等于是心理出问题,更不等于是得精神病了。人类在突然面对重大灾难,比如疫情、地震、海啸等等,都会出现心理反应。不仅在灾难期间会出现如恐惧、焦虑、恐慌、疑病、愤怒、攻击等各种心理反应和行为问题,在灾后,也可能出现对工作和生活的担忧、灾后生活和秩序的重建等等心理反应。所以今天,我们邀请到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理卫生中心张岚教授,她将以新冠肺炎为例,给大家聊一聊如何正确面对灾难,应该怎样调试自己的心理,以及有哪些方法可以缓解紧张情绪。一、在灾难面前,心理社会支持需要早期入手,持续进行灾害本身所带来的心理和社会影响不仅在短期内可能非常严重,而且也会影响人群长期的精神卫生和社会心理健康状况。所以,我们对新冠疫情的心理社会支持应早期入手,并持续进行。研究表明,提供心理社会支持的灾难救援比没有提供心理社会支持的灾难救援,在促进灾难人员的心身康复和维护社会稳定等多方面有着重要作用。比如2008年汶川地震时,虽然大众不是很清楚,但其实灾后的心理干预持续了好几年时间,也使得灾区发生创伤后应激障碍(灾后常见的一种精神障碍)的比率明显低于国外水平。二、构建心理社会支持系统,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有所作为在灾害中,人们往往受到不同方面的影响,需要不同类型的心理社会支持。因此需要同时建立多层级、相互补充的心理社会支持体系,充分发挥不同人群的特点和优势,集思广益,促进社会的心理健康。大家不要觉得灾难下的心理支持一定要心理专业人员提供。其实在危机时刻,我们每个人在干好自己工作的同时,相互理解、相互支持,营造良好心理的氛围,就都可以成为一名心理支持的提供者,帮助别人排忧解难。比如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我们可以这样做:在公交车上,有人因为没有买到或者遗忘或者其它原因没有戴口罩,一看又是赶着去上班,这个时候如果有多余的口罩就给他一个,如果没有至少也不要斥责,算是一种心理支持;办公室格子间里,大家都戴着口罩隔一帽子远,心里各自紧张得要命,那么在休息时间,微信群里发段温馨的放松音乐,讲个笑话,算是一种心理支持;给特殊岗位的医护人员、媒体人、外卖小哥、网约车司机、超市工作人员、环卫工人等等说一句感谢的话、写一张卡片、 送一杯咖啡,算是一种心理支持;对于家人外出工作的辛苦,回家时一盏温暖的灯、一桌精心准备的菜、一个深情的拥抱、一份小礼物,算是一种心理支持;给年迈的父母打个电话,问问需不需要买些粮油蔬菜送上门,要不要帮父母办些力所能及的事,算是一种心理支持;配合物管和社区人员的工作,并向他们说声谢谢,并提醒他们也注意防护和休息,算是一种心理支持;邻里之间戴着口罩点个头、微信群里相互关心,相互打气,少一些戾气,算是一种心理支持;给孩子聊聊疫情,鼓励孩子共同讨论我们可以为他人做些什么,并付诸行动,算是一种心理支持;少在朋友圈转那些看完了就让你“悲伤逆流成河”的文章,多转些心态积极、阳光正面的文章,算是一种心理支持;……..只要给人帮助,减少焦虑,让人心安,使更多人感受到社会的温度和温暖,这就是一种有用的心理支持,就是我们心理社会支持系统的一部分。三、如果觉得心理问题还是不能解决,可以求助于专业的心理平台,找专家私聊如果觉得家庭、朋友的社会支持还是不能缓解你的心理压力,可以求助于专业的心理平台,这里有一个超级巴适的东西要推荐给大家。为做好四川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四川省疫情心理干预省级专家组在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的领导下,依托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省精神病与精神卫生质量控制中心、省精神心理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省精神医学中心、省精神卫生中心、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及绵阳、成都、自贡、广元、攀枝花、南充等六大区域精神卫生中心,协同省心理咨询师协会、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专委会、省心理卫生协会、省医学会、省预防医学会、省心理学会等专业协会学会,并得到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行为医学分会、中国医师协会精神科医师分会、中国医师协会心身医学专委会等的支持,组织省内精神心理专家及时启动心理疏导预案,为不同人群提供心理援助和心理支持,缓解疫情相关心理压力,助力疫情防控。此次构建的平台涵盖四川省全省的精神和心理方面的专业人员,开通针对不同人群的电话及视频心理辅导,综合利用融媒体、游戏等手段,进行心理危机干预。目前平台由各专家工作组负责开发疫情心理干预资源,正在持续发布疫情科普和疫情心理相关的图文和视频,帮助群众和医疗人员进行自我心理调适,包括全省疫情心理干预相关科普宣教文章、网页、音频、视频、在线书籍等。平台会根据来访者线上咨询的情况,提供相应的自我调适建议,建议内容包括音频指导、网络咨询、电话热线、视频辅导等多种形式。此外,还提供了心理自测,新冠状病毒感染自测,该测评系统可据测评结果为接受测评者给出相应的后续行动建议。截止目前,四川省新冠疫情心理干预整合平台已累积招募网络连线干预咨询志愿者379人。为保证心理干预及时性与质量,在线平台统筹各单位排班时间。所有招募来的心理干预志愿人员在开始咨询干预值班前接受统一培训,开展干预工作后得到必要的督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