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师马来顺老师

闲过清宵
  • 回答数

    3

  • 浏览数

    2257

首页> 心理咨询师> 心理咨询师马来顺老师

3个回答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佳人有期

已采纳

如何选择相应的课程,可以看下面几项为您总结的:一、课程体系和形式。首先大部分想学习心理咨询师课程的,基本上百分之八九十都是初学者,剩下一部分是作为精修,或者说是继续修习,并精进自己的水平的已入门学员,所以特别重要的是要看一下课程的体系是否足够完善,如果只是很片面的三言两语,在网络中都能找到的一些特别基础的内容,还不如自己自学,看书。心理咨询师的课程还是成体系的学习,才能够对自己个人成长也好,对以后想要从事这方面的职业也好,打下更好的基础。其次是课程形式,如果说想成为一名心理咨询师,或者说想通过学习这门课程来足够认识自己,帮助自己成长,一定是理论+实操相结合,这时候心理咨询师的面授课程肯定是要比网络课程要好很多,有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学习肯定是要效果更好的,有问题可以当面咨询,沟通,对学习来说也有很大的帮助,如果是面授课程结合网络课程就更好了。但如果是在本地的话,有条件的情况下,还是更建议上面授课程效果一定也丝毫更好的。二、师资水平。心理咨询师课程要看师资水平,师资差别巨大。有些可能讲课的老师自己本身也不具备能讲课的水平就录制了,东拼西凑的知识点,听得学员云里雾里,不属于体系课程,如果一查讲课的老师自己本身学习的心理咨询师的时长都没有多久,就更不靠谱了,相反如果老师本身是心理的科班出身,一直从事心理咨询师相关的工作,除了作为心理咨询师的讲师之外,还有很多给企业做内训,有丰富的相关经验,再结合讲课风格能让学员们喜爱就更好了,这些特点其实就参加面授的学员才能够完全感受到的,在选择之前需要多方考察一下,这时候看自己是否能慧眼识珠了。三、有心理咨询师课程的学校或者jigou。也是特别重要的一点,参加任何培训一定要选择有办学许可证的培训jigou或者学校。那么如何区分是否有办学许可证呢?那就是营业执照名称里必须含有“学校”,如xxx培训学校或者xxx培训学校有限责任公司,付款也付到相应的公司账号里去,这样可以确保不会上当。因为有办学许可证的学校都有监管和年检,有任何问题,都有相关部门管辖,办学完全规范。千万不要选择名称为xxx教育咨询公司或者xxx教育科技公司的公司,他们没有办学许可证属于非法办学!一旦被查消费者可能血本无归。的确有些长期经营也没被查的,但是万一你就碰上了呢!以上三点是我为您总结的选择心理咨询师课程的一些相对重要的点,您可以作为参考。最后自荐一下我校,正规办学14年,青岛老牌职业培训学校。心理咨询师培训课程师资均为国内一线专家。青岛市北区科技街有线下实体学校,日常周六周末都是面授课程的班级。课程形式是网课+面授,根据自己的喜好都可以选择。另外,心理学,应该是所有人的知识必备组成部分,任何职业,都该学习一下心理学的基础课程。对每个人都有巨大的帮助。时代,正在犒赏终身学习的人们!

91评论

一人晚安

孩子喜新厌旧的程度要比大人更加明显,玩具如此,学习亦如此。大多数的孩子在学校生活和课业学习的新鲜感褪去后,或多或少都会出现一些厌学心理。而如果学习成绩不甚理想,就更容易产生厌学情绪。关于孩子厌学问题,心理咨询专家给家长和老师们列出了如下4条建议。

1、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

关于如何应对孩子厌学心理咨询师表示,老师和家长可以培养孩子与学习相关的特长兴趣。这是因为特长和学习可以相互影响,由于有特长、有兴趣,这样的孩子容易受到老师和家长的.表扬和鼓励,这样他们的兴趣劲头也会潜移默化地移到学习方面来,从而相得益彰。反之,很多厌学的学生,他们既无特长,成绩也差,有的只是一些不良习惯,比如沉迷网络游戏,校园暴力等等。

2、帮助孩子提高学习能力

出现厌学心理的一大部分学生是因为学习跟不上,成绩总是落后,经常受到老师批评、家长责怪,于是出于自卑、自暴自弃的想法而产生厌学心理。针对这类孩子厌学心理咨询师认为,家长和老师有必要重点扶持这类同学的学习成绩。

特别是家长朋友们,应及时想办法,辅导孩子的学习。工作忙和有条件的可请家教,只有学生学习提高了,才会使他们变得自信起来,那么学习的兴趣自然而然就会产生。

3、鼓励学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

一个班级的同学来自不同文化、经济、涵养的家庭,他们的为人处事风格也有很大差异。有些孩子可能性格比较孤僻,不善交往,人际关系自然就差。对于这类性格有缺陷的学生,如果老师和同学再对他们冷漠,他们就会更感孤独和不安,不良情绪,厌学甚至厌世的情绪就会产生。关于这类学生出现的厌学心理咨询师建议老师和同学要伸出友爱之手,多关心他们,帮助他们。

4、老师和家长应注意批评的尺度

虽然忠言逆耳,但对心理较为稚嫩的学生来说,不分场合不分尺度的批评,只会让孩子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继而出现厌学情绪。因此由于这方面因素导致的厌学心理咨询师表示,老师和家长在批评学生时,要尽量照顾到孩子的自尊和接受能力,注意场合和尺度,以激励为主,少用批评、责怪为妙。对学生学习上的任何进步都要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让孩子们尝到成功的喜悦,这能克服学生的厌学心理。

14评论

情深不寿爱极必伤

未知正是最好的开始一朋友换了工作,一向稳定的她突然要面对工作转换和地域转换的双重心理压力。虽然我经历过多次地域转换,从北京到新加坡再到德国,看似云淡风轻,其实我内心深处特别理解她的感受,因为她经历过的我都经历过,她没经历的我也经历过。面对变化、面对未知,人们总是在内心深处有些恐慌感和不安全感,因为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当时我也曾有这样的心结,但是我没跟任何人说过内心的惶恐和不安。记得那个时候是两段话拯救了我,一个是鬼脚七的文章《找到自己,别人就会找到你》,那里面说到了这样的话:我辞职之前,会担心离职以后的不确定性,也有点留恋,因为阿里的平台很大。离职以后,我发现世界真的好大,更关键的是,很精彩。因为未来的不确定性,让生活很精彩。第一句话,是我那个时候的心态,毕竟每次离开都不是轻易地告别,人就是这样感性的动物。第二句话,是我现在的感悟。来到德国之后,真的发现世界好大。告别了以前那种两点一线的生活,告别了除了工作还是工作的生活。才短短两个月的时间,我已经认识了很多有趣有趣的人。比如海德堡大学汉语协会的德国精英们,每一个都是那么闪闪发光,当然最值得一提的是那个无比幸运跟着德国拜仁球队中国行的K,我们都认为他于千万人中被选中的机率不亚于买彩票中奖;还有那个在澳洲边旅行边打工两年的台湾女孩,现在有拿着工作旅行签证来到德国;还有那个和我一样是老师,不过人家已经环游世界而且旅行途中有过那么那么多特别、终身难忘的经历的加拿大女孩;甚至那个来自希腊圣托里尼的超美怀孕四个月的辣妈,她对我说,hope see you in Santorini,Anytime you are more than welcome!………我从没想过在这短短的两个月内我会遇到过这么有趣的人有过那么多难忘的经历,我才真切地意识到世界真的好大好大。曾经我以为新加坡已经很好了,可是来到欧洲我才发现世界真的很大。   我还记得那个时候,面对地域和工作的转换,我和马来朋友的一段分享。她跟随老公从新加坡来到法国,我们的境遇差不多,都需要重新开始。她说,辞去工作会很没有安全感。后来,她去看心理咨询师。心理咨询师说:你还有什么梦想吗?朋友说,她还想开个蛋糕店等等。心理咨询师说,那你紧张什么呢?正是因为辞去工作,所以你才有那么多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啊。你现在肯定没机会实现你的那些梦想吧?一句话让她恍然大悟。         之前我的想法很天真,守着一个人,一辈子只做一份工作。可是后来,我发现随着经历和想法的成熟,我的看法完全发生了改变。其实,这个世界上哪里有什么一成不变,有时候一成不变才最可怕。细细看来,很少有人一生中只做着一份工作,现在的社会更多的人讲究的是多元化,讲究的是跨界,讲究的是有趣。现在想想我都觉得自己那时的想法十分可笑。最近看了行动派推送的一篇文章《惜命的方式不是拿来养生,是拿来折腾的》,很有感触。他说:当我能看到自己的人生终点…..我每天活的事情就是扯日历,扯到终点要等死,那就没法活了。我们总是向往稳定, 可是如果真的把你放到那种一眼看到终点的工作中又会惶恐每日的浪费生命。曾有一个在国企工作的朋友向我咨询过是否要离职,因为她觉得每天做的事情简直是浪费生命。想当初离开新加坡的原因之一也是因为在去年九月考平局阅卷的时候,看着那些比我年长的老师们,看到他们我仿佛看到了几年后的自己,我害怕了那种一眼看到头的生活。所以,我想给自己一个机会,给自己一个去看看这个世界的机会,想去看看自己人生的更多可能性。其实未知才会有最好的期待,因为你永远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你永远不知道生活会给你什么惊喜。就像我在阿航工作的空姐朋友,去年她义无反顾离开新加坡,后来终于过关斩将进入阿航。现在的她如愿以偿,生活特别精彩,用自己的双脚记录着世界各地的绚丽。也正因为未知生活如同一张白纸,你才可以任意去挥霍自己的才能,在新的生活或者新的工作中大展拳脚,或许你会涂抹出属于自己的魔法森林也说不定呢。我们所需要的就是拥抱未知的勇气,带着无限可能性出发,勇往直前吧。或许,告别未必是件坏事,也许是重获新生的一次好机会。有时,放弃是为了得到更多,离开是为了站在更高更远的角度更好的开始。很多时候,人们会因为一个机会的到来就改变了自己的命运轨迹,或许换了一份工作,或许换了一个城市,又或许遇到了那个对的人稳定了下来。我也曾怀疑过某些机会的意义,后来终于明白,人生贵在经历。面对一些改变,我们要尽情地去经历,去学习,不要浪费上天赐给你的这次宝贵机会。正是由于这些改变和经历,你才有发现自己、发掘自己潜能的机会。也许当初的惶恐和不安会在后来变为注入内心的一股坚定地力量勇于面对未知的未来,以至于后来你在回顾往事的时候会感谢当初的那些改变,正是因为改变与未知塑造了你人生的无限精彩。最后用《惜命的方式不是拿来养生,而是用来折腾的》中的一段话来结束这篇文章,也是我特别喜欢的一段话:这种感觉,我觉得就像上帝给我们创造一个机会,让我们来到世界上一次,不要耽误自己的生命,一定要珍惜自己的生命。珍惜自己生命的最好的途径是什么?就是把自己的生命淋漓尽致地燃烧透了,不要去养,养就是在等死,你一养生就是在等死。人生就是尽情地折腾,对得起每天的美好时光,让自己的人生精彩纷呈。后记:这篇文章不是鼓励大家去辞职去换工作,只是想在人生不得已的机遇中给自己一些勇往直前的勇气。谨以此文送给正在经历各种改变的小伙伴们,勇敢拥抱未知的未来吧。

46评论

相关问答