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数
5
浏览数
17118
孤陌
1、北京大学——中国科学心理学的发源地
北京大学是国内最早实行心理学本科教育的大学,开始于1900年;且早在1917年,学校就创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目前,北大的心理学不仅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荣获A+,而且也是全国唯一一个能进入世界排名前1%的心理学学科。
此外,北京大学的心理学除了学科实力强大以外,其师资和硬件设施以及科研条件等也都领先全国。因此,想要报考北大的心理学专业,难度是相当大的。
2、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心理学百年名校
北京师范大学虽然综合实力要逊色于北大,但学校在心理学领域却是不输北京大学,同样的实力卓绝。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学校的心理学与北大、华南师大并列全国第一(A+);且心理学发展历史悠久,具体可追溯到1902年京师大学堂师范馆的通习科目。2001年,学校成立的心理学院为我国高校第一个心理学院。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是目前全国唯一一个心理学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单位,而“精神病学与心理学”和“神经科学与行为科学”两大心理学学科ESI全球排名前1%。值得注意的是,相比于北大,北师大的心理学一般要稍微好考一些。
3、华南师范大学
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得A+,全国第一,代表着我国心理学的最高水平。北京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都是985、211以及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而华南师范大学只是211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所以报考前两者相关专业的难度是要远远超过后者的。
4、华东师范大学、西南大学
两所大学的心理学实力仅次于上述三所高校,但同样十分强大且热门,同时两所学校都是我国教育部直属的师范大学,名气都较大,特别是华东师大,属于国内仅次于北师大的师范高校。
5、南京师范大学、浙江大学、华中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
这些大学的心理学水平也较高,且其中除了浙江大学以外,其余高校均为师范大学,在各地的人气都很高。对于大多数考生来说,相比于上述一些大学,报考这些高校的心理学难度才会更为适中,且同样也可以学到好东西。
别耍我了
北大,北师大,华东师大,西南大学这几所大学的心理学专业都是国家重点学科,实力都很强的,如果想学习心理学,这几所大学都是很好的选择,不过北大的心理学专业是国家重点学科,实力最强,其他几所学校都是心理学国家重点学科,实力相当,不过北师大的心理学是国家重点培养学科,实力也不错,其他几所大学都是心理学国家重点学科,实力也都差不多,都很好!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
放自由
1、路透心理咨询港资心理机构,其中持续咨询、通话咨询及面谈服务比较受欢迎,目前国内唯一与国际心理咨询水平接轨的机构。2、心灵花园心灵花园网成立于2006年,最早由上海一家著名的广告公司设计和注册,是国内早期(没有更早)公开在互联网上以心灵花园字样宣传。目前该网站继续由社会爱心人士运营。3、壹心理线上加盟为主、其中FM和文章比较受欢迎,咨询师以加盟为主,质量控制需要客户转介绍比较靠谱,凝聚来自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浙江大学、温州大学等科研院所,及全国一流心理学服务机构的专家学者。4、壹点灵壹点灵秉承“知心专业、贴心关怀、诚心服务”理念,打造中国最有价值的心理咨询与心理健康服务互联网平台。壹点灵汇聚百年心理科学发展成果,汇集中国心理健康领域三十年本土化发展经验。5、上海乐天心理咨询上海乐天心理咨询中心是经上海市政府主管部门批准成立的心理咨询机构,核准经营范围:心理健康科学研究,普及,推广,咨询。位于徐汇区中山西路2240号鼎力创意园4楼(立信会计学院隔壁)。
我用真心去爱你
第一等级:这几个学校是国内心理学专业的塔尖,有中科院、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如果你认为自己对考研有足够的信心、毅力和能力,强烈推荐这几个学校,但由于这些地方代表着国内的最高级别,所以他们的试题或者内容涉及面广或者难度较大,不自信者慎重考虑!除了这几所学校外,有两所教育部直属的师范类院校也很不错:华东师范大学和西南师范大学。x0dx0ax0dx0a如果你能考入上述的任何一所学校不管是对将来的继续深造还是学术研究或者就业都无疑是最好的选择。x0dx0ax0dx0a第二等级:如果你很注重学校的牌子,而把专业的好坏看的略微差些的话,不妨可以考虑下面几个学校:x0dx0ax0dx0a(1)上海交大:这个学校的心理学要求考数学,另外一门专业课是管理学或者计算机任选,这样对于本科学的是这两个专业的跨专业考生来说有很大的优势。x0dx0ax0dx0a(2)武汉大学:在哲学院和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两个地方分别招收心理学,这个学校的好处就是它不考心理学统计和测量还有实验心理学,它考的是普心和教育学两门,这样对于有教育学功底或者是偏文的同学来说有优势。x0dx0ax0dx0a(3)华中科技大学:在三个学院有心理学专业,它考的书少,而且这个学校提供专业课大纲和历年试题,复习起来更有针对性。x0dx0ax0dx0a(4)吉林大学:在哲学社会学院招收基础心理学和应用心理学两个专业,初试都是三本书。x0dx0ax0dx0a(5)中山大学:在教育学院招收基础和应用两个专业,而且中大是国内心理学研究较早的学校之一,有国内知名的杨中芳教授主持教学。x0dx0ax0dx0a(6)南开大学:在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招收应用心理学。x0dx0ax0dx0a(7)四川大学:这个学校的精神分析研究在国内很知名。x0dx0ax0dx0a以上几个学校的牌子都是响当当的,只是在专业上较上面几个学校稍微差点,但也都各有自己的特色。x0dx0ax0dx0a第三等级:国内心理学发展比较靠前的一些师范类院校:有华中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天津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等,其中华中和华南两个学校的心理学最近几年都发展的很快,招收的人数也相对较多,建有自己的心理学院或心理学系;首都师范大学有着天然的地理优势,靠近北师北大等学术高地,因此也有着自己独特的发展特色;南京师范大学对于心理学史的研究在国内很知名;陕西师范大学从历年试题来看它考一些客观题,可能答题相对容易一些;天津师范大学有沈德立教授;山东师范大学也是后起之秀,而且全部公费;上海师范大学和浙江师范大学考的书都很少,只有两本,相对好准备。另外还有两所心理学发展很好的综合类大学:苏州大学和暨南大学,这两所学校都是211工程类学校,他们的心理学也都发展的很不错,并且这两个学校处在国内的两个经济发展的黄金地段,所以工作前景很看好,待遇也相当不错。x0dx0ax0dx0a第四等级:因为现在报考心理学的学生跨校跨专业的很多,所以有很多人或许并不想一味的去挤名牌名专业,那么有下面几个学校你是不是可以去考虑以下:中国政法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体育大学,武汉体育学院。这几所学校可能没有上面那些学校报考的那么热,可是他们从心理学的发展角度看都有自己的新点,比如说中国政法的犯罪心理学司法心理学的研究,中国传媒的传播心理学,中国地质大学对安全心理学的研究都很新,所以如果你不想一味的去挤应用,挤发展与教育而破头的话可以考虑这些学校,另外大家都知道体育人才除了身体条件外,良好的心理学状态也是比赛获胜所不可缺少的因素,所以北体武体对于运动心理学的研究在恰逢2008奥运的时候也必将有他们广阔的应用空间。x0dx0ax0dx0a第五等级:各省地市的一些师范类院校,在这里不一一列举!x0dx0ax0dx0a以上只是我个人的一些看法,如果在你看了之后能有所收获那我就获释了,如果能引起大家的一些相互讨论我就高兴了,而有人若能提出一些不同的意见和观点供大家参考我就双手欢呼了!
你需要时我都在
京师博仁作为心理应用型综合机构的领袖级,京师博仁的业务包含了心理咨询师认证培训;心理咨询师技能培训;心理人才系统培养工程;心理咨询中心;心理软件研发;心理硬件设备;EAP;心理图书出版等。华夏心理 华夏心理教育中心成为国内第一家为其所培训合格的学员颁发国家级结业证书的单位。华夏心理教育中心即开始全程参与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认证项目的标准制定、教材编写、试点推行等工作,对于心理咨询师培训在全国的启动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可以说,华夏是做心理咨询师培训最早的机构了。华夏心理网教育中心迄今已培训学员5万余名,在全国30多个省市、自治区建立了200余家合作机构。德瑞姆德瑞姆总部坐落于上海,一直致力于心理学的教学,并在02年与政府相关机构一起创办了中国心理咨询师的培训教材和考试大纲,是上海最为资深和专业的心理学培训机构。于2012年被上海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评为唯一一家A级心理培训机构,作为10来只专注于心理学教育的德瑞姆,在教学质量上的努力也是声誉在外,实习带教、小组督导、案例教学组成的三元教学法特别为学员们所赞赏,并称之为“经典”。心理咨询行业发展现状:1、心理咨询发展仍处于早期阶段,市场没有出现爆发式增长。心理咨询与出行外卖这类产品在用户需求上存在巨大差异。从马斯洛需求层次来说,生存和安全需求是人最基本的需求,如果这类需求无法满足,人类无法生存和延续下去。因此,出行、外卖这类需求不仅刚需,而且高频,是每个人生活确实需要满足的。相比心理咨询,一般处于爱与归属等较高的精神需求,虽然说人人都需要,但不是人人一定要会选择心理咨询,也就是说,对于大多数用户来说,心理咨询并不是刚需。2、心理咨询行业正在建立行业服务标准和从业规范。在大众认知里,似乎只要获取国家心理咨询师证书,就有资格提供心理咨询服务,但在资深专业从业者看来,这种准入门槛过低,任何专业背景的人都可以进入这个行业。因此,早期的心理咨询师大部分是非科班出身,缺乏足够系统的专业训练与个人成长,由于持证者缺乏足够的专业度和能力提供咨询服务,这不仅不利于帮助来访者,也不利于咨询师成长。3、国家释放友好政策信号,行业迎来发展红利。2017年1月19日,国家卫生计生委、教育部等22个国家部委联合发文,支持心理健康行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