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数
2
浏览数
8218
如苏七七那般爱你如夜无烟那般疼你
羊年春节临近,近年来,随着压岁红包的分量越来越足,孩子们在春节期间收上几千元,甚至上万元也并不少见。如何引导孩子们正确理解压岁钱的涵义,正确使用压岁钱,成为家长和孩子要共同完成的“家庭作业”。
压岁钱无关数额只是关爱
压岁钱,沿袭与古代春节传统习惯,长辈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放进红包分给晚辈,相传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但本是亲朋好友之间“压祟”的钱,在现代的沿袭过程中,富含的感情成分、感恩意识和祝福意识却逐渐淡化。
“8岁的儿子每年都会收到压岁钱,本来也是亲朋好友间对孩子的祝福,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孩子开学的第一天会互相攀比压岁钱的多少,如果儿子今年收到的压岁钱比其他人少,就会埋怨亲朋好友给的少,很吝啬。”一提起孩子的压岁钱,家住东华小区的宋女士对儿子的这种金钱观以及攀比心理就有点无奈。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李华对此表示,孩子对压岁钱的互相攀比,属正常行为,关键在于父母要给孩子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应积极给孩子树立通过压岁钱感受到的是来自长辈的一种温暖和关爱,让孩子们知道拿到压岁钱并非他们天经地义应该拿的',也不该用金额的多少评断长者关爱的程度。压岁钱在孩子的心目中,不应该只是金钱的价值,而是满满的关怀与爱心。
孩子用攒钱给爷爷买蛋糕
“很多孩子拿到数额不等的压岁钱后,由于对金钱的理解单一,认为钱只可以换来好吃的东西和好玩的玩具,逐渐培养成大把花钱的不良习惯。”李华说。压岁钱到底该如何让孩子自己去储存和支配,成了让很多家长头疼的问题。李华建议,利用压岁钱来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是孩子人生重要的一课。
梓轩妈妈对孩子关于压岁钱的管理很有一套,从小就给孩子讲了压岁钱的来历,让孩子明白了压岁钱不管有多少,都是长辈对小辈的关心和爱护,要懂得感谢;除此之外,梓轩妈妈为了培养儿子的储蓄意识,每年都给儿子买一个压岁钱专用存钱罐,每年孩子拿到压岁钱后,都会投进去。过完年后,梓轩妈妈会告知儿子钱存在银行不仅不会被坏人偷走,而且还会越来越多,如此一来,每年过完春节后,儿子都会主动提醒妈妈把钱存入银行,并会把背面写着自己名字的银行卡放入存钱罐。“今年梓轩爷爷过寿,没想到孩子自动提出要用卡里的钱给爷爷买个大蛋糕,原因是爷爷过年给他压岁钱,爷爷过生日他也要给爷爷买蛋糕。”一提到这件事,梓轩妈妈很是自豪。
1 2 3 下一页
让孩子亲身体验存钱过程
针对梓轩妈妈的做法,李华表示,让孩子有目的去存钱,有一定时间限制。一般九岁之前的孩子,由于心理状态还不是很稳定,存钱的耐心至多只有三个星期,时间太长会使孩子感到灰心,失去存钱的兴趣;过了九岁后,孩子才能懂得为远一些的目标而存钱的道理。
如何让孩子对存钱持续保有兴趣,李华建议,除了让孩子为目标而存钱外,还应该在储蓄的过程中亲身参与,提高孩子存钱的乐趣,比如带着孩子去存钱,让孩子自己输入密码等,虽然只是小举动,但对于孩子来讲却是把存钱这种事变成更加好玩的事情,就像梓轩妈妈用买新储钱罐的做法来增加孩子存钱的乐趣,这些细节对提高孩子理财的积极性和乐趣有着出人意料的效果。储蓄罐,储蓄意识和银行存款的细节,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都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
相关导读:如何管理孩子压岁钱?
随着羊年春节的临近,小孩子们很快就会收到压岁钱了,面对这笔不大不小的“财富”。
如何打理成为许多父母的难题。将这笔钱随便存起来或者无规划的花掉,倒不如将其用来理财,暂不考虑能获得多少收益,能让孩子从小树立理财观念才是这么做的真正意义。今天我就来教你四招,帮你理好孩子的压岁钱。
一、给孩子办一张银行卡
银行存储是很多家长采取的压岁钱理财一种方式,父母可以给孩子办一张农行借记卡,让孩子将每年的压岁钱逐一存入。虽然这种理财方式收益相对较低,但是可以培养孩子的理财观念,作为孩子接触理财的第一步。(注:办理时需携带小孩的户口本及监护人身份证)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二、购买货币基金
现在不少货币型基金产品,不仅保本有较高的收益,而且流动性好,随用随取,可以让孩子在开学的时候,将钱取出用来购买文具,书本等学习用品,避免孩子在春节里胡乱花掉。家长可以通过借记卡在农行各网点进行货币基金的申购。
三、教育基金定投
作为家长,孩子未出生前就会考虑孩子将来上学,结婚,买房等等的问题,其中教育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基金定投长期下来的收益相对稳定,通过5~10年或者更长时间的投资,可让孩子为自己攒下一笔丰厚的教育资金,还可以为孩子攒下宝贵的投资经验。家长只需要把小孩的压岁钱存在一个固定账户,并选择一款基金,银行会每月自动扣除相应金额,一般来说每月投资200元—500元即可。
4.为孩子买一份保险
孩子的压岁钱不适合做高风险投资,应该注重长期性、安全性和稳定性。出于以上几点考虑,保险是较好的选择。少儿保险分为保障型和教育型两大类。保障型少儿险主要解决少儿的医疗问题,同时也提供意外保障,如少儿意外死亡及伤残保险、少儿医疗疾病保险。教育型少儿险主要是为子女准备不同成长阶段的教育金。目前市面上的教育金保险产品多为期交分红型,产品每年交费的方式正好与压岁钱的累积方式相同,父母可以通过这种理财方式,帮孩子积攒压岁钱,培养孩子理财习惯。但是家长要注意的是,保险并不是买的越高越好,一般来说,儿童险占家庭总保险开支的两成就足够。
花语
老师盯梢利与弊 近日,一则班主任紧邻教室办公的消息引发众多师生讨论。河北邯郸市一所中学,将班主任办公室设于学生上课的“后方”,实现了“教师全程随班办公”,从前相对“遥远”的班主任办公室,现在变成了教室的“邻居”,班主任随时可透过窗户掌握班级动态,了解学生学习、听课状态。此消息一出,议论四起。该学校解释,通过人为拉近班主任办公室与教室的距离,可以更全面了解学生的特点,帮助孩子们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班主任全程随班办公的目的绝不是监控,而是为了多一些关爱,便于师生沟通交流,及时针对性解决问题。而学生则表示:压力山大!这样做,究竟为哪般!记者走访了昆明几所中学的老师及部分学生家长听听他们的看法。观点支持:监督学生认真听讲“孩子自觉性差,每次考试前,家长只要严格监督复习,孩子的成绩就会提高。如果老师如此‘全天候’监督着,孩子的学习成绩一定会提高。” 昆二中前来接孩子的宋先生说。“班里总是有那么几个捣蛋的,会破坏学习秩序,如果有班主任随时盯着,课堂上的秩序一定会好起来,就不会影响其他同学学习。”昆明市实验中学李同学说。反对:学生压力太大“如果要这样的话,这课就没法上了,本来学习就紧张,班主任还在后面看着,压力太大了。”昆十中上初二的李同学说。“不好,孩子会感觉压力大又导致分心,老师也无法集中精力讲课,而且还加重老师的负担。”新迎中学接孩子的张女士说。 “从某种程度上讲,这是基础教育的失败,以前就有班主任趴在后门窗上‘盯梢’。其实,应该从本质去解决问题,否则只会增加学生的逆反心理。”昆明某高级教师认为。态度学生与家长诉求相反调查显示,近八成的学生表示,无法接受学校这样的设置,学习要有自由的空间,这样设置压力会很大,反而会影响学习;在采访的近20位家长中,则有14位表示赞成学校这样做,“孩子到学校上课本来就是去学知识,学校这样的设置,不仅会督促学生的学习,还有助于学生好习惯的养成。”支持的家长们认为。这样“严防死守”式的教育方式,对孩子真的好吗?孩子的自律能力难道就要在这样的氛围中培养起来吗?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李华认为,初中阶段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不仅自尊心强,还普遍追求人格上的平等,此外还非常注重保护自己的隐私。如果校方还像小学生一样实行“看护式管理”,肯定会弊大于利,让孩子们失去自由发展的空间,会影响孩子自觉培养良好的学习及生活习惯。反思师生关系如何拿捏?“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某些行为及问题都属于正常现象,而老师整日在后面‘认真观察’,并有可能采取干涉态度,反而在一定程度上让那些本来微不足道的小毛病被人为放大,这无疑会增加孩子们的心理负担,甚至让师生关系变得紧张起来。”李华在谈到学校这样设置的弊端时说道。对此,昆明某中学有着十一年班主任经验的高级教师于艳丽认为,老师零距离跟随学生办公其根本目的不在于“盯梢”,而是转变为充满温情的“关爱行动”,必须从出现此事件的本质出发,在推行这种新型教学模式时,应想方设法增强老师的服务意识,老师只有充分利用办公室与教室紧邻的空间优势,把更多的时间、精力投入到教学中,通过平等沟通、交流才能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在调查中,昆明的大多数学生听到此消息后都表示不能接受,并露出了惊讶的表情。短评:虽然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只是一面玻璃,但却折射出在现代社会里,孩子成长路径的单一。莫非只有将学生的个人空间压缩到最低程度,才能让应试教育发挥出最大的效能?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值得教育工作者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